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教学中强化文化性的策略

2012-04-29 11:13戚玲
经济研究导刊 2012年22期
关键词:文化素质教学

戚玲

摘要:当前,国际交往日趋频繁,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文化影响日益吸引着世界的目光。来访的外国人数量与日俱增,同时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出国留学、经商、旅游、探亲访友,直接接触异域文化。外语,作为重要的交际工具,其重要性也随之日益凸显[1~2]。

关键词:大学外语;教学;文化素质;英语沙龙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2-0316-03

教学大纲是教学所要遵循的根本大法,但是就文化这个侧面来看,大纲中未明确文化教学的内容、目标、方法或要求,这不能不说是个巨大的遗憾。大纲对听、说、读、写等知识性学习与技能性训练的指导非常成熟且完备,而对文化学习方面显然未予充分重视,或未提到议事日程中来[3~4]。

不讲文化,语言教学就显得干瘪枯燥毫无魅力与美感可言;讲文化,现实上又缺乏一定的指导。我们只能对大纲进行理解与深化,领略大纲的精神,在不违大纲原则的情况下,结合学校实际和学生专业特点,制定适合本校的文化教学指导原则,确定教学内容、目标及基本要求。这样就能切实地把语言课上得鲜活,上得有情趣,有深度,从而促进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经验丰富的教师上课时能够做到有张有弛,游刃有余,主要是因为他们对教材有着深入的理解,他们在课堂上能够充分的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就是因为他们对教材的深刻品读,一个词汇、一个语言点、一个文化现象他们都可以凭借个人的积累在课堂上深入展开,充满着化腐朽为神奇的魔力。教材中通常不会也不可能把涉及到的所有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都详细的罗列,这要求教师针对班级的实际有的放矢地对学生感兴趣的重要文化问题进行拓展和补充。在有必要的情况下,教师还可以开发文化学习方面的补充材料或教材,满足学生的文化学习需求,同时需要教师自身文化素质的提高[5]。

1.尊重文化差异,建立平等的文化观。文化是民族的,更是世界的。大学是传播文化的中心,一定要有广阔的胸襟去欣赏、包容不同的文化。文化本无优劣之分,各民族的文化都有其独特的魅力。有平等才有对话和交流,要承认,尊重,欣赏这些存在的文化差异。与本民族文化进行比照,进而取长补短,不断的丰富本民族文化,在与不同文化不断交流中发展本民族文化。

2.提高教师综合文化素养。外语教师有着跨文化的身份,教师文化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教学质量。教师的文化素养包括学科文化素养和教育科学素养。学科文化素养包括学科知识和文化。教学的文化含量越高,语言理解越深入。教师一定要从自身人格塑造、审美、文化修养等等方面不断完善和充实自我,做一个文化人、学术人、合格的教育者。

3.充分发挥外籍教师作用。一个合格的外籍教师能够尊重教学规律和学生发展规律,同时他们有着对本民族文化方方面面的深刻理解与熟练把握。因此,外籍教师常常能弥补中国教师在外语词汇运用、外国文化理解等方面的不足。中国教师与外国教师可以相互交流,交换不同看法,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中国教师可以向外国教师学习他们语言运用中的长处,外籍教师也可以向中国教师了解他们不熟悉的情况,相互协作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4.重视与文化相关的教研、科研活动。科研与教研能够极大地指导教学、促进教学,引领教学走上科学高效的发展之路。文化教学领域内的科研与教研活动尚明显不足,除了文化涵盖面甚广,不宜驾驭,不宜评估等因素外,对文化教学重要性缺乏足够认识,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文化方面的科研、教研活动能够接示文化教学规律,更好的指导教学实践。反过来教学实践又会为教研、科研提供及时的反馈。促进教研和科研活动的展开,从而形成以科研和教研促进教学,教学为科研提供支持的良性循环[6~7]。

5.文化教学经验的总结与交流。教师要对教学进行不断的反思,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总结教学经验。同事之间的交流可以活跃思维,激发思考,弥补个人因经历、视角等差异而带来的不足。文化教学有很多不同于知识性教学的特点,理论与实践方面还没有形成成熟的体系,这就使得经验的总结和交流更为重要。

发挥学生主体性:

1.从关注中国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文化开始关注文化差异问题。中国是一个地域辽阔的多民族国家,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与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人接触自然会获得新鲜的体验和不同的感悟,从而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从关注中国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文化入手,关注文化差异问题更容易,更直接,在和谐的氛围中相互交流更有利于拉近同学彼此的距离,从中获得对不同文化差异的敏感性。

2.主动与外国人交往。与外国人的交流和互动是我们在自己国家获得第一手的异域文化资料的捷径,对于中国语言学习者来说,精通本民族语言的外国人是一种稀缺的资源,这一点从外国人在中国受到的待遇上就可以看出端倪。一方面这是由于中国这个礼仪之邦热情好客的传统,另一方面外国人对其母语语言和文化的把握自然是外语学习者无法比拟的。在与外国人交往的过程中,可以发现更多文化差异,这种发现远比从教材中读到的知识来得直接,因而印象深刻持久。

