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化学课程教学困境与对策探析

2012-04-29 06:58程春梅
科教导刊 2012年3期
关键词:教学困境化学高职

程春梅

摘 要 目前高职院校《化学》不同程度地存在教学被动低效、教与学脱节的教学困境,本文从教材设置、教学方法、考评方式、学生主体四个方面对化学教学困境存在原因进行了剖析,结合教学实践体会,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构建应用型课程体系、革新教学方法手段、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和加强学法指导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 原因 对策 教学困境 化学 高职

中图分类号:G423文献标识码:A

The Teaching Difficulties and Strategies of the

Chemistry Course in Vocational Colleges

CHENG Chunmei

(Nanjing Engineering Vocational College, Nanjing, Jiangsu 211135)

Abstract Current vocational colleges "chemical" has varying degrees, teaching passive inefficient, disjointed teaching and learning difficulties, from the materials set, teaching methods, evaluation methods, student teaching four areas of chemical, analysis of the plight of the reasons for the existence, teaching practice experience, it puts forward to build application-oriented curriculum, innovative teaching methods, evaluation system and to establish a diversified study method and other measures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Key words cause; strategy; teaching difficulty; chemistry; vocational colleges

《化学》作为许多高职院校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在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发展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它既是学生后续专业课学习的基础,同时也是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基础和源泉,是学生以后完成更深层次学历深造的必要知识准备。但在高职院校化学教学过程中常常存在教师教得累,力不从心,教学被动低效;学生学得烦,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相互脱节的现象。这种教学困境如何去分析解决,是高职化学教师面临的课题。

1 教学困境存在原因分析

1.1 教材设置的不协调

大部分高职院校化学课程采用统编教材,尽管近年来在实用性等方面有所改观,但仍有欠缺。从教学内容、知识体系上看,是高中化学教材的简单压缩版,教材设计理念上仍固守以学科中心的传统模式。过于强调学科系统性,难以适应高职教育基础课学时大量减少的客观需求;内容太杂且枯燥,直观形象的图文资料相对较少,语句缺乏生动性和趣味性;知识结构配置不尽合理,与所学专业缺乏紧密的联系和协调性,难以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作好铺垫。

1.2 教学方法的不合理

教学方法的革新一直在倡导,但在实际教学中仍在走传统教学方法的老路子。传统的灌输式讲授注重了知识的传递,却忽视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使本该主动去做的事成为一种被动的接受。

由于高职化学课时相对较少的限制,为完成教学任务,实验环节往往被削减,有的学校甚至基本没有化学实验课。即使有也往往是一些简单的验证性实验,缺乏探究性、创造性实验。这完全有悖于化学作为实践性学科的本质。

1.3 考核方式的偏面性

目前许多高职院校采用由平时、期中、期末三部分按比例总评得分的方式,而期中期末是一纸试卷定结果,其比例占总分70%,题型多为填空、单选、简答和综合题等,偏概念和理论考查。从根本上看是沿用了应试教育模式,脱离了高职教育以培养能力为本位的本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教改深入发展的障碍。

1.4 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够

近年来高等院校逐年扩招,持续的“高中热”以及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偏见,使高职教育几乎沦为了“零门槛”教育,学生生源质量普遍下降。进入高职学校的学生只经历了初三一年的化学课程学习,化学基础薄弱,加之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弱,动力缺失等,造成学习主动性不高。这也是导致高职化学教学困境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

2 教学困境对策建议

2.1 调整教材内容,构建应用型课程体系

对大多数非化工类高职院校而言,化学课程只是文化基础课之一,如何找到与专业需求相符的契合点是化学教师需解决的问题。以我校建筑类专业为例, 在教学内容上注重简明阐述最基本、最通用的化学基本原理和规律,略去一些非必要的部分,同时增加与专业密切相关的教学内容,如硅酸盐水泥的化学成分与生产,硅酸盐水泥熟料矿物及其特征,硅酸盐水泥的腐蚀与防护,建筑用胶凝材料的配制与使用等。学生在学习与其专业目标密切联系的化学知识时,更易领悟这些知识;当所学有所用,知识能在专业实践中得到证实,则更乐于主动学习。

