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昌政 周文军 邢超
摘 要 本文介绍了民办本科院校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创新思路和做法,重点阐述了大学生行为学分管理的特质和成效,对当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行为学分
高校既是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也是给党输送新鲜血液的大熔炉。因此,高校必须把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苏州大学文正学院在长期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多元化人才培养这一时代要求和新时期党员培养、发展的要求,从2007年起,制定和实施了以激励引导为特征的《苏州大学文正学院学生行为学分管理条例》,全面提升了大学生党员的综合素质。
1 大学生行为学分管理的特质
大学生行为学分管理主要是针对在校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第二课堂的学习行为、实践行为、文明行为、创新行为、公益行为、交往行为和守纪行为等进行量化和综合评定,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主要内容的大学生教育和管理活动。它是在实践中探寻的与时代发展要求相适应,与学校具体情况相适应,与学生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构建了一套全新的大学生行为量化评价体系,努力实现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任务。
大学生行为学分管理的特质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从民办本科高校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更加注重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普通本科高校的学生相比,民办本科高校的学生个性更为明显、爱好更为广泛,但同时也存在学习自律性差、注意力和兴趣不稳固等问题。我们的大学生行为量化评价体系,充分考虑到这一具体情况,以追求学生的全面成长与多元成才为主。因此,我们的大学生行为量化体系及相关制度、条例都能够被广大同学接受并执行,并且乐于分享激励引导带来的快乐。
二是从“知”与“行”的统一出发,更加注重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养成”性。长期以来,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上,“知”和“行”一直是一对矛盾,知难行易还是知易行难一直被争论。我们在构建大学生行为量化评价体系时候,坚持注入对大学生进行养成教育的因子:通过学生的“知”来指导其“行”,以“行”来加深其“知”,并最终达到知行合一、良性循环。
三是从激励引导的角度出发,更加注重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艺术性。大学生行为量化评价体系有着双重作用,既有利于高校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成长情况,也可以帮助大学生全面、客观地了解、评价自己的学习成果、行为表现,从而调整个人生涯规划。其艺术性体现在评价体系避免了传统的“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和空洞的说教,而是以激励、肯定为主,实施动态管理,从而受到学生的认可和好评。
四是从人才培养的多元化出发,更加注重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丰富性。该学生行为量化评价体系,涵盖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各个方面,覆盖了我们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方位。这样,日常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死角,评价体系凭借自己直接面向学生、“接地气”的优势,可以不断地完善、充实起来。
2 大学生行为学分管理的主要做法
一是加强调研,科学合理制定量化评价体系。五年来,我们召开教师座谈会、管理干部座谈会、学生干部座谈会、学生党员座谈会、学生代表座谈会十多次,具体讨论了学生行为学分管理的可行性、操作规范、行为学分分值的科学合理性等,并针对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不断调整、优化,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原则,最大程度地让学生称心;让教育管理者省心;让用人单位放心。
二是注重宣传,让学生充分了解其基本内容并理解制定本管理办法的出发点。无论是对于大学生,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大学生行为量化评价体系还是一个新事物,要让大家认识、接受它就必须加大宣传力度,消除大家对于否定性考评体系的不确定感和恐惧感,更要克服大家可能存在的不重视、不认可情绪。我们在推行这一评价体系时候,宣传的对象主要有两块,一是大学生,二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
