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学容 周晓娟
初中学生厌学一直是困扰广大学生家长和教育工作者的一道难题。要改变这种状况,首先要找出他们厌学的原因,方能对症下药。
一、学生本身的因素
1.学习目标不明,缺乏兴趣,耐挫力差。长期以来,我们的学生在成人的“摆布”下,自己的兴趣爱好得不到发展。一大部分学生的学习目的仅仅局限在考取一所好学校、找到一份好工作、尽享安逸生活上。有些学生学习基础差,努力之后成绩仍然不能提高,导致学习缺乏信心,进而厌学;而一些孩子学习取得了进步,却没有得到及时的肯定和鼓励,没有得到心理上的满足,因此失去了学习的动力。
2.学习方法不当,学习效率不高。主要表现在不知道如何预习,不会总结、梳理知识;上课精力不集中,只是被动地听,不愿意积极思考,或不知道如何思考;自习课不懂得合理安排学习,看一会书就想与同学说话;作业马虎、应付,甚至出现抄袭现象。
3.不适应初中的学习生活。有的孩子小学时是班级里、学校里的佼佼者,到初中后成为班级的普通一员,不再像之前那样受宠,心里很不平衡。而且,初中与小学相比,不仅知识难度有所提高,还增加了许多科目,初中教师的教学方法也与小学教师有很大的不同。如此等等,使得一部分学生不能很快适应新的学习生活。
二、家庭因素的影响
家庭是孩子生活成长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然而,有些父母却并没有承担好自己的责任。主要表现在:
1.家长思想观念的偏差。有些家长在各方面都很成功,他们希望孩子能与自己一样,不管是学习还是做事,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尤其是在学习上,总拿别的孩子与自己的孩子作对比,从不正视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导致孩子厌恶学习,缺乏自信。
2.家庭失和。离婚率的日益升高,给孩子带来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大。在离婚人群中,不少人认为离婚是大人的事,与孩子没有太大的关系。然而,这种想法忽视了孩子的感受,给孩子造成了伤害。小波,13岁,父母都是高薪人员,孩子读四年级的时候,他们就离婚了,小波被判给了父亲,但是和母亲一起生活。由于工作忙,母亲经常早出晚归,很少跟孩子沟通,每天都是保姆照顾小波的生活起居。而这个保姆又是一个不爱说话的人,也不跟孩子沟通。久而久之,孩子性格愈发孤僻,产生了心理问题和行为的偏差。直到有一天老师请小波的家长到学校,家长才意识到自己的失职。原来,孩子回家后无人交流,发现只有在游戏中才能得到快乐,于是便渐渐沉迷于游戏。父亲觉得愧对孩子,每次看望孩子时,都给孩子留很多的钱,却从不关心钱的去处。小波从来不做作业,每次作业都是花钱让同学代他做的。在他的心目中,钱能解决一切问题。就这样,孩子已经没有了学习的心思。
3.父母溺爱。有些父母爱孩子没有原则,孩子想要什么就给什么,从来不考虑孩子是否真的需要;孩子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从来不考虑孩子做的是否正确。只要孩子高兴,父母都会无条件地满足。小晨长得十分乖巧可爱,是父母的掌上明珠,不论提出什么要求,父母都是想都不想就答应。有一天,小晨说想要一个手机,父母连原由都不问,马上去买。本来学习成绩一直都很优秀的小晨,一个月后,成绩急剧下滑。原来,自从有了手机,小晨几乎每天晚上都用它上网聊天,而且总是聊到很晚,导致上课精神萎靡,作业经常完不成。父母爱子女是天经地义的,但是,物极必反,爱一旦过了头,就变成了影响孩子健康成长的“拦路虎”,溺爱让孩子变得无能、没有主张、狭隘自私,凡事依赖父母,不思进取。
三、学校因素的影响
1.学校生活过于紧张,孩子在学校中找不到快乐。目前衡量初中学校教育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之一是中考高分段学生人数的多少,优秀率、升学率的高低,导致争取高分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应试竞争空前惨烈。学习时间加长、考试次数增加、作业量加大引发了学生的厌学情绪。此外,个别教师教学缺乏艺术性,态度生硬,让学生学习兴趣全无。在美好理想和严酷现实的强烈撞击中,学生学习的乐趣荡然无存,厌学自然在所难免。
2.教师的教育观念滞后。有的老师只重视尖子生,厌恶、歧视后进生,造成了二者学习机会的不均等:厌学学生课上发言的机会要明显少于优等生,老师对厌学学生的消极态度影响了他们的自我判断,使他们失去了进一步学习的兴趣、信心和动力。
作为一名教师,须经常扪心自问,课堂上自己的关爱、微笑、眼神、赞许,是给了全体学生,还是过多地给了回答对的学生、给了听话的学生、给了前三排的学生?“面向全体”不是一个概念,不是一个口号,而是一种态度、一种价值观,它必须融于教师一点一滴的教育教学之中。失去了“面向全体”,提升人才培养水平也就无从谈起。
四、社会因素的影响
当前社会处于一个信息多元化的时代,网络、电视、电影、书籍、杂志等都不停地传递着各种各样的信息,而孩子对这些信息缺乏识别能力,难免受到不良的影响。如不健康的网络文化极易导致青少年上网成瘾。13岁的张某,为了拿到上网的钱,竟用板凳打晕正在熟睡中的奶奶,拿走了奶奶身上的1000多元钱。社会上的诱惑对孩子的负面影响太大,孩子们很难静下心来学习,他们想得更多的是如何去玩,玩什么更有意思、更刺激,学习对他们来说只是一种“副业”。
综上所述,初中学生的厌学原因是复杂多样的,解决的途径也不尽相同,要因人而异。但无论是什么样的方法,都需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努力,相互配合,才能达到最佳效果。而教育者要成为探索解决初中学生厌学问题途径的先行者,首先,就必须高站位——义务教育不是英才教育而是国民教育,不是淘汰教育而是普及性教育,不是选择性教育而是发展性教育,不是竞争性教育而是保障性教育,不是选择适合教育的儿童,而是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其次,要低起点——面对差异因材施教,尽最大可能贴近每个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新的发展,在他们天赋允许的范围内充分发展,让他们能走的就走,能跑的就跑,能飞的就飞,真正实现个性化发展。
(作者单位:北京市牛栏山一中实验学校
北京市顺义区劳动技术教育学校
北京 101300)
责任编辑黄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