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为了更好地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我国的国库支付制度多次进行改革。至今经过十余年的探索与实践,国库支付制度愈趋完善,不仅提高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也逐步增强了政府的调控力度,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家的财政管理,但由于制度推行的时间较短,还处于探索过程,还存在基层工作人员对制度改革的认知较低、预算管理不完善、财政部门支出监控不到位、直接支付比例过低等问题。为了提高政府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笔者提出了几点对策来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国库支付制度改革。
【关键词】国库支付制度问题改革资金
国库支付制度是影响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的重要因素,也是政府对财政进行管理的重要手段,一直都是国家及社会关注的焦点。在市场由传统的计划体制向经济体制转化的同时,传统的国库支付制度的弊端愈趋明显,已经很难适应新的经济体制和公共财政发展的要求,因此,对国库支付制度进行改革势在必行。目前实行的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提高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增强了对财政资金的有效监督,减轻了财政的负担,更有利于政府的宏观调控,但与国际国库管理制度标准还有一定的差距,还存在着一些问题。笔者通过对目前实施的国库支付制度进行初步分析,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完善的对策和建议。
一、目前国库支付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对制度改革的认知较低
在过去的几十年,我国的财政性资金靠财政部门来征收入缴国库,然后通过预算单位在银行设立的多头账户进行分散支付。财政的支出方式由分散支付转变为集中支付,涉及到一些部门和单位的职责以及利益。多数部门都从自身的利益出发,没有充分理解国库支付制度改革的意义和作用,对制度改革的认知较低。只一味地担心自己的部门职能是否减弱,利益是否受损,担心将资金转入单一账户后无法自由支配使用等。思想认识不到位首先会影响到工作的效率,使制度不能得到很好的贯彻落实,阻碍改革的进程。
(二)预算管理不完善
部门单位的预算是国库进行支付的基础和前提,对国库支付制度进行改革的同时,也应该进一步地完善与改革部门预算管理。虽然近几年财政部门一直在探索改进预算管理的问题,但结果仍不尽如人意。首先是部门预算不够精细,仍采用“基数+增长”的预算模式,虽然可以保持预算的连贯性,但也破坏了预算的严肃性,财务部门在没有验证原有支配方案是否合理的基础上,直接追加经费。一旦对原有支配方案进行改革,因影响各单位的既得利益各方面的阻力很大。其次是预算单位自身对预算不重视,不爱惜财政资金,不关心如何使财政资金发挥余地,只关心如何在上一年度的基数上增加预算,仍存在“靠党吃饭,花完就要”的老思想。
(三)财政部门支出监控不到位
将分散支付制度改为集中支付制度,对各预算部门的资金支出方式、资金流向及资金使用效率的监控成为财政部门的重要任务。但由于目前在行的预算编制不够完善,财政部门直接支付到收款单位财政资金的比例较低,授权支付的比例过高,目前,基本上只有统发工资和政府大额采购是采用直接支付,其余都为授权支付,这就使财政资金的大部分得不到有效监督,对提取出的现金缺乏有效监控,钱如何花?花在什么地方?是否达到了预期的预算目的?这些情况财政部门并不了解。而且,目前财政部门的监控软件自动化程度很低,监控标准设置较粗,针对性较低,不够精细化,需要财政人员实时监控,但由于财政部门要支付的财政资金数额庞大,财政人员的工作量也很大,不可能一一监控到位,很可能就错过了预算单位的违规操作,给预算单位提供了现金套取、挪用公款及私设小金库的机会。
(四)财政资金不能集中管理
目前,基本全国的财政部门都在进行国库支付制度的改革,但也存在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就是全国的财政资金没有达到百分之百的集中管理,部分基层财政部门将财政资金笼统地分为两类——预算内资金和预算外资金,预算内资金的相关业务是通过国库支付的单一账户进行处理,而预算外资金是通过财政部门在商业银行设立专户进行处理。内外资金的分散管理,使财政资金不能集中管理,不利于政府对财政资金进行集中统一的管理,不利于财政的整体建设,降低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因此,要完善国库支付制度的改革,就必须对财政资金进行集中管理,探索新的预算外资金管理方式。
(五)国库支付系统信息化程度较低