2.2 革新教学方法手段,以实验促创新能力的培养

摒弃传统“填鸭式”教学,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积极探索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创新。

注重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注意将身边的化学、生活中的化学、新科技动态、化学发展热点和工程实例等教学课堂。如对建筑类专业学生,在电化学原理及其应用教学环节,从电化学的原理出发介绍硅酸盐水泥用中钢筋腐蚀的电化学性质,水泥对钢筋的物理化学保护作用,分析讨论钢筋腐蚀机理。这种针对工程实际中化学问题的分析,锻炼和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注重学生自学探究与课堂讲授相结合。除化学基础理论与基本原理应由教师重点讲解外,应根据不同专业设计拓展内容模块,尝试不同的诸如目标教学法、启发讨论教学法、发现法、自学辅导法、探究式讨论法等灵活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感到学而不厌,培养学生自己研究问题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例如,对电子类专业学生就原电池教学内容环节设计了学生自学、撰写小论文、课堂讨论的教学方案,使学生成为学习积极主动的参与者。

重视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借助多媒体教学网络,大量高质量多媒体课件、电子教案、音像教材库组成的多媒体信息体系可成为生动而颇具有吸引力的传授者。通过多媒体网络开展实践性教学,让学生借助网络搜索与新课内容相关的知识链接,扩大了课堂教学信息量,为学生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延伸了课堂的广度和深度,提高了课堂效率。

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强的学科,化学实验在促进学生掌握理论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培养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3 改革考核方法,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

转变传统考评观念,将素质教育理念融入考评体系,树立以“能力测试”为核心的考试观,科学的考核评价将成为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推进器。

在考核内容上,除了考查知识记忆性、技能技巧性内容,更要设定一定比例能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显现学生独创见解的题目。考核形式上应注重针对性、多样性和生动性,如开卷笔试、半开卷笔试、口试、实验设计操作、小论文、综述、课堂评价、社会考察调研等。在操作方式上,可采用学生自评、互评、小组评价、教师评价等。

在考评构成上,应适当加大平时考核的力度和比例,如平时成绩占30%,考评学生日常学习中的主动性、积极性、投入程度和团结协作精神,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变化,对身边事物、社会现实的关注程度,各种学习能力的提高、发展情况,创新表现等。期中考试占30%,可采用开卷形式,重点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能使教师有针对性地作教学部署调整。期末考试占40%,促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全面系统复习和掌握。这种考评构成可让学生在平时忙起来,从而减轻了期末的考试压力。

2.4 针对学生个体差异,加强学法指导

充分重视学生个体差异,将学生进行层次分类,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予以有所侧重的关注度,有针对性地制订分层教学目标、分层教学方法和分层考核。创设“因材施教,分类指导”的教学环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引导和自身努力能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尝试不断让学生产生成就感,做到低起点、高要求,从简单细微入手,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化学教学不仅是知识传授过程,更是自我学习能力培养和提高的过程,因此,必须重视教学中的学法指导。教会学生如何开展探究性学习,如何开展自主学习,如何开展合作性学习,引导学生善问、会问、主动探究,举一反三。如指导学生自主学习,针对分散系及其分类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的“问题讨论卷”和“总结归纳表”,让学生在已学物质分类知识基础上,自主归纳分散系分类依据、方法。通过这种自主学习方式掌握Fe(OH)3胶体的制备方法,溶液与胶体的鉴别方法,透彻理解胶体概念、性质,完成溶液、胶体、浊液三种分散系的比较表格。学生在自主探索过程中获得结论,从中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激发了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参与文献

[1] 刘晓艳.论五年制高职化学校本课程的开发[J].新课程研究,2009(12):48-50.

[2] 陈学姝.对五年制高职化学教学改革的思考[J].中等职业教育,2008(29):6-7.

猜你喜欢
教学困境化学高职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高中作文教学的困境与建设性对策研究
初中英语单词教学困境及对策探究
奇妙的化学
如何走出小学音乐教学的困境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