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春芳
自新教材实施以来,在教学过程中发现:较多学生对学习难以形成愉快的体验.伴随着知识的获取和能力的发展,学生的数学学习情感态度与自尊、自信的发展反而形成一定反差.即使是学生看到数学的成功应用和获得较好成绩时,其对数学也难以真正喜欢.这一现状着实让人担忧,面对新一轮课程改革,我们怎样能让学生们喜欢数学,不怕数学,亲近数学,进而愿意研究数学呢?我决定从创设情境入手,让学生觉得学习数学是一件有意义的事,从而愿意接近数学,喜欢数学.
一、创设生活情境,强化感性认识
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课程标准》十分强调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使学生有更多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他们的周围.因此,我们要善于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生活中生动、有趣的情境,强化感性认识,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观察、操作、交流,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加深对数学的理解,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同时,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优化解题策略.
比如在学习一次函数应用时,我设计了以下两个生活实例.
问题一:周六上午英语老师安排你到书店买4本英语辞典,英语练习本若干本.到书店后发现书店门前有一个告示,该店本周促销,推出了两种优惠方法:第一种,买一本英语辞典送一本英语练习本;第二种,所有商品打九折.已知英语辞典的标价为每本20元,英语练习本的标价为每本5元,问:怎样买更省钱?
问题二:小明的爸爸是一个经商者,他打算投入一笔资金采购一批抢手商品,经市场调查:若月初出售要获利15%,并可用本和利再投资其他商品,到月末又可获利10%;若月末出售,可获利30%,但要花700元钱租仓库放商品.请你用所学知识帮助小明的爸爸设计最赚钱的销售方案.
因为买卖东西是生活中的常事,人人都会遇到.看到以上问题,学生会感觉到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能解决生活中的很多问题,个个跃跃欲试,注意力能一下子集中到解决以上两个实际问题中来.通过以上两例,使学生真正感到原来我们在学有用的数学,从而对数学产生兴趣.
二、创设故事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中,单纯的知识教学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根据教材中的插图,把一节课的教学内容编制成一个小故事,每名学生都能扮演故事中的一个角色.
比如在学习角平分线的性质第一课时,课前我安排了这样一个细节,让一个女生扮演小明的妈妈.小明的妈妈是玩具厂的一名工人,她的工作就是在三角形的钢板上画角的平分线.由于这些角大小各不相同,因此她每次得首先量出角的度数,然后再计算出它的一半,最后才能画出角的平分线,既要动脑又要动手,这样每天工作结束时都感到很辛苦,特别是算角的一半很麻烦.一天,爱动脑筋的小明到妈妈的工厂去玩发现了这个问题,他灵机一动,立即用自己所学知识制作了一个仪器,说能平分角.这个仪器如图所示:A,B,C,D四个点处可以转动,其中AB=AC,BD=CD,使用时将点A放在角的顶点上,AB和AC沿着角的两边放下,沿AD画一条射线AE,则AE就是角平分线.
表演完毕,小明妈妈开心地笑了.这一表演一下子抓住了学生的心理,学生立即把注意力集中在本节课的学习探究中.
三、创设动画情境,引导形象感知
单靠一幅图、一段话是很难创设出让学生感兴趣的情境的.而多媒体技术集音、像、动画为一体,生动形象,在吸引学生注意与创设教学情境方面,具有其他教学手段不可比拟的优势.例如在学习“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一节时,我采用了几何画板的设计,采用动画呈现三角形对应边上高、中线、角平分线、周长以及面积和相似比的关系,直观而且理解上也很容易接受,学生很快就接受了新知识.通过以上设计,让学生能在认识过程中学习新知、应用新知,激发了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创设实践情境,培养创新意识
学生的第一发展水平和第二发展水平之间存在着差异.教师应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创造“最近发展区”,注意适时、适度创设实践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比如在学习全等三角形第一课时,课前我让学生收集了大量图片:同一底板的两张照片、两片完全一样的树叶、两个自己的脚印、一幅漂亮的山水倒影画,等等,充分让学生理解全等形的含义,同时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了两个全等的三角形模具,并用自己制作的模具让学生体验平移、翻折、旋转前后的两个图形的关系.通过学生做模型、画图、动手操作等活动,学生亲身体验完成了对三角形全等的实验,加深了学生对三角形全等“对应”含义的理解,既培养了学生的画图、识图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五、创设问题情境,挖掘求知欲望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创设问题情境正是为了满足学生这一需求.在教学过程中,问题情境的形成不是自发的,而是教师为把学生引入积极的思维状态而去有目的设置的.学生被这一有趣的情境深深地吸引,从而积极地对情境中所提供的信息进行选取.老师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经验探求新知,发挥学生主体参与意识.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新奇的、具有挑战色彩的情境,能有效的激趣、导疑、质疑、解疑,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例如在学习“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引入时我设计了以下问题.问题一:我们生活在丰富多彩的图形世界里,圆与圆组成的图形更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画面.如自行车的两个轮子、奥运会的会标、天体中的“日环食”等,请问:你在生活中还见到过这样的例子吗?
学生举出的实例丰富多彩.这样学生对圆与圆的位置有了第一感知,为学生自主探索提供可能.经尝试,学生反应活跃,举出的实例应有尽有,兴趣随即在活跃的气氛中被提起来了.接着出示了问题2.
问题二:由于圆与圆大小异同的多种不同位置,构成了多姿多彩的画面,你知道两个圆有几种不同的位置关系吗?请你模仿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根据公共点多少的情况画一画.通过学生动手画图,组内合作交流,学生很快得出三种位置关系:相离、相交、相切.
问题三:请你拿出两个半径分别为6厘米和4厘米的两个圆形纸片(课前备好的),将大纸片⊙O1固定不变,小纸片⊙O2从⊙O1的外部逐渐向⊙O1移动,观察这个运动过程,现在你对问题2有没有新的看法?通过讨论,进一步正确归纳两圆的五种位置关系.
随后,同学们对各种方法进行比较、判断,选择出自己认为数得比较快的好方法.整个过程中,学生在充满渴望的求知欲中进行有目的地学习,我无一不看出孩子们的智慧在闪光.学生的潜能是个不竭的宝藏,你对他们有多大的信心,他们就能给你多大的惊喜.
六、创设开放情境,拓宽解题思路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思维发展水平和认识能力等具体情况,设计具有开放性的数学问题,让学生有机会运用一系列思考策略进行活动,巩固和实践相关的知识技能,发展学生的思考能力,同时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去体验成功,逐步树立解决问题的信心,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开放性练习可以克服学生的思维定式,拓宽思路,例如在教相遇问题时,学生解题时容易套用公式:路程=(甲速+乙速)×时间,教师可以适时地安排一个开放性的练习题:甲每分钟走52米,乙每分钟走48米,两人走了10分钟,两地相距多少米?很多同学套用公式完成了此题,但有学生发现此题两人行走结果不明确,无法解答.双方争论不休,教师就让学生想象会出现哪些情况,加上合理的运动结果后再进行解答.于是就出现了三种情况:相遇;未相遇,还差一段路,相遇后交叉而过.又相距一段路.就这样,开放性的练习导致了开放性地学习,克服学生的思维定式,并和数学实际问题联系起来,培养了学生灵活地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堂情境的创设,为学生打开了一个学习数学的窗口.学生通过这个窗口进行观察、猜测、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发现数学王国的奥秘,从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产生亲近数学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