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芳
乐亭大鼓是我国北方的主要曲种之一,发源于河北省乐亭县,盛行于冀东广大地区,在北京、天津、承德及东北三省亦有相当的影响。乐亭大鼓唱词韵、散相间,说唱并重,具有浅显易懂、雅俗共赏等多种特点。唱腔音乐为板式变化体,分“上”“凡”两个腔系。庄严里兼有优美,委婉中包含古朴。板式完备,句式简练,调式、调性转换巧妙灵活,刚柔相济,褒贬兼宜,风趣得体,是鼓曲类中发展的相当成熟的一种说唱音乐。
起源与发展
乐亭大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唐代变文,历经宋、元、明、清诸代的多种说唱形式,其间经过鼓子词、唱赚、诸宫调等多种艺术形式的传承发展,最终演化而成。最早由变文发展而出的是鼓子词,短小而灵活。稍后出现的唱赚又进了一步,不仅篇幅短小,而且已完全抛弃了变文的梵呗之音,采用民歌作为自己的曲调,在诸如唱功、唱法及演出程式上都有了重大的进步和发展,对于宋代诸宫调等新的艺术形式的形成有着极重要的意义。因为诸宫调承前启后地运用了两个以上的宫调,开创了说唱艺术的新纪元,启迪了清代众多大鼓艺术的产生。对于这些艺术形式的由来、演化、联系及历史作用,著名文史学家郑振铎曾论述说:“我今日所知的最早受到变文影响的,除说话人的讲史、小说以外,要算是流行于宋、金、元三代的鼓子词与诸宫调了。鼓子词仅见于宋,是小型的变文,是用流行于宋代的词调来歌唱的,当为士大夫受到变文影响之后的一种典雅的作品。但变文在民间却流行而成为重要的一种新文体,即诸宫调者是。”
历代各种说唱形式是紧密相连、一脉相承的。它们的文学结构大同小异,都以七字句为主。唱赚、诸宫调等发展了唱腔音乐;元曲、明词话等则发展了韵文的句式结构等。元、明间的这一发展对明、清之际丰富多彩的鼓词句式的形成是至关重要的。
最初的变文经过了唐、宋、元、明各代的不断繁衍发展后,在明末清初换身为鼓词。如果只用民歌作其唱调,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于是在清代产生了多种带有地方韵味的说唱形式,各地艺人在本地民歌的基础上,结合方言韵味,先后创制出了众多的说唱形式,乐亭大鼓就是其中的一种。乐亭人能歌善舞,喜欢娱乐。加之乐亭方言本身就有着自然的旋律性,字声带滑音,语尾长而回旋,说话听起来像“唱话”,故稍微上韵上板即成曲调,这对于说唱艺人构成新腔异调是一种极佳的条件。
大鼓早先又叫民间说书。清初在乐亭就有多种形式的民间说书,为了标新立异,艺人们争先创立自己的腔调,形成了百花争艳、百家争新的局面。在创新腔的同时,艺人们对伴奏亦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和尝试,他们发现三弦不仅音色音量极富变化,表现性强,而且伴奏说唱音乐特别贴切谐和。于是以《清平歌》为基本板腔的一支首先配用了三弦。这一改革试验获得了影响深远的成功。随即人们都趋而效仿,乐亭大鼓也就在此基础上发展完善而成。为此,马立元的《中国书词概论》中道:“清初年,乐亭城内凡自娱好乐之人,最爱唱‘清平歌,同时,乡村中也流行着散曲之类的小调。后来有位弦子李,先以三弦配奏了‘清平歌,遂而加以改正,使其韵调悦耳动听,较之旧曲大有不同,于是齐呼之为‘乐亭腔。经过在以后的演唱实践中不断地改革提高,约在乾嘉年间,初步形成了乐亭大鼓板腔雏形。”
