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轩云
案例一 一天,我听了两节同样内容的课:《从三个方向看》. 课的最后,两位老师都处理了这样一个练习(苏教版七年级上):
“用小立方块搭一个几何体,使得它的主视图和俯视图如图1所示. 这样的几何体只有一种吗?它最少需要多少个小立方块?最多需要多少个小立方块?”
两位老师用了两种不同的教法.
第一位教师的启发简单实用:“根据这两个图形,先搭一下模型!谁上台来操作?”一名学生上讲台完成了搭模型的任务,笑眯眯地下去了.
“还有另外的搭法吗?”
“于是,最少要用几块?最多又要用几块呢?”
这是基于动手操作的教法. 对学生思维发展的要求偏低;对学生思维训练、培育发展的影响也较小.
第二位教师是这么教的:“同学们,你们能根据主视图,填出一个带数字的俯视图来吗?”……这倒是个好主意!美中不足的是,这主意是由老师提示的,而不是学生们自己想到的. 这是基于视图的规律性与抽象性的教法. 学生要懂得规律性,或能在自己的头脑中想得起模型,才填得出带数字的俯视图. 在这个过程中要完成需要抽象力的操作,对学生思维发展的要求自然就较高了.
我们要问,新教材的编写者,在初中阶段的第五章,就安排了这么一节,又设计了这样一个练习,其意图何在呢?
人人学有用的数学……简单的视图,可能就属于有用的数学的范围吧!
人人学必需的数学……空间想象能力,对以后的学习,应该是必需的吧!
这么看,下面的思路,能强化实现这一目标,又何乐而不为呢?
先满足其中一个条件,再满足另一个条件. 比如,先满足主视图,那么,模型将会是怎样的呢?
这还是一个开放题,答案有很多. 你可以从少到多,六个小方块就可以搭成满足主视图的模型了(如图2);然后,一块一块地加上去,直至也满足俯视图为止. 这不是一个很有趣的游戏吗?
也可以从多到少,十八个小方块,搭成满足主视图的有三层的模型(如图3),然后,再一块一块地减去,使之满足俯视图后为止.
这样玩,学生的兴趣一定会很浓,同时也渗透了重要的数学分析方法——当满足多个条件时,不妨先使之满足其中一个条件,再考虑满足另一个条件.
从另一角度,这题还可以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方法呢!
主视图、俯视图都有三列. 你可以先把它分解开来,一列一列的思考吗?
比如,主视图只有一列,是三个直立的小正方形,俯视图也只有一列,也是三个直立的小正方形(如图4),那么它的模型会是怎样?最少有几个小方块?最多又有几个小方块?
又如,主视图只有一列,是二个直立的小正方形,俯视图也只有一列,是三个直立的小正方形(如图5),那么它的模型会是怎样?最少有几个小方块?最多又有几个小方块?
再如,主视图只有一列,是一个直立的小正方形,俯视图也只有一列,也是一个直立的小正方形,那么它的模型会是怎样?最少有几个小方块?最多又有几个小方块?
这就是分析,把问题分解开来进行思考.
然后,再把分解思考的结果综合起来,就可得出原问题的解答了.
这也是从简单到复杂的变式训练,符合方法论大师笛卡尔“从简单的情形开始”的教导!
上述的分析与讲法,不是单纯的就题论题. 而是体现了更高的思想境界. 应该说,这样的数学教学,才是高水平的数学教育!因此我们的老师要学会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要善于挖掘例题的价值,我们的数学课堂才能更加充满魅力.
案例二 一次评优课活动,几位教师先后上七年级《认识事件的可能性》一课时,竟无一人利用学生身边的生活常识来组织教学. 尽管老师们设计了不少互动方案、动用了多种教学手段,然而“毫无体悟”的学生在茫然中与教师“互动”,课堂显得逼仄、沉闷. 课后,有老师感叹:“这节课不好上.”
反思:皮亚杰的知识建构理论指出,学生是在自己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在主动的活动中建构自己的知识. 也就是说,走进教室的学生并不是一无所知的,而是在日常生活、学习和交往活动中已经逐步形成了自己一定的经验和观点. 新课程认为,教育是发生在师生之间的真实生活世界中的社会活动,课程教学应该在学生的生活世界中关注教育意义的建构,在现实生活中关注师生之间的对话与理解. 数学学科本就植根于生活,回归生活是新课改中数学学科追求的目标,也应该是数学学科的重要特色. 新课程背景下的数学教学应该追求并实现教育本身具有的生活意义,追求对学生生活和生长过程的指向性,实现教学与学生原有经验、生活体悟的“化合”,帮助学生体验、反思、享受生活并提升和完善生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数学教师必须更新课程观念,挖掘丰富的生活课程资源,以此为纽带,用感性的、生动的、丰富的生活世界去满足学生在理智、情感等多方面发展的需要,让学生在生动的、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共同建构知识,从而达到师生相互促动,教学相长. 果若如此,我们还会感到有什么课不好上吗?
值得注意的另一种现象是,一些教师在课改实践中虽然意识到对课程资源的挖掘,重视联系生活、贴近实际,但往往对生活情境展示的形式考虑得多,对生活现象和事例罗列得多,而在情境内容的选择、加工和改造上不够深入,不善于在种种生活情境中提炼主题,构建教育内容. 从而削弱了生活素材的启发、教育和价值引领功能. 因此,我们还应树立这样的观念:教学联系生活并不是目的,目的在于超越生活,促进学生的发展. 也就是说新课程倡导回归生活,强调的是对生活世界的提升与超越,而不是消极地适应生活和媚俗地迎合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