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让教育软件更“给力”

2012-04-29 00:44郑明达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12年2期
关键词:教育软件给力软件

郑明达

随着教育信息化工作的不断推进,硬件基础设施建设已基本完成。就拿本地区来说,所有中小学都建成了校园网,不少学校基于校园网的应用也初见成效,但从投入与产出比来看,信息化在教育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仍不够理想。分析原因,教育软件的选择与使用不“给力”首当其冲,这也成为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一大瓶颈。笔者认为,唯有多措并举,统筹兼顾教育软件的获取、培训、应用、维护等各个环节,使之形成合力,教育信息化工作才能再上新的台阶。

获取——多管齐下

如果把教育信息化硬件看做游泳池,那么软件就可以看成是游泳池里的水。游泳池里如果没有水,就只是个设施而已,并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一般来说,给游泳池注水,是通过多个管道实现的,同样,教育软件的获取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

从教育软件的应用领域来看,可以将其划分为辅助管理软件、辅助教学软件、辅助学习软件三大类。辅助管理软件应用于学校教育管理领域,如电子办公平台、图书管理系统、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等;辅助教学软件应用于教师教学,如电子备课系统、资源库、学科教学信息管理系统等;辅助学习软件应用于学习需求,主要是面向学生的一些个性化学习软件,如数字化课程、网上课堂等。三类软件各有特点,因而获取的渠道也不尽相同,有些是可以免费获取的,有些是必须购买的,还有些是可以自己开发的。

购买。近年来,随着教育软件企业研发水平的不断提高,大多数教育软件产品的质量得到保证,种类也十分齐全,能够为各个领域提供相对成熟的软件产品,基本满足了教育教学的应用需求。因此,向教育软件企业购买产品是不少单位获取软件的首选方式。在购买软件的类别上,大多数单位选择的是辅助管理软件和辅助教学软件。随着区域教育信息化的深入推进,一些大型教育软件已通过区域购买,如网络办公平台、电子备课系统、学科资源库等,这就为学校获得应用软件提供了便利。购买教育软件,需要注意两点:一是应选择实力较强的开发企业;二是优先考虑开源软件或提供自主开发接口的软件,为进一步拓展软件功能提供可能。

开发。如果说购买可以解决基本应用的问题,开发则是更有效应用软件的好思路。开发分为两种:一是学校自主开发,二是合作开发。学校自主开发的优点是,可以很好地结合学校自身的个性特色,进行有针对性开发,如管理软件能够体现学校的管理特色,学习软件会更适合本校学生,同时也可节省资金。不足之处是,开发实力相对不足,一些核心技术问题难以突破。合作开发中的合作可以是区域内的,如几所学校、一个地区等,也可以是跨区域的,甚至国内外志同道合的人组成开发团队。这种合作适合解决一些共性的问题,提高开发软件的实用价值。还有一种合作模式是学校与开发企业合作,由学校提供管理应用的思想、方法,开发企业提供技术支持,以合作的方式完成开发,这在不少地方都有成功的案例。从能够形成特色、促进深度应用来看,这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方法,但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持。

下载,下载实质上是一种免费获取教育软件的途径。随着教育信息化建设进程的加快,由教育信息化到信息化教育正被人们所理解、接受,教育软件“共建共享”思想成为越来越多教育软件开发者的共识。许多开发人员会免费提供软件下载,一方面方便了用户使用,促进了软件推广,最大化应用软件的使用价值,另一方面也通过用户反馈,不断提高了软件质量,促进了应用的普及。

培训——多层对接

软件使用者必须经过必要的培训,才能更好地发挥软件的效能。这好比一个不会游泳的人,必须经过必要的培训,才能掌握游泳的方法。不然,就可能出生命事故。当然,针对不同的人群,培训的要求应该是不同的。其道理与培训游泳人员一样,一般人群有普通教练就行了,而专业运动员则需要专业教练指导。在教育软件培训中,强调多层对接是十分有价值的。

技术层培训。技术层培训主要解决与教育软件应用相关的专业技术问题,可分为两个层次:一是普通层次的培训,二是高级层次的培训。前者主要解决软件的安装、调试以及使用中的基本问题,后者则涉及软件功能的完善、拓展应用等问题。在培训时间安排上,也可分成两个阶段。普通层次培训先进行,参加培训的人员可多一些,高级层次的培训一般在软件的一个使用周期后进行,针对的是已参加过普通层次培训的人员。

应用层培训。应用层培训主要解决软件的使用问题,涉及软件功能与操作方法等。应用层培训也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基础应用层次,二是提高应用层次。一般来说,影响应用层培训效果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培训主讲,二是培训方法。从培训主讲来看,基础应用层次主要靠售后服务人员,他们对软件的功能基本熟悉,但大多缺乏实际使用的经历和经验,培训往往浮于表面;从培训方法来看,大多以讲授为主,参加培训人员不能经历一个基本的应用流程,不能提出更多问题,等发现问题时,沟通与解决问题变得相对困难。因此,解决这些问题,也应该从这两个因素人手。对于基础应用层次的培训,除了售后服务人员,还可以请有应用经历并有一定经验的用户来做培训主讲。在培训方法上,设计相对完整的应用体验项目是一个不错的选择,通过以点带面的活动,有利于打开应用的突破口。当然,对参加培训人员进行必要的考核,建立合格证书制度,也是一条成功经验。对于提高应用层次的培训,建议以骨干用户为培训主讲,在培训方法上,则以实际案例分析为主。