乐亭大鼓的发展与兴盛,除了文化艺术本身的历史条件外,也与乐亭的地理、经济、文化及语言等外在条件密切相关。乐亭北靠燕山,南临渤海,素有“冀东粮仓”“鱼米之乡”之誉,加之少受战乱之扰,从而商业兴隆,有著名的“崔、刘、史、张”四大家族,财力雄厚。良好的经济基础促进了文化教育事业发达兴旺,也推动了各类艺术的飞跃发展,乐亭皮影、乐亭大鼓都诞生于此。旺族富户们多有家养的戏班和说书班子,看皮影戏、听大鼓已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娱乐。清初被分封于乐亭、号称“京东第一皇庄”的满洲正白旗崔家就常年供养着多个剧种的班社。光绪年间,崔佑文带大鼓艺人温荣进京为恭亲王献艺,深得王爷的欢心,遂亲自定名为“乐亭大鼓”。良好的社会环境为乐亭大鼓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乐亭大鼓不断创新,人才辈出,清末民初进入全盛时期。
随着时代的发展,乐亭大鼓艺术飞速地向外扩散。至上世纪20年代,乐亭大鼓已在京、津、承德等地得到新的发展,唱腔音乐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并且涌现出诸如王瑞喜、王佩臣等艺冠京、津名闻全国的艺术大家。
艺术特点
乐亭大鼓的演出形式简单,演出场所不受限制,大街小巷、树下门旁、集市庙会、深宅厅堂、茶棚酒肆都可作演出场地,只需要一鼓、一板、一弦、一人演唱就可以了。演唱者打鼓又打板,边说边唱。描绘场景,刻画人物,议论得失,都集中在演唱者的嘴上、表情上和动作上。
乐亭大鼓所用的鼓,与其他流派的鼓基本相同。一面小鼓,底下有个支架,一只鼓键敲击,但与其他大鼓在敲击的效果上是不同的,有其自身固定的鼓谱和套路来烘托气氛。在乡村演出时,没开书之前艺人往往得先打一通“鼓套”,既是开场的前奏,同时也招呼聚拢四面八方的听众。如果“鼓套”打得好,首先就吸引住了观众,所以有的艺人打“鼓套”就能有四五种打法。
乐亭大鼓用的板是两片月牙形的铜板,名叫“梨花板”,实际上是“犁铧板”的谐音。最初唱大鼓用的是木板,道光年间乐亭艺人温荣受犁铧敲击起来比较响亮的启发,用犁铧片磨制了一副铁板,演出时更加悦耳,深受听众的欢迎,从此铁板便取代了木板,因此温荣也被人们称为“温铁板”。现在大鼓所用的板是铜制的,音色更好,外形更美观。打板也有固定的套路,不但有演员掌握节奏的作用,而且也随剧情变化起烘托气氛的作用。
乐亭大鼓板式丰富。最初有大板、二性板、三性板、散板4类,现已增至30多个。
在《清平歌》最早配用三弦伴奏后,三弦就一直是乐亭大鼓的主要伴奏乐器。三弦分大三弦和小三弦两种。乐亭大鼓伴奏使用的是大三弦。大三弦杆长,共鸣箱大,发音响亮,音色厚实,传响较远。用三弦伴奏能紧贴演员的发声,使音乐与演唱更能融为一体。演员演唱有固定的曲牌,伴奏时依据固定曲牌的旋律。前奏、间奏无固定模式,而是靠伴奏人员按照上段下段曲牌的要求自行发挥,使上下唱腔更好地衔接起来。
乐亭大鼓的唱腔在大鼓艺人们不断地吸收改进、丰富与提高下最终形成了自己独具一格的体系。要求字正、腔圆、韵足、味浓,气氛真实、气口得当、鼓板合宜。各种唱腔的甩腔繁多,各有特色。喜、怒、哀、怨、赞、颂、讽、誉等情调各设其腔,来表现不同的场景、意境、情感和情绪。
