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燕霞
邓小平同志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教师是发展教育事业的主要力量。一座现代化的教学设施要靠高素质的教师去发挥作用,跨世纪的人才培养更离不开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是抓好教师队伍建设,那么如何抓好教师队伍的建设呢?
一、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
1.“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不仅要“授业”更重要的是“传道”。“传道”就要用政治思想理论去教育学生,以高尚的师德精神和师表影响学生、感染学生。为此教师必须具备正确的政治态度、高尚的道德品质。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便成为提高教师素质的核心问题。加强教师道德建设,首先要组织广大教职工学习邓小平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树立无产阶级世界观和人生观,爱岗敬业,以关心学生成长为已任,确立体现时代精神的师生观,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作为教师的精神支柱。
2.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祖国未来的塑造者。教师队伍建设一直是学校建设中的基本建设。教师要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无私奉献。教师要更新观念,改革教学方法,从应试教育中的选拔性转变过来,坚持基础教育的全面性和基础性。更要有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
3.学校建立制度,规范要求。这是教师职业首先规范建设的关键。
4.党和国家一再强调“国家兴旺在教育”,而教育兴旺在教师。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开展。教育事业的不断推进,人们对教师的希望值也在不断地上升。尤其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就必须有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这个队伍必须是思想高尚、业务精良。只有这样才能高质量地完成教育、教学提供有力的保证。一所学校,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转变办学观念,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实施素质教育就应该加强教师的职业素质教育,做到教师队伍建设要整体化,要以师资教育为主线,积极开展爱岗敬业精神,开展职业风尚教育,要求人人到工作中以模范化为目标,文范化为准则,规范化为行为,为加强职业素质教育打好基础。
在实施教育过程中,首先要强化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设想一下,做为教师,没有良好的思想道德,没有高尚的思想品质,怎么去执行贯彻党的教育,那就更谈不上去实施什么素质教育。因此,教师在工作中,要积极开展“爱岗敬业”活动,做到工作方向明确,有目标、有准则;做到师徒高尚,对学生有慈母般的爱心、心地善良、诚实可信、可亲,和学生有亲情感。教师风气要正派,做到为人师表,业务精湛,对所教学科精益求精,以优异的成绩完成教学任务。只有这样,才能在学生面前有说服力、号召力,才能一呼百应。也就是说,只有教师本身各方面的素质提高了,才能促进学生各方面素质的提高。
二、教师要有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和较高的专业技能
1.科学技术以加速的方式发展,知识总量骤增,知识更新速度加快,学科的分化与事例两个趋势并存。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每位教师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教师文化素质的提高不仅仅是学历达标,更重要的是要切实提高自身的文化科学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因此,教师必须在专业方面对自身要求更高、更完善、更系统、更扎实,定要抱着严谨治学的态度勤学善问、努力钻研本学科知识,不断充实自己。我们的教学,给学生的不是一个个互不联系的知识内容,而应是一个有内在联系的知识体系。同时,现代教育应是“专才”教育与“通才”教育的结合。
2.在世界之交的新时代,各门知识迅速发展,相关学科相互渗透,形成越来越多的综合学科,因此必然要求未来人才是综合性人才。给学生一杯水,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因此,教师自身就必须不断学习,做到一技多能,掌握多方面的知识,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3.要培养开拓型、创造性人才。教师本身就应该具有多方面的能力。它包括获取知识的能力、加工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科研能力、组织管理能力。
4.现在科技发展,学生求知欲日益强烈,期望涉猎范围不断扩大。教师应努力提高知识水平,以满足学生。学校应努力创造条件,鼓励教师进修并学以致用。老师有了丰富的知识,同时还要有过硬的业务能力。不仅要掌握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还要通晓教育理论知识,了解当前的教育改革发展情况,不断汲取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兴趣、情感、意志等方面健康的发展。
5.文化素养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素养。专业知识浓厚的并非良师,他还需要掌握教育、教学的技能,吸收心理学、教育学、脑科学和学习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以把握教育规律,形成先进的教育思想体系。同时,还应了解和熟悉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技能,具有广博的社会科学及相关的新兴学科知识,使自己拥有丰厚广博的文化素质,并不断更新、补充,以满足学生旺盛的求知欲。用以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
6.结合新课程,全面提升教师的素质。《课程标准》是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是编写教材、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它体现了国家对21世纪人才的新要求,体现了全新教育理念与素质教育的教学方法,实践新课程对老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以说《课程标准》也是教师素质的标准,《课程标准》为测评教师素质提供了一把“尺子”。因此,学校素质的提高就必须与新课程结合起来,让教师走进新课程,学习新课程,理解新课程,实践新课程,全面提高教师素质。
三、教师要具有不断探索的创新精神
创新是一个社会前进的动力,创新是一个民族生命力的源泉。没有了创新,我们的社会就停滞不前;没有了创新,人类也许还在茹毛饮血,我们也许仍旧只会结绳记事。作为传播人类知识与文明桥梁的教师,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就必须具有不断创新的精神。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树立多元的成材观是创新;学习他们先进经验而为我所用,因地制宜于是创新;从有限的教材内容探索出不同的教育方法和教育内涵,同样也是创新。教师的创新精神还表现在对学生好奇心理、求异思维的呵护与培养上,努力使学生具有敢于求异、大胆否定的勇气。我们常说,有什么样的师傅就有什么样的徒弟。同样,只有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
四、教师要有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能力
如何将素质教育落实在课堂教学的实际操作中,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所在。1.课程设置要坚持有利于素质教育,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原则优化必修课、丰富活动课。2.分层教育,目标管理。3.加快信息技术教育步伐,努力实现课堂教学现代化。4.加强教育科研和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总之,跨世纪人才的培养离不开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抓好教师队伍的建设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责任编辑 付田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