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上都遗址突出普遍价值的对比分析研究

2012-04-29 00:44陈同滨蔡超俞锋徐新云李敏
中国文化遗产 2012年3期
关键词:游牧民族都城游牧

陈同滨 蔡超 俞锋 徐新云 李敏

“元上都遗址”于2009年列入国家的世界文化遗产申报计划,2011年1月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正式提交申报文本。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历史研究所承揽了该项目有关遗产申报的一系列技术咨询服务。其中最为重要的任务是从世界文明与文化的角度、重塑遗产的“突出普遍价值”(简称OUV)。为此,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历史研究所项目组立足于“城市文化”的角度,从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文化特色和融汇过程分析,经由中国古代城市史、建筑史等专题研究,对草原都城遗址的遗产价值开展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学术探讨,形成了若干新观点。本文重点介绍申遗文本是如何通过对比分析手段、进行遗产的价值重塑。

一、遗产概况

“元上都遗址”是13~14世纪亚洲北方游牧与农耕两大文明在百年碰撞与融合中形成的具有文化融合典范价值的草原都城遗址,位于蒙古高原的东南边缘,曾是蒙元帝国忽必烈汗的第一座都城(1263~1273年)及其后元代各帝的“夏都”(1274-1368年)。

该遗址分布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的正蓝旗和多伦县境内,是传统游牧区和农耕区的交接地带。由城址(约18平方公里)、墓葬群(约5平方公里)以及分布于整个1759平方公里范围内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四部分共同组成。其中,城址包括宫城、皇城、外城、关厢和铁幡竿渠等要素,遗存类型有城墙、城门、道路、护城河、防洪渠,以及宫殿、寺庙、商铺、民居、仓库等各类建筑的基址;墓葬群分布于城址周边区域,包括以汉人家族墓葬为代表的砧子山墓葬群和以普通蒙古人墓葬为代表的一棵树墓葬群,它们是蒙、汉民族于上都生活的物证;自然环境包括与城市选址特征关系紧密的上都河、龙岗山和金莲川草原等自然要素,以及反映城市地理环境特征的沙地、湿地、森林草原和典型草原等特色景观;人文环境包括遗产所在地保存完好的蒙古族传统文化,以及城址周边分布于群山顶部的敖包所体现的草原游牧民族早期的山岳崇拜。

二、对比分析

作为文本编制的指导文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公布的《实施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的操作指南》(以下简称《操作指南》)中第132条明确规定,申遗文本需要“提供该遗产与类似遗产的对比分析,不论该类似遗产是否在《世界遗产名录》上,是国内还是国外遗产。对比分析都应说明申报遗产在国内及国际上的重要性。”因此,对比分析是否全面和准确成为让世界遗产委员会来自于全世界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所有专家认可“元上都遗址”突出普遍价值(详见: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历史研究所陈同滨、蔡超、俞锋、徐新云、李敏:《试论元上都遗址的突出普遍价值》,《东亚文化遗产保护学会第二次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2012年出版)的重要依据。

针对“元上都遗址”具有游牧与农耕两大文明相互融合、碰撞和吸收的价值特性,以及蒙、汉两个民族文化传统上的差异,结合元上都遗址的交流价值、见证价值、典范价值和关联价值,申遗文本编制项目组选择了4个方向开展对比分析:一是与蒙元帝国相关的同类世界遗产比较;二是与游牧文明相关的世界遗产比较;三是与蒙元帝国的其他都城遗址比较;四是与中国历史上北方其他游牧民族建立的都城比较。其中尤以蒙古帝国首都哈剌和林城遗址和蒙元帝国的大都与中都为重点。

(一)与蒙元帝国相关的同类世界遗产比较

(1)与鄂尔浑河谷文化景观比较

在《世界遗产名录》中,与元上都遗址最具可比性的文化遗产是“鄂尔浑河谷文化景观”。它们除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有相似之处和历史渊源之处,在遗址遗迹、时空范畴、价值主题与特征、自然环境等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

第一,从遗产类型和遗址遗迹上比较。“鄂尔浑河谷文化景观”属于“人与自然联合的作品(引自《实施世界遗产公约的操作指南》(2008版1)”,体现了人类与其所处的自然环境之间所产生的相互作用,以游牧生产与生活方式为主题。游牧民族利用传统技术在适宜放牧的草场上从事畜牧活动,从而在人与自然之间建立起一种独特的精神联系;同时,它还向人们全面展示了鄂尔浑河流域曾经出现的不同游牧民族为适应自然环境和物质条件的限制而产生的各种生活方式,以及由此形成的游牧文化(详见《鄂尔浑河谷文化景观申报世界遗产文本》)。

“元上都遗址”属于“特定自然条件下,更主要是人文历史背景下两种文明人群的共同的作品”,体现的是不同民族在生活方式和价值观方面是如何进行融汇交流与结合,并由此创造出一种亚洲北方具有农耕文明与游牧文化相结合的城市典范,对于研究蒙元帝国的社会结构、生活方式、文化特征等具有重大意义;同时,它的遗产背景环境对此典范的形成过程