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两型社会”构建下的高校科技创新

2012-04-29 04:08史鸿雁
经济研究导刊 2012年2期
关键词:两型社会高等学校区域经济

史鸿雁

摘 要:武汉“两型社会”建设是国家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方针和中部崛起战略而采取的一个重大战略步骤。高校是国家科技创新的核心。武汉地区有全国第三的智力资源,理应为“两型社会”建设做出贡献。因此,指出了高校科技创新的必然性,介绍了国外相关案例,提出了高校科技创新的六个方面。

关键词:两型社会 ;区域经济 ;高等学校 ;科技创新

中图分类号:G32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02-0267-03

2007年12月,国务院批准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简称“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是国家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方针和中部崛起战略的落实,推动东、中、西部协调发展,形成中国经济新的增长极而采取的一个重大战略步骤。对于高校特别是武汉地区的高校而言,应抓住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加强自身科技创新及服务地区的能力,积极融入到“两型社会”的建设中去。

一、高校科技创新服务武汉“两型社会”建设的必然性

(一)科技创新是现代大学应有之义

1810年,洪堡(Hunbldt)创立了被誉为“现代大学之母”的柏林大学,开创了融科研与教学为一炉的大学教育体系。柏林大学从成立起就确定了教学与科研为一体的办学宗旨,教学与研究同时在大学内进行。此后,洪堡的理念传至欧、美各地,成为许多大学仿效的对象。

1862年,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校长范海斯(Van Hise)综合当时社会经济发展提出了“大学要忠实地为社会需求服务”即“威斯康星思想”。后来大学便走出“象牙塔”,逐步形成了“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现代大学三大功能 [1]。

“硅谷之父”特曼(Frederick Terman)率先提出学术界与产业界应结成伙伴关系,并首创了“硅谷模式”。在他的倡议下,斯坦福大学在1951年创办了“斯坦福工业园区”(the Stanford Industrial Park)[2],这种在大学园区内开设高新技术园区的方式是斯坦福大学科技创新的重要形式。

从洪堡到范海斯再到特曼,高校科技创新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已正式建立并迅速发展起来。大学在社会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已不再是仅限于提供人力资源和知识储备,也不只是提供一般意义的“社会服务”,而是逐渐地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发动机。

(二)高校科技创新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及“两型社会”的需要

2006年1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用15年左右的时间把我国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建设创新型国家,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突飞猛进,但总体上依赖资金高投入、资源高消耗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每创造1美元国内生产总值的能源消耗量是它们的4—10倍。因此,只有通过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推动经济增长从资源依赖型转向创新驱动型,才能实现又快又好的发展。

高校科技创新总体上位于整个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基础层面以及整个创新链的上游,从而凸显了其在我国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基础性地位及其所具有的战略性作用 [3]。科技创新能力是武汉建设“两型”社会的关键,也是保持武汉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三)增强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是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

自主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培养的关键在教育。高等教育是科技进步和人才培养的结合点。高校不仅是基础研究的主力军、高新技术研发的重要方面军、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的强大生力军,而且是科技创新的骨干和核心力量。高校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服务地方建设的同时,增强了自身的实力,促进了自身的发展。

科技创新是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支撑和强大动力,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师资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要措施,是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提高学科建设水平的根本保证,也是高校服务社会、增强办学活力的有效途径。通过科技创新,高校不仅获得了经费支持,更重要的是把学校的科技创新推进到经济科技发展的最前沿,把人才培养的“课堂”从教室延伸到企业、工厂第一线,提高了学校教育的针对性和实用性。通过科技创新,高校不仅获得了办学资源,还跳出校园的围墙,发展拥有了更大的空间和舞台,这些都是宝贵的无形价值。

二、国外高校科技创新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案例

国外高校科技创新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成功案例有很多,成功的如美国“硅谷模式”、印度的“班加罗尔模式”等。

(一)“硅谷模式”

美国的硅谷地区是目前仍被称为世界上最具创新能力的高技术产业集群。单从大学与其衍生公司以带动或形成新兴高技术产业提升国家竞争力的角度来看,美国波士顿银行1997发表了一个报告:《MIT冲击创新》(MIT:The Impact of Innovation)。该报告表明,如果把斯坦福大学的校友和教师创建的公司组成一个独立的国家,那么这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将排在世界第24位。斯坦福大学的毕业生和在校教师已在全球创建了4 000多家企业,就业人数110余万,年销售额高达2 320亿美元 [4]。

