看《蝇王》中的人性善恶

2012-04-29 06:38刘妍张颖胡珊珊
群文天地 2012年2期
关键词:蝇王人性

刘妍 张颖 胡珊珊

摘要:《蝇王》是威廉·戈尔丁的第一部小说,也是最著名最有争议的一部小说,以寓言的形式揭示了戈尔丁的人性观,并探索在自然与文明交织下的人性。本文探讨了人性恶这一严肃主题。

关键词:蝇王;善恶;人性

《蝇王》这篇小说是由英国的著名作家以及在文学上具有重大成就的获得者William Golding的代表作,文章的构架很简约但是却很有深意,巧妙的地方是借助孩子的天真感觉来探讨和比对人的性质恶这一个永恒主题。关于这一点,我们仅从作品的题目“蝇王”就可窥其一斑,“蝇王”即“苍蝇之王”,源出希伯来语“Baalzebub”,在《圣经》巴尔(Baal):所罗门王72柱魔神中排第1位的魔神,他以多种外貌出现,有时是人,有时变化为其它形象。且在英语中“蝇王”又被视为粪便和污物之王,同样都有丑恶的内涵。”

还记得很小的时候就学过三字经,大家也都知道,三字经的第一篇就告诉我们:人之初,性本善。可是漫漫的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随着接触者更多的形形色色的人,使我不得不怀疑了,人真的是性本善的吗?那那些丑恶一面又将如何解释呢?这是我和刘墉先生有了同感: “人性是丑恶的,它贪婪自私、急功近利、喜新厌旧、猜忌犹疑,而且随着年龄和遭遇,一层层的变化、一层层的染色,染得连自己都不一定认识。 但是相对的人性也有善良的一面。 你受伤倒在地上,在太平的岁月里,总有人来救你;你饥饿,寸步难行,在年丰的时节,总有人来助你。对,我必须加上‘在太平的岁月里和‘在年丰的时节,因为人们的恻隐之心,只有在他们能够自保的时候显现。你怎么能要求一个喂不饱自己孩子的人,拿出食物给你呢? 这就是人性!” 记得尼采说过:人是一根绳索,架于超人和禽兽之间。我们不能否认我们兽性的一面,但我真的希望每个人都能够去努力寻找自己超人的一面!尽管我们无法脱离禽兽般人性的弱点,我们仍然试着走向从高的超人。只有认识人性本恶,才能正视历史和现实。戈尔丁在他的《蝇王》中就给我们描绘了一个在法制约束缺失下,人性丑陋大暴露的灾难性后果。戈尔丁像大多数“愤怒的青年”作家一样,对当时的西方社会持悲观态度,他的几部重要小说都是以人性堕落为主题。他把战争的起源和社会的腐败归结于人性的不健全,认为:“人是堕落的,他被原罪抓住了,他的本性是罪恶的,他的状态是危险的。”

《蝇王》故事的结构很简单主要是幻想了在第三次世界级别的战争中,很多小孩通过飞机离开本土,而在飞行的过程中飞机被击落了,停在了一个没有人的和外界分开的地方,在这个氛围下,孩子们本性上的恶都被一一暴露了,最后导致他们互相残杀,甚至回到了原始社会的状态。开始的时候,这些小孩想象成人学习从而建立一个非常有秩序的社会,或者建立一个非常有效率的国家政府,但是当他们机理政府就是一个国家的统治机构,为维护和实现特定的公共利益,按照区域划分原则组织起来的,以暴力为后盾的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组织。 这个政府政府是国家公共行政权力的象征、承载体和实际行为体。以政府名义发布的行政命令、行政决策、行政法规、行政司法、行政裁决、行政惩处、行政监察等等,在不违反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范围内,都对所有规定的适用对象产生效力,并以国家武装力量为后盾的强制执行。但是结果却非常悲惨,没过多久,道德体制开始崩溃,本性开始显示出来,这些小孩开始对立起来 ,出现了野性上的狂野和尊重法治两个派别,最后在不断的分裂中推进,最终自相残杀。杰克通过猎杀野猪给大家提供食物,利用狂舞使孩子们摆脱恐惧,从而提高了他的威望,把孩子们吸引到自己的周围。杰克根本不关心获救,也不想重返文明社会。他关心的是猎获野猪,满足于过野人的生活,满足于当野蛮人的头领。正是由于他的过失,信号火熄灭了,使得孩子们错过了一次很好的获救的机会。他蔑视民主权利的象征——海螺,常常打断手持海螺人的发言,自己经常不拿海螺就发言。他讨厌民主警卫弱,不断侮辱、压制和拒绝。他反对拉尔夫代表民主政策,不仅在语言这种权利反对劳夫,同样在行动违反了拉尔夫的不断的规则和条例,试图建立的独裁政权。杰克作为邪恶的政治势力的代表,反对文明,蔑视理性,喜爱专断,崇尚暴力,推崇独裁,是赤裸裸的人性恶的典型。这些孩子无论从外表上还是从心理上,都越来越远离文明,疯狂的狩猎更使他们嗜血的天性得以满足,隐藏的兽性终于冲破文明的防线主宰了他们的行为。猪肉是他们需要什么,而是远离自己的狩猎的真正目的。打猎归来的,而且布满意想不到的困难之歌的猎人亢奋的充分证明他们已经深深沉迷于征服的快感和杀害的乐趣。杰克对拉尔夫说,“你真应该看到那血”,可谓一语破天机!嗜血才是他们狩猎的真正动因。西蒙的被践蹋而死,比奇的脑浆进裂和拉尔夫在熊熊大火中奔命和象征、文明、理性和规章制度的海螺被砸碎表明杰克所推行的专制、独裁和恐怖统治得逞。人性的劣根性和内心的邪恶在法制的缺失下大泛滥。

《蝇王》这篇文章的主题是想表达一个重要的观点:人类本身会经历很多的危险和困境但是这些情况的原因其实都是因为人性的恶而引起,人类的战争导致了人类的结果很悲惨,最终会造成人的自我终结。人本质上的恶会导致社会的邪恶,而社会环境的影响又反过来加速人的恶的发展而造成不断的循环。人们很少对自己的不善进行反省,所以导致悲剧不能终止,作者真正看到的是人类自相残杀的本质事实,需要从意识形态上对人性进行防范。

参考文献:

[1]魏颖超.英国荒岛文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2]张中载.当代英国文学论文集[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

(作者单位:空军勤务学院)

猜你喜欢
蝇王人性
“狗通人性”等十一则
逼近人性
人性的偏见地图
婚姻的尽头,藏着人性的底色
浅析《蝇王》人性命题的哲学意义
从“牯岭街”到《蝇王》:儿童之恶的文化思考
《恶童日记》与《蝇王》比较研究
论文化视角在英文小说《蝇王》中的体现
功能与人性
试析《蝇王》中人性的善与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