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走向“经验”、“总结”

2012-04-29 19:57陈云兰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2年22期
关键词:五边形小棒经历

陈云兰

【案例背景】

2012年4月份,在学校上了一节公开课“角的认识”,这是小学苏教版数学第四册的内容,我也是第二次教学此内容了.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圆、五边形、三角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学习的,学生第一次接触此内容.结合以往的学习情况,对于其中的两个环节的设计,第一是有关导入是否直接利用教材中的实物导入,第二是在难点有关比较角的大小如何突破上进行了反复地斟酌,适当地做了一些改变,和我以往的常规方法进行了对比.

【案例过程】

一、关于导入的两种设计方法

上课时,我将导入做了以下精心设计,让每两人准备一个黑袋子,里面装了五个图形的硬纸板:正方形、长方形、圆、五边形、三角形.

师:今天上课之前,老师想和大家做个游戏.(学生一听到游戏,立刻眼神发亮,兴趣十足)同桌两人,一人拿着黑袋子,注意不能看到里面哦.(师做个摸东西的动作示范下)另一个人,把手伸进去,看哪两个人的动作最快,从中摸出“圆”.生开始活动,很快就有同学喊:我摸到了.课堂气氛比较高涨.

师:有的同学的速度可真快哦,真厉害.我想采访一下,你有什么诀窍?生:在摸的时候我感觉到了是“圆”.

师:为什么就感觉那个是圆呢?其他的摸到手上有什么不一样的呢?生:其他的戳手.生:其他的都有角.

师:请每人再从袋子里拿出一个图形,摸摸看,再摸摸圆,对比一下,有戳手的地方吗?生激动地指着“角”.

师从学生中拿出“三角形”,左手拿着三角形,右手拿着圆,让你选择这两个图形中的一个用来将气球戳破,你选哪个?生异口同声地说:三角形.

师追问:为什么?生:三角形有个尖尖的角好戳,容易戳破,而圆却没有.

师:的确是这样.用手摸摸这个尖尖的地方,是不是有点扎手?这个尖尖的戳人的地方叫角,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角.同时在旁边板书:尖尖(这是学生感悟出来的角的特征).再从生活中的桌子、闹钟上抽象出角,进一步教学.

【分析:利用学生喜欢的比赛形式导入,让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引出角的概念,初步感悟角的基本特征,显得比较自然,学生感兴趣,教学效果好.】

二、关于难点比较“角”的大小的两种设计方法

片段一 在教学过角的基本特征后,教材中安排的是三个闹钟,分别是7时、3时、12时10分.师动态演示三个钟面转动的过程,并抽象出三个角.

师:转动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两根针就形成了大小不同的角.你能看出上面哪个角最大,哪个角最小吗?生基本上能区分,并总结出:角的大小与张开的大小有关.再利用剪刀的大小巩固认识,并总结角的大小与长短无关.

【分析:这是本课中的难点,这样的设计,学生能区分,但是并不能印象深刻,尤其是“角的大小与长短无关”这一观点,并不能得到直观印象的加深,而是灌输性的教学,理解的并不透彻,在后面的练习中容易出错.】

片段二 在教学完角的特征后,安排学生动手做角,然后请一名学生上黑板用小棒摆一个角.老师拿着两条边,掰开,变大,再变小.总结出角的大小与张开的大小有关,学生尝试.师:下面,请睁大眼睛咯,老师准备变个魔术,名称叫“接尾巴”(给其中的一条边增加一根小棒),角的大小变了吗?生犹豫地说:没变.

师:再给另一条边接个尾巴.(指着中间表示角的圆弧)怎么样?变了吗?生肯定地说:没有.

师再接一根小棒,再同样指着问:变了吗?同样地去做了好几次,直到学生习惯了在我还没有接的时候就说:没变.(此时,效果已经达到了)师问:为什么我把“小尾巴”接了那么长,你们还是说角的大小没有变呢?难道是还不够长?生:与长短无关.生:接的再长都没有用.生:角的大小与长短无关.

然后在总结角的大小特征之后,每名学生再利用折的纸扇练习变大变小,再安排教材中的三个闹钟中的角,比较大小,作为巩固练习.

【分析:在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游戏中,让学生自己去体会角的大小与长短没有关系,显得比较自然.让学生在观察直观的操作活动中自己去总结,印象深刻.】

【案例反思】

一、在学生原有的认识结构的基础上建立角的概念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五边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教学的.所以我从学生已经认识的五个平面图形入手,用学生感兴趣的“摸圆”游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能够快速地摸出圆,说出在摸圆过程中的感受,自然而然地引出“角”的概念,并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初步体悟到角的特征,有尖尖的点是顶点.这样安排的目的是从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出发来接受角的形象,这样容易让学生接受.

二、加强操作,沟通联系,自主发展

这节数学课上我让学生动手操作摸圆,人人动手,思维也随之展开,很容易把学生推到主体的地位,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主动、快乐的,知识的积累是在不知不觉中总结出来的,同时也有利于揭示几何形体“角”的本质特征.通过“接尾巴”的现场演示,帮助学生直观的理解,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帮助学生学好数学.

三、从“经历”走向“经验”“总结”

在导入时,安排了学生操作的过程,让每名学生经历探索出“角”这一概念的过程,让知识在学生活动中不知不觉地出现,让学生在经历探索的过程后,利用感悟来的经验总结出角的初步特征:尖.相对第一种的导入方式,我觉得这种“经历”让学生自己产生“经验”,从而自己去“总结”,更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有利于学生的思维训练.利用小棒的直观操作,让学生在“接尾巴”的游戏中自己体会角的大小与长短没有关系,从而总结出角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比起第一种安排,学生印象更为深刻,因为这一规律是他们探索发现的结果,是他们智慧的结晶.

猜你喜欢
五边形小棒经历
很多事你只能独自经历
折纸体验馆
规范五边形重心定理
我经历的四个“首次”
寻找规律巧算根数
一起数小棒
回忆我的打铁经历
巧移小棒
基于Durer五边形的复杂网络特性研究
共需多少根小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