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少”是为了“增加”

2012-04-29 00:44虞文娟蔡建新
小学教学研究 2012年3期
关键词:板画桃园桃花

虞文娟 蔡建新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有一篇课文《剪枝的学问》。课文记叙了小作者在种桃能手王大伯的桃园里看王大伯剪枝,并了解了剪枝的原因,从中明白了“减少”是为了“增加”的道理。

课文中有这么一段话:

春天到了,桃花开了,王大伯的桃园红云片片。浓郁的花香引来了无数的蜜蜂,它们欢天喜地地在花间飞舞。我和小伙伴们在桃园里奔跑着,嬉戏着。看着满树的桃花,我盼望着这朵朵桃花能早日变成又大又甜的桃子。

对于这一段文字的学习,我们教研组制订的目标是:朗读句子,体会桃园的美景,感受作者的心情,了解以景衬情的写法并仿写。根据这样的教学目标,我们设计了相应的教学流程。

[课堂情景概要]

生自由读这段话。

师出示一组画面:桃园全景、桃花近景、桃花特写、蜜蜂在桃花上采蜜图片、一群孩子在桃园嬉戏图片、小作者凝视桃花特写图片各两三张,编辑成自动播放的动画,配以抒情轻快的音乐。

师:你看到了什么?

学生交流画面内容。

师:最好能结合书上的句子说一说。

学生结合文中词句,交流画面内容。

师:在这样的桃园里,作者心情怎样?

学生交流,体会作者当时愉悦的心情。

师:这一段写了桃园的美景,见到这样的景色,你预感到什么?

生:预感到桃子一定会丰收的。

师要求学生想象着画面,体会着作者情感,齐读这段话。

师:如果你来到这样的桃园,你会怎么描写这里的景色,表达自己的心情呢?写一写你眼前的景色和你当时的心情吧。

师再次播放前面的那组动画,学生在音乐中动笔写。

三分钟后学生交流仿写的句子。

课后,我们教研组对第一次试上情况进行了研讨。对这一段教学流程的设计,我们开始并没有多大意见,只是对两次使用同一组动画是否合适有不同看法。教研组内产生了两种不同意见。一部分老师认为,两次动画分别为实现不同的目标,是可以的,并且是用得恰当的。第一次用动画,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对桃园景色有一个印象,唤醒他们大脑中的表象,为下面理解吸收课文语言作铺垫,效果明显。第二次再用这段画面,主要目标是再次呈现桃园美景,唤起表达欲望,丰富写话素材。另一部分老师提出了不同意见。他们认为,第一次动画效果较好,但第二次可以省略。因为两次使用同一组画面,浪费时间。对目标的达成度来讲,第二次用得也不是很合适。前面已出现过桃园景色,已唤醒了他们大脑中的表象,没有必要再唤一次。而学生的表达欲望和写话素材,在这个时候更应该来自课文提供的语言范本,这才是语文学习的主旨。

几番推敲,第二种观点慢慢占了上风。不知是谁的一句话,统一了大家的观点:王大伯剪枝,“减少”是为了“增加”。我们这里的“减少”,也是为了“增加”。

受这句话的启发,一开始就持第二种观点的几位老师得理不饶人,他们提出了更新的观点:就算用一次,这一段画面还可以短一些。

这一回的争论更为激烈,老师们又很快分成了两大派系。

一部分老师坚持保留原设计中的第一次动画,只同意去掉第二次。另一部分老师则坚持不仅要去掉第二次动画,还要把原来已经用得很成功的第一次画面进行缩减。两种观点的老师各持己见。

持前一种观点的老师认为,这一组画面选材精当,画面细腻,尤其是几张人物特写,把小作者当时的内心体验很好地表现出来了。对于几个教学分目标,都很有效果。画面让学生更好地体会了桃园的美景,更直接地感受了作者的心情,画面的渲染也更直观地体现了以景衬情的写法。在仿写中,这组画面又激活了学生对桃园的表象,丰富了写话素材。可以说,这是一次较成功的媒体运用案例。

持后一种观点的老师则认为,每个孩子脑中的桃园是不一样的,每个孩子心中的这个小作者也是不一样的,这组画面过于具体,反而阻碍了孩子的想象,定型了人物形象,不利于孩子对文本的体验。

