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世明言》中的民俗语汇研究

2012-04-29 18:13黎蕾
现代语文 2012年3期
关键词:语汇语词民俗

摘 要:《喻世明言》作为被称为“市民文学”的《三言》之一,题材广泛,较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具有典型的民俗特色。本文结合语言学和民俗学的理论方法,对《喻世明言》中的民俗语汇进行定量统计分析,收录典型的民俗语词,研究其具体分类、音节结构特点以及语义的发展演变情况。

关键词:《喻世明言》民俗语汇音节结构语义发展

《喻世明言》成书于晚明时期,作为重要的“市民小说”,较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具有典型的民俗特色。关于《喻世明言》主题词的研究,前人主要把眼光放在吴语成分(孙鹏飞,2001)、经济语汇(董蕾,2006)、吃食义场语汇(宗丹,2007)等方面,而从民俗语汇角度研究的比较少。本文结合语言学和民俗学的理论方法,对《喻世明言》中的民俗语汇进行定量统计分析,收录典型的民俗语词,研究其具体分类、音节结构特点以及语义的发展演变情况。

一、民俗语汇的界定

钟敬文先生在《民俗学概论》中指出:“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民俗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布和演变。”关于“民俗语汇”,曲彦斌先生的定义是:“民俗语汇,是指那些反映不同习俗惯制主要特征或民俗事象的词语,包括成语、谚语、歇后语、惯用语、俚语和一些江湖切口、行话、隐语等社会习俗语”(曲彦斌,1989)。之后,谭汝为(2004)、杨振兰(2004)、李阳和董丽娟(2011)等学者都对民俗语汇的概念作出了解释。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将民俗语汇界定为反映了民俗事象或涵化了民俗要素的语词的总称,分为民俗词和民俗短语两部分。

由于《喻世明言》成书时处于近代汉语发展时期,与现代汉语已有很大相近之处,在民俗词和民俗短语的界定上,我们依据马真(1980)、吕叔湘(1979)、朱德熙(1983)、王洪君(1994)等学者对短语和词的界定的解释,通过比较古代和现代词和短语的差异,认为凡拆开后不能表示原合在一起时所表现的民俗语义的组合为民俗词,如“拜茶”(请客人喝茶);拆开后仍能表示原来的民俗语义的组合为民俗短语,如“闹洞房”。

依据上述标准,本文共收录《喻世明言》中的民俗语词517个,其中词442个,短语75个。

二、《喻世明言》中的民俗语汇概况

《喻世明言》题材广泛,其中的民俗事象涵盖了生活、生产、民族文化、宗教信仰等多个方面。本文从民俗生活、人生礼仪、称谓词和特殊民俗事象四个角度对《喻世明言》中的民俗语汇进行归纳,同时又从这四个角度延伸出几个不同的方面,构成上下义关系。

(一)反映日常生活、生产的民俗语词

《喻世明言》以市民生活为题材,很多语词反映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活动,可分为饮食文化、节日娱乐、居住建筑、商贸活动四个方面,共收录民俗语词170个。

1.饮食文化方面(共收录47个)

(1)表示待客食物:共计25个,如“酽酒(味醇的酒)、茶、食次(酒菜和点心之类的食物)、酒脯(酒和干肉,后泛指酒肴)、鲜鱼羹”等。

(2)表示使用器物:共计12个,如“杯箸、酒壶、酒嗡、食垒(放食物的盒子)、水火炉(供暖酒热水用的便于移动的铜制小炉)、撩锅(汤锅)”等。

(3)表示待客礼节:共计10个,如“看茶、点茶(沏茶)、拜茶(请客人喝茶)、烹炰”等。如:

母曰:“吾儿之友,必是端士”。遂烹炰以待。(《范巨卿鸡黍死生交》)

“烹炰”指做饭。“烹”为“煮”,“炰”为“烧烤”之意,“合”指“做饭”。

2.节日娱乐方面(共计30个)

(1)节庆民俗方面,共计19个,如“年节,暖火盆、放爆竹、吃合家欢;清明节,踏青、玩景;元令节,赏元宵、架鳌山、悬挂花灯”等。如:

时值正和二年上元令节,国家有旨庆赏元宵。五凤楼前架起鳌山一座,满地华灯,喧天锣鼓。(《闲云庵阮三偿冤债》)