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库支付制度的改革对信息系统的依赖性越来越强,信息系统不仅是国库支付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国库管理改革能否成功的技术保证。虽然我们也在不断地整合升级新的信息管理系统,但与国际通行做法相比,差距仍然较大,信息化程度总体较低,财政部门、预算单位、财务管理中心、代理银行和国库部门没有建立统一的信息化系统,信息采集、反馈、共享等方面尚待改进和提高。
二、深化国库支付制度改革的对策
(一)提高认识,转换旧思想
传统的分散支付制度已经在我国实行多年,一些人难以接受新的支付制度也是情有可原。对此,我们应该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员工对改革的认识,转换原有的旧思想。财政部门要主动与基层各部门联系,做好相应沟通工作,把改革的必要性、具体内容、改革措施等细节加以宣传解释。明确地向基层单位表明,改革的原则是“责权不变、集中支付、统一开户、分户核算”,虽然是统一办理各单位的资金业务,但并没有弱化其财务管理职责权限。各单位要树立大局意识,积极服从改革大局的需要,认真传达财务部门的各项宣传解释,并逐个环节加以落实,彻底转变传统观念,使国库支付制度改革顺利进行。
(二)深化预算改革
针对薄弱环节,深化预算改革,是促进国库支付制度改革顺利进行的基础。首先要加强预算编制的精细化程度,完善部门预算编制和审核的各项制度,明确预算单位、财政业务室等主管部门的职责,不得批复违规的年度预算,结余资金可以用作预算来源或者收回财政分配。其次要严格控制预算调整和预算追加。原则上在预算申请未批复之前,为维护预算的严肃性,预算单位不可以追加预算或调整预算。如果在执行期间发生突发事件,可以提供具体的文件,在第一时间内申请追加预算。必须严格遵守先预算后执行的原则,坚决禁止先执行后预算,倒逼政府买单的行为发生。
(三)建立严格的监控体系
要想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率,高效发挥国库职能,就要进一步完善监控体系。首先要强化和规范各项规章制度,建立相应的管理机制,规范其报账程序,严格审查其科目是否合理,预算单位是否非法占用财政资金等。其次要改进监控规则,使之更精细化,更有针对性,实际工作中还需针对预算单位的具体情况,设置不同的现金控制标准。最后要加快脚步研究新的监控规则,加强监控自动化程度,不断推进信息平台建设,及时更新监控账户备案。
(四)探索新的预算外资金管理方式
现阶段,财政部门在管理预算内资金的同时,也要探索新的预算外资金管理方式,争取做到集中管理财政资金。实施国库集中收付制度以后,政府将预算外资金纳入部门综合预算,加强了对预算外资金支出的管理。预算单位发生的支出额,只能在部门预算内确定的用款计划之内,这样,就实现了对于没有纳入部门预算的超支部分更好地履行监督控制职能,督促有预算外收入的预算单位,制定出合理的预算外资金使用计划,进一步做好预算外资金的管理。
(五)积极推进财政国库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国库管理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需要多部门密切配合才能顺利进行。因此我们要积极推进财政国库管理信息系统建设,首先要进一步完善系统功能,实现对用款计划、预算审核、合同订单等控制管理功能的升级。积极推动财、税、库、行等部门形成网络体系,逐步实现信息的实时采集、快速反馈,既能共享资源,又可以达到互相监督的效果。其次是进一步简化信息处理步骤,提高系统的稳定性与方便性。
三、结束语
对国库支付制度进行改革是财政改革的重点之一,变传统的分散支付为集中支付,是遏制腐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的重要举措,也是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当然,随着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国库支付制度也会出现各种新的问题,本人将在今后的工作中,针对国库支付制度相关问题做更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张艳霞.浅谈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现代商业,2012(05).
[2]张建,张琳达.完善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工作的思考[J].时代经贸,2010(06).
[3]高競.浅析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中存在的问题[J].财税金融,2012(10).
作者姓名:卢静(1981-),女,汉族,温州人,温州市图书馆会计,会计师,研究方向:财务管理。
(责任编辑:唐荣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