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法运算定律》课堂选录

2012-04-29 00:44杜艳云
黑河教育 2012年3期
关键词:相同点橡子结合律

杜艳云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浅显易懂的故事挖掘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引导学生主动发现并概括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能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初步掌握自学方法;在生与生、师与生的交流互动中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用各种喜欢的方式表示加法运算定律,以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良好的情感体验。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师:我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个有趣的故事,同学们想不想听?

生:想听!

师:有一个人养了一群猴子,因为缺少食物,他就对猴子们说:“以后我每天早上给你们3颗橡子,晚上给你们4颗橡子。”猴子们嫌少,生气地又叫又跳。他想了想,说:“那么早上给你们4颗橡子,晚上给3颗橡子,你们该满足了吧?”猴子们听了很满意。听了这个故事,你想对小猴子说些什么?

生:小猴子,你上当了!

师:噢?为什么上当?

生:因为早上的3颗橡子加晚上的4颗橡子,跟早上的4颗橡子加晚上的3颗橡子是一样多的。

师(边说边板书):3+4=4+3,同学们同意他的说法吗?

生:同意!

师:他说得真好,这是加法的一个很重要的定律,它叫什么?是怎么定义的?请同学们打开书27—28页自己找答案吧!如果有问题,可以同桌之间、前后桌之间交流。

二、学习新知

1.加法交换律

师:通过自学你都获得哪些知识?咱们从27页开始梳理一遍好吗?

生1:李叔叔准备骑车旅行一个星期,今天上午骑了40千米,下午骑了56千米。李叔叔今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我的计算方法是40+56=96(千米)。

生2:我的计算方法和他不一样,我是用56+40=96(千米)。

生3:这两种计算方法都对,计算的结果是一样的,可以写成40+56=56+40。

师:再仔细观察这个等式,他们之间又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生:相同点是等式两边的两个加数相同,不同点是等式两边的两个加数交换了位置。

师:你们观察得真仔细,谁能完整地说一说,并再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

(生答略)

师:从这些算式可以看出加法的计算结果与加数的位置有关吗?请用最简洁的话概括出来。

生: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

师:知道这条规律叫什么吗?

生:加法交换律。

师: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加法交换律吗?

生1:我会用汉字表示:甲数+乙数=乙数+甲数。

生2:我会用字母表示:a+b=b+a。

生3:我还会用符号表示:○+□=□+○。

师:除了书上的这几种表示法,我还想请两位同学用肢体语言表演加法交换律。

(生表演)

2.加法结合律

师:同学们通过自学,学到了很多知识,老师真为你们高兴!带着老师给的几个问题继续学习加法的另一个定律好吗?(出示自学要求:有不会的问题可以就近交流;了解要解决的问题,要学的定律名称、内容和表示方法。)

师:同学们先做一做下面这道题,请一名同学到前面做。

(出示题目:李叔叔第一天骑88千米,第二天骑104千米,第三天骑96千米,三天一共骑了多少米?)

师:这位同学做得对吗?那第一步求的是什么?解决的是什么问题?为了便于观察,我们把先算的打上括号,还是这个算式,怎样算比较简便?(强调算式的书写顺序不变)

(学生说,老师写)给先算的打上括号:

(88+104)+9688+(104+96)

=192+96=88+200

=288(千米)=288(千米)

师:这两个算式的结果相等,所以我们可以写成(88+104)+96=88+(104+96)。大家仔细观察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呢?

生:都是相同的数在相加,只是运算顺序不一样,但结果相等。

师:再比较下面两个算式,你又发现了什么?

(小黑板出示)(69+172)+28○69+(172+28)155+(145+207)○(155+145)+207

师:请同学们小组交流发现的结论,最后概括出规律。

生1:三个加数相加时,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加,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这就是加法结合律。

生2: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这就是加法结合律。

师:先算哪一步是由谁决定的?

生:哪两个数能凑成整十整百,就先算哪两个数。

师:谁上来用字母把它的规律表示出来。

生:(a+b)+c=a+(b+c)。

四、小结

师:说说自己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生答略)

(责任编辑赵永玲)

猜你喜欢
相同点橡子结合律
收集橡子过冬天
飞机与公共汽车
橡子粉的做法
有意思吧
究本溯源,提高计算能力
松鼠生存的智慧
松鼠生存的智慧
探究求和问题
基数意义下自然数的运算(二)
巧用乘法结合律简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