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媛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变迁,处在社会转型期的高校德育表现出不适应的一面,并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当代大学生的失德行为屡屡见诸于媒体,成为许多学者关注的一个热点话题。本文从分析大学生失范行为的现象中,找寻内在的原因,究其原因提出了高校德育呼唤耻感教育的回归。
关键词大学生失德行为;高校德育;耻感教育
一、大学生的失德行为分析
作为国家“天之娇子”,社会“栋梁之才”,大学生的道德素质直接影响着其道德行为的实施。这些失德行为的频频曝光,从中折射出当代大学生中存在道德缺失问题。
1.缺乏诚信
诚信是人与人之间内心深处的一种价值肯定,也是保障道德行为实施的重要素质。当今社会是一个诚信的社会,要想在社会中立足,就必须具有诚信的道德素质。现今大学生中缺乏诚信的情况比比皆是,如:拖欠助学贷款、故意拖欠学校学费、考试作弊、学术造假、伪造证书等一些令人瞠目结舌的失德行为。反思大学生的失德行为,我们在感叹他们低素质的同时,又对高校德育工作提出众多质疑。德育的不适应是否是导致此类行为发生的直接原因?
2.丧失羞耻感
耻感文化是我国优秀的传统道德文化,受到古代贤人的推崇并以此为道德基准来约束自身。孟子指出:“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即是人不可以没有羞耻之心,如果没有羞耻之心,就是最大的耻辱,把没有羞耻之心或缺乏羞耻之心看做是羞耻,那就没有羞耻了。可以看出古代圣人对耻感的高度重视,作为知识分子的大学生,又怎么能忘却古人的警戒与训育呢?当代大学生羞耻感的缺乏,致使在学校中表现出与他们身份不相宜的举动,例如:学习方面:不思进取,考试作弊,并宣称“及格万岁,多一分浪费”的治学原则;为争夺奖学金,甚至不惜一切代价;在各种过级考试面前,违背良心去找人代考,或是花钱买答案;无故旷课、迟到、早退,甚至盛行这样一种说法:“大学期间必须做的三件事,逃课、谈恋爱与挂科。”生活方面:铺张浪费,及时享乐,攀比之风盛行,许多人谈论的不是学习,而是谈论你穿的NIKE,我穿的ADIDAS;你喷的LANCOME,我喷的CHANEL;你提的LV,我提的GUCCI;恋爱观表现出扭曲的病态:急嫁、毕婚、非常态恋爱、金钱权利首位婚恋观等,在这种功利恋爱观的指导下,产生了一些不文明的恋爱行为。
3.缺乏公德意识
在小学到中学阶段,学校德育重在强调公德意识,譬如:爱护花草,爱护校园,爱护环境,爱护设施等等诸如此类的公德教育,但是到了大学阶段,学校德育的重心却发生了偏差。人们会认为,大学生或许已经具备了这些素质并把它内化为自身的道德标准了,但是为何这样的一个高知识高文化的群体会产生道德退化呢?这些可笑的行为在大学校园里屡屡发生,如:乱扔垃圾,乱涂乱画,恶意损坏设施,躺在草坪上促膝长谈和嬉戏,抢座位,不排队,大声说脏话等。
二、大学生失德行为原因的分析
1.客观原因
(1)社会大环境的影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体制进行了全面的改革,我国社会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处在社会转型期,我国的政治体制暴露出不完善之处,其中社会法律法规的不健全,社会道德评价和规范标准的出现混乱,致使处在社会中的人价值观与道德观模糊。同样存在于社会中的高校,也难免会出现一些波动。
(2)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碰撞。随着社会的变迁与发展,传统文化在变与不变中似乎没有处身之地。传统文化思想的约束力越来越小,权威之上的形势也有所下降,致使社会既有的道德规范丧失了约束力,从而对人们的失德行为不能起到强有力的制约作用,相反驱动了人们内心欲望的随意性。经济全球化的到来,加剧了世界各国的交流与联系,也带来了文化的相互交流与碰撞。在这种内忧外患的情景下,思想没有定型的大学生们又怎么能经受住如此的侵袭。他们会首当其冲地成为外来思想的接受者与践行者。
(3)高校德育工作的失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那么学校德育的作用就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提高学生道德素质,塑造学生健全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对于学生的道德失范,学校德育工作者该认真地反思其原因。如今高校里,学术造假、官本位以及腐败问题来势汹汹,生活在其中的学生,何能出淤泥而不染呢?重视成绩与说教,忽视知识与人格,一定方面促成学生的道德缺失。
(4)家庭的溺爱。随着计划生育的实施,独生子女在高校中占绝大部分。独生子女被视为家长的掌上明珠,从小就习惯于家长的溺爱,他们想要什么,想做什么,家长都会予以同意。然而在大学,这个自由的天堂里,他们把以往所得到的自由发挥到了极致,甚至做出出阁的事情,这导致以个人为中心的思想随着他们成长而得到滋长。
2.主观原因
(1)耻感意识淡薄。羞耻感是社会道德的基点,每个人都必须以此来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目前在高校中的一些大学生却缺失耻感,甚至毫无耻感意识,做出了一系列难以启齿的丑恶行为。传统的道德思想不能发挥强有力的约束力,耻感意识的淡薄并没有受到他们的重视,那么又怎么能成为他们行事的指南呢?面对繁多的诱惑,他们的道德底线频临瓦解,有无耻感对他们来说,就根本不重要了。