硅谷成功的因素有很多,除了其特有的区域创新网络系统、创新文化、风险投资外,其大学等研究机构和技术人才高度密集则至关重要。费尔德曼(Feldman)认为,创新活动具有在那种产业界研究与开发活动、大学研究活动和熟练劳动力富集的区域集聚成群的空间倾向性[5]。如今世界上的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有近1/4在硅谷工作,该地区有6 000多名博士,占加州博士总数的1/6。

(二)“班加罗尔模式”

班加罗尔是印度南部卡纳塔克邦的首府。20世纪90年代初印度政府制定了重点开发计算机软件的长远战略,将全国第一个计算机软件技术园区建立在班加罗尔地区。在印度政府和卡纳塔克邦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如今班加罗尔地区已发展成为印度软件之都、全球第五大信息科技中心,班加罗尔也由此成为“印度的硅谷”。

“班加罗尔模式”能够取得世界范围的成功,印度高等教育功不可没。班加罗尔具有完善的信息产业技术教育和培训体系,这里汇集了印度77所工程学院,每年可输送3万名工程技术人才。

(三)启示

美国硅谷和印度班加罗尔地区的发展对武汉“两型社会”的建设具有一定借鉴作用。武汉是仅次于北京、上海的中国第三大智力密集区,拥有众多高校和非常丰富的高新技术人力资源,与硅谷和班加罗尔具有极强的相似性。高校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服务地方建设方面可以借鉴两种模式的经验,促进武汉“两型社会”的建设。

三、武汉“两型社会”建设中高校科技创新的内容

熊彼特认为,创新就是要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即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就是要把一种从来没有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进生产体系中去,以实现对生产要素或生产条件的“新组合”[6]。各高校要根据自身特点,力求做到七个方面的创新,努力将科技创新“新组合”引入武汉“两型社会”建设中去,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一)理念创新

理念创新在武汉“两型社会”建设中显得尤为重要,因为中央要求武汉“两型社会”建设可以先行先试,“摸着石头过河”。如有先进的理念作为指引,则可以少走弯路,事半功倍。硅谷能在短短半个世纪取得巨大成功,这与斯坦福大学的创新理念密不可分。

对于“两型社会”这一“新鲜事物”我们一定要有新的理念,而不能用老观点来看待新事物。硅谷文化的主要特征可归结为:鼓励冒险、善待失败、乐于合作等[7]。创新就意味着风险,我们要勇于追求成功,同时也要坦然面对失败,这对创新者失败的冷静和宽容也是理念创新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机制创新

机制创新包括科技体制创新和管理机制创新。科技体制创新的指导思想是“三个有利于”和“四个转变”。“三个有利于”即有利于个人原创性理论及技术的研究;有利于承担国家重点或大型科技攻关项目和有利于在科技活动中学科间的学术交流、学科交叉、渗透、融合。“四个转变”即:要从数量扩张向数量与质量并重,以质量提升为重点转变;要从个体自发合作方式向自发与组织相结合,强调有组织的合作;要由项目为主向项目合作和战略合作相结合,强调的是长期战略合作;要从适应性合作向适应性与导向型相结合,强调的是导向型。武汉“两型社会”建设还需要政府的引导和企业的积极参与。正是由于印度政府政策扶持,班加罗尔软件技术园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软件园。而产业界的参与是高技术集群发展壮大的重要力量[8]。

在管理机制创新上,要突出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制定鼓励科技人员开办高科技企业的政策,建立固定与流动岗位相结合、科研与创业岗位相结合、专职与兼职岗位相结合的科研管理制度,从职称评定、职务聘任、岗位编制、学籍管理、教学科研任务考核及学校、院系、个人之间的收益分配成果归属及共享等等方面,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

(三)模式创新

不同类型的高校要根据武汉“两型社会”建设的特点进一步科学定位,明确服务面向,在服务中不断发展壮大。

高校与企业可通过专家咨询、技术转让、共建研究中心,以及共同创办高科技企业等多种形式,推动了科技经济教育的紧密结合。一方面,高校可以控股和参股的方式创办一些高科技企业,这种方式有大家比较熟悉的北大方正和清华同方;另一方面,高校自身科技产业的发展,又可以发挥示范辐射作用。