持后一种观点的老师从薛法根的一篇文章说起了理由。薛法根在《语文教育随想录》一文中讲述过这样一件事情:

我在教学《卧薪尝胆》一课时,原想制作一个“奴仆”的教学课件,生动形象地展现古代“奴仆”的悲惨生活,让学生通过直观的画面领会“奴仆”的含义,进而体会勾践夫妇在吴国三年为奴的悲惨境遇。然而制作课件的老师说需要几天时间,我一时等不及,便改用了板画:

我边画“奴仆”两字的甲骨文,边解释说:“一个女人,被一个男人用大手抓着头发,想打就打,想骂就骂,甚至想杀就杀。这样的女人,在古代就被称为‘奴。”学生看完我的板画、听完我的解说,不由地唏嘘感慨,露出同情与愤怒的神色。我接着板画“仆”字:“有这样一群男人,每个人头上都插着几根毛,表明他们或是战俘,或是囚犯;每个人的屁股上还插着几根毛……”有几个学生笑起来,我严肃地问他们:“假如你的屁股上插着这样几根毛在街上行走,你会有什么感受?”学生立刻安静下来,真切地感受到了这是一种对人的侮辱,把人当做有尾巴的动物看待。于是,我接着板画:“就是这样的一群男人,他们每天还得干很重很重的活,直到累死、老死。”这时,几乎每个学生都深刻地理解了古代“仆”的悲惨命运。

这个“奴仆”的教学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所有的学生不但真正理解了“奴仆”的含义,领会了课文意思,而且感受到了浓厚的汉字文化,对汉字产生了探究的兴趣。普普通通的黑板、粉笔,加上教师平实的解说,却充满了浓郁的语文气息,学出了语文“味”。那一笔一画的书写过程,是在娓娓讲述一个汉字的故事;教师板画汉字的过程,是一本最好的教科书。而这些是多媒体课件所无法取代的,至少课件里面就做不出教师对汉字的独特理解和感受。

薛法根认为:“现代信息技术再先进,也无法展现学生从语言文字描述中形成的人性化的形象。想象的尽管是模糊的,但又是最准确的、最能撼动心灵的。”反思我们的第一次试教,确实如薛老师所说:“模糊的时候,学生很想看清楚些,一旦用科学的眼光让学生看得一览无余了,学习也就失去了应有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动力。”学生在写话中的内容反而被这组画面规定的情节框住了。

根据薛法根“窥探语文”的观点,我们再次修改了教学设计。我们把原来十四张图片减少到了一张图,时间由原来的三十多秒减到了十秒,我们还对画面的切换效果进行了重新设计。画面先是一片留白,随着音乐响起,以水融的方式出现一幅桃园全景图,宽屏模式,上下留白,由淡而浓,由虚而实。接着,音乐中隐约出现乡村孩童的嬉笑,由远而近,由近而远。随着孩子欢笑声的远去,画面渐渐淡去。

在我们第三次上这堂课时,我们采用了这种设计。果然,在学生写话环节,学生想象的内容要优于我们前两次上课。有一位同学的写话内容是这样的:“我们来到桃园里,桃花的清香直向我鼻子里钻,我全身都好像浸在了香气里,我这才明白了什么叫‘沐浴在香气里。”这样从香气的角度描绘桃园景色的句子,前面两次上课时很少出现,可见,我们呈现给学生的画面对学生的想象是有阻碍的。而这一回,画面简单到了只有一幅远景图,没有出现蜜蜂,没有出现孩子。这看图的十秒钟,是给孩子想象的十秒钟,在这十秒钟里,每个孩子都在勾画着他们心中的顽童戏花图,这样的想象画面,正是课文的原版。实践证明,这里的“减少”实现了“增加”。

薛法根说:“如果说信息技术是威力巨大的魔杖,那么教师就是操纵这个魔杖的魔术师。”我想补充一句:这里,还有一个“减少”与“增加”的辩证法。

猜你喜欢
板画桃园桃花
老伯和桃园
桃园建植时品种选择需要注意的问题
桃园寻梦
桃花琐话
清明,又见桃花红
“室”外桃园
黑板上的精彩世界
浅析板画地图对高中生地理学习的作用
“三板”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桃花纷飞,曾许你一眼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