(2)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观模糊。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到来,高校德育在新时代中,表现出自身的不适应,使学生在模糊的道德世界中找不到一种赖以生存的精神依靠,对学生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观的形成带来了阻碍。站在十字路口的大学生,难以在多元化的世界中,找对方向,只有在模糊的道路中,步履蹒跚地尝试着不同的方向,势必带来行为的残缺与扭曲。
(3)欲望的驱使。当代大学生是一个充满活力,具有冒险精神的团体。在思想上,表现出强烈的自我意识、创新精神以及一种“出身牛犊不怕虎”的冒险精神;在行为上,则表现出过度的自我,过度地彰显个性。理性的思维被欲望的魔口吞噬,欲望的种子在心中萌芽。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告诫人们,不要作欲望的奴隶,要正确地认识自己,才能把握自己。
三、高校德育呼唤耻感教育的回归
1.耻感教育刻不容缓
羞耻感是人们道德的底线,是人们内心深处的强烈的一种道德情感。面对如今高校大学生的失德行为,笔者认为大学生羞耻感的缺失,是造成这一现状的内在原因。传统道德中的耻感文化应受到学校德育的发扬光大,并为塑造学生人格起到很好的作用。因此,高校应迫不及待地呼唤耻感教育的回归。
2.耻感教育是高校德育的基础
(1)确立耻感教育的基础地位。中国文化是耻的文化,耻感文化受到了儒家学者推崇与发扬,在传统文化中占据了基础性地位。然而,现今高校德育的重心偏移,政治教育占据了绝对地位,使传统道德教育退出了德育课堂,耻感意识便会随之淡化,导致人们对耻与不耻界定不清。因此,高校德育的基础性任务在于促使学生对耻的认识,培养学生耻感意识,养成学生行以有耻。只有在知耻的基础上明耻,在明耻的基础上行以有耻,才能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必有耻,则可教。
(2)耻感教育是他律和自律结合体。哥伦比亚大学人类学系博士胡先晋指出:“重视“脸”是一种真正的关怀,“丢脸”会给个人带来强烈的羞耻感,不顾“脸”的人会无视社会的约束,因此社会将施加最大的压力以向他灌输“脸”的意识。”胡先晋所说的脸是一种强烈的面子观,是给人内心带来强烈情感的载体。然而做出丢脸的事情会招致社会对其的惩治和施加压力,这是一种他律的表现。而使人们心里产生羞耻感,并依照耻感的内在约束力来行道德之事,这又是一种自律的表现。因此,耻感教育应该结合他律和自律的方式,通过外因与内因的相互作用来促使学生知耻,明耻,行以有耻。
3.耻感教育的培养途径
(1)主体客体化,客体主体化。传统德育的方式是一种由上至下的灌输式教育,而笔者认为,耻感教育是一个互动性德育。为什么说主体客体化,客体主体化呢?也就是在学习与互动过程中主体不再是独一无二的主体,而随时都可以向相反方向转换。耻感意识在这种互动的形式中,得以强化。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耻感教育的同时,也加强了自身的耻感意识。陶行知先生所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要求教师要以身作则,为学生学习树立榜样。
(2)内心对话模式。耻感教育是一种针对学生内心的道德教育,是激发学生羞耻感的教育。德育工作者需要注意这种内心情感的强大的动力作用。耻感教育也是内心对话教育,是一种情感与行动的互动教育。加强内心的自我教育对学生耻感意识的养成起到了强化的作用。怎样形成内心对话模式的教育呢?首先,教师尽量从学生心灵出发,使学生产生强烈的道德情感。其次,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耻感,积累德性。最后,在实践道德过程中,从他律走向自律,使其内心产生一种自我对话,通过对话来约束自己。
四、结论
本文主要针对大学生失德行为,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从而认识到大学生耻感意识的淡化与失落,以此提出了高校德育呼唤耻感教育的回归。就我个人观点看,耻感教育应成为高校德育的基础,为现代德育的建构打下基础。耻感教育的回归为高校道德教育的发展指引了方向,并给传统道德文化带来生机,有效地促进传统道德与现代道德的融合。针对耻感教育开展,笔者认为耻感教育需要主客体的相互转换,即主体客体化,客体主体化。同时还提出一种内心对话模式,以此来促进学生耻感的养成,最终由他律向自律转换。
参考文献:
[1]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5.
[2]陈丽霞.先秦儒家耻德与当代大学生耻感教育[J].当代教育论坛,2009(3).
[3]唐海燕.知耻:大学德育底线伦理探析[J].学术论坛,2007(2).
[4]胡先晋.中国人的脸面观[J].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2006(6).
[5]金耀基.“面”、“耻”与中国人行为之分析[J]. 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2006(6).
[6]吴红伟.当代大学生道德失范现象探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9(19).
[7]许勇,李秉中.大学生道德缺失现象的反思和策略[J].社科纵横,20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