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行政管理视角下的学校信息化软环境构建之路

2012-04-29 00:44戴进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12年2期
关键词:行政软件信息化

戴进

在当前国家教育发展战略中,学校信息化建设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无论从政治、军事还是经济的角度看,信息化的发展与普及都迫在眉睫。然而,现实和理想之间往往开着不小的玩笑,一方面,我们生活中体会着信息化带来的方便、快捷,另一方面,在教育中我们又有意无意地抗拒着软件的应用。要切实打破目前教育软件的困局,砸碎重硬件轻软件的思想藩篱,还需围绕四个“三”来破局。

思想意识上,更新传统观念,跨过三道坎,顺势推进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如果潜意识中,我们没有软环境的构建理念,很难想象能在实践中主动地投身到软环境的建设之中。当前思想意识认识的不到位现象全方位覆盖于地方行政一把手、基层领导、学校教师之中。通过对比,我们不难发现,凡是全民认同信息化建设的地方,其教育理念往往超前,也越能运用新鲜事物辅助教育教学,反之,固步自封,地区的教学业绩难以令人满意。要切实转变思想,提高认识,需跨过三道坎。

抓“头头儿”向“头头儿”抓进化的转变坎

行政主管部门“一把手”有决策权,实际决定着整个地区信息化建设的投入。提高“一把手”的认识,胜过千军万马。“一把手”对信息化环境的支持最好亲历亲为,把住核心地位,竭力整合各方面行政力量,尤其是信息化主管部门力量。领导支持不要停留在口头或表面上,要落实到经费和政策上;不要停留在硬件上,更要落实到软件上。在地方的中长期发展纲要的制定上,须契合地方实际发展能力。在软环境的政策支持上,要从信息投入预算做起,分解到每年的经费中。经济条件不允许情况下,切忌一次性投入过大,而要适度遵从软件的生命周期,分年度地细水长流,逐步积累。

“中梗阻”向“中转站”转化的推进坎

学校基层领导有支配权,实际决定着学校在软环境上的经费支出。校长负责制是教育法规赋予校长的特别权力,直接决定着软环境的构建命运。校长不颔首,哪个敢点头?“中转站”很多时候成为“中梗阻”,阻碍了软环境构建的步伐。即便上面文件压下来,也会有校长百般躲闪。倘若校长大人成了绊脚石,构建也就成了空中楼阁、海市蜃楼了。切实转变基层领导特别是校长的理念,成了当务之急。校长是学校的名片,校长体现学校的风格,充分说明学校主管领导在构建信息化软环境中的关键地位。这个关系理顺了,分管的中层干部放手一搏,学校信息化软环境构建就大有可为。

“数字移民”向“数字居民”转变的转型坎

学校教师有使用权,实际检验着教育信息化软环境的应用效果。得民心者得天下,得教师者得教育。毋庸置疑,教师是崇高的,传道、授业、解惑,恰似无私的蜡烛。但我们需要看到,教师也是人,有着人性本身的弱点。不少教师惧怕考试,惧怕接纳新生事物,拒绝接受新的教学观念。电脑踏进校园不仅仅是供其上网休闲,更要用来备课、上课。即便是使用电脑备课上课的教师,碰到新的软件,敢于不断尝试者亦在少数。把教师由“数字移民”心态,转变到“数字居民”心态,化被动为主动,乃重中之重。

软环境配置上,握紧行政拐杖,三条腿走路,稳步前行

教育软件的购置上,牵涉到软环境投入的效益。当前教育软件的丰富程度已经与当初不可同日而语,特别是基础的教育教学软件平台、教育管理软件、教育资源基本能满足教学要求。尽管如此,优秀的软件还不甚多。在期待优秀的教育资源的同时,我们要不断开展对教学资源的研究,解决软件普遍存在的水土不服的窘境,必须认真思考软环境硬化、硬环境软化的问题。软环境硬化就是要行政推动不动摇,硬环境软化就是要坚定不移配置软件不放松。信息主管部门拿出指导性的配置计划,基层单位主动提出需求,在行政层面上集中招标、集中开发,兼顾软件的生命周期,定期改版。通过一到两个“五年计划”的努力,相信教育行业的软环境将得到根本改善。

免费整合与借鸡生蛋

免费整合就是要让学校免费使用软件,原则上应该符合国家知识产权的有关规定。途径有二:其一来自主管部门的统一配置,如工信部全国配发的绿坝花季护航上网过滤软件,国家、省、市、县目前配置的基于云端的各类资源;其二来自学校教师从网络上搜集的免费软件和共享软件,如36O安全卫士。借鸡生蛋则要基层单位提出功能要求后,依托教科研部门、软件开发公司协助完成,其缺点是需要一定的经费投入,优点则是更加契合本单位的实际。比如教育行政管理软件,市面上软件众多,可买回来一看,管理的思路不匹配,形如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这样的实例数不胜数。借的鸡也要是优质鸡,下出的蛋才更美味、可口。

软件购置与资源共享

在教育经费相对充裕的东部地区,信息化经费也不是喜则可取的,年复一年的硬件更新升级令学校叫苦不迭。就拿“校校通”工程来说,五年之后,机器逐渐老化,即使再大的财力,在公用经费卡死的政策下,也同样勉力而为。一些村小,总共才一两百名学生,除却办公经费,又怎么有精力拿钱去更新动辄数十万的机房?因此,软环境的构建必须从两个方面着手,在国家投入的基础上,有条件的学校自行购置,没条件的学校资源共享。可以是县以上资源的共享,也可以是局部区域,如乡镇几所学校之间资源共享。这样才能较好破解经费难题。

