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建设文化强国的根本任务

2012-04-29 00:44平章起,李伟
理论探索 2012年2期
关键词:根本任务

平章起,李伟

〔摘要〕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根本任务。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供根本保障;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确立灵魂核心;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供精神动力;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奠定思想道德基础。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根本任务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175(2012)02-0031-03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六中全会报告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命题。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如何理解和把握这一论断对于我们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至关重要。为此,本文拟从根本保障、灵魂核心、精神动力、思想道德基础四方面进行论述。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供根本保障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和核心,解决的是坚持什么样的前进方向的问题。首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首要前提。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究其本质就是要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首要的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特别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引领。其次,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是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内在需求。当前思想文化领域的错综复杂、各种社会思潮的交锋碰撞、一元指导思想与多元文化价值的对立统一,“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我们才能在错综复杂的文化环境中具有坚定的价值信念,才能抵御不良文化、观念的侵扰和腐蚀。对于中华民族而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确保我们国家在任何国际环境和历史条件下都能正确选择自己的发展道路,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1 〕最后,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是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的本质要求。“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坚定维护和发展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指引人民推动社会进步,创造美好生活的科学理论”。〔2 〕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是要着力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加深入人心,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不断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的新局面,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2 〕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始终贯彻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两为”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因此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的科学指导,以应对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信息网络化、思想复杂化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所面临的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就是要坚持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坚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不断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指导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突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理论自觉;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与时俱进,在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发展的过程中指导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同时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进程中要警惕反马克思主义倾向,特别是要防止打着马克思主义旗号的假马克思主义,批判僵化、教条的马克思主义,要与时俱进地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来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确立灵魂核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解决的是走什么道路、举什么旗帜的问题。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奋斗目标,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注入灵魂核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就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的基础上,把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与中国的发展、民族的振兴结合起来,把个人的自由与社会的整体的进步结合起来、符合社会各阶层、群体的共同愿望,形成的对全国各族人民具有强大感召力和凝聚力的理想信念。” 〔3 〕可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贯穿于当前和今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始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努力奋斗的目标指向就是促使这一共同理想的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要抓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主题,以充分实现共同理想为目标和内容,进而推进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推进社会主义事业和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内在要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和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与时俱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契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要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任务统一于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过程中。以实现共同理想信念为抓手努力促进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集中体现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我们取得了巨大成就,中国综合国力明显提升。因此,我们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人心、汇聚力量,进而才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我们是在世界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的条件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强国,严峻的社会现实和高度的文化自觉要求努力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为此,我们必须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核心来凝聚人心,形成坚定的理想信念才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强国。

三、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供精神动力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解决的是展现什么样精神风貌的问题。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供精神动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离不开精神文明建设的支持和推动,精神文明建设是推进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需要。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在诉求和主要内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则是精神文明建设继承中华民族传统与把握时代发展脉搏的本质要求。在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传统中,爱国主义处于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最高层,统领着其他层面的精神文化生活;改革创新是中国坚持走改革开放道路的逻辑前提和必然结果,只有不断地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动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建设,才能真正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发展。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是辩证统一的,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文化首先具有显著的民族特征,即要以充分体现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为基础,努力使社会主义文化不断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和中国作风;同时我们所强调的社会主义文化是与时俱进的,也就是不断契合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要求,充分反映社会主义事业持续前进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不断提升的事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辩证统一的,二者统一于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实践过程中。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最深厚的思想传统,最能感召中华儿女团结奋斗;改革创新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时代特征,最能激励中华儿女锐意进取。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相互结合,必然会焕发出巨大的精神力量,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巨大精神动力。民族精神包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时代精神包括开拓创新、科学发展、与时俱进、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永不自满、永不僵化、永不停滞的思想,以开拓创新为核心。民族精神是时代精神的历史基础,时代精神是民族精神的现代表现,只有将这两种精神有机结合,“大力弘扬一切有利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的思想和精神,大力发扬艰苦奋斗、劳动光荣、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增进对伟大祖国和中华民族的认同,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2 〕,才能产生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产生高度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进而最终实现文化自强,将我国建设成为一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强国。

四、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奠定思想道德基础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解决的是践行什么样的行为规范的问题。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道德标杆,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奠定思想道德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需要坚实的思想道德基础,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思想道德领域的价值诉求和本质反映,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以‘八荣八耻为内涵的荣辱观是道德价值领域践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典范,是中国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也是以共产主义、民族精神和不断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鲜明表达。” 〔4〕毋庸置疑,社会主义荣辱观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汲取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奠定了坚实的文化根基。同时社会主义荣辱观也要放眼全球、面向世界,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赋予时代意蕴。特别是在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程中和促进社会转型跨越发展的过程中,经济全球化必然导致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思想观念多样化。在与西方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中如何有效抵御西方文化殖民和文化霸权的影响,维护社会主义文化主权;抵制市场经济发展带来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和道德虚无主义的侵袭,坚守社会主义文化底线;抵挡社会转型发展带来的理想信念缺失、价值判断模糊、道德观念沦丧的腐蚀,彰显社会主义文化魅力。可以说,社会主义荣辱观从道德指向、价值导向、精神取向等几个层面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进而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奠定了坚实的思想道德基础。

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的根本要求,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也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基础工程。当前,我国文化领域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既具备许多有利条件,也面临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如“文化在推动全民族文明素质提高中的作用亟待加强;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一些社会成员人生观、价值观扭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更为紧迫,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任务繁重。” 〔2 〕因此,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移风易俗、抵制封建迷信。深入开展反腐倡廉教育,推进廉政文化建设,才能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打下良好的社会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建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N〕.光明日报,2011-11-09.

〔2〕胡锦涛.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1-10-18.

〔3〕张雷声.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J〕.高校理论战线,2011,(5).

〔4〕 刘建军.先进文化建设与社会主义荣辱观深度内涵〔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

责任编辑 王建军

猜你喜欢
根本任务
围绕六个“下功夫”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
高中政治教学中如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振兴发展是老区根本任务
青年教师在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的作用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根本任务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