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莺
摘 要 会计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信息的提供者。应用型会计人才是会计行业的中坚力量。职业技术学校对会计人才的培养应顺应知识经济潮流对应用型会计人才的定位,确定应用型会计人才的培养目标及培养方式,使学校培养的应用型会计人才适应经济需求。本文就高职院校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高职教育 会计人才培养模式 改革方案 团队导师制
1 高职教育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的必然性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会计职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熟悉专业业务,拥有良好职业道德的会计人员,在企业管理中具有广阔的就业空间。知识经济的到来,经济的发展要求职业教育与素质教育重新结合,并侧重于职业教育,以适应知识经济对人才高素质的需求。为适应21世纪社会变革对高职教育和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必须对高职财经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
2 知识经济时代会计人才需求定位
知识经济的到来使世界进入了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知识、理论、方法、技术每天都在飞速发展,而会计也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融自身于经济发展大环境的一门学科和经济体系,会计史学家迈克尔·查特菲尔德曾经说过:“会计主要是应一定时期的商业需要而发展的,并与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所以知识经济时代的会计人才,应该是应用型的会计人才,要符合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具备不断更新知识体系,不断提高理论水平,不断强化操作的能力;同时作为一名应用型会计人才不仅要懂会计、懂财务,还要懂管理、懂法律、懂金融。所以与应用型会计人才相对应的会计职业教育要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要求,不断更新培养目标,不断改进教育方式、方法,从而使应用型会计人才在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前提下逐步完善。
3 高职教育的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目标
目前,会计类学生在就业后普遍存在上岗难,无法独立完成基本的会计业务,且熟悉岗位及业务的磨合期较长,使得企业在招聘会计人员时不得不把从业经验放在首位,最终导致应届会计类毕业生就业难的结果。改革目前的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就是要在真正意义上做到以就业为导向。
高职教育的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必须着眼于培养21世纪所需要的应用型会计人才,结合知识经济时代对会计人才的需求,适时调整培养目标,实现从人才培养的单一化向多样化转变;应当从培养知识型、职业型、专业型人才向培养学习型、创业型、复合型人才转变;应当注重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研究,树立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的新观念,倡导自主成才,让学生自主地学习,把培养学生的进取精神和创新能力放在突出位置。
4 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案
为达到高职教育的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目标,应解决好以下三个层面的问题:一是专业技能、专业理论、基础知识三者关系的正确处理;二是以岗位实训为基础,强化专业技能训练;三是重构以就业为导向课程体系。
4.1 具体理论教学环节的改革
(1)教学内容的改革。会计是一门融理论和实践为一体的专业性课程,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这就要求把现实的财务会计实践活动引进教学内容中来,通过模拟真实企业的业务往来,系统地讲授财务会计的基本账务处理程序及其相关注意事项和相关技巧。(2)教学方式的改革。全面使用案例教学,同时通过多媒体课件、教学视频等现代化教学方法及手段,把比较枯燥的理论教学形象化和生动化,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提高学习的效果。推行分组讨论、角色扮演,岗位轮训等教学模式与方法,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体,真正成为教学改革的主力军。(3)考核方法的改革。不用一张考卷来决定学生的成绩,把学生的平时成绩、实验课上的操作能力、实践环节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思维能力与创造能力融入考核范畴。
4.2 实践教学环节改革
(1)改革会计实践教学方法及手段。针对会计学职业教育的特点,会计实践教学应以仿真模拟企业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经济业务、会计核算程序、会计凭证在各会计岗位的传递程序为实训内容,采用直观真实的原始凭证、记账凭证、会计账簿和报表,以工作内容或岗位分工为导向进行会计业务模拟实务演练,从而使学生对会计工作的全貌有清晰直观的了解。(2)建设与会计实践环节相适应的校内外实训基地。高职教育是一种以职业能力为基础的高等教育,其目标是培养适应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建设与会计实践环节相适应的校内外实训基地,包括场所、设备、教学指导人员、教学计划等等,是高职教育的基本硬件,是实施职业技能训练的根本保证,是实现实习就业一体化的重要措施。(3)加强“双师型”会计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教师是高等职业教育事业的基础和主力,学校应加强对教师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提高的训练,多组织教师到其他高职院校进行参观学习,与同行交流最新的教学理念;鼓励教师到高等院校进修或到企业挂职锻炼,并参加相应的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取得相应资格证书,提升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理论教学水平及实践操作技能。
4.3 推行团队导师制会计人才培养模式
团队导师制会计人才培养就是要充分体现高职教育特色,充分发挥导师在学生职业教育中的积极作用,把知识传播、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从过去的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变,在对学生的职业教育、实践指导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就是要通过综合素质训练,调动学生的自主性、求知性、实践性和创造性;就是要通过全面的素质教育,使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生理与身体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团队导师制会计人才培养,应贯穿高职会计教育的整个阶段。从一年级开始,就应该为每个班级的学生配备相应的专业指导教师,帮助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了解相关岗位的最新前沿信息,树立正确的学习理念和学习方法,指导解决学生在实践、实习中遇到的问题。通过导师的引导,提高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兴趣、学习的质量和自我学习的能力。
专业导师应当指导学生掌握会计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使学生初步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会计观”(能够站在企业和社会角度认识会计系统的定位,并能根据社会经济、技术等的进步确定自己如何更新知识、培养能力以最好地适应社会),具有宽广的视野和自我学习和知识扩展的能力。
教育创新的根本在于教师的观念创新、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以及教师教学活动的创新。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当今时代,新知识层出不穷,知识更新周期不断缩短,这就要求教师应不断以新的知识充实自己,不断更新、补充和优化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完善教学质量,才能成为学生热爱学习、学会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楷模。
参考文献
[1] 林丽叶.高职会计实践教学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19).
[2] 刘爱英.会计人才培养和会计教育改革问题研究[J].财会教育,2012(10).
[3] 谷新民.高职会计教育模式改革的研究[J].会计之友,2009(1).
[4] 胡伟.应用型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探析[J].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