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课堂教学提问 提高数学课堂效益

2012-04-29 00:44崔春梅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2年22期
关键词:平方根正数铁丝

崔春梅

提问是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第一,课堂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使其主动投身于课堂教学活动中去,并能意识到自己在该活动中的位置,从而增强其数学学习的内驱力;第二,课堂提问有助于课堂上更好地贯彻启发性教学原则,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第三,课堂提问能起到信息反馈的作用,教师可据此来诊断学生在课堂学习活动中的情况,进而灵活调整教学活动;第四,恰当的课堂提问对学生能起到思维桥梁作用或思维定向作用,当学生思维处于思维“交叉口”茫然无措时,教师恰当的设问就可以使学生找到正确的思维方向;第五,由于学生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用的几乎是纯心智活动,所以课堂提问有利于学生的心智技能的形成,促进他们认识结构的进一步有机化;第六,课堂提问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沟通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有助于课堂教学中师生双边活动的顺利进行.

但是,并不是任何方式的提问都能达到上述功效,只有“好”的提问才有可能.那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才能优化课堂教学提问,提高数学课堂效益呢?

1.激疑性提问

孔子说过:“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有疑才有思,无思则不能释疑.

例如在学习平方根的概念时,为了使学生弄清一个正数的平方根有正负两个数,可以用学生熟悉的例子问学生:一个不为0的数的平方是一个正数还是一个负数?一个一次方程对应几个解?学生回答后再进一步问:为什么一个正数的平方根有正负两个?在他们的经验中,平方运算只与“正”联系在一起,关于方程,他们所熟悉的也是一次即一个方程对应一个解,而一个正数的平方根涉及正负两个数,事实上这两个数就是一元二次方程的两个根,这与他们的经验有差别,以至于对平方运算只与“正”联系,一个方程对应一个解的结论产生了怀疑,思维中出现了疑问,最容易引起定向探究,从而产生强烈的探究、求知欲望.

2.发散性提问

发散思维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教师若能在授课时提出激发学生发散思维的问题,引导学生从正面和反面去思考,纵横联系所学知识,将对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索能力大有好处.这种提问难度较大,必须考虑学生知识的熟练程度.

例如在讲完一个例题后,启发学生一题多解地提问,或题目延伸性提问,等等,都属于这一类型.有这样一道题:若抛物线y=x2-4x+c的顶点在x轴上,求c的值.多数学生先配方,因顶点在x轴上,令顶点的纵坐标为0,可求出c.至此教师可进一步问: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呢?这个问题很自然地把学生带入积极思考讨论、探究等生机盎然的学习境界之中.最后总结如下:抛物线的顶点在x轴上,说明抛物线与x轴只有一个交点,即b2-4ac=0,可求出c.教师有意识地经常选取一些适当的例题,通过提问的形式,引导学生去发散思维,寻找多种解法,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探索能力无疑是有益的.

3.探究性提问

这种提问能启发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诱发学生的求知欲,也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例如“折长方形”,学生学会了计算长方形周长后,教师给每人发一根长32厘米的铁丝,要求折出一个长方形,并说出思考的过程.学生有的先折后量,有的先算后折,气氛热烈,发言踊跃.有的说:长与宽的和是周长的一半,32厘米的一半是16厘米,折出的长方形长是10厘米,宽是6厘米.有的说:先折出一个长方形,用尺量发现长是12厘米多一点,宽是4厘米少一点.还有的说:把这根铁丝先对折,在对折处一剪,再把这两根一样长的铁丝对齐,并在任意一处剪一刀,长些的两根作长方形的长,短些的作宽,则可很快摆出一个长方形.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进一步提问:你们认为哪种方法好?能折出多少个不同的长方形?学生思考讨论后说,方法各有特色,不要规定哪种方法好,有学生指出,可折出8个.也有学生说,可以折出很多不同的长方形,只要两邻边的和是16厘米就可以了.还有学生说,他发现了长与宽的变化特点,长变短时,宽变长,当长为8厘米时,四条边相等了,而且这时我真正理解了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这时教师再进一步提问:把32厘米长的铁丝折成三边长都是自然数的三角形,可以折出多少个?通过这样的提问就会把学生的认识逐步引向深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4.铺垫性提问

这是常用的一种提问的方法,在讲授新知识之前,教师要提问与本课有联系的旧知识,为传授新知识铺平道路,以达到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目的.

例如在教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时,教师问:①一元一次方程是整式方程还是分式方程?②含有几个未知数?③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几?④我们今天学习的这些方程与一元一次方程有哪些共同点和不同点?这种提问的设计既为学生积极思维创造了条件,也为教学一元二次方程概念作了铺垫.当学生回答了最后的问题时,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得出已是水到渠成了,这样得到的数学概念,学生就会感到易理解、好掌握.

5.激趣性提问

富有趣味性的提问,往往能激发学生带着浓厚的学习兴趣,以愉悦的心情去积极思维,直至问题得到圆满的解答.

例如在讲黄金分割的时候提出以下几个问题:①节目主持人站在舞台什么位置,这样音响效果比较好,且显得自然大方?②人的正常体温是37℃,对大多数人来说,体感最舒适的温度是22℃~23℃,你能解释吗?③某女士身高1.68米,下半身1.02米,她应选择多高的高跟鞋看起来更美丽?多数学生感到所提问题与日常生活经验有悖,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像这类生动有趣的提问,会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会使他们兴趣盎然,从而在主动、轻松的心态中进入探究新知识的境界.

猜你喜欢
平方根正数铁丝
铁丝有多长
“正数和负数”检测题
铁丝的幽默世界
“平方根”学习法升级版
平方根易错点警示
帮你学习平方根
如何学好平方根
两长两短
绝对值的作用
学好乘方四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