三是优化系统管理,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为实施好大学生行为量化评价体系,我们开发了一整套与之相配套的管理软件。这套软件充分体现了评价体系的设计思路与诉求,并且注意到了操作的人性化,随着评价体系的不断调整,这套软件系统也随之得到优化。在日常管理过程中,我们也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作用,实施大学生综合素质行为学分,最重要的是科学的评分、记分和公开、公正、透明的学分管理。我们先将院学生行为学分评定委员会认定的学生行为学分信息及时输入大学生行为学分管理系统,特别是在行为学分“成绩”录入的时候,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通过 “大学生行为学分信息管理平台”实现了学生、学校管理人员、班主任、学生家长及其他人员对在校学生和已经毕业的学生的行为学分动态查询、管理和使用,以此更准确地了解和评价学生素质拓展和发展动态。
四是强化制度导向,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长效机制。如何使得大学生行为评价体系不流于形式,而是能形成长效机制,我们做了很多对应的配套工作。我们专门下发了《苏州大学文正学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大学生行为学分效能的通知》等配套制度和文件。到目前为止,我们在大学生的人民奖学金评比、优秀共青团员评比、优秀毕业生的评比、主要学生干部的任用、勤工俭学资格的认定、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组织发展等方面,都具体对应大学生行为量化评价体系中的特定内容,实行“一票否决”。
3 大学生行为量化评价体系的实施成效
《苏州大学文正学院学生行为学分管理条例》实施5年来,其行为量化评价系统所涉及的有关内容和要求,伴随大学生在校学习的全过程,并在毕业前将相关记录制成表格归入学生档案。在苏州大学文正学院,每位毕业生都会拿到两份成绩单:一份成绩单上记录着四年来各门功课的学习成绩,一份成绩单上记录着四年来的“行为成绩”;前一份成绩单上,一门功课的最高分不会超过100分,而后一份成绩单上,有的同学的分数则高达150分甚至更多。这份“另类”成绩单是文正学院的独创,得到用人单位的高度重视,分数的高低也成为他们判断乃至决定是否录用这个毕业生的重要依据。从我院实施5年的大学生行为学分效果来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抓手问题。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新形势、新任务,这要求我们进一步增强机遇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巩固和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良好态势和既有成果。以激励引导为特征的大学生行为量化评价体系的构建,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抓手问题。
在《行为学分管理条例》的执行过程中,我们为了进一步发挥大学生行为学分的长效激励作用,对行为学分在评奖、评优,学生干部管理、使用,帮困助学,学生党员发展等方面作了具体规定。这些规定使得相关工作的进行更加公开、透明,使得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真正地“言之有物、抓之有效”。
二是较好地践行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三贴近”原则。党中央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
我们构建的大学生行为量化评价体系,总结了现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各种“不贴近”,并在此基础上,对“三贴近”的内容进行了分解和细化,在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关人员的齐抓共管下,实现了量变到质变的飞跃。正如苏州大学文正学院院长殷爱荪教授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所言:“除了犯罪行为,学生因为年轻犯的错误,都可以原谅,作为高校,我们应促进学生改正错误,而不是随意处罚,让‘耻辱伴随学生的一生。”要倡导和培养学生“做主人”,就是让他们既享受“自由”,又承担“责任”。
三是部分地回答了教育事业发展中“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这一命题。胡锦涛同志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讲话指出,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根本问题,这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我们一直提倡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把成绩作为衡量一个学生优秀是否的唯一标准,在评奖、评优以及组织发展等诸多方面进行参考和挂钩。我们的教育理念是要培养“有责任感、勇于担当的人”。通过包括学生行为学分管理条例在内的一系列全新的制度设计,学院让学生成为了“学校的主人”,他们自我经历、自我管理,在校内校外,在书内书外,放飞着青春的风采,也逐步建立起奉献社会的理念。这种尝试,也较好地把“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有效地落实到了日常的教育管理中。
四是较好地用制度建设保证了学生党员发展的质量。学院党委新制定了《党支部工作考核细则》,并在发展大学生党员工作上坚持做到培养教育不放松,执行制度不变通,建设高素质入党积极分子队伍,不断增强发展党员工作的规范性和科学性。丁姗在2012年6月25日《江苏教育报》上撰写文章《苏州大学严把党员“入口关”》指出,行为学分已成为我院量化考察学生能否推荐发展的重要指标,推荐为党员发展对象的学生其行为学分不得低于90分,此项举措不仅使校园内好人好事不断涌现,更让党员的榜样作用明显增强,也使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的学生人数明显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