行政配发与自主研发

从主管部门角度看,行政是个指挥棒,学校看来就是个拐杖,它能让学校软环境建设有方向、有底气。建议主管部门在地区信息化投入中将硬件和软件分开来配置。今后的“校校通”中加个软件通,“四配套”变成个“五配套”,“合格学校建设”升格为学校现代化的全面建设。作为县区或学校,需要整合力量,自主研发。国家近年来高校事业蓬勃发展,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教育技术类人才,不少高素质人才流向了一线中小学校。学校领导要知人善任,肯压担子,激发出他们内在的潜能。单个学校人力不足,不妨组织跨区域联合开发。

机制建设上,围绕本土化策略,落实三机制,促变生根

切实开发好、管理好、使用好信息化软环境,需从机制建设上人手。无论有几道坎,找准问题的关键点是破解难题的科学方法。信息化软环境的落脚点应落到本土策略上,无论是买过来的软件,还是自己或联合软件商二次开发,应用都要最终落到本土化上,要让教师内化到教育教学中,否则就没有购买的必要。推广使用上要通过良好机制来进行,基本思路就是“软硬兼施”、外力促变、内化推动。

“软硬兼施”,运用考核机制“赶鸭子上架”

软的一面是人性管理,硬的一面就是人事考核、职称考核、绩效考核三结合。人事考核主要针对教师的软件使用培训和使用效益,促进教师去学习、运用软件。职称考核上设立“准入制”,即取得人事部门规定的软件考核证书。绩效考核上由学校来操作,针对教师赛课、讲课、考试情况,综合打分,与工资挂钩,但要注意重在引导,适当体现,勿走极端,毕竟软件使用只是教学的一个小部分。

外力促变,运用激励机制引“凤凰落巢”

我们可以将软件人才引进、软件研发作为学校年终信息化部分的考核指标在打分上体现,同时,对在资源研发、软件使用上有建树的学校,鼓励加分。在干部任用上,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信息化建设卓有成效的人员。行政主管部门可以结合招商引资,吸引优秀软件企业到本地投资,吸引优秀软件人才参与学校教育软件的开发。

内化推动,运用研讨机制“借江面东风”

推动软环境内化的着眼点在于解决好研讨机制建立问题。我们可以通过网上兴趣沙龙、QQ群、博客等,搭建一些教师交流的平台,供教师研讨参与。在教研组的活动时,多让有“软”实力的教师发言表现。观摩课的课型选择上,适当向“软”应用较强的课来展示,逐步形成一个潜在的内化导向,最终让教师主动地去学用软环境,乐用软环境。

推广使用上狠抓培训管理,走三级培训,花洒遍地

在信息化软环境构建中,提高各级人员的素质十分重要,直接关系到软环境应用能否成功。培训中,须遵循分层原则、分时原则、分级原则。

软件开发人员培训

这部分人员主要来自基层学校信息技术教师队伍。他们肩负着被培训和培训的双重角色,培训时间上可以放在平时。行政主管部门邀请软件专家有针对性地进行技术培训和指导。内容上偏重于网络管理、程序编程等方面。有了这支队伍,二次开发就有了基本保障;有了这支队伍,软件的寿命就能延长;有了这支队伍,本土化策略就能得到有效实施。同时,他们也是播种机、宣传员、培训师。这支队伍要想方设法稳定保持,通过提拔任用等多种措施留住人才,防止“为他人做嫁衣”的堤内流失。

学校干部培训

学校干部在培训中绝对不是配角,他们的一言一行指引着群体的走向。率先垂范,放身亲为,足以盘活整个培训。干部的培训内容涵盖理论、实践、管理。时间安排上,应该先于教师,可采用每周或隔周学习的形式。干部同时也是信息化软环境的实践者。在教育管理上,要主动接纳新的软件管理方式,大到校务管理、人事管理、课务管理、资产管理,小到电子备课、课件制作、电子白板等等,都应该有所掌握,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对信息化软环境构建起到牵引、带动作用。

基层教师培训

教师的培训可以放在每周的业务学习时间,但最好是放在暑假中。培训可采用三种模式,包括家庭自学、校本培训、网上观摩。我们可以编制校本教材,也可以制作学习网站,或者直接印发材料,放置电子文档下载。无论哪种方式,哪个时间,效果考核是不可缺少的,这点无论对领导干部还是普通教师都是一致的,否则,培训就会放任自流、浮于形式。

纵观学校的信息化软环境构建之路,机遇大于挑战。当前正值《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和改革规划纲要(2010-2020年)》出台之时,国家“十二五”计划开局之初,这股东风能否利用好,就在于各级部门、全体教师能否拧成一股绳。痛思过往信息化软环境建设之困,正视过去的轻“软”作为,学校的软环境构建之路,必能走向开阔的大道。

猜你喜欢
行政软件信息化
行政学人
禅宗软件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软件对对碰
行政调解的实践与探索
行政为先 GMC SAVANA
加快行政审批体制改革
谈软件的破解与保护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