3.培养自身文化敏感性。学生是否对文化有敏感性决定了他们辨别文化差异的可能性,同样一种文化现象对于有文化敏感的学生和对文化不敏感的学生会呈现出巨大差异,外语学习中缺乏了对文化的敏感则不会有文化辨别能力,极易导致盲目排外或自身母语文化丧失。学生自身对文化的敏感程度直接决定了他们对文化差异理解的深度和广度。对文化敏感程度低则不易发现不同文化间的行为差别,而对文化敏感程度高就如同有着敏锐的眼光和超常的嗅觉,不会遗漏文化差异的任何蛛丝马迹。外语学习的跨文化性决定了外语学习者必须具备敏锐的文化敏感性,来理解语言,顿悟文化。学生对文化的敏感需要教师的引领和指导,更需要自身的积极努力。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大胆开拓,细心体味,增强主动意识。

丰富课堂教学的文化内涵:

1.充分利用多媒体直观教学。多媒体直观教学把教学材料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给学生带来的视觉冲击,往往能给学生留下较深的印象,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通过电影短片反映文化差异,更快速,更直接。因多媒体方便控制,可反复播放的特点,学生可以针对短片进行模仿、改编,学练结合,深刻领悟。当然,多媒体教学也有一些弊端,若不加克服,教学往往流于形式。因此,在多媒体的制作,教学环节设计实施等方面更要注意科学性和实用性,以期达到较好效果。

2.加强汉英语言、文化差异的宏观比较。语言是传递文化的媒介,进行语—言的宏观比较有利于对文化差异的理解,提高语言的学习效率。语言实践表明,一个人对文化理解越透彻,则对语言理解越深入。教师在课堂上经常对汉英语言、文化差异进行宏观比较,能促进学生对两种语言及文化差异的总体把握,减少语言运用及跨文化交际中的失误。

3.词汇、语用、语篇、文体等多层面文化微观对比。词汇、语用、语篇、文体等多层面文化微观对比可以揭示文化的细微差异,促进学生对文化的认知与感悟。语篇特征与文化的许多特征联系密切,来自于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人使用和创造的语篇也会有所差异,同时不同的语篇也在建构着不同的个人体验,反应着各异的社会现实。对不同语篇的分析,挖掘词语的文化内涵,能够揭示语言的深层差异。

4.发掘文学作品中有关文化习俗、背景、价值观念等有益文化素材。文学作品中蕴藏着丰富的文化素材,反映出较深的文化底蕴。文学作品带有显著的民族色彩。英美国家与中华民族尽管在历史、地理、宗教和风俗等方面存在巨大的差异,但是作品中却都蕴涵着强烈的民族文化意蕴,英汉两种语言中都不乏经典的文学作品。人们总是可以从其他文化中反观其自身文化,在与多种文化的不断接触中更深刻的理解自己民族和世界其他民族的差别与联系。从而使人们进入一个更高的文化认知境界。这些文学作品中的精髓代代相传,对民族性格、民族精神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阅读这些作品,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鉴赏能力和欣赏品位,同时拓宽了对不同社会文化行为,价值观的深刻理解。

5.英汉互译教学。课堂上的英汉互译任务能够激发学生对目的语的表达习惯、思维方式等差异的兴趣及敏感性。学生为了充分表达英语和汉语的思想内容首先就会关注两种语言的差异,其中自然也包括文化差异。汉语与英语属于两种不同的语言体系。汉语属于汉藏语系,英语则属于印欧语系,在词法、句法、语法、修辞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双方历史、文化背景发展不同、地理环境、风俗习惯、思维习惯及审美情趣等方面差别也很明显。英语表达思想时往往是判断或结论等在前,事实或描写在后,多把句子的重心放到突出位置,通常是前重心;而汉语则是由因到果,由假设到推论,由事实到结论,多为后重心。英美文化中演绎、推理、思辨成分较多,而中国文化中更强调实用与具体,这就导致了英语多抽象表达而汉语多具体表述,这与西方文化重思辨,中国文化重实用的传统一脉相承。外语教学中,不能忽视这些影响语言学习和运用的因素,必须把语言的特定文化因素的内涵揭示给学生,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了解和积累目的语的言语表达规律、模式和特征,从而在提高学生对语—言的转换能力的同时,提高文化素养。