“架鳌山”是宋元时俗,指元宵夜用花灯与彩饰扎制成巨鳌状的假山。

(2)日常娱乐活动方面,共计11个,如“双陆(一种类似下棋的游戏)、拖画眉(挑逗画眉)、博戏”等。

3.居住建筑方面(共计36个)

(1)建筑方面,共计19个,如“廊屋(正屋旁的过道)、坐启、瓦屋、草堂”等。如:

三巧儿分付:唤在楼下坐启内坐着。(《蒋兴哥重会珍珠衫》)

“坐启”指日常起居、休憩、会客的处所。

(2)器具方面,共计17个。如《陈御史巧勘金钗》中的“校椅”(一种可折叠的轻便坐具,也叫“交椅”“胡床”),《范巨卿鸡黍死生交》中的“土榻”“坐榻”等。

4.商贸活动方面(共收录57个)

(1)交易场所,共计10个,如“牙行、客店、招商旅店”等。如:

当时张公一头走,一头心里想道:“我见湖州墅里客店内有个客人,时常要买虫蚁,何不将去卖与他?”(《沈小官一鸟害七命》)

那边客店牙行,都与罗家世代相识,如自己亲眷一般。(《蒋兴哥重会珍珠衫》)

“客店”是指专门供商人居住和存放货物的地方,与“招商旅店”同义;“牙行”是指旧时为买卖双方说和或代客买卖,并抽取佣金的商号或个人。因此,“牙行”既可以作为商业交易场所,也可以看作是商业职业的代称。

(2)经济行为,共计47个,如“抽税、生理(做生意)、交割(授受银货的行为)、讨价、还价、交易、出脱”等。还包括一些商业上的礼节迷信,如“烧利市”(商人在开始营业时烧纸祭献福神的行为)、“择吉日”等等。

(二)反映特殊人生礼仪的民俗语词

人生礼仪密切关系到人们的生活,也是反映当时社会民俗习惯的重要方面,《喻世明言》中的特殊人生礼仪主要是婚嫁、丧葬、诞生和成人礼四种。

1.婚嫁礼仪方面(共计62个)

(1)服饰方面,共16个,如“红幕、色衣、红花、银揲子、金花、红锦”等。

(2)器物嫁资方面,共16个,如“妆奁、请帖儿、香花灯烛、定礼、红毡”等。

(3)婚嫁礼节方面,共30个,如“纳彩问名(向女方送订婚聘礼并询问女方的名字生辰)、吃茶(订婚)、行聘、交拜、闹洞房、卷帐、送亲”等。如:

柴夫人就孝义店嫁了郭大郎,却卷帐回到家中,住了几时。(《史弘肇龙虎君臣会》)

“卷帐”是指新郎在女家结婚,三日之后新婚夫妇带妆奁回到男家。

2.丧葬礼仪方面(共计79个)

(1)服饰方面,共计7个,如“麻衣、孝幕、孝服、缞麻、缟素、重服、练囊”。

(2)方式方面,共计5个,如“槁葬、火厝、首丘(归葬故乡)、衣冠冢、火化”。

(3)器物方面,共计21个,如“灵陑(灵车)、断送(指衣衾、棺本等殡殓的东西)、棺木、衣衾棺椁、瓦棂、棺材、香烛纸帛”等。

(4)丧葬礼节方面,共计46个:如“做法事、吊孝、焚冥资、挂纸钱拜扫、春秋祭祀、回丧、撒骨殖”等。如:

回丧之夜,就把梅氏房中,倾箱倒箧,只怕父亲存下些私房银两在内。(《滕大尹鬼断家私》)

“回丧”即回避。旧时认为人死后,在一定日期鬼魂回家害人,家里人在这一天要回避。

3.诞生和成人礼方面

《喻世明言》中的描述并不多,诞生礼主要见于《滕大尹鬼断家私》中提到的“三朝”,生儿三日,设宴招待亲友的“汤饼会”,周岁时做的“萃盘故事”,成人礼主要是“及笄”和“束冠”等。

