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珊 郭光普 程舟 杨晓伶 朱云国
摘 要 对学习成绩的考核是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对成绩考核模式的改革是决定教学改革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在分析环境生态学现有考核模式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考核模块,重视形成性评价、“评价主体“多元化”、完善终结性考试、加强实验过程考核、建立课程反馈机制、加强形成性评价在课程成绩中的权重比例,建立模块化成绩评价体系等改革措施,形成了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成绩评价体系。
关键词 环境生态学 成绩考核 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
Performance Assessment Model Reform ofEnvironmental Ecology
LI Shan, GUO Guangpu, CHENG Zhou, YANG Xiaoling, ZHU Yunguo
(College of Lif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ongji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92)
Abstract Assessment of academic achiev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eaching, performance assessment model for the reform of education reform is one of the key factors to determine the success or failur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blems in the existing assessment model based on the proposed establishment of evaluation modules, the emphasis on formative assessment, "assessment body" diversity ", perfect end of the examination, strengthen the experimental process of assessment, feedback mechanisms to establish programs, formative evaluation in the curriculum to enhance performance in the weight ratio, the establishment of modular performance evaluation system reforms, and promoting the formation of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performance evaluation system.
Key words environmental ecology; performance appraisal; reform
课程考核是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十分重要的环节.也是检验教师教学效果、评价学生学业水平的重要手段。①如何通过有效的评价工具和方法,对课程成绩进行准确、客观、科学、公正地评价,不仅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方法也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充分发挥成绩评价的改进、激励、发展功能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项有效措施,也是目前高校大部分课程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环境生态学是一门运用生态学理论,研究人为干扰下生态系统内在变化机制、规律和对人类的反效应,寻求受损生态系统恢复、重建和保护对策的科学。②是我院开设的第一批生物技术专业基础课,主要包括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两部分内容。在前期的教学工作中,笔者针对传统成绩评价方法仅窄化为期末考试分数,忽视对整个教学环节进行考核的现象,在合理分解考核内容的基础上,逐步建立了能覆盖整个学习过程,反映学生学习态度、操作技能、创新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的考核模块,构建了由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考试共同组成课程成绩的模块化成绩评价体系,对课程进行全程考核。同时针对每一模块特点建立了个性化的评价原则、规范化的考核方式、多元化成绩评价主体和评价手段,力求对各模块成绩进行标准化、数字化管理。此外,完善了对成绩的统计分析,以利于全面、准确、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促进课程教学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1 原有考核方式存在的问题
以往对环境生态学成绩的考核方式单一,过多地强调期末考试分数,对其它考查方式不够重视。闭卷考试成绩所占课程总成绩的比重较高,试卷中需短时记忆的内容多,需理解及联系实际问题的题目少,无法较好反映出学生真实素质的发展状况。尽管将实验成绩计入到总成绩中,但实验成绩所占比重较小,成绩来源主要依赖于实验报告,未将实验预习、实验操作过程、实验态度、合作精神等内容列入考核范畴,不能客观、全面反映学生在整个实验过程中的表现。此外,学生到课情况、课堂上的行为规范、课堂上的表现、作业的完成情况、对课程的意见和建议等内容没有列入考核范围,考核内容尚未覆盖整个学习过程,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综合素质的培养。
2 改革措施
2.1 建立考核模块,重视形成性评价
高校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考试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然而以往对学习成绩的评价往往以期末考试为主,忽略了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全程评价。针对上述问题,在加强对平时理论教学、实验教学的考核的同时,我们重视对学习态度、协作能力、创新思维等方面的考核,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使考核内容更全面、合理,有助于学生轻松学习,从容地面对考试,表现出较好的学习主动性。将形成性评价分解为考勤及行为规范、理论教学过程、实验教学过程及学生意见反馈等模块,对每一模块的考核内容、方法进行了细化。针对不同模块,制作了个性化、操作性强的记录表格,并形成电子化数据,不仅便于期末进行模块成绩的总评,也有助于总结教学经验、促进教学管理、提高教学水平。
