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软件产品链条问题探析

2012-04-29 00:44陈杰李晓坤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12年2期
关键词:教育软件开发人员课件

陈杰 李晓坤

随着网络技术的逐渐普及,以及政府对教育培训产业的重视和投资力度的加大,教育软件开发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教育软件已经占领整个软件市场的三分之一份额,形成与办公软件、财务软件三分天下的局面。虽然教育软件市场巨大,但却出现了这样的怪现象:一方面教育软件使用者——学科教师对教育软件日益增强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另一方面教育软件开发企业没有一个能“活”得很痛快,或是败退而归,或是在困境中蹒跚前行。下面详述教育软件产品在开发、销售、产品更新及售后方面存在的问题。

>>教育软件开发不规范

由于教育软件的使用对象是教师、学生等群体,其技术难度要求相对较低,故教育软件开发企业在思想认识上没有予以充分的重视。与一般商业软件的开发相比,各教育软件企业在开发方面的规范性有待提高。目前教学软件开发流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需求分析不明确。需求分析本应是软件开发过程中最重要、最关键的环节,但是在教育软件开发过程中却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有些软件开发企业拿到一个具体的项目后,对需求分析所做的工作不够细致,与用户沟通不彻底,致使用户与开发者之间的信息转移出现错误,甚至闭门造车,不能准确定位用户的需求。

人员分工不规范。教育软件开发人员分工的理想状态是一个员工完成一个阶段的任务,但软件开发企业更倾向于使用“万金油”式的开发人员,要求开发人员“懂得越多越好,哪里有困难就到哪里去,而且随时随地都能出色地完成任务”。其实这也表明了在教育软件的开发过程中,人员任务分工极不规范。

缺乏必要的专家型学科教师参与。教育教学人员理应作为教育软件开发团队中的重要成员。但实际情况是,教育软件开发项目组只是由少数几名核心技术骨干组成,很少聘用一线教师或学科专家,并且一名技术骨干身兼数职,既要做需求分析、选题策划,又要做程序设计和软件测试。一些教育软件开发企业所理解的教学设计人员就是指具有教学经验的教师。实际上,这些教师虽然可以完成教学设计中的一部分工作,但这是远远不够的。教育软件开发过程中真正需要的是专家型的学科教师。

教育软件开发过程中缺少反馈。目前在教育软件开发过程中,项目的预期和实际之间普遍存在偏差。造成这些偏差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教育软件的开发过程中缺乏必要的反馈。首先,由于教育软件项目多是小型项目,参与的人员较少,开发周期较短,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其次,在教育软件开发过程中,采用的是以结果为导向,在规定的时间内,要求开发人员提交合格的产品。这就给软件开发人员一种错觉,认为只要把东西做出来就可以,没有必要去问是否适合教师的课堂教学。由于缺乏必要的沟通与反馈,使得教育软件的预期与实际存在一定的偏差。

>>教育软件推销顶层设计与调研不充分

教育软件开发出来以后自然要销售给广大的教育用户,但是一线教师所使用的软件并非都是最适合的。学校购买来的软件使用周期短,甚至购买了教育软件放置不用。教师井不是不需要教育软件,而是这些软件不适合、不好用。究其原因,教育软件推销的方式致使顶层设计与实际调研不充分,导致一线教师不能获得自己真正需要的软件。

首先,教育软件的推销多数是通过与教育厅、教育局、电教馆联系进行的。上级部门下发软件产品使用的推荐函、产品报送电教馆软件目录等,借助这种自上而下的行政推广,促成产品的销售。教育软件企业很少到基层学校调研,使得教育软件产品目录与教师实际工作需要存在偏差。

其次,教育软件开发企业开发出的软件产品如教育资源库、数字图书馆、教务系统等,要先寻找当地的一家或几家重点学校试用,以重点学校的试用影响普通学校,由点到面,逐步铺开。但是,学校和学校之间是有差距的,适用于重点学校的教育软件和资源库未必适合所有的学校。普通中学往往被重点中学所牵制,盲目跟风购买,造成资源浪费。

