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翔
摘要:网络问政的常态化和制度化是推进中国政治文化建设的新精神。要促进这一新精神成为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新动力,必须突破其面临的各种障碍并积极创造条件。为此,需要提升党政干部执网能力,探索符合实际的特色性运行模式,整合群众问政渠道、扩大覆盖面,深化问题答复制与责任追究制,并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
关键词:网络问政;政治文化;中国;新精神
中图分类号:D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1494(2012)03-0017-05
当代中国正处在社会快速转型时期,经济转型是“根”,文化转型则是“魂”,文化转型强调的是整个社会制度向上的运动,而体现政治文化转型的网络问政的常态化和制度化是中国政治文化的新精神,它必定会在文化大转型中得到充分发展。
一、网络问政及其常态化、制度化的含义
(一)网络问政的含义
“网络问政”顾名思义,就是通过“网络”进行“问政”,“网络”是“问政”的手段和平台,“问政”是目标和结果。“网络问政是指各级党和政府运用互联网积极与网民沟通互动,了解民情、汇聚民智,为其制订政策、做出决策、解决问题提供群众基础和科学指导,是新时期一种新型的执政方式,体现了党和政府崭新的执政理念。”[1]可见,这里的“问”有“询问”、“诘问”、“追问”和“问责”等含意,并且是互动和双向的“问”;而各级党和政府与民众相互间是“问”的主体和“被问”的客体。对于政府来说,这是了解民意、汇聚民意、科学决策的重要途径;对于网民来说,这是参与公共事件讨论、表达自身权利诉求的有效方式,而实现其常态化、制度化则是一种根本的保障,是中国政治文化的新亮点。
(二)网络问政常态化和制度化的含义
网络问政是新时期政治文化发展的产物,实现网络问政的常态化是大势所趋,它主要涵盖以下方面内容。一是党政领导干部通过网络倾听网络民意,实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已经成为各地各级党群机关和政府的共同行动。养成上网了解信息成为领导干部除了读书、看报、听广播、看电视之外的“第五种习惯”和“第五项修炼”。二是网民的积极参与常态化。网民所议论的话题、所提出的意见,即使是个人的,但其来源于生活和社会,必然代表着一定的群体,在一系列公共事件中,绝大多数网民一再证明自己不是“麻烦制造者”,而是建设性推动者。三是网络问政之网站建设的常态化。中国政府网被称为“24小时不下班的政府”,自网站正式开通以来,内容建设不断深化更新,技术设备及保障不断优化,网上互动和服务逐步增加,日均页面浏览量达到452万人次,成为政府对外传播的重要窗口、政务公开的重要渠道、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平台、与公众互动交流的重要通道。在线交流、实名开通博客、网络留言等已经成为常态化现象。各地各级机关政府网站正如火如荼地在建设、发展和完善中。四是网络问政的内容常态化。通过网络快速、便捷、直接听取民意,可以广开言路、了解民情、集中民智。在信息爆炸、全球化和政治经济形势复杂的情况下,政府问政于民,可以知施政之得失而使决策有依据;问需于民,可以知群众所需所急而使决策具有针对性,减少盲目性;问计于民,可以凝聚民众智慧而使各项重大决策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民众,转化为群众的自觉实践行动。通过网络“问政、问需、问计”,在交流和沟通中实现社会和谐发展,体现出党坚持走群众路线的新形式,也创新了民主形式,从而成为中国特色政治文化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二、网络问政成为政治文化新精神的客观依据
“必然王国中的完全自动化将扩大空闲时间,使人类得以于此确定自己的个人存在和社会存在,这将是通向一种新文明的历史跃进。”[2]互联网推动了中国社会文明进步,“网络问政”已经以新技术日新月异般的态势和速度,迈向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和水平,从虚拟走向现实、由“愤青”走向“理智”、从“网络问政”走向“网络问责”,它的常态化和制度化成为我国政治文化的新精神。
(一)构建服务型政府的内在要求
