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红禹 贾喆
摘 要 父母教养方式是影响儿童社会化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儿童发展的最大最直接因素。 不同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性发展有显著的差异,包括对学业、人格和问题行为等各方面的研究表明,恰当的父母教养方式有利于儿童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父母教养方式 儿童社会化 儿童发展
中图分类号:B84 文献标识码:A
Talking about Parents' Teaching Styles
CHEN Hongyu, JIA Zhe
(School of Psychology, Shandong Normal University, Jinan, Shandong 250014)
Abstract Parenting styles is an important factor to impact the socialization of children, and the most direct and biggest factor to impact children's development. Different rearing of children's h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to children's social development, including academic, personality and behavior problems in areas such as research shows that proper parenting styles are conducive to children's healthy development.
Key words parenting style; socialization of children; children's development
0 引言
家庭是儿童生活和教育的最早环境,也是儿童社会化的最早环境。在影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各种因素中,父母教养方式是最主要的。有人通过对不同学派的观点的研究,以控制和温暖两个重要的概念为基础,提出常见的三种教养方式:专制型、权威型和放纵型。近年来,父母教养方式一直是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国内许多专家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采取各种方法对父母教养方式在儿童发展中的影响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究,也对中西方教育方式的不同进行了研究。
1 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学龄前儿童的主要活动场所是家庭,父母教养方式对其影响是直接的也是重要的,这也是研究者对此更多关注的原因。进入学校后,儿童的主要活动场虽然变成了学校,但生活环境和周围刺激的复杂化,从某种意义上讲,更体现出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儿童在学校的人际交往、学习成绩、环境适应能力,都与教养方式有着潜在或直接的影响。从童年到青少年经历的生理和心理各方面的变化,都影响着亲子关系,父母必须调整自己的教养方式,以帮助青少年更好更快的成长。
父母对孩子的过分管制,如替代思考、行动限制等,这些所谓的关爱,并不能给孩子提供更多的保护,反而会带来更多心理上的伤害。有对子女的学业成就进行的研究表明,专制型教养方式对学生的学业成就有直接的负向影响,原因可能是专制型父母以绝对的高标准要求子女。如果子女的行为或行为结果不符合要求,就会进行严厉惩罚。因此子女就很可能产生严重的逆反心理,表现为学习更不用功,成绩更差,甚至逃课逃学。相反,父母要求非常严格,也可能导致子女为避免惩罚,而形成强烈的外部学习动机,而过强的动机反而会影响学习效率;此外,父母教养方式通过子女的目标定向和学业自我概念,不同程度的影响其学业成就。权威型教养方式则有利于子女追求掌握目标和学业自我概念的发展;专制和放任型则相反。因此,父母应更多采取权威型教养方式,从而积极影响子女的学业成就和身心健康发展。
另有对初中生人格的相关研究表明,过分关心会使孩子缺乏对应对失败和挫折的能力,导致心理承受能力差;父母的惩罚和过度保护等都是不良教育方式,会使孩子体验到无能和失败、丧失情感支持、否定自己,甚至产生行为问题。因此,父母的惩罚和过分保护等不良养育方式都会使孩子在与父母的交流中得不到应有的良性支持,产生退缩或封闭,长期如此,孩子可能会变得孤僻、不合群,从而不利于身心发展甚至产生心理问题。
