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彩利
摘要:微博作为一个新型的网络交流工具,近年来的发展速度非常快。140字符的精短、便捷及时的互动性、发布形式的多样化等特性是微博热的重要原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可以借鉴微博的这些特性来实施教学,简化范畴和原理、转换专业术语、研讨式教学、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以改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的尴尬境地,切实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到课率、抬头率和听课率。
关键词:微博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启示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2-0241-03
微博作为一个新型的网络交流工具,近年来的发展速度非常快。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了《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2011年上半年,中国微博用户数量增长迅猛,已经从6 311万增长到1.95亿,半年增幅达208.9%,在网民中的使用率也从13.8%提升到40.2%[1]。可以说,微博“热”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简称原理)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门核心课程,由于种种因素处在非常尴尬的境地。一面是教师硬着头皮在讲台上唱独角戏,一面是学生无奈地在课堂上做着除了听课之外的其他事情。教师讲着费劲,学生听着没劲,可以说,原理“冷”了。笔者是高校讲授原理的一线教师,又是微博控。通过对微博热的分析,意图把微博的特点实施在原理的教学实践中,以改变原理教学的尴尬境地,切实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到课率、抬头率和听课率,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时效性。
一、140字符的限制——精而准,拒绝冗繁,使之“微”
与原来的博客相比,微博设有140个字符的限制,倡导用户以精准的语言及时进行广播。140个字符即70个汉字,是一条手机短信的长度限制。微博迅速发展的态势与140字符有直接关系。140字符,既降低了门槛,使文字功底不高的用户也可以尽兴的“织围脖”,也满足了收听者短时间阅读海量信息的需求,转发亦变得简单易行。这其实是时代快节奏的反映。因此可以在不违背内核的基础上简化原理教材上的范畴和概念,这样在符合学生接受模式的同时,让他们掌握了基本原理。这与原理的教学目的是一致的,我们要求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而不是单单记住一个个具体的知识点。例一,列宁对物质概念作了全面的科学的规定:“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可以简化为物质=客观实在性,这个等式既把哲学上的物质范畴与具体的物质形态区分开,又把握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最基本的范畴。同理,例二,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简化为运动=变化;例三,作为一个普遍的哲学范畴,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简化为联系=关系。简化后的范畴,换成了自然语言,更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二、广播与收听——随时随地广播,选择性收听,研讨式教学
微博热的第二个因素是它便捷及时的互动性。它所体现出来的即时性、快捷性和互动性是任何传统媒体都无法比拟的。微博用户可以第一时间把自己的兴趣点和关注点输送到网络上,打开随身携带的手机或者让人手一个的电脑接通电源即可。微博的更新速度每秒可达到十条以上。如此海量信息,用户不可能收听全部,大都根据自己的需要任意选择收听的内容。这一特点对原理教学的启示就是,教师不要自我陶醉式的灌输,而要让学生参与到课堂的教学中来。这就要求教师要先学会收听,收听国家政策,收听时政热点,收听学生的思想状态,然后广播原理,或者邀请学生一起广播,或者引导学生评论或转播。
(一)教师要及时收听
笔者在微博里发起了“你最不喜欢什么样的原理课教师?”的大广播,结果显示“躲进小楼成一统的老师”排在了最不受欢迎的第一位,比例达到61.2%。很多学生直接回复“我欣赏那些关注热点、关注我们实际需求的老师”。教与学本就是对立统一的,而多数情况下对立了教与学,忽视了教与学的互动共生。教师须及时把国家政策的变化生动地渗入教学内容中,每次上课能让如同学生身处实事的列车上,既践行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又增加了学生听课的亮点。例,今年4月朝鲜发射光明星3号,牵动了各国敏感的神经。可用于联系范畴的讲解中,也可用来说明历史唯物主义中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
目前的在校大学生均是“90后”,他们获取外界信息的能力很强,途径非常广,微博是现今的一种重要方式。微博里的热话题会成为教师敞开心扉与学生交流的一个对接点。因此,备课时教师不妨先去微博里转转,挑选与授课内容有关的微博话题作为课堂的导入语。例,央视著名主持人赵普关于老酸奶的微博被转发13万次一事,教师精选对接点,可作为引入语放在合适的内容处。
(二)教师要根据需要广播
知识更新的速度、快速发展的节奏,使得大学生的代际支持非常活跃。走访得知,2011级大一学生与2009级学生两年前大一时的思想状态有明前区别,一成不变地看待授课对象,不仅违背唯物辩证法,也会让教师自己的广播被收听的人数越来越少。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来广播自己的授课内容。
教师只有根据学生的需求来“广播”原理,才能让学生主动自愿地去“收听”知识。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实时研讨式教学法。研讨式教学法的核心就是拟定出有时代性和针对性、学生感兴趣且亟待弄清楚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特点问题,引导学生学习和思考,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积极发言甚至辩论,实现学思结合和教学互动共生。
三、语言的转换——化专业术语为大学生感兴趣的热门词语,把专业术语转化为日常用语,使之“博”
(一)有声语言
语言是人际交往中介的关系系统,通过声带发出的语言是有声语言,它是人际交往的基本语言。在高校的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尤其如此。知识的传授、信息的接受均须借助有声语言来实现。教师的授课语言是课堂中的
在大学生必修的四门政治理论课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内容最深奥语言最晦涩的。欲提高它的教学效果,教师须在不曲解基本原理的前提下,把专业术语转化为大学生的日常用语,甚至是流行的网络热词。例,物质、运动、时间、空间具有内在的统一性。从根本上说,世界上除了运动的物质,什么也没有。物质、运动、空间、时间的关系其实与新闻报道的事件、地点、时间各要素缺一不可是一致的。这时,可以借用寓言故事或者引人深思的身边小事,引导学生深切体会到物质、运动、时间、空间的内在统一性。
