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启发式教学在三大构成课程中的应用

2012-04-29 00:44杜霞
科教导刊 2012年29期
关键词:启发式教学应用

杜霞

摘 要 启发式教学既是一种教学指导思想,又是一个教学原则。在中国设计教育发展非常迅速的今天,三大构成已成为中国艺术院校的重要基础学科之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高校需要为社会培养、输出大量复合型高等人才,这就需要高校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本文大胆探讨启发式教学对三大构成课程的推进作用,从而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与发展。

关键词 启发式教学 三大构成课程 应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构成教育对技术的过分注重,导致学生的独创性慢慢消逝。学生智能训练的淡化,又致使构成课程与各自专业设计的联系匮乏,形式化严重,创造性思维缺乏。因而,避免三大构成教学过程中的“八股文”现象,已成为当今艺术设计教育的一个时代性课题。下面就启发式教学在三大构成中的运用,谈谈个人的想法。①

1 启发式教学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的根本

培养学生的形象和逻辑思维能力是设计基础教学的目的和任务。在三大构成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启发式教学,依据教材内容设计问题,根据学生特点提出问题,例如:学生遇到一个优秀的平面广告或编排设计案例,不知道怎样去欣赏,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启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增强学习的理解力,使教材的内容与教学的形式达到完美统一。提问是启发式教学的方法之一,如何提问,问什么?是启发式教学中提问的关键所在。如果提出的问题太深奥,难以启发学生思考,提出的问题太简单,又不必使学生积极思考。由此可见,启发得当与否,是能否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根本。②

2 认真备课,深入钻研教材,细致了解学生,更好运用启发式教学

三大构成是设计基础课。讲授三大构成,绝不只是让学生学会几种构成方式,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各种感官能动性。例如:在讲授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时,提问:什么是“点”?同学们根据教材上“点”的概念解释道:点只有位置,没有大小和形状。我又问:如果“人”和“地球”相比,“人”就是一个点,但“人”是有形状的啊,这不是和教材上的定义相违背了吗?同学们被问得哑口无言,面面相觑,不知道该如何解释。我进一步引导学生,点和面是个相对概念,点的放大就是面,面的缩小就是点。但在生活中,很多“点”往往具有“体”的特点,我们不能一味地理解点的“无大小和无形状”的概念。因此,在设计构成的学习中,会出现很多复杂和有趣的东西,这就要求学生举一反三、活学活用,灵活对待设计的概念。我的正确引导,使课堂情况变的活跃,使学生深入理解了教材,培养了学生思考的各种能力。由此可见,在运用启发式教学时,教师应深刻钻研教材,熟练掌握,即使出现了课堂启发的意外情况,教师也可以“万变不离其宗”,有效驾驭课堂局面。③

3 提问与讲解、讲述相结合,增强教学的启发性

运用启发式教学,使学生乐于思考、勤于思考和便于思考是教师课堂教学的目的。教师应该做到教学难易程度适中,启发得当和得法。把提问与讲解、讲述配合使用。以讲解解决难题,以讲述带过一般问题,用讲解、讲述两种方式为提问准备条件,再以问题突出重点,启发学生思维积极活动,引导学生理解分析。

例如:为了验证形式美法则中统一与变化的相辅相成关系,我举例国内广告大奖“南方黑芝麻糊”广告在当年的嘎纳广告节上“分文未取”的现象展开讨论,引导学生分析原因,得出结论:东西方的文化存在差异,情感的表达方式迥异。“老外”不明白“南方”传递对孩子的怜爱之情,对推销自己的产品有何作用,所以没有认同我们“南方”广告的世界性高度。也就是说,在极其个性的“变化”中,我们失去了统一的“共性”,因此,没有得到多数人的认同。通过这种讲述与启发提问相结合的方式,启发学生运用形式美法则中的统一与变化设计原则进行合理设计,这样既提升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与主观能动性,又消除学生听课的疲惫感,增强了课堂气氛的互动性,同时也有助于提高了学生的接受、理解、分析并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④

4 如何运用启发式教学

4.1 求“同”存“异”,彰显个性

运用比较法去分析三大构成中较为相同的构成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温故知新,实现知识的迁移。凡此种种均可以课堂教学中产生开窍效应。例如:色彩构成中的纯度对比与明度对比,很多学生总是分不清两者的关联与差异。这时就结合图例,给学生大量播放明度对比和纯度对比的幻灯片,通过图例的比较帮助学生分析两者的异同点,突出色彩对比的“对比性”,提出疑问,激发学生积极思考的兴趣,加深其记忆,在“对比”中准确理解这两者的概念。

4.2 以点带面,“点”处设疑

启发式教学,常把一个问题分解成几个点,“点”是学生已有的知识点;“面”是指“点”的具体化,以“点 ”来探寻“面”的新领域。这样做,能克服提问设疑中的盲目性,符合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例如:在讲完立体构成中装置艺术的概念和历史后,我提出问题——“装置艺术”和“艺术杂耍”究竟有哪些区别?这一问,很多同学就陷入了沉思状态,大家仿佛很难去界定这两个概念。

面对这种状况,我采取了层层突破的启发式探讨。先从装置艺术的特征入手,由“点”及“面”地进行分析。装置艺术是一种开放的艺术手段,为了激活观众,扰乱观众的习惯性思维,将刺激感官的因素夸张,强化或异化。装置艺术也是一种可变艺术,艺术家既在展览期间改变组合,增减或重新组合。这些特点无不与文化息息相关,没有文化的设计,就谈不上是艺术,装置艺术就是设计者对创作的当时当地当景文化情感的倾诉。而艺术杂耍仅仅表现在形式上,无内涵和文化底蕴可言,纯属哗众取宠。

当然,装置艺术也会与时俱进。当代装置艺术不再反叛传统博物馆展览。相反,已成为博物馆新宠儿。例如:美国圣地亚哥当代艺术博物馆,在它举办的67次装置艺术展览中,有58件被博物馆收购,成为永久收藏品。⑤

在课堂教学中,我以“点”带面、层层递进的启发式分析,使学生由表及里,“浅”入“深”出地理解课程的真正内涵,同时也实现了教师课堂教学的维“浅”维“实”效果,可谓一举两得。

5 小结

启发式教学是一种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的教学方法。启发是一种艺术,它使学生从单纯的“听而有得”的被动局面转移到“思而有得”的主动局面中来。三大构成课程中运用启发式教学,在课堂内外采取灵活多样、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要求教师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不断从先进经验中吸取一切教育学和心理学的最新成果,来改进教师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艺术。因此,时代要求我们教师时刻更新观念,转换思维,掌握与时俱进的先进教学理论,根据学生在各个教育阶段的年龄特征、心理特征,进行因材施教,实现真正的素质教育。⑥

猜你喜欢
启发式教学应用
材料科学基础课程启发式教学改革探讨
启发式教学在高职院校足球教学中的运用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教学创新方法研究
简谈数学课堂中的启发式教学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分析膜技术及其在电厂水处理中的应用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运筹学》教学模式探讨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