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认知、人格和社会化发展都有重要的影响。维果斯基认为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成人创设的环境和提供的指导非常重要,这种指导即父母的教养方式所体现,通过指导,儿童的认知能力才能超越原有水平向上发展。儿童时期是个体生长发育、身心发展最迅速的时期,也最容易受到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家庭不仅提供了生活保障,更重要的是对人格形成的积极影响;研究表明,父母长期不恰当的教育方式会使子女形成各种不良人格特征,从而为人格障碍、神经症的发生提供了病前人格基础。如惩罚和过度保护等都会导致不同程度的不良人格。而社会化过程不仅显示了品德发展和个性完善的过程,也从中获得了行为方式的各种成分,所以儿童的社会化问题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2 其他相关研究
2.1 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依恋的相关研究
国外有研究表明,情感的可获得性和父母的鼓励有助于儿童的独立性发展。父母对子女温暖的照顾,以恰当方式养育子女,子女多形成安全型依恋;对子女过分干涉,子女缺少父母关爱则多形成不安全依恋,其中,父亲与子女有隔阂,子女缺少母爱多形成恐惧型和回避型依恋。还有研究发现,专制型教养方式与儿童依恋的安全性呈正相关。
2.2 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学业的相关研究
有相关研究发现,父母教养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孩子的阅读水平;父母教养方式通过子女的目标定向和学业自我概念等不同途径,对其学业成就产生影响,权威型教养方式有利于子女追求掌握目标和自我概念的发展;专制型和放任型教养方式不利于学业成就水平的提高。
2.3 父母教养方式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
有研究表明,不良教养方式可能是子女患神经症的因素之一。也有研究表明,父母教养方式对子女的焦虑、抑郁情绪有影响,无抑郁高中生的父母教养方式带来更多情感温暖和理解,而轻中度抑郁者有更多的严厉惩罚和过分干涉保护体验;父母投入的情感温暖和理解越多,子女的积极情绪越多,焦虑抑郁程度也越低。
2.4 父母教养方式与青少年行为问题的相关研究
研究发现,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的社会性发展,以及各种问题行为(如酗酒、反社会行为等)有显著影响。内隐攻击性与父母的严厉惩罚和过分干涉等因子有显著正相关。另有研究表明,专制型父母教养方式下的儿童,在同伴交往中要么攻击同伴,要么被同伴所统治;放纵型父母教养方式下的儿童,当其攻击行为没有受到限制时也更多表现出攻击性。
3 研究的不足和展望
文献检索发现,父母教养方式的研究已经取得了许多有成效的结果,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为,目前研究虽然注意到在真实环境中研究父母教养方式,但实践却过于简单、过于形式化,仅靠访谈和问卷根本无法完全真正把握父母教养方式的实质,不能称之为真正的生态化研究;父母教养是父母与子女间的动态作用过程,但绝大多数研究只考虑了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的影响,而没有考察儿童的行为特征对父母教养方式的反作用,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中的各因素影响;父母教养方式是影响儿童社会化的外因,已有研究较少的考虑到儿童对父母教养方式的理解,以及这种理解如何影响儿童发展。
从以往研究看,父母教养方式的研究从单向决定观到双向互动观,再到生态学理论模型。未来的发展趋势还可能表现在以下方面:由于生态化理论、家庭系统论等观点的影响,研究者应从亲子互动角度进行父母教养方式的研究,并更多关注家长与子女间的相互作用;研究应不仅局限于问卷法,使得方法更加多样化、综合化,把家庭作为一个系统,结合访谈、观察等各种方法,考察特定情境中的亲子互动过程;父母教养方式与青少年的相关研究应进一步运用到社会、家庭和学校中,使理论和实践相互促进,从而进一步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安芹.影响儿童依恋风格形成的家庭因素.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1.9(4):312-315.
[2] 陈陈.家庭教养方式研究进程透视.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1(6).
[3] 陈欣,杜建政.父母教养方式与内隐攻击性的关系研究.心理科学,2006.29(4):798-801.
[4] 杜宇锋,李永超.父母教养方式与初中生人格的相关分析.精神医学杂志,2008.2l(6).
[5] 董会芹,张文新.家庭对儿童欺负受欺负的影响.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50(3):127-131.
[6] 方平,熊端琴,郭春彦.父母教养方式对子女学业成就影响的研究.心理科学,2003.26(1):78-81.
[7] 关颖,刘春芬.父母教育方式与儿童社会性发展.心理发展与教育,1994.4:47-51.
[8] 王丽,傅金芝.国内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发展研究.心理科学进展,2005.6.13(3).
[9] 俞国良.学习不良儿童的家庭心理环境、父母教养方式及其与社会性发展的关系.心理科学,1999.22(5):389-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