(三)称谓词

封建中国长期受到宗法制度的制约,在很多礼俗中体现出明显的封建等级特征,最大的体现便是在称谓词方面。本文收录《喻世明言》中表示民俗意义的称谓词,共计100个。

1.交际礼俗中的礼貌称谓

(1)表卑贱,10个,如“老身、老娘、浑家(对妻子的贱称)、敝人、贱妾、小生”等。

(2)表尊敬,13个,如“大官人、恭人(对官员妻子的封号)、县君、大娘、客长”等。如:

薛婆当时满脸堆下笑来,便道:“大官人休得错怪,老身一生不曾要别人一厘一毫不明不白的钱财。”(《蒋兴哥重会珍珠衫》)

老年妇人在和青年男子对话时,将自己贱称为“老身”,而尊称青年男子为“大官人”。

2.宗族等级制度下的民俗称谓

(1)表示长幼关系,7个,如“姑娘(姑母)、老亲翁、老人家、丈人、尊亲长”等。

(2)表示主仆关系,8个,如称呼主人为“主母、娘、奶奶”等,称呼奴婢为“小养娘(婢女)、上灶(端茶水的仆役)、梅香(旧时多以‘梅香为婢女名字,故名)、婆娘”等。

(3)表示官民关系,10个,百姓对官员的称谓有“恩台、县尹相公、堂上官、爷爷”等。

3.特殊称谓词语

(1)表现某种情感(多为贬义),共10个,如“拖油瓶(再嫁妇人所带的前夫的孩子)、泼皮、光棍(地痞、流氓)、老无知、老禽兽”等。

(2)为了避讳或礼貌而使用的委婉称谓,共6个,如“小娘(妓女)、行首(妓女的领班)、弟子、擦桌儿的”等。如:

宋四公仔细看时,有些个面熟,道这妇女是酒店擦桌儿的,请小娘子坐则个。(《宋四公大闹禁魂张》)

“擦桌儿的”是指宋元时称酒店的巡座卖唱的歌妓。

(3)受到方言影响而产生的称谓词,共3个,如“白日撞、鸭黄儿(詈语,王八蛋之义)、店都知”。如:

你莫非是白日撞么?强装么公差名色,掏摸东西的。(《沈小霞相会出师表》)

“白日撞”是指白天入室的盗贼,苏州方言词。

(4)宗教称谓词语:共11个,如“檀施(施主)、首僧、参头(寺院中负责引导香客参拜随喜的职事僧)、和尚、苦行、太保”等。

(5)因为职业而得到的称谓,共22个,如“媒人、艄子(船尾掌舵的人)、助教、教授、博士、庖人(厨师)”等。

(四)反映特殊民俗的民俗语词

1.宗教信仰

宗教长时期统治着中国封建社会的精神领域,在《喻世明言》中描写宗教的语词显示出一定的民俗特色,共收录47个。

(1)宗教术语,14个,如“报君知、关煞(旧时星象家称所谓命里注定的灾难)、焚香请圣、八卦”等。

(2)礼节语词,33个,如“合掌作礼、拈香、斋供、品经咒、焚香点烛、摆列羹饭、烧化纸钱、盥手烧香”等。

2.地域民俗

需要说明的是,下述地域民俗语词与上述的有所不同。这里的地域民俗指的是除了苏州本地之外的其他地方的民俗,如《穷马周遭际卖鎚媪》中提到“媪”和“妈”(南方称“妈”,北方称“媪”);《杨谦之客舫遇侠僧》中提到的滇蜀美味“蒟酱”;《杨八老越国奇逢》中提到的日本地方民俗语词“海叵罗、长刀、髡头跣足”等,共32个。

3.委婉隐语

出于礼貌、避讳或是行业习惯原因,对于某些语汇,人们往往用另一种“隐语”式含蓄的说法来指代它,某些说法逐渐被大家所接受,形成一定的民俗特色。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避讳或礼貌而使用的委婉称谓在上述称谓词中已经提到,此处的“委婉隐语”是除却委婉称谓词的其他部分。笔者共收录《喻世明言》中此类的民俗语词22个。如“讨针线”(讨零花钱,暗指靠人过日子,受人节制)、“线道”(肉的隐语)、“走野路”(搞不正当男女关系)等。

三、《喻世明言》中民俗语汇的形式特点及其成因

《喻世明言》中的民俗语汇在音节、词性以及短语结构方面有以下形式特点:

(一)音节

从整体民俗语汇考虑,双音节民俗语词数量最多,有357个,占69.1%;其次为三音节语词,有87个,占16.8%;四音节有62个,占12%;单音节仅有11个,占2.1%。由此可见,双音节民俗语词在《喻世明言》的民俗语汇中占有最大的比重。

古汉语词汇以单音节词为主,但在近代和现代都显示出很大的双音化趋势,民俗语词也不例外。关于汉语双音化现象的原因,学术界研究较为丰富,我们比较赞同徐时仪先生的看法。徐时仪先生认为汉语双音化的原因“首先是由于处于词的核心地位的词义必须适应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单音词的词性和词音在某种程度上已限制了词义的发展;同时,汉字以已有单音词作为组词的语素,用不同搭配方式可组合成大量双音词;另外,音节简化、声调产生、单双音步的演变等等都可以影响汉语的双音化。”(徐时议,2005)

《喻世明言》成书时正处于近代汉语发展时期,与现代汉语已有很多相近之处,自然也反映了双音化现象。

(二)词性

由于民俗词在民俗语汇中占有较大比重,我们将民俗词进行分类比较,发现在442个民俗词中,名词有319个,如“点心、合溜”等,占72.2%;动词有123个,如“卷帐、回丧”等,占27.8%。因此,名词是民俗词的主要形式。

客观存在的民俗事象主要表现为两大类:事件类和事物类(杨振兰,2004)。事物类指的是具体的民俗物象,如具体的饮食器具(食垒、水火炉等)、丧葬器物(棺木、香烛纸帛等)等。这些词语主要是表示现实存在的民俗事物,描述其存在的状态即可,不需要人的参与,民俗语汇中存在大量这样的词语,因此《喻世明言》中的民俗词以名词为主。

(三)短语结构形式

在75个短语中,动宾短语有47个,如“暖火盆、闹洞房、做法事”等,占62.7%;连动短语有13个,如“起灵除孝”“髡头跣足”等,占17.3%;偏正短语有11个,如“乘凶完配、降阶相迎”等,占14.7%,联合短语有4个,如“观灯赏灯、盒礼信香”等,占5.3%。由此可见,动宾短语是民俗短语的主要结构形式。

民俗事象的另一类是“事件类”。所谓的“事件类”,则不仅仅是单纯的物象,还需要加入人的活动和行为。在民俗语汇中,存有大量礼节性的语词,礼节是需要以人为主体发出的动作,如“吃合家欢、赏元宵”等,“合家欢”和“元宵”作为具体的民俗物象,加上表示动作的“吃”和“赏”之后,就体现了人的参与,是“事件类”民俗事象的体现。

四、《喻世明言》民俗语词语义的发展演变

社会处于不断变化发展之中,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也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演变,最显著的则是语汇的演变。《喻世明言》中的民俗语词随着时代的发展,衍生出与之前不同的意义,我们通过历时比较,分析其发展演变的情况,可从“转移、缩小和消失”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转移

某些民俗语汇的民俗义在后来出现了不同的义项,可能与之前的意思仍有一定关系,但已不是最初的民俗义项。如:

关闭宋四公道:“小娘子,我来这里做不是,我问你则个,他这里到上库有多少关闭?”(《宋四公大闹禁魂张》)

“关闭”原指门闩,后在明代泛指家居使用的防御性设施,而现在指使开着的东西合拢或单位歇业。

干娘大郎见四下无人,便向衣袖里摸出银子,解开布包,摊在桌上,道:“这一百两白银,干娘收过了,方才敢说。(《蒋兴哥重会珍珠衫》)

“干娘”是青年男子在和老年妇人对话时对老年妇人的尊称。而现在,“干娘”是“义母”的意思,已经不用来尊称老年妇人了,词义发生了转移。

(二)缩小

某些民俗语汇的民俗义在后来发生了词义范围缩小的现象,《喻世明言》中的这种现象主要体现在称谓词的变化上。如:“奶奶”,在《喻世明言》中有多个义项,可以表示母亲、祖母、夫人、太太以及对女子的昵称等多个义项,如今只用来表示祖母的意思。“娘”在《喻世明言》中可用来指称年轻女子、母亲、女主人或长一辈或年长的妇人等几个义项,如今只在部分方言中指称母亲。