2.2 评价主体 “多元化”,关注团体作用与学生个体贡献的区分度
改变以往任课教师作为唯一成绩评定人的现状,引入实验员、学生等多评价主体共同参与成绩评定的模式,促进评价主体由“单一化”走向“多元化”,由“他评为主”走向“我他结合”。 例如在实验教学成绩评价中,实验员对学生在实验器具借还、实验秩序、卫生维护等方面给予评价。环境生态学实验教学以小组为单位,部分实验成绩以合作小组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价,以往因同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态度、学习能力等存在差异,出现“不出工不出力”、“出工不出力”的现象,导致小组成员对完成共同成果的贡献大小不等,而在课程评价过程中未加以区别对待,有失课程考核结果的公平公正性。在此次考核模式改革中,我们引入总分等级区分法体现小组学习中的个体差异。先以小组为单位以PPT的形式对实验结果进行汇报,依次对部分实验成绩进行评价,并以此评价结果代表该小组的平均水平。以此小组的实验成绩乘以小组成员数,得到该小组该此部分实验的成绩总和。在此基础上,让小组成员对实验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评,并根据表现分出若干个等级,根据等级不同来合理分享小组所取得的总成绩,这样若小组中某个成员表现的十分优秀,并得到全体成员的认可,可以获得明显高于小组其他成员的评价。这种评价方法较好地引导了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动性,体现考核结果的公平公正性。
2.3 完善终结性考试
环境生态学是生态科学与环境科学相交叉渗透形成的学科,注重生态学基础的知识与原理在人类实践中的具体应用。为了避免试卷中出现太多需要死记硬背的内容,使试卷成绩能够较好地反映学生的真实学习水平,我们尝试对考试内容进行了较大力度的改革,建立了试卷素材库,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相关生态问题自拟题目,将其完善后纳入试卷素材库,加大试卷中对具体环境事件进行分析或通过理解即可获得正确答案的题目。一方面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另一方面有利于反映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2.4 加强实验过程考核,提高成绩评价合理性
实验考核是环境生态学实验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如何客观、公正、科学合理地评价学生的实验成绩,不仅直接影响学生的实验积极性,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也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而且实验考核制度也是对教师教学质量的检查评定,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③我们按照实验准备、实验报告以及课堂表现3个模块对实验进行全过程考核。对实验准备模块主要通过检查预习报告完成情况、课堂提问检测预习效果、学生在借还实验器具等方面表现的方式考核。实验报告主要考核实验报告填写是否全面、正确,数据记录是否合理,实验结果是否正确以及实验分析讨论的深度和广度。课堂表现模块主要考核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协作能力、操作规范性,引入学生自评和学生代表互评机制,综合带教教师的评价最终确定每位学生的课堂表现成绩。
2.5 建立课程反馈机制,有效推进课程改革
在以往的环境生态学教学过程中,已在实验报告中开辟了“意见及建议”一栏,鼓励学生对实验内容、课时安排等提出建议和意见,绝大多数学生都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和建议,为实验教学改革提供了很好的素材,很多问题已在随后的实验过程中得到了解决,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此基础上,我们将这一模式推行到整个课程中,通过问卷调查、试卷中加入有关内容等方式,将其量化并体现在模块成绩中,尽管分值仅占总成绩的2%左右,但此操作一方面是对学生在此过程中付出努力的一种肯定,可以增强学生的主人翁责任感,另一方面可以收集到更多对教学内容、实验安排、考试模式等方面进行改革的最直接素材。
2.6 加强形成性评价在绩中的权重,建立模块化成绩评价体系
以往环境生态学成绩主要由期末考试、实验成绩两部分组成,分别占总成绩的80%、20%。建立了模块化成绩评价体系后,我们加强了形成性评价在课程成绩中的权重,摸索了各模块成绩的合理权重比例,初步形成了新的成绩评价体系。在此评价体系中,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分别占总成绩的60%、40%。考勤及行为规范、理论教学过程、实验教学过程、学生意见反馈等4个模块依次占形成性评价成绩的10%、30%、55%、5%。这种成绩评定办法较为科学、公正、合理地评价出学生在整个课程中的学习情况,有利于将学习重点放在培养科学素养上,得到了学生的认可。
3 结束语
实践证明,这种综合成绩评定方法改善了学生不注重平时学习,靠考前突击取得成绩的现象,提高了任课教师给学生打分的科学性,能够较为科学、公正、合理地评价出学生的真实水平和能力,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励学生重视教学过程将学习重点放在培养科学素养上,得到了教师和学生的肯定。然而这种评定方法依然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同怎样保证高效的实施?怎样使各模块成绩比例更合理等,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围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思考能力与创新能力”这一高校课程教学主要目的,继续探索完善现有考核方法,推进教学改革进程。
基金项目(同济大学教学研究与建设项目基金,2000 104039)
注释
① 陈玉清.以学论教:学业成绩的教学质量考核价值及其实现[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1).
② 赵晓光,石辉.环境生态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③ 李珊,郭光普,程舟.在课程改革中提高生态学实验教学质量[J].科教文汇,20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