6.课外文化活动。文化学习不应局限在课内,课外文化活动能使学生在真实的文化氛围中与人接触,领略文化,体味文化,在“为学”的同时学会“为人”,会做人,会做事。(1)文化讲座。邀请文化学者和专家进行文化讲座,是师生提高文化修养的捷径。文化讲座大多主题明确,论证有力,兼备高度、深度与广度。学生可以利用这个快速、直接的方式来了解英美国家的文化背景,风俗习惯,并且在今后的日常英语学习中加深理解。很多专家学者有丰富的人生阅历和广博的文化知识,他们与学生面对面的交流能够现身说法,使学生感同身受。讲座中多会安排讲座者与听众的互动,学生可以就自己思考的问题与讲座者进行讨教与交流,在锻炼思维的同时提高文化认识。(2)关注大众传媒。大众传媒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就是文化传承。广播、电视、报纸、书刊、杂志、网络这些常见的大众传媒多有较强的实效性。沉浸其中能够使我们掌握最新的资讯,把握世界文化的脉动。教师可以就某一文化热点问题给学生布置作业,组织学生讨论。使学生在关注这些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答案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了解文化的内涵,加深对世界的理解与感受。网络在大学生中间非常普遍,我们在享受网络新鲜资讯的同时,不免受到网络负面影响的威胁。网络联系群能够拉近彼此的距离,联系方便快捷,促进了群成员的交流。每个英语班利用建立联络群,大家看到了好的电影,读了好书都上来推荐,有了感触也可以及时与大家交流。教师的参与,有利于弘扬积极地价值观和时代的主旋律,提高学生道德价值判断力,使他们能够辨别真善美与假恶丑。(3)欣赏文化短片及电影。电影是展现不同文化的窗口,透过这个窗口可以了解到文化和生活的方方面面。艺术片、专题片、纪录片等文化短片及电影有声有色,以真实的情境,鲜活的语言对学生形成强烈的感官刺激,极大地激发学生对文化的兴趣与学习欲望。高品位、高艺术价值的经典影视作品有着超强的吸引力和广泛的受众群体,为我们学习文化知识、培养文化意识提供了绝佳的载体。The Sound of Music(音乐之声)这部经典音乐片,给每届学生欣赏时,无论是“70后”、“80后”还是现在的“90后”,都给他们带来了巨大震撼,这不仅是因为其喜剧性的情节,优美的音乐,迷人的大自然美景,更因为它对爱与正义歌颂,学生在学习清晰流畅的英语的同时,受到了文化盛宴,陶冶了情操。有针对性的组织学生观看一些优秀文化短片及电影,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乐趣,而且在欣赏短片的同时能够使学生沉浸在短片或电影所创设的真实情境中,在欣赏作品的同时也吸取了其中的文化知识,寓教于乐,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记,有利于正确的文化观和价值观的建立。当然,影视短片中所反映的文化也会带有消极的价值观,如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等,教师要保持清醒的认识,努力弘扬积极的价值观,减少或消除消极的价值观对学生的影响,做到趋利避害。(4)编排与表演戏剧、小品。针对学生的专业特点及班级的实际,以课本或经典文学作品为基础编排戏剧、小品,为学生搭建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不但可以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而且能够极大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使他们在真实的情景中对西方国家的文化背景和风俗习惯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从而获得对两国文化的深层理解。(5)组织文化沙龙。学生不仅是受教育者同时也应该是教育者,在活动中教育自己,启发他人。口语角,座谈会,主题演讲等形式的文化沙龙可以增强大学的文化氛围,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文化修养的平台,提高自我,丰富他人。活动中学生之间互动互通有无,相互交流,在交流中增进彼此对文化的洞察与体验。学生通过自己组织,共同参与,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文化沙龙的形式,可以使学生在认真准备之后收获一份成就感,进而获得自信,不断前进。

大学外语以占大学生总数80%以上的非专业学生为教学对象,承担着传授外语语言知识及学习策略,培养外语应用技能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升学生文化素养的重要使命。一方面,外语综合能力培养的目标决定了大学外语教学离不开文化教学。另一方面,教育的本质要求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还要承担“育人”的特殊使命,文化教育人、影响人、塑造人的功能决定了大学外语教学必须凸显其文化性。大学英语教学缺乏文化性的现实呼唤教学大纲和教材的完善与进步,同时要求教师和学生更新教学和学习观念,努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化素养,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霍尔.无声的语言[G]//胡文仲.超越文化的屏障.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1718.

[2]奥利弗.文化与交际[G]//胡文仲.超越文化的屏障.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1718.

[3]帕特.人类交际心理[G]//胡文仲.超越文化的屏障.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1718.

[4]威廉姆斯.关键词:有关社会与文化的词汇[G]//胡文仲.超越文化的屏障.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2021.

[5]汤姆斯.跨文化语用失误[G]//胡文仲.超越文化的屏障[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2021.

[6]高桂莲.以跨文化交际为目的的英汉比较与翻译[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6.

[7]许国璋.具有文化内涵的词汇及英语语言教学[J].现代外语,1980,(4).

[责任编辑 陈鹤]

猜你喜欢
文化素质教学
山西省2022年对口升学本科、专科院校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和录取办法
艺术类高职院校实行“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招考形式改革探索与研究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如何让高中生物教学变得生动有趣
广播音乐编辑的综合文化素质探讨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谈谈新形势背景下小学生文化素质的培养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浅析四川省体操运动员文化素质的培养
论农广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