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 洪
摘要:随着互联网经济、知识经济的兴起,全球经济的一体化步伐加快,促使企业不得不面对比以往更为恶劣和残酷的竞争环境。竞争变得更加不确定,竞争的复杂性也随之更高,同时企业的竞争模式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企业前景更难预料。没有战略的企业只是市场竞争中的机会主义者,难以在竞争中长期生存,而战略创新能力的强弱直接决定了企业是否能够顺利地实施战略创新。我国企业在面对变化多端的国际国内市场的时候若想立于不败之地,关键在于如何成功地实施战略创新。
关键词:战略创新;能力特征;竞争优势
中图分类号:F27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54X(2012)02-0033-03
一、企业战略创新能力的内涵
当企业宏观或微观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时,企业意识到已有的战略需要进行调整或重新制定就显得格外重要,然而,企业有意识进行战略创新甚至开展了一系列战略创新活动,并不等于企业就赢得了市场。企业战略创新若想克服各种战略创新障碍,使战略创新变得更有效,并取得最终的战略创新成功,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在战略创新过程中具备一系列的能力,这些能力综合起来可以理解为战略创新能力。
通过企业战略创新能力逻辑关系框架可以更好地理解什么是战略创新能力,如图1所示。企业战略创新的目的是通过价值创造形成持续竞争优势。关于持续竞争优势的形成,Barnry(1986)认为当企业实施某种价值创造战略不被现有或者潜在竞争者实施,同时其他企业也不能复制这种战略利益时,企业就拥有了持续竞争优势①。因此,现代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源泉来自于企业自身的核心能力,甚至于动态核心能力,企业若想创造更多的价值,就需要企业能够成功地实施战略创新,战略创新能力是企业战略创新的保障机制,只有努力发掘、培养并提升自身的战略创新能力,才能使企业战略创新顺利施行。动态核心能力构成了企业战略创新能力的基础,其中动态核心能力又是由核心能力提升以及企业创新能力演化的协同作用而形成的。
战略创新能力的实质是当企业发现公司战略错误或者不能够再为顾客创造更多价值时,有能力通过战略创新机制发现、获取、利用并整合企业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改变目前的企业战略,修正商业规则,重塑市场边界。由于发现、获取、利用、创造并整合企业内外部资源不仅需要企业内部长期的知识积累,以及外部知识的吸收处理,同时组织学习的适应性、延展性和连续性也决定了战略创新能力的强弱程度。因此,可以认为战略创新能力是一个基
* 本文系2008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企业文化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机理与对策研究”(项目编号:08BJY092)的研究成果。
于知识积累的以组织学习为纽带的复杂的能力系统,即以连续创造企业和顾客价值为目标,在顺利完成企业创新战略认知、创新战略制定、创新战略实施和创新战略控制过程中通过发现、获取、利用并整合企业内外部现有资源来提高现有资源,利用率或者创造新资源以保证企业获得持续的市场竞争优势所需的各种战略创新能力要素所组成的复杂能力系统。
二、企业战略创新能力的特征
战略创新能力是一个复杂的能力系统,不仅是对企业内外部战略创新资源的整合以及利用,而且是对所使用或开发的各种战略创新资源进行耦合并达到一种动态平衡。在这个体系中,任何一项能力要素均不能完全代表战略创新能力的强弱,而是各项要素的组合。此外,其战略创新能力强弱的体现也不是各项要素之间简单的叠加组合(即1+1=2),而是在一定耦合机制下通过特定的方式进行有机结合(即1+1>n,其中n>2)。依据系统理论、复杂理论和协同理论,企业战略创新能力具有战略聚合性、簇群生态性以及系统演生性的特征。
一是战略聚合性。企业战略创新能力是一个能力体系,是以支撑战略创新为目的,通过对各种能力要素的分析、挑选、分类而最终进行有机聚集,以此来帮助企业获取持续竞争优势。战略创新能力的聚合不是要求企业识别和培育最有优势的战略要素的简单行为,也不是各项要素线性叠加的行为,而是系统中各子系统之间发挥协同作用,体现其非线性叠加行为。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和协调配合的程度不同,系统整体运作的效率不同,企业需要以合适的战略创新能力要素制定和执行合适企业创新战略来适应合适的市场环境。企业战略创新能力是综合性的系统,能力要素的识别和培育是其系统的核心,人、组织、活动、环境是其战略创新成功实施的基本保障,从而能够使企业形成最大的合力,发挥整体战略创新功能。企业战略创新能力的战略聚合性如图2所示。
二是簇群生态性。企业战略创新能力是一个复杂的开放式的簇群生态系统。实践证明,任何一个企业如果是封闭的系统,缺乏与外部环境进行资源沟通交流,企业的有序组织结构将被破坏瓦解,并逐渐步入孤立和混沌状态,最终走向崩溃和毁灭。因此,企业战略创新能力体系的开放性体现了企业与外部环境不断的进行创新资源的交流沟通,改造并利用企业内部能力和资源,制定企业创新战略,抓住机会实施企业战略创新。企业若想成功完成战略创新,单靠企业自身的创新能力是不可能实现的,必须与各种利益相关者(生产者、供应商、竞争对手、政府、高校、科研机构、相关社会群体等)相互合作形成簇群,这样可以使成员更容易感知战略创新。同时,在簇群内更容易得到所需资本、技术、人力,实现创新资源共享、能力价值互补和战略要素流动,加强系统网络聚集力,在弥补自身企业不足的同时,创造并不断完善整个创新生态系统,最终使其系统具有网络竞争优势。企业战略创新能力的簇群生态性如上图3所示。