总结近几年来高校服务地方的模式,大致有四种:一是省部产学研结合的模式,现在广东省和教育部正在积极推动这种模式,这是以政府主导的方式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的模式;二是浙江大学面向区域产业技术创新需求,与省内多个市县合作建立10多个技术转移中心和产品创新中心等创新服务平台,增强区域集群产业核心竞争能力的模式;三是复旦大学将高科技园区、大学校区和公共社区有机结合,构建“三区融合、联动发展”的新型知识创新区的“三区联动模式”;四是“太行山模式”,这是河北农业大学坚持了几十年,引导鼓励教师和科研人员扎根当地农村,实实在在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服务地方模式。

(四)平台创新

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是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基础性、关键性工作,是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保证。高校应根据武汉“两型社会”建设的需要,建立和完善三类科技服务平台。即整合、重组、优化现有科技资源,建立大型仪器等公共服务平台;以重点实验室、试验基地为基础,根据学科优势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建立和完善科技创新专业平台;以大学科技园和技术转移中心为基础,通过其聚集功能,初步完成从技术到产品的转变,建立和完善技术转化服务平台。

三大平台各有侧重。公共服务平台为满足科技创新活动的需要,属于第一类平台(基础性平台);科技创新专业平台的建立是为了突破一批共性关键技术,属于第二类平台(专业性平台);技术转化服务平台属于第三类平台(辅助性平台),其目的是初步完成从技术到产品的转变,促进科技成产业化。

(五)人才创新

管理大师德鲁克认为,“如果团队适得其所又能发挥作用,团队的确是最有效的组织形式。”[9] 高校应积极推动以高校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等创新基地为依托,以优秀学术带头人为核心,以科技创新群体、梯队建设为目标的“高校科技创新团队计划”,培育、稳定,并且面向国内外吸引、汇集一批著名学者和专家,逐渐形成一支具有世界水平的创新人才团队。

对优秀创新团队要采取确定方向、稳定支持、自由选题、重点突破的措施,在政策上实行“特区”制度,给予“特区”相对独立的体制环境和运行机制。同时,以创新团队为核心,整合学校科研资源,为创建科技创新基地奠定坚实的基础。

针对高校自由探索研究方面的优势和原始创新不可预见的特点,加强支持创新人才的自由探索研究和原始创新研究,以非课题制机制作为补充,对创新个人给予研究资助,积极鼓励大学科研人员自由思考和潜心研究科学难题。同时,高校要积极调整培养方式,以培养区域服务面向的应用型、创新型人才为目标。

(六)网络创新

各高校要加强高校科技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促进科技资源和信息资源共享。加强科学数据的收集和采集,在部分优势基础科学或特色学科领域建立全国性的科学数据中心,推动科学仪器和科学数据的共享,加大大学图书馆的电子化和网络化建设。

加强高校科技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推动网上合作研究中心的发展。如在政府主导下研发建设“湖北高校科技创新合作网站”,将全省高校科技成果和全省大中小企业、农村科技大户的技术需求分别在网上在线发布,建立长期、实时的网上产学研合作对接机制。加快科技服务中介机构建设,引导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向专业化、规模化和规范化方向发展[10]。把依托高校建设的技术转移中心建设成为面向社会开展技术扩散、成果转化、科技评估等专业化服务的科技中介机构,使之成为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田建国.大学教育科技一体化[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

[2]钱颖一,肖梦.走出误区——经济学家论说硅谷模式[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

[3]孙孝科.高校科技创新:意蕴与系统结构[J].广西社会科学,2006,(1).

[4]Bank of Boston.MIT:The Impact of Innovation.http://web.mit.edu/newsoffice/founders/TofC.html,2003,08,04.

[5]Feldman,M.P.and Audetsch,D.B.1996.Science—based diversity,specialization,localized competition and innovation.Mimeo.

[6]约瑟夫·熊彼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M].北京:商务印书馆,l999:146.

[7]盖文启,王缉慈.从硅谷成功经验看中国高新技术区的发展[J].中国工业经济,1999,(12).

[8]Bergman,E,In pursuit of innovadve clusters:main findings from the OECD cluster focus group,paper for NIS Conference onNetwork —and Cluster—oriented Policies,Vienna,2001.

[9]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M].郭进隆,译.上海:三联出版社,1999.

[10]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N].光明日报,2006-02-10.

[责任编辑 柯 黎]

猜你喜欢
两型社会高等学校区域经济
两型社会建设中的图书馆治理
浅谈高校廉洁教育的对策
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产学研用合作模式实践研究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高等学校教学及科研设备政府采购操作实务
基于物流经济的区域经济增长研究
中国社会信任基础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
大湘西地区人口流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
城市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浅谈高校宿舍管理与宿舍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