(三)消失

某些民俗语汇的民俗义在后来不复存在,或是语词已经消失,或是被新的义项所取代。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职业的消失。随着当时存在的一些职业的消失而消失的民俗义。如:

牙婆“回去唤个牙婆,将两个丫头都卖了。”(《蒋兴哥重会珍珠衫》)

“牙婆”原指以介绍人口买卖为业的妇女,这主要是因为封建礼节中妇女不出门,随着社会的发展,封建礼俗消失了,“牙婆”这种职业也不复存在,原有的民俗事象也消失了。

团头那丐户中有个为头的,名曰“团头”,管着众丐。(《金玉奴棒打薄情郎》)

宋代各行各业都有市肆,叫做“团行”,行有行老,团有团头,是各自行业的首领,“团头”在《金玉奴棒打薄情郎》中指“丐户之长”。现在不存在“丐户”,自然也没有“团头”一说。

2.所指民俗事物现象的消失

随着当时存在的一些民俗事物现象的消失而消失的民俗义。如:

唱喏入楼闲望一晌,乃见一过卖至前唱喏,便叫:“杨五官!”(《杨思温燕山逢故人》)

“唱喏”在明代指古代男子所行之礼,即叉手行礼,双手作揖,同时出声致敬,开口致词。这是当时的交际礼节,随着社会发展和等级制度的变化,这样的礼节逐渐消失,“唱喏”的说法也不存在了。

3.民俗文化心理、观念意识的消失

随着当时存在的一些民俗文化心理、观念意识的消失而消失的民俗义。如:

赞老子侯兴老婆看见了,动心起来,道:“这客长,有二三百只钗子!我虽然卖人肉馒头,老公虽然做赞老子,到没许多物事。你看少间问我买馒头吃,我多使些汗火,许多钗子都是我的。”­(《宋四公大闹禁魂张》)

“赞老子”在当时是盗贼的隐语。隐语是一个阶段的人们特有的对某种事物的隐喻性的说法。随着时代的发展,盗贼的说法发生了改变,“赞老子”的民俗称谓就不存在了。如:

登东原来那汉子是他方客人,因登东,解脱了裹肚,失了银子,找寻不见。(《陈御史巧勘金钗钿》)

“登东”在明代是上厕所的意思,古代房屋建筑,厕所多在东边,故称厕所为“东司”或“东厮”。当时的人们出于礼貌,称厕所为“东司”,上厕所则为“登东”,现在这样的说法已经消失了。

民俗语汇还涉及到其他方面,如农业、手工业、交通、服饰等等。由于时间和篇幅的限制,本文只是选取了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关于《喻世明言》民俗语汇更多角度的研究,我们将在以后的学习中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明]冯梦龙.喻世明言[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

[2]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

[3]曲彦斌.民俗语言学[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89.

[4]徐时仪.汉语词汇双音化的内在原因考探[J].语言教学与研究,

2005,(2).

[5]杨振兰.民俗词语探析[J].民俗研究,2004,(3).

[6]谭汝为.民俗文化语汇通论[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

[7]李阳,董丽娟.民俗语言学研究史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

版社,2011.

[8]吕叔湘.汉语语法分析问题[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9]朱德熙.语法讲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10]马真.先秦复音词初探[J].北京大学学报,1980,(5).

[11]王洪君.从字和字组看词和短语——也谈汉语中词的划分标准

[J].中国语文,1994,(2).

[12]辞源[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13]吴士勋,王东明.宋元明清百部小说语词大辞典[M].西安:陕

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

[14]陆澹安.小说词语汇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64.

[15]孙鹏飞.冯梦龙“三言”小说的吴语成分研究[D].暨南大学硕

士学位论文,2001.

[16]宗丹.“三言二拍”中关于“吃食”义场的熟语、俗语研究[J].

文教资料,2007,(7).

[17]董蕾.《喻世明言》经济词汇分析[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

院学报,2006,(4).

(黎蕾湖北武汉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430079)

猜你喜欢
语汇语词民俗
感恩
冬季民俗节
福安土白语汇的语言年代学考察
你是那样美 唐心语词
民俗中的“牛”
民俗节
《老子》“自”类语词哲学范畴释要
用歌剧语汇展示戏剧力量——解读悬疑歌剧《马克若普洛斯档案》
《荆楚岁时记》饮食类语汇探析
庆六一 同成长民俗欢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