中国政府正在快速地向服务型政府转变,而服务型政府的责任之一就是及时向社会提供客观信息。政府由传统的“信息控制”到现代“信息疏导”的转变,由过去重“管”到现代重“理”的转变,迫切需要建立“网上统一战线”。“管”蕴含着权利,表现的是指挥与服从,以规章制度为支撑,而“理”蕴含着智慧,表现为沟通与协作,它是一种韬略,是富有人文精神的内涵,支持“理”的是一种文化精神。网上统一战线中,统的力量源于“理”。因此,网络问政是构建服务型政府的内在要求。首先,网民规模的不断扩大是构建服务型政府的群众基础。在新形势下,互联网不断融入经济生活、社会生活,也深度融入到我们的政治生活中,使广大网民参与到网络问政之中,使党和政府信息源空前扩大。其次,政府网站是政府信息公开的法定渠道。政府部门应当主动将公开的政府信息,通过政府公报、政府网站、新闻发布会以及报刊、广播、电视等便于公众知晓的方式公开。再次,新形势下,党政干部学网、懂网、用网显得非常重要和迫切。党政干部只有这样才能及时迅速地收集民情民意,才有可能做出符合民意的正确决策,这既是为人民服务宗旨的要求,也是党的群众路线在互联网时代的客观要求。最后,人们思想的多样性、差异性、选择性体现在网络问政的平台上,不同意见或许大量增加并且多样化。这样,在打造服务型政府中,就必须秉承兼容并包的民主精神,使网络问政成为构建服务型政府和阳光政府的重要一步。
(二)创新民众参政议政督政的民主形式
网络问政正悄然改写着中国的政治景观。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正获得越来越多的尊重,网络民主成为中国政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新形式。丰富的民主形式需要以健全的民主制度为前提,并向健全的制度求证民主的合理性与稳定性。通过制度使网络问政成为一种有效、有序、有形的民主新形式。只有这样,网络民主才能真正发挥时代特色和技术优势,并有机融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政治格局之中。网络监督离百姓的生活最近,网络监督的便捷性和广泛性让公众多了一个自由表达的空间。与其它表达意见的形式相比,网络监督所受的限制最少、门槛最低,最接近百姓的日常生活。同时,网络监督具有强大的聚合力和交互性,可以大大压缩“暗箱操作”或“消息封锁”的空间,可以为进一步形成强大的舆论创造基本条件。这样,既可以起到民众参政议政监督的作用,又可以丰富民主形式,使网络问政借助网络媒体实现了与传统媒体的“双剑合璧”,从而形成监督合力。面对网络监督,对于党政干部来说,发现要早、核查要快、定性要准、处置要依法。
(三)构建荟萃民智与倾听民意的信息库
中国社会信息化的发展,特别是网络技术的进步,社会模式与社会行为的转型,使决策者和普通民众都可以无障碍地出现在同一个平台上,网络可以为社会各方迅速提供广泛的信息。网络舆论正成为社会舆论的源头,新的社会意见阶层正以网民人群为基础而产生,他们的舆论力量影响着政府的决策与社会治理的结构,代表着现实社会民众的呼声和诉求,也代表着社会和国家整体利益的要求。所以,网络问政成为构建吸纳民意、荟萃民智和疏导民心的信息库。首先,网络问政成为表达民意的新平台,是党“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内在要求。要深入贯彻落实我们党“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就要坚持做到问政于民、问需于民和问计于民,就是要做到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和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网络问政平台使人民的声音得到了充分表达、人民的智慧得到了有效迸发,从而体现了党的执政理念。其次,网络问政创新了实践群众路线的方式和方法。通过网络问政,领导者足不出户就可以了解到相当部分民众的所需、所想、所求,奠定了有效调查研究和形成科学决策的基础;民众也可以在第一时间了解到政府的方针、政策、路线并及时反馈它们在执行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这样“一来一往”的循环,政府和民众实现了有效互动,必定会促进各项事业健康快速发展,从而使网络问政成为新时期实践群众路线的重要方法和方式。
(四)有助于提高党和政府的执政能力