清代中后期乐亭帮会盛行,诸如庆典、许愿之类的活动相当频繁,说书人几乎是日日有场,时时可闻,使这一时期的大鼓艺人的才智得到了空前的发挥与体现,发展至此的乐亭大鼓已是人才济济。在众多的艺术家之中,能够独树一帜且最有名气的有九家,他们是:陈活埋、齐祯、王恩鸿、陈俊山、翟子芳、商秀安、田紫阳、张国玺、吕占山。他们当时的曲调已有二三十个,但被行内外传唱肯定的有十八种,各种唱腔的甩腔繁多,各有特色。时人总结概括为“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哼哼”。 九腔十八调的主要唱腔有四大口、八大句、四平、切口、双板、紧流水、慢流水、中流水、背牌子、凄凉调、撤单程、慢起程、昆曲尾子、蚂咋蹬脚等。演员在演唱中,根据剧情变化灵活运用这些唱腔,而且大口一般都运用在鼓句上。总之,唱腔优美、丰富是乐亭大鼓的一大特点。
乐亭大鼓的又一个特点是说唱兼而有之,唱是九腔十八调;说就如同其他剧种的宾白,更与评书相似,包括诗、词、赞、赋,是一种辅助唱腔的文体,主要出现于长篇剧目之中,起着总结、概括、启示、形容和充实故事梗概的作用。唱词为韵文,宾白为散文,唱词结构以七字句、十字句为基本格式,也可增加虚词衬字,或将十字句划分为“三、三、四”句式,有的还采用“叠句”唱法。乐亭大鼓的宾白,全部使用乐亭的地方语言,如果不说乐亭话就缺乏了乐亭大鼓的韵味。所以外地人学唱乐亭大鼓,都拜乐亭艺人为师,先学乐亭话。这在乐亭大鼓艺人收徒中叫“正口”,就是纠正原来的发音和声调,使其与乐亭地方话相一致。
乐亭大鼓的剧目很多,有传统剧目,有现代剧目;有长篇、中篇和短篇。还有一种微型剧目,乐亭大鼓叫书帽儿,长则十几分钟,短则几分钟。长篇大鼓能连续说唱一两个月,中篇能说唱十天八天,短篇则说唱一个晚上,约两个小时。乐亭大鼓世代相承的传统曲(书)目有300多个,现在保存下来和有据可查的中长篇书词有200多部,短篇和书帽就更多了。长篇的传统剧有《隋唐演义》《杨家将》《岳飞传》等,中篇传统剧有《瓦岗寨》《回杯记》《呼延庆》等。这些书词的来源有的是把流行于其他曲种中的优秀曲词和盘移植过来;有的是把流行于其他剧种中的优秀剧目加以改编或撷摘;也有的是艺人亲自动手或请人帮忙创作编写出来的,特别是一些难入仕途的举人、秀才参与鼓词的创作,极大地提高了乐亭大鼓的艺术水平。长篇的现代剧目主要有《烈火金刚》《桐柏英雄》《平原枪声》等,中篇的现代剧目有《夺印》《火烧中家潭》等。这些剧目大多是根据古代现代文学作品由作者进行再创作的,更多融入了乐亭的地方语言,成为具有地方特色的大鼓剧目。
鼓词在乐亭大鼓中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变文中以七字句为主的韵文部分,在乐亭大鼓中逐步发展成了三、五、十以至数十字的句式。甚至为唱腔音乐的专板换曲亦已形成了熟练的技法。
新中国成立后,曾经一度萧条的乐亭大鼓重又焕发了勃勃生机,以靳文然为代表的大鼓艺术家全面继承和发展了大鼓艺术。他们在整理老的传统剧目基础上,开发创新剧目,使题材内容更加贴近生活、贴近人民群众。从评剧、皮影等其他优秀曲种中汲取精华,不断丰富和完善大鼓的唱腔。在演出形式、伴奏形式等几方面大胆创新,探索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改革之路,使乐亭大鼓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2003年,乐亭县被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2006年6月,乐亭大鼓被列入我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作者单位:唐山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