三是系统演生性。企业战略创新能力是一个动态时间系统,由于企业战略创新能力具有战略聚合性和簇群生态性,任何一个企业不可能立即获取战略创新能力,其战略创新能力系统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从产生、培育、提升到保持的动态过程,当创新环境以及市场竞争随着时间发生变化时,原有的战略创新能力体系将呈现不适应性。因此,战略创新能力需依赖过去体系的输入或输出,并结合现有体系对其战略创新能力进行再一次的产生、培育、提升到保持的演化过程。系统演生性的逻辑思维可以表现为:企业内外部环境监测→产生战略创新能力→提升战略创新能力→创造竞争优势→企业内外部环境监测→重新产生战略创新能力→重新提升战略创新能力→再创造竞争优势。
三、企业战略创新能力的差异
1990年,Prahalad和Hamel首次提出了“核心能力”的概念,强调核心能力是企业获取市场竞争优势的基础和源泉,是组织的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如何协调各种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整合各种不同技术流②。在企业核心能力的形成过程中,由于企业常常表现出各种惯例以及过分追求目标,必然导致核心能力最终刚性化,形成核心刚性(Core Rigidities),因此,Teece和Pisano在1994年便提出了“动态核心能力”的概念,强调了企业能力必须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进行调整,才能克服核心刚性的出现,使企业真正形成持续竞争优势③。目前,企业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动态的市场环境中生存并谋求长远发展,仅在红海中通过自身的动态核心能力获取竞争优势将变得越来越困难,企业需要有意识地进行战略创新甚至开展一系列战略创新活动,最终赢得一片蓝海。
一是竞争环境。当企业处在相对稳定、可预测的、线性的竞争环境下,企业所拥有的资源、技能和知识的整合力将是企业所特有的,竞争者难以模仿,能够为顾客创造价值,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无法被替代。简言之,核心能力可以为企业创造竞争优势。动态核心能力强调市场环境的不稳定性,是难以预测的、非线性的动态竞争环境,尽管动态核心能力与核心能力相比仍具有价值性、稀缺性、难以模仿性的特征,但正是因为动态环境的影响,能力是可以被替代的,因此,动态核心能力是在动态适应和演变中为企业创造竞争优势。战略创新能力在动态核心能力的竞争环境基础上,更强调竞争的强度,能力则更具有网络性。当企业在超竞争环境中,结合企业内外部优势资源构造出能力网络结构,才能使整个网络系统跳出超竞争环境,寻找到新的市场环境,从而最终形成持续的网络竞争优势。
二是研究对象。核心能力研究的是企业某一组或者是种资源或能力应该如何协调配置的问题,强调的是对现有多种资源共享或能力的协作,使其核心能力发生线性变化,形成有价值有效率的整体。动态核心能力则更多地强调异质资源整合的同时,要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动态核心能力要素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并可以在外部环境的作用下进行不断演化,引起能力的连续质变并形成动态系统。战略创新能力同样是在强调系统的动态平衡结构,与动态核心能力相比却存在一定的差异,换句话说,战略创新能力是动态核心能力的提炼和升华。在战略创新能力系统中,企业战略资源和创新能力是通过“簇(Cluster)”的方式有机结合起来的。
三是竞争优势来源。核心能力理论认为,在市场上企业可以通过一体化战略(并购、联合等形式)使企业拥有竞争者没有的独特稀缺资源,从而以差异性竞争优势获取利润,因此,企业竞争优势更多地来自于企业在资源、能力或知识方面的差异性所体现出来的核心能力。动态核心能力理论认为,动态系统的形成是企业对资源、能力、知识创造性的整合和重构,在市场上通过竞合战略(外包、战略联盟等形式)以此形成新的系统,因此,企业竞争优势来源于企业对资源、能力、知识整合而成的有机动态系统。而战略创新能力理论则认为,企业不仅仅是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更是充分利用其密切相关的外部环境,获取更多的外部收益(资源、能力、知识等),形成一定的相对垄断市场的地位,因此,企业是通过资源、知识、能力、环境的战略创新生态系统的建立来获取系统竞争优势的。
注释:
① J. Barney, Types of Competition and the Theory Strategy: Toward an Integrative Framework,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1(3), pp.791-800.
② C.K. Prahalad, & C. Hamel, 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1990, (3), pp.79-91.
③ D.J. Teece, & G. Pisano, The Dynamic Capabilities of Firms: An Introduction, Industrial and Corporate Change, 1994, 3(3), pp.537-556.
作者简介:靳洪,男,1980年生,湖北武汉人,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湖北武汉,430070;湖北经济学院工商管理学院讲师,湖北武汉,430205。
(责任编辑陈孝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