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学习路径图

2012-04-29 00:44彭敦运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2年3期
关键词:变味导学学案

彭敦运

一个人若是不知道目的,不知道路径,只是跟在别人的后面,哪怕只走上几千米,他也会厌倦。但是,倘若他知道此行的目的地,而且知道具体的路线图,即使千里跋涉,哪怕是跨万水越千山,也只当闲庭信步。君不见,20世纪30年代全国各地的知识青年络绎不绝地奔赴延安?

眼下,许多地方都在研究怎样缓解学生的学业负担,许多学校都在热探怎样构建高效课堂的问题,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导学案》被制造出来了。阅读这些形形色色的《导学案》,总觉得如鲠在喉。到底是什么鲠在喉间?仔细审读后发现,原来,导学案显化了“学”,却隐藏了“导”。为什么要这样?继续的调查发现,原来我们许多教师,根本就不知道什么叫导学,当然也就不知道怎样去导学,以为只要将本节课要达成的目标,甚至是要完成的作业公布出来,插上一个“导学”的标签,就是“导学案”了。

这样粗制滥造的水货,“导”怎么能不被隐藏?因为,始作俑者本身的出发点,就只是在贩卖知识,完成任务,而不是在潜心引导学生的生命成长。

我们知道,新课程改革的三维教学目标里有个“过程与方法”,这个“过程与方法”,说白了就是一个学生的“学习路径”。这不正是《导学案》需要彰显的重点?遗憾的是,经过无数人、无数事的传递与打磨,“过程与方法”已经变味了,学生的“课堂学习路径图”也就在这种变味里隐去了,以至于学生不知道,教师也不深究了。

一种淡化了“从原点出发”的研究型悲哀。

其实,我们教师在阅读教材,整合资源,理解知识之间的关系时,不是就有这么一个路径图吗?既然有,为什么就不把它显化出来,而要像“猫教老虎”那样留一手呢?或许是“教老虎”时,“猫”的确是忘记了教这一手吧?

然而,这一手实在是不应该忘记的。

前几年,英国“记忆之父”东尼.博赞发明了一个思维导图,解决了许多人因记忆力衰退而带来的苦恼。这种终极型的思维工具,据说已经风靡全球,被世界上2.5亿人所掌握、所使用。我不知道我们的教师有多少人会用这个思维导图,有多少人使用过这个思维导图,但是,这种开发思维质量的思维,的确是值得提倡的。学生的课堂学习,之所以低效甚至无效;学生不乐学甚至厌学,有没有缺乏“具体学习路径”的引领而产生的原因呢?

况且,“思维”还不全等于“学习”,也就是说,“思维导图”还不能完全替代“学生课堂学习路径图”。

这个原因很简单,不仅是学生看不懂那个“思维导图”,就是我们的教师,能把那个思维导图搞清楚的又有几个?所以,不能寄希望于《阳春白雪》成为楚国人的流行曲,也不能指望“林妹妹”下嫁给焦大,成为焦家“糟糠妻”。我们导学案中的“课堂学习路径图”,应该有自己的个性,那就是,只是这节课的导学图;只是学习的路径图;只是学生使用的图。

基于这样的思考,教师们预设的板书,一下子就有了新的发展时空,原来那种作秀的成分,突然有了新的阐释;原来那课尾的小结,突然找到了新的基点。

基于这种思考,“课堂学习路径图”可以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充分显化并且“动”起来,不仅可以用“节点”来标注这次学习的“里程”,而且可以放大每一个节点,让学生尽情领略里面的旖旎风光。如果真能这样,学生还厌学吗?教学还会没有特色吗?课堂还会低效甚至无效吗?

猜你喜欢
变味导学学案
第八章 不速之客(续)
时间都耗在表表、牌牌上 变味的规范化令人厌烦
三角函数考点导学
“概率”导学
乡愁导学案
函数知识快乐导学
变味
“阉割课堂”,本不是“学案导学”的错
“比例尺(一)”导学案
导学案不能沦落为“习题单”:以“中位数和众数”的导学案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