首先,网络问政考量领导干部的执政智慧。在社会转型期,互联网已经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前沿阵地,随着网络技术和社会思潮的发展,网上意识形态、思想观点的争论将长期存在,这就给党的意识形态提出“信仰”考验;互联网在使社情民意得到充分表达的同时也会使一些言行在网上被渲染和放大,就极有可能使个别事件给党和政府公信力提出“信任”考验。其次,网络问政有助于推动党和政府的建设理论、制度、方法创新,进一步促进党和政府科学化建设的进程。在强大的网络问政平台上,党员领导干部的应对能力、承受能力得到充分“凉晒”,时时刻刻都给党的干部队伍提出“能力”的考验。再次,现代领导干部把应对“网事”当作自己的必修课而形成政治自觉。网络舆论爆炸式地扩散信息和极端化地放大民意,可谓民意汹涌,这对党的组织运行提出“管理”考验;对社会热点问题麻木、迟钝地“躲”或者“堵、删、封、拖”已经和时代要求、人民群众的诉求格格不入,网络问政已对党的新闻宣传提出“引导”考验。总之,积极推进网络问政的常态化制度化进程,有助于提升执政党的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能力,是改进工作、创新服务的助推器。
(五)提供了反腐倡廉的新动力
“一切有权力的人都是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遇到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 [3]。网络问政为民众监督权的实现提供了全新的广阔平台,可以有效揭露腐败,迅速形成舆论压力和产生持续威慑效应。网络反腐在这个平台上不断走向制度化,有助于提高政府的廉洁度与公信力,极大地提供了反腐倡廉的新动力。如何更好地运用网络反腐、完善网络反腐机制、建立网络反腐机构、拓展网络反腐渠道和健全网络反腐体制,是值得深入思考的新课题。要积极通过发挥网络有效揭露腐败的功能,迅速形成舆论的功能和产生持续威慑效应的功能,举报腐败行为,对腐败行为进行曝光和发表评论,对腐败案件的查处情况要进行跟踪报道,从而保障民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的切实行使。
三、网络问政成为政治文化新精神存在的障碍因素
(一)网络问政的体制机制障碍
首先,目前的管理体制依然是层级式的管理体制,很难与基层形成互动。随着网络等信息社会的发展,社会管理规模不断扩大,复杂程度不断增加,层级式管理带来的层级增多、机构臃肿和缓解冗长,使得领导层级之间、领导与群众之间联系越来越间接,极大地限制了相互间的联系。其次,由于网络问政的体制机制障碍造成了信息渠道不畅的问题。由于信息传递过程的节点繁多、人为参与和干扰因素过多,信息极易出现失真、变形和延滞的现象。这就必然带来信息公开的有效性不够而流于形式和走过场,或者避重就轻而缺乏实质内容;还会带来信息公开的程度不够,致使一些信息被行业或部门垄断、控制而不能公开和共享,最终影响对问题做出正确、及时的回应。
(二)官僚作风导致的政府网站“休眠”不作为障碍
政府网站作为网络问政的重要载体,其数量越来越多,作用也越来越突出。但是,因官僚作风而导致的网站“休眠”等行政不作为现象,目前还以多种形式不时地存在。主要有以下形式:“整体休眠”,指的是整个政府网站基本上长时间不更新或者网站栏目里没有新鲜有用信息内容;部分功能“休眠”,指的是网站部分功能正常,而与政府工作相关的重要内容如网上办公、在线服务等功能无法进入或使用;更新速度“休眠”,指的是部分政府网站信息的更新速度缓慢,严重滞后于现实发展;沟通功能“休眠”,即指的是一些政府网站在线交流互动、沟通平台等交流和传播功能的消失;公仆意识“休眠”,指的是一些政府工作网站在线咨询等栏目存在不及时回复网友提问或答非所问等情况。
(三)网络问政参与过程中的欺骗性、不规范性、不安全性和参与主体的不平等性等障碍
首先,网络问政是借助于网络进行的,而在网络环境中信息容量具有无限性,一些虚假或错误信息造成严重的信息污染,政府和其他网民很难在短时间内对网上信息进行判定,于是网络信息的可信度和客观性难以得到保证,使网络问政信息具有欺骗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强。其次,由于网络存在安全性问题,政府网站可能受到黑客袭击,与公民相关的个人信息就有可能被滥用,或者政府文件被篡改,这样造成公权和私权都受到侵害,于是再完美的网络问政也就难以真正实现,这就需要政府切实维护网站安全并消除网络运行中的不规范性与不安全性。再次,网络问政参与主体的不平等性障碍,一方面指的是由于贫富差距造成的参与机会的不平等带来的网络问政障碍,另一方面指的是由于那些既懂信息技术又掌握行政权力的“技术官僚”可能利用技术手段操纵政治的网络问政障碍。正因为有以上障碍的存在,导致行为人之间基于人性的最基本的信任感变得越来越模糊,最终对良性网络问政的政治文化的形成带来负面影响。