(二)无声语言
1.表情多元。微博用户在发布信息的同时,可以通过工具栏添加表情以提高广播内容的形象性,有时甚至只需一个表情即可传神表达语言。表情的多元化既让微博听众直观感受博主的状态,又增加了广播内容的诚信度。在课堂教学中,一个面无表情的宣讲者只会给学生留下讲课机器的印象,让讲课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要适当地展露自己的表情,严谨的是做学问的态度,而不是讲课时的表情。放声一笑会传达给学生,抑郁沉重亦会让听众感受。以人为本,就是要真正把学生还原为活生生的个体,而不是时刻把他们拘泥为训练有素的大学生。
2.眼神——与学生适当交流。微博用户广播的内容要达到博的状态,必须要经过听众不间断的收听、转播和评论,也就是说要有听众、要有与听众的交流。这对于教学活动来说是个很重要的启示。教师与学生,如同博主与听众。教师在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深奥的理论时,要有与学生必要的交流与互动。在课堂上眼神的交流功能是其他手段不能比拟的。眼神可以深入心灵,眼神的互动是心灵的碰撞。一个不与教师进行眼神交流的学生,定是被课堂之外的东西吸引着。而一个不与学生进行眼神交流的教师,则只会被动地自言自语、自问自答。
科学技术的发展,给教学提供了很多便利和可能。电子教鞭在3米以内的范围内使用的特性,教师可以根据需要在课堂里适当的移动,不必拘泥于讲台。教师走进学生课桌的同时,既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又增加了与学生的交流。
3.衣着——整齐得体。微博用户会注意自己广播时的字体、颜色甚至大小,尽管最多只有70个汉字。亮度太高的字体颜色,纵然内容很时髦,也可能会很快沉底,被其他人的广播所淹没和覆盖,因为亮度太高,如黄色字体在白色的背景中甚是刺眼,听众会本能地抗拒。而合理搭配的字体和颜色与大小,会给听众眼前一亮的视觉效果,在每秒就有数十条信息发布的微博时代,才可能让人逗留收听、转发甚或评论。这对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师来说,除了修饰授课时的语言外,还要注意外在形象、衣着的整齐得体。毕竟“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整齐得体的衣着,昂扬向上的精神,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受众传达出积极乐观的讯息,无形中增添了人格魅力,信其人则信其理。
四、发布形式的多样化——教学手段的现代化与多样化
原来的博客,只能通过电脑登陆网站才能更新内容。而微博拥有多样化的发布形式,可以采用的渠道有手机短信、彩信、WAP浏览器、IM软件。近些年刚成熟的3G技术,使得微博发布内容进一步简易[2]。它可以直接使用已有的手机短信(SMS)功能发布,而且用手机来更新微博,即时消息软件已日趋成为微博客的发布主渠道。《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教学,也应当借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同时采用板书、图片、视频、音乐多种手段进行施教。唯美的音乐,新鲜的图片,生动的视频资料,把学生带到全身心融入的环境中,不知不觉中耳濡目染马克思主义的精神。
按照教育部05方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设置为54个理论学时,大都是一次连续3节来进行。马克思主义认为时间是客观的,但人对时间的感觉却是主观的。如果在长达150分钟的时间里,教师一直在滔滔不绝的演讲,耐性再好的学生也会觉得日子如此难熬。教师累,学生也累,效果却很差。但是,若能借助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制作精美的课件,穿插合适的视频短片,配上舒缓的音乐,必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制作精美适用的课件
与传统的板书相比,课件具有强大且多元的功能。网络的发达和普及使得教师获取教学资源简单易行,互联网上可以搜索下载任意所需的内容。但是,别人的体系毕竟是别人的逻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要制作精美的课件,在借鉴参考其他资源时,须针对学生专业和思想实际转化为授课者自己的思路,体现出自己的特色,更重要的是使之符合受众的口味。
(二)添加针对性的视频
由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联合中国社会心理学会所做的调查显示:仅有39.7%的学生能在课堂上持续集中注意力30分钟以上[3]。大部分人的精力完全集中的在30分钟以下,在长达120分钟的授课时间里,针对性地添加几分钟以内的视频短片,既生动的说明了问题,又给了学生形象化的思维,这要求教师备课时要精选资料还要剪裁得当。例如被“315”晚会曝光的麦当劳卖过期食品,对麦当劳来说,本是坏事,但却并没有影响销量,相反有网友在微博上挂出了排队买麦当劳的图片。此视频可用在对立统一规律的讲解中,也可在讲授评价的特点时播放。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还可以探索视频资料的其他用途。
(三)播放因时因地的图片
图片能给人直观和形象的感受。一张震撼的图片配上一个简洁的描述,可以让微博用户收到更多人的关注和收听,这也是博主们常用的一个广播微博的方式。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课堂上,图片也应是不可少的教具之一。毕竟在课堂中,耳朵与眼睛是使用频率最高的感觉器官。选择合适的图片插播在课件中,既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也能有效地阐释范畴或原理。通过课后与学生的交流,发现学生印象较深的通常是那些直观的感受,因此让《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内容浅出为直观和形象,会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时效性的途径。
与时俱进、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任何一门学科都要不断地从新生事物那里吸取有利于自身发展的积极因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教学方式亦是如此。在微博成为越来越热的交流平台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须借鉴这一交流平台的特点,来完善教学技能,以改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的尴尬境地,提升学生的到课率、抬头率和听课率,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时效性。
参考文献:
[1]中国新闻网,http://news.qq.com/a/20110719/001005.htm,2011-07-19.
[2]胡明辉.微博——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载体[J].现代教育研究,2011,(5):159.
[3]思想理论教育,2009,(2):95.
[责任编辑 王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