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晓芹
摘 要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认识新的发展。本文主要就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理论渊源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提升党的执政能力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 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 方法策略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决定》,提出采取多种手段,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因素来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出充分调动一切因素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是我党对于社会主义社会事业认识新的理论和进展,充分表明了我党更加关注社会的和谐和发展。也充分说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扩展到各个方面。
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渊源
马克思和恩格斯设想了在未来社会消灭城乡差别和工农差别的社会,这种社会描述的是生产力的发展到能够满足另外一些人的需要,从而彻底地消灭阶级对立,使得全体的人民可以共同来享受社会所创造出来的各种福利,使得全体的社会成员能够得到更为全面地发展。这正是构建社会主义社会的理论来源。马克思和恩格斯所描述的目标是共产主义才能实现的目标,如果要在今天的条件下去进行强制执行,肯定违背了客观规律。但是关于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应该如何构建和谐社会,却没有现成的答案。但是马克思和恩格斯起码给了我们几个重要的启示。首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本质来看,至少应该是公平公正的社会,至少不应该是利益群体或者阶层之间互相对立的社会。同时,和谐社会本来就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目标。第三,和谐社会应该是以共同发展来作为基础的。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所倡导的和谐社会同样是属于社会主义性质,同时也是最终实现共产主义所要经历的一个必由之路。
2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特征
2.1 和谐社会的社会结构必然比较合理
社会结构合理就是指社会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是保持一种相对稳定和均衡的状态。在通常情况下这些子系统设计职业、阶级、人口等各个方面。合理的社会结构能够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同时也是社会各项事业良好发展的基础条件。相反,如果社会的结构不合理,则会产生比较多的矛盾。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具备合理的社会结构,可以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
2.2 和谐社会可以让社会的各个阶层得到恰如其分的回报
现代社会之下,人们的社会回报往往只能按照贡献来进行分析,这种贡献包括了人们对于经济以及社会其他方面的各种贡献。以贡献来进行分配的确认,首先是承认了贡献的差异性和合理性。不同行业因为复杂程度以及劳动强度的差别,对社会产生不同的贡献也是符合人们的正常利益。和谐社会按贡献分配的原则实际上是可以调动各个阶层积极性的,能够在社会形成互动、竞争的一种积极状态。将社会财富的“蛋糕”做大,也才可以合理地进行社会再分配的工作。也才可以更好地激发全社会的热情,投入到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去。
3 影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因素分析
(1)贫富差距问题。目前我国收入差距出现了行业之间,地区之间以及城乡之间分配不均衡的现象,收入的差距也出现了不断扩大的趋势。
(2)社会阶层问题。总的来讲,面前社会正在一个重要的转型阶段。加之很多利益格局发生的变化也会产生一些新的社会阶层,伴随着新生力量的不断壮大,必然会伴有新的自我诉求,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阶层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如果不能够得到很好的解决,必然会影响到社会的健康和谐发展。
(3)政治腐败问题。在我国政治腐败在一些地区呈现出范围广、层次高以及集团化的特征。政治腐败使得民众对于执政党、政府的支持和信任有所下降,在局部地区,还因为一些矛盾的激化而出现对立的情况。
(4)就业问题。目前整体的就业形势比较严峻,劳动力的供求也十分紧张,这是当前人们内部矛盾的集中体现,必须要想方设法地降低失业率,提升就业率。
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党提升执政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积极提升中国共产党建设和谐社会的能力,是在新形势之下加强我党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能否在社会形成全体人民各得其所、各尽其能的和谐社会,关键还是在于我们的党和政府执政能力。所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应该摆在非常重要的位置。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提升党的执政能力,以下就相关问题结合自身实践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4.1 实现科学发展是协调各方面利益以及建设和谐社会的根本
科学发展观同时强调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也是发展的重要基础。在进行经济建设的时候要把经济发展的效益和速度进行高度的结合和统一,将提升经济效益作为经济发展的重点工作。科学发展观明确了要在不同社会群体以及不同产业和不同地区的协调发展,这是科学发展最佳的合理模式。先富裕地区带动后富裕地区发展,发达地区带动欠发达地区发展,同时倡导做好合理的规划,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发展循环经济和绿色产业,注重对于资源的合理利用,在满足当代人需要的同时还要满足子孙后代的需求。
4.2 正确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
要维护好社会稳定,就要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各种矛盾。在改革开放后,比较常见的一些矛盾也主要是发生在人民内部的矛盾。一些群体性的事件也大多是由于收入分配、征地拆迁以及农民负担等关系到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所引发的。所以必须积极协调和处理好这些人民内部矛盾,努力将纠纷和矛盾消除在萌芽状态。建立人民内部和谐,团结进取的社会新风尚,更好地促进各项事业的稳步有序推进,化解发展中所产生的各种人民内部矛盾。
另一方面,要依法妥善处理好各种群体性以及突发性的事件,防止矛盾的转化和激化,同时还要健全预防机制以及化解各种矛盾的机制,另外要注意维护正常的社会稳定以及社会秩序。同时也要给予人民群众自我权利表达的渠道,也要倾听群众的意见,虚心向人民群众请教,了解他们的生活疾苦以及需要社会给予帮助和解决的问题,想方设法给予安抚和解决,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
4.3 坚持依法执政
依法执政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核心内容,有助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树立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的良好形象。同时依法执政也是贯彻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依法执政,就是要要求执政党自身要在法律所允许的范围内进行活动,不能享有超越法律的其他权利。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在整个国家生活中都处于领导地位。但是,在法律面前,中国共产党应该和其他的政党、团队一样,不能使自身的执政行为超越法律所规定的范围之外。
4.4 重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人心决定成败,利益又决定人心。这两句话,充分地反映出了中国共产党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在进行事关国计民生的大事面前,都要认真考虑不同阶层群众的利益要求。人民群众中绝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始终关系着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全局,关系着社会安定以及人民安居幸福,这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