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设疑的原则与方法

2012-04-29 11:54:21徐磊瑛
甘肃教育 2012年23期
关键词:设疑启发性

徐磊瑛

〔关键词〕 设疑;目的性;启发性;

典型性;艺术性

〔中图分类号〕 G42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2)

23—0034—01

课堂教学是教师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每个教师无论教授什么课程,都离不开操作性很强的课堂。在此,笔者就课堂设疑法在操作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谈几点个人看法。

一、设疑要有针对性和目的性

设置疑问的针对性是教师在备课设疑中首先应该考虑的。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不同课程的特点、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设定的问题应有所变化。对于低年级和学习基础薄弱的学生,应以直观类、形象类试题为主;对于高年级和学习基础相对较好的学生,应以逻辑思维问题和能够拓展学生思维的问题为主。这样,既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亦可激发学生对学习的浓厚兴趣。

设置疑问的目的性是教师课堂教学的最终所求和归宿。课堂设疑无论是在讲授的前中后,教师都要清楚问题要达到什么样的要求。是通过问题检测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再认再现,还是启迪教诲学生提高学习动机。切忌无目的的随意设问,打断学生的思维脉络。

二、设疑要有及时性和典型性

课堂时间是有限的,教师设定疑问一定要抓住时机,使知识信息深入学生。一般来说,教师在进行新课前的几分钟设问质疑,往往会把学生分散的思维集中起来,有益学生注意,并且会使注意的范围、广度和深度在短时间内有所加强,这对于讲授新课会形成一个良好的开端。讲授新课中设问质疑有较强的随意性,教师要恰到好处地运用,把握课堂的节奏,激发学生打开思维,用各种思维方式去解决不同形式的问题。这样会使得课堂节奏张弛有度,也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

当然,课堂设疑,问题必须要有典型性,让学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每个问题的摆出和结局,都会把学生的求知欲望激活,使课堂显得生动活泼,精彩纷呈。

三、设疑要有启发性和知识性

启发性教学在课堂设疑中颇有意义。我国古人早就有阐述,《学记》曰:“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则思,和、易、思,可谓善喻矣。”

质疑设问,在于探究最佳的结论。好问题的启发性和老师的启发引导,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和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更能打破思维定势的束缚,触类旁通,茅塞顿开。另外,教师对于设定的问题,一定要把握准知识的正向迁移导向,紧紧围绕可视目标,对问题的知识信息量,其外延不可太广或者太狭,以免使质疑的效果复杂化或简单化,起不到预期的目的,影响课堂教学的整体效果,甚至对于以往的知识的掌握,造成倒摄抑制或负影响。所以,对于设定的问题所承载的知识信息要权衡清楚,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四、设疑要有艺术性和巩固性

课堂设问质疑大多是由教师操作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力求避免设问程式化、单一化,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这就对教师自身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没有一定的教育艺术是不行的。因此,教师在每节课中应当注意多变性,把语言艺术美、形体示范美、操作技巧美、教具制作新颖美,融入问题情境中,把各种美结合起来。这种创造性劳动表现,会使学生感到听课是一种美的熏陶,学习也是一种快乐的精神享受。

巩固性原则在课堂设疑中也很重要。教师摆出问题,引导学生解决问题,促使学生对某些知识达到识记、理解、巩固和运用的目的。要想学生在解决问题中达到巩固的效果,教师就要在问题的本身设定上做一番研究,在操作中有针对性地教给学生一些行之有效的技巧和规律。

总之,课堂设疑是一种常见的教育教学方法,教师如果能掌握它的操作原则和应用规律,就能对教育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编辑:马德佳

猜你喜欢
设疑启发性
基于启发性提示语的高中数学解题教学策略
谈舞蹈教学中启发性语言的运用
乐府新声(2021年3期)2021-11-04 09:22:06
有效提问,提高数学教学效率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艺术探究
小学语文课堂激趣技巧
浅析发散学生思维的方法
新一代(2016年17期)2016-12-22 12:25:16
摭谈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考试周刊(2016年95期)2016-12-21 01:19:16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导入方法浅探
开启学科教学的多元功能
小学语文探究式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