再次,在软件产品演示会、推介会上,通过对软件的现场演示和使用者的现场体验,增强客户对产品的了解和认同,提高产品的认知度。但参加人员多为教育行政部门或业务主管部门的负责人,或是学校领导和懂技术的信息技术教师。学校领导对软件产品多是一知半解,而信息技术教师虽然对软件的技术操作层面有所了解,但无法代替学科教师对软件产品的接受。也就是说,真正了解教学情况的任课教师对学校为自己购买的教学使用的教育软件是没有选择权和决定权的。在这种情况下,统一购买的软件势必造成与学校教学环境的不适应,所购买的软件极有可能与教师的需求和期望不一致,这样会削弱教师应用软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很难发挥教育软件应有的教育教学作用。

>>教育软件产品多具有“成品”思维

教育软件产品的开发多具有“成品”思维。软件开发企业把软件做出来之后,便不用再增加什么,更不能再减少什么。目前,教育软件市场上很多非常优秀的软件都具有以下的特性:以最稳定的性能、最简单的使用方法、最多的用途实现最好的教学效果。本来这是一种很好的产品哲学,但是却引发了新的问题,即教育软件开发企业应该能够充分地满足教师的所有需求。今天的教师并不一定按照“套路出牌”,他们有着自己不同的想法,但他们的想法在这些教育软件中往往却无法实现。

素材使用不方便,再利用难。我校曾购买过某公司的电子备课系统,里面有些资源已经是打过包的,再利用基本不可能。比如,一位物理教师想要配合公开课制作一个有关浮力的课件,希望利用电子备课系统中制作好的动画加以说明,但这些内容需要截图软件、录音软件截取后才能够编辑使用。而这些操作需要具备像课件制作人员一样的专业水平,一般教师是难以胜任的。

教学资源无法实现真正共享。如今用于课件制作的软件很多,但很多教师挑选起来常常有一种无所适从的感觉。原因在于,有很多教育软件所包含的好的教学资源不能实现共享。教师制作课件时,可能需要不同的教学资源,而这种资源只能在某个公司的教育软件下才能打开,另外一种资源则要在另外一个软件下才能打开,教师在制作课件时被人为设置了障碍。

教育软件缺少“开放”。教师希望教育软件“活”起来,所有的教育软件都能做成全开放式的,给教师提供个性化发展的舞台,让教师拥有更多自主发挥和修改的空间。不少教师希望教育软件开发企业要么将软件开发成所有内容都能自由修改和整合的形式,要么提供源代码,如Flash源文件、Authorware源文件等,要么尽量做成类似PowerPoint文档的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这样,教师使用起来很方便、灵活,不会受到软件开发企业“成品”思维的束缚。

如何兼顾大规模生产和量身定制两种相互矛盾的特性?解决好这个问题,软件产品的生命周期和拓展程度就会大大提高。

>>教育软件的售后服务不到位

教育软件销售人员在“卖”上可谓做足了文章,但一旦产品销售出去就万事大吉,后面的事便不管不问,导致有些教育软件购买后很快成为摆设。例如,某些企业的学科电子备课课件,不仅软件的升级问题无着落,售后服务也跟不上。尤其是新课标颁布后,原来的资源用不上,软件投入后的应用周期缩短,应用成本升高。

教育软件企业在更新资源时,不能够利用先进手段进行快速、及时的更新,真正为用户着想,加强及完善企业的售后服务。有些教育软件企业虽然提供售后服务,但其高昂的服务费用让学校望而却步。

在教育软件市场竞争日趋加剧的今天,该不该提供软件售后服务、提供怎样的售后服务是教育软件开发者应该重点考虑的问题。对教育软件开发企业而言,不论用户遇到什么问题,都应让用户享受到一流的服务,从服务这一点扩散开去,其背后有着整个行业产品及后续服务的广大市场。就目前的教育软件市场而言,极少有企业是这样做的,不是推卸不管,就是收取高昂的软件服务费用。

猜你喜欢
教育软件开发人员课件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二线城市教育软件应用现状研究
——以济南市为例
Semtech发布LoRa Basics 以加速物联网应用
用Lingo编写Director课件屏幕自适应播放器
从“广用”到“省用”——谈音乐教学中课件使用的“度”
让Windows 10进入开发者模式
后悔了?教你隐藏开发人员选项
提高高中数学多媒体课件质量的几点思考
应用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取与舍
App Store中儿童教育软件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三星SMI扩展Java论坛 开发人员可用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