(四)网络问政空间的“泛政治化”障碍
这种障碍指的是:网络释放了公众的话语空间和话语表达权。尽管我国各级政府对于网络舆情的重视程度在普遍增加,网络管理和网络舆论的引导能力也在不断提高,但是在众多公共事件中,公共权力不时会受到质疑或者会出现公权力与网民的对立,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网络问政空间的“泛政治化”——政府在回应网民关切、消除公众质疑、引导网络舆论等方面的种种不足。例如,一些地方和部门在对待舆论引导上,看到批评政府官员的言论就“禁”,甚至利用手中权力对网民进行打击报复;查到政论激烈的帖子就“删”或者“封”;对民众的怨气不加区分的一味去“堵”;对于应承担责任的工作失误就“瞒”、“推”或者“避”。这些网络问政的“泛政治化”在短期的影响可能使公众与社会管理者的矛盾激化;长期来看,必然会造成主流意识形态与草根观念的二元对立、网友对官方信息的习惯性质疑,或者带来网络舆情呈现无序化、情绪化等状态。
四、网络问政成为政治文化新精神的实现途径
(一)提升党政干部的执网能力
执网能力是指党和政府在其职责范围内依法掌控、管理和运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发展民主政治、市场经济和先进文化的能力,是党和政府执政能力在互联网领域的具体表现。在新形势下提出加强党政干部的执网能力建设,不但意味着党和政府对新媒体的重视从一种不自觉状态上升到了高度的自觉状态,而且还体现了党和政府对新事物的认识和把握能力的提升,证明了党的先进性,同时对党提高执政能力提出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为使网络问政形成一种优秀的政治文化,要求党政干部极大提升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即重新认识媒体、高度重视媒体、善于借助媒体、主动引导媒体、学会善待媒体和认真研究媒体;同时应认识到自身占领舆论阵地、把握舆论导向、引导社会热点、化解社会矛盾的责任;着力构建了解网络舆情的具体工作机制,督促媒体深入网络热点现场,促进政府网站成为热点事件的权威发言者和信息集散地,组织成立应对网络媒体的“专家库”,构建和完善应对网络媒体的“技术工具箱”和建立完善网络媒体管理体系与秩序体系[4]。除此之外,还应该提高网络舆情应对能力、转变公务员对互联网的认识和观念,深入了解各类网络媒体和互动交流平台的作用,或建立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等。
(二)探索符合实际的特色运行模式
符合实际的特色性运行模式不仅是理论上的,更是现实性的;不仅是人力和物力方面的,更是技术层面的;不仅应具有公共通用功能,更应该体现不同部门和不同问题的特色。可见,实现网络问政的常态化和制度化是一个系统、长期和复杂工程。首先,在运行流程方面。从表面上看,网络问政的环节可以概括为“提问——审核——回复——反馈”四个环节,但实际运作流程还是比较复杂的。这四个环节是网络问政整个过程的骨架,但并未涵盖所有的细节,尤其是主管部门的协调、监督作用没有体现出来;“回复”环节是内容最为丰富的,各个部门在回复网民问题之前要经过部门内部一个相应的处理流程;网站为呼应网民担当好流程优化职责,包括一系列技术的应用。其次,在工作机构方面。各级党政部门应设立一个单位负责“网络问政”工作,额定编制人数,实行全员聘任制,通过绩效考核和内部职称评定拉开薪酬档次,建立人员能进能出的人才流动优化管理模式。再次,在资金保障方面。实行财政投入与自收自支相结合的运行保障模式,硬件设施及前期筹办费用等政府给予必要投入,日常运行和人员费用开支通过市场化经营得到资金弥补。最后,在内部管理方面。建立完善的制度,制定严格的工作纪律;在新模式运行初期阶段,通过各种媒体扩大影响,强化舆论监督合力,推动群众诉求问题的解决。
(三)整合群众问政渠道,扩大覆盖面
