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芳 王江雁 时兰春 仇艳光
摘要 交往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是一种交往过程”。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加强教学交往对于推进教学改革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对提高教学交往有效性的策略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 教学交往 交往 互动 教学理念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交往就是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交往教学论把教学过程视为一种交往过程,即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借助各种中介而进行的认知、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的人际交往和相互作用的过程①。教学作为一种实践活动,是教师、学生互为主体通过课程中介而结成一种交往关系。它包括师生之间的交往和生生之间的交往,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旨在促进人与文化的双重构建。教学交往将教学体验、对话、平等、合作等教学中的新理念纳入自己的体系之中,将教学上升到重视个体生命发展的高度,引导师生共同成长。
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加强教学交往对于推进教学改革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
1 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育本身具有人本价值,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以学生为主体,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教学交往理论正是确立了以发展学生个性与人格为基本教学价值取向的理念。人类文明的发展与进步就是以人与人之间通过语言进行交往的能力为基础的。教育作为一种促进人的发展的特殊社会实践活动,更典型地体现了人类活动的这种特点②。学生能通过教学交往活动提高自己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有效地锻炼表达和交往协作能力。在启发性教学原则指导下的教学活动,师生间的教学交往是一种共同学习的“合作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的积极主动建构者,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甚至是合作者。教学交往的意义,不仅仅是完成教学任务体现“教”的价值,其更深层次的意义就在于尊重每一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独特的感受和理解,在交往中将知识、经验或体验转化成自身的情感、意志和品质,使学生得到完善和提高,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2 提高知识的共享性和教学的有效性
知识不是外在于主体的东西,知识即使作为有根据的陈述、结论或真理,也是根据特定学科或认识形式的探究系统创造出来的。从发生学的角度或个体掌握知识的过程看,知识的掌握绝非一个简单的接收过程。皮亚杰指出:“整个认识关系的建立,既不是外物的简单摹本,也不是主体内部预先存在的结构的独立显现,而是包括主体与外部世界在连续不断的相互作用中逐渐建立起来的一个结构的集合”。在教学交往中,教师不再只是知识的提供者,学生不再只是知识的接受者,教师与学生共同分享、交流与创造各种教学情境中的问题、情感和价值。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合作,在教学交往中教师本着认识的规律,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交往活动中来。在教学交往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会逐渐形成教学世界下人们共享的价值观、信念、规范以及思维方式。此外,交往活动具有理解性,作为知识承载主体的师生,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资源。教学是一个富有创造性的过程,在教学交往中教师以有声或无声言语形式向学生传递着信息,直接或间接地与学生展开对话、进行交流。在这一过程中,师生关系不再僵化,双方的内心世界变得敞亮,也只有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才能更好地把握学生个体的特点从而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学相长。
要提高课堂交往的有效性,关键在于教师,教师的教学观念、课堂管理水平、交往技巧等都对课堂交往效果产生影响。那么作为教育工作者如何实现有效的教学交往呢?
首先,要转变教育理念。教育作为人类的文化传承与社会实践创新活动,应以育人为本。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民族素质。教师在现代教育理念指导下,应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保持教和学的均衡发展。以素质教育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教师要认识到课堂交往中学生是作为独立的主体出现的,学生的交往是出于自身的需要,教师应当是交往的引导者而不是控制者。同时,教师要树立全方位、多层次的教学交往理念,提倡以师生互动来实现教与学的统一,鼓励每一位学生体验和参与实践教学。教师首先要充分了解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和身心特点,精心设计课堂活动,合理安排时间,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满足学生的实践需要,进而通过交流与协作、探索与实践,构建相应的知识结构,促进学生相关技能的形成和发展,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其次,要营造和谐交往氛围。要营造一个易于交往的氛围,使人产生愉悦的体验。亲其师则信其道,教师的亲和力显得尤为重要。我们普遍会有这样的感觉,喜欢上某位老师的课,往往是被老师的人格魅力和精神气质所感染。一个会意的微笑、一个赞许的目光、一个体贴的动作,都会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心和赏识,随之而来的积极的心理效应可直接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和愿望,增加他们的信心。而在这样的课堂上形成的师生之间平等、信任、友善、关爱,同时教师又潜在地激励、鼓舞、熏陶、引导着学生。此外,教师和学生要想获得相互理解和沟通,并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就要求教师走到学生中间去,构建开放式课堂。消除教师的特权,打破教师的知识权威。教师是学生的帮助者、引导者与伙伴,是交往环境的创设者,以交往的合作者、伙伴的角色来关爱学生。特别是对一些学习上比较困难的或不善于表达的学生,教师要予以更多的关注,分析了解其原因,帮助他们增强勇气和信心。
第三,灵活的教学交往形式。课堂教学交往可以分为师生交往和生生交往,由过去的师生单向交往变为多向的、多层次的、多形式的交往。统一的班级授课制度是常见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师还可以组织在实验室、户外等进行第二课堂活动形式。严格的课堂纪律和统一的座位编排方式使学生的交往受到限制,教师要提高亲和力,不要老是站在讲台上指手画脚,要深入到学生中间,缩减交往空间。此外,可重新编排学生的座位,例如采用“马蹄型”、“圆桌型”、“半圆型”等座位的安排方式有利于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可以进行面对面的交流。除了上述教学形式上的交往互动,还要探究教学内容和思维情感上的交往沟通。在教学中运用设疑—解疑的思维反射效应。在教学中,教师同时可将研究性学习引入课堂,使课堂互动内容更为丰富多彩、轻松愉快,使课堂成为充满活力的交流场所,使学生能更好地进行知识的迁移和拓展。比如,课前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发现问题,并通过互助学习小组相互交流讨论,能够解决疑问;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学生说出其思考的过程,分析理由,并对其思维过程做必要的点拨,帮助学生找到更有效的学习方法。此外,轻松活跃的交往氛围,需要教师适当地增添幽默元素,有利于交往的展开与推进。
第四,注重素质教育,创新能力的培养。提倡素质教育,有利于遏制目前基础教育中存在着的“应试教育”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有助于把全面发展教育落到实处。同时,教育需要创新,不能墨守陈规,安于现状。在交往式教学中教与学形成反馈调节机制,当教师把信息传输给学生,学生把应答的信息反馈给教师,教师随后调整教案以追求与学生知识需求相吻合的教学效果③。旨在实现教与学双方互相和谐、相互促进的良性互动机制。在这个过程中,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且开阔了视野,拓展了思维,是一种创造性的学习过程。此外,教育者应更注重知识的发掘过程,对于一个系统性的过程和结论,结合认知顺序和学生的思维逻辑,用问题式教法引导,将教学内容层层剥离,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唤起学生的想象力和求知欲。这样的教学交往活动是以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特别是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为目的,有效提升学生能力素质,使学生具备全面的、多角度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科学的世界观,丰富的想象力和准确的表达能力,最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
注释
① 顾明远,王繁华.国际教育新理念[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
② 胡洪伟.课堂师生交往及其策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
③ 袁学武.交往式教学模式的哲学思考及对培养创新思维的功能[J].教育探索,2006(9):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