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华文
【摘要】 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是新课改的要求.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落实新课标的要求呢?本人通过两年的课题研究,作了“引、学、讲、练”四段式教学法的尝试,它的结构是:教师引导——学生自学——讲解释疑——课堂训练.
【关键词】 引学;讲练;创新精神
新课标的全新理念要求教师要着力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精神,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全面成长.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实施呢?这是每位数学教师必须解决好的问题. 本人通过两年的实践探索和课题研究,作了“引、学、讲、练”四段式教学法的尝试. 它的结构是:教师引导——学生自学——讲解释疑——课堂训练,在抓学生基础知识学习的同时,注重抓智力的发展,培养学生独立解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勇于探索、发现、创新的精神,较好地落实素质教育,使学生的数学素质得到明显提高. 下面谈谈本人在尝试四段式教学法中的一些做法与体会.
一、四段式教学法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求知欲
在四段式教学法中,老师精心设计思考题,引导学生以思考题为线索先自学课本. 学生是在老师的引导下,由自己来体会知识内容,是自己学懂、掌握的,因而印象深刻.
例如,学习“全等三角形判定”时,提出思考题:为什么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却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呢?学生通过老师的启发引导,自觉阅读课本和画图实践,得出正确的结论,印象深,心境好.
可见,从心理角度看,这符合中学生好奇的心理特点,当老师布置思考题后,他们就跃跃欲试,马上去自学课本,试一试在老师没有讲授之前能否学懂,这样坚持一段时间之后,慢慢地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会自觉行动起来,由原来的一点也不懂,到懂得一点,老师及时给予表扬、鼓励、帮助,渐渐地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兴趣,独立思考的能力也得到增强.
二、四段式教学法,能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教学生会学
在四段式教学法中,教师提出思考题让学生自学,好比交给学生一把拐杖,先让学生扶着走,这样坚持一段时间后,再由学生扔掉拐杖独立行走,慢慢地使学生探索到学习的路子,从而培养学生自学课本的良好习惯和能力. 在教学中,我采用以下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1)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 (2)自学课本. 对于几何知识,我指导学生先从文字到图形,再由图形转化到抽象的概念、性质、定理上来,从中受到思维的训练. 这样,从旧到新,由易到难,借助旧知识去学习新知识,并逐步学会归纳总结知识内容、解题规律、方法步骤等,突出重点,解决难点,从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四段式教学法能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学生主动创新
中学数学教学要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有理想,勇于探索、发现、创新,要交给学生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把思维能力作为各种能力培养的核心. 而四段式教学法在思维的创造性中起着主导的作用,主要是:
1. 四段式教学法能发展学生求异思维,激发学生大胆质疑
四段式教学法中,老师在学生自学完毕后,安排一定时间让学生质疑、释疑,让学生大胆地提出学习中的疑问,或对某些问题提出个人见解,这样在一节课中,既有老师提问,又有学生回答,既有学生质疑,又有老师释疑解惑,让学生对问题作充分的讨论,并由学生来解答或纠正解题中常见的错误,课堂上出现了教学信息的多向传递,使教与学既和谐协调,又活跃了课堂气氛. 在议论方面,可采用同桌议、前后桌议、学习小组议、全班议或师生共议,使每一名同学都积极思考,踊跃发言,一起解决疑难问题,发展独立创新思维.
由于在四段式教学法中,特别注重学生讨论、质疑,因而对发展学生求异思维大有益处,成效显著.
2. 四段式教学法能发展学生发散思维,激发学生浓厚的创造、创新意识
四段式教学法中,老师在讲解释疑后,会设计一些题目让学生练习,让学生在练习中活跃思维,培养创新精神.
如有意设计一些有常规解法或一题多解的题目,让学生探索,培养学生的独创性.
例:选用适当的方法解方程(x - 1)(x + 2) = 70.
此方程按常规解是把方程整理为一般形式后,再用因式分解法来解. 然而,若把x - 1,x + 2分别视为一个整体,由于x + 2与x - 1的差等于3,故又可把70分解成差为3的两数之积,通过观察求出其解.
又如,有意设计一些开放性题目,让学生的思维充分发散而达到创新的目的.
最后,让部分学习好的学生编题,由老师给出一部分条件,并指明要达到什么结论,让学生思考或讨论,为了达到结论,还要补充哪些条件,并自编成一道完整的题目.
这样的教学,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全班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了学生的求新、求异的意识.
教学实践证明,“引、学、讲、练”四段教学法确实是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一个有效方法,能让学生主动发展,实现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把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真正落到了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