量变是质变的准备,质变是量变的突破,只有网络问政覆盖面达到足够的量的积累,才能实现网络问政视角下政治文化的进步。而这个覆盖面主要体现在参与网络问政的网民数量和网民类群、网络空间覆盖范围、网络问政的内容范围等方面。首先,在网络问政的网民数量和网民类群上,随着网络技术的进步,应不断吸引更多不同群体的网民参与到网络问政中来,激发他们参与的兴趣热情、提升他们的参与水平和创造和谐的网络问政环境,使网络问政主体、客体都有量与质的提升。其次,在网络问政覆盖技术和空间上,应整合现有渠道资源,把网站、热线、信函等信息渠道纳入一个网络数据库处理系统,利用互联网实现对群众诉求的公开受理与反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办公软件系统搭建群众诉求的智能化处理和分转系统;通过制定网络问政等各项制度建立一系列的长效工作机制,实施一系列严密的工作流程,在“网络问政”工作中实现“公开、互动、结合、整合、清楚、分析”等目标,以此促进党委、政府与网民畅通、充分、有效的沟通与互动。最后,在网络问政的内容覆盖上,应体现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原则,而不断丰富更新网络问政的内容和形式,使网络问政成为人民群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文化元素。
(四)深化问题答复制与责任追究制
网络问政中“问政”是流程的起点,对所问问题的答复和解决是流程的终点和落脚点,整个流程的完美实现更依赖于“问”与“答”双方的共同责任的协调落实。所以,深化问题答复制与责任追究制是实现网络问政常态化和制度化的重要保障。首先,从督办和落实答复机制上讲,一方面,应创造督办单位既有权威且又有不怕得罪人勇气的社会氛围;督办工作要有创新的理念,整合督办资源形成督办合力;督办方法要行之有效,要多样化,针对不同的督办事项采取书面督办、现场督办、网上督办等方式,力抓问政后的效果。另一方面,党政机关在实现网络问政常态化的同时,要把需要进行网络问政的议题、形式、时间等通过制度化的形式确定下来,即建立一套问政后的网络意见分析及问题答复机制。其次,从责任追究制上讲,一方面,网络问责的特点就在于抓住问题一问到底,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使各种责任得到应有的担当。网络问责的快速发展正昭示着我们这个社会政治文化的进步。另一方面,责任的落实与追究必须借助于完整的制度体系,只有建立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才能够提升网络问政的公信力和提高民众参与度,才能使网络问政的常态化和制度化成为现实。
(五)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
政治文化体系内网络问政的常态化和制度化,是网络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网络问政的常态化和制度化才有实现的可能。首先,以阵地建设为依托,打造既大又强、既优秀且影响广泛的网络文化平台。通过对骨干网络企业的打造,建立一批在国内外有较强影响力的综合性网站和特色网站,发挥重点网站的建设性作用。要贯彻“积极利用、科学发展、依法管理、确保安全”的方针,通过舆论引导、宣扬文化主旋律而发挥网络文化主阵地作用。其次,以技术创新为动力,不断提高网络文化的传播力、辐射力、影响力;发展和采用新技术、新材料和新业态,拓宽网络传输渠道,占领网络信息传播制高点;鼓励创作融会古今中外优秀文化精髓的网络文化作品与精品佳作,不断充实更新健康向上的网络内容。再次,以人才建设为支撑,努力培养造就规模宏大、素质优秀的网络文化人才队伍。加快培养网络高层次领军人才队伍,尤其要加强内容建设人才队伍、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和技术人才队伍的建设。最后,加快形成法律规范、行政监督、行业自律、技术保障、公众监督、社会教育相结合的互联网管理体系。通过网络法制体系建设工程而优化“网络问政”环境、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网上吸引力。
参考文献:
[1] 邓兆安,张涛.中国式网络问政[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10:56-57.
[2] 马尔库赛.单向度的人[M].刘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183.
[3]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册[M].许明龙,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154.
[4] 邹庆国.应对“网络问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140-160.
责任编辑任浩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