另外,关于参加培训人员的选择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如电子备课系统使用培训,学校一般都选择让信息技术教师去参加,回来再给教师培训。个人觉得这并不恰当,应该鼓励有兴趣的学科教师与信息技术教师一起参加,培养这些学科教师成为学科组的“骨干”,这对软件推广和提高应用层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复杂软件的应用培训,还可以借鉴分层培训的思路,不断提升培训层次。

当然,随着“图形用户界面”、“所见即所得”等软件开发思想和技术的迅速发展,普通层次的培训已变得相对简单,提高层次的培训理应成为研究的重点。

应用——多策引领

有了水和会游泳的人,还需要多种策略与方法,才能充分发挥游泳池的作用。在教育软件应用中,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凡是购买的软件,大多用得不好,而自主开发或免费下载的软件应用得还不错。分析原因,恐怕与应用的策略引领不无关系。

1用制度解决基本应用问题

有些教育软件的使用并不容易,若没有相应的制度管理,很难有效益。据笔者所知,有一所学校曾先后三次购买了校长办公系统,但没有一次能成功应用。通过明确应用的管理制度,以“强行入轨”的方式解决基本应用问题,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基本策略,即“制度引领”。如电子办公平台每天签到制度、电子备课资源的检查评比制度、网站信息资源的发布制度等。当然,这些外在制度最好能与使用者的实际需求有效对接,强化“需求引领”,那才是应用软件比较理想的境

界。例如使用者都能方便地从资源库中获取有价值的资源信息,即使没有制度制约,他们也会正常使用。

2用机制解决深层应用问题

教育软件的深层次应用,历来是软件开发企业和学校头疼的问题。从开发企业来说,由于软件没有得到充分运用,潜在的问题得不到解决,提升的空间没能发现;从学校来说,软件没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使用者积极性不高。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笔者认为,建立一定的机制十分重要,当然,这需要软件开发企业与学校的有效配合。

创建活动,促进深入。管理学经验告诉我们,活动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抓手,在促进教育软件深层次应用上也不例外,我们可称之为“活动引领”。我们可以通过创建一些有意义、有价值的活动,促进应用的深入。如通过基于资源库的现场备课评比活动,激发教师深入探究备课资源系统及教学资源的热情,从而提高应用的层次。

骨干集群,引领深入。深层次应用的前提是对应用的深度研究。只有在一定研究的基础之上,深层次应用才有可能。让一定数量的骨干应用人员组建成一个团队,研究就能更加深化,应用也就能更加深入,我们可称之为“骨干引领”。大家可能有这样的经验:一个单位如果有一个人Flash用得好,就能带动更多的人用好它,当用得好的人员达到一定数量的时候,该单位整体的应用水平就能上一个新的台阶。所以,一个单位要加强软件的应用,培养一定数量的骨干十分重要,只有当骨干集结成群时,软件应用的层次才可能深入。当然,在信息时代,可以充分利用网络优势,鼓励来自不同单位、不同区域的应用骨干,集结成群,开展研究。

及时响应,保证深入。在研究应用的过程中,遇到问题是正常的,关键是能否及时解决问题,这也是促进深层次应用的一个重要因素;大家可能有这方面的经验:一个问题,一天没有解决,可能会想解决的办法,两天还没有解决,可能还在想,但当更多天不能解决时,一般都会选择放弃。这说明及时响应是十分重要的,我们可称之为“响应引领”。只有建立及时响应系统,构建立体化支持服务网络,才能为用户深层次应用教育软件提供基础保证。如,作为学校,需要配备相关人员并明确职责;作为公司可提供在线服务、离线答复、热线电话等支持响应。当然,这需要开发公司、学校及相关人员的共同努力。

维护——多元保障

一个正常使用的游泳池,一般都有专业的救护人员,需要经常换水。要想让一款教育软件充分发挥作用,自然也离不开正常的维护。这里的“救护人员”可理解为专业技术人员,“换水”可理解为软件升级换代,这就涉及经费问题,因此,影响教育软件维护的主要因素是人员和经费两大问题。

人员问题。人员问题主要涉及人员的选择与配备两方面。在人员选择上,应该强调两个基本要求:一是责任心强,二是有一定专业素养。在人员配备上,主要强调有一定的数量和来自不同的专业领域。数量要求可解决及时响应问题,不同专业领域可解决不同类型的应用问题。

经费问题。受“重硬轻软”思想影响,不少单位在软件上的投入明显不足,并可能“忽略”对维护资金的考虑,这客观上也造成了教育软件应用不够理想的现状。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需要努力争取资金,另一方面应通过努力“创造”资金。争取资金的渠道有以下几种:一是用好已有资金。要把学校用于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资金管理好,避免不必要的浪费,节约就是获得。二是争取上级资金。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深入推进,上级每年均有一定量的专项建设资金,应尽可能争取。三是争取社会支持。学校可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尽可能多地获取社会支持,包括软件开发企业的支持。“创造”资金主要是指,可通过与开发企业友好合作,把优秀的教育资源商品化,从而获得资金。如,现行的许多“网上学校”正是通过这一模式获得了很好的发展。

猜你喜欢
教育软件给力软件
禅宗软件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二线城市教育软件应用现状研究
——以济南市为例
软件对对碰
巧用夸张,打造高效数学课堂
谈软件的破解与保护
让备课“给力”语文课堂
App Store中儿童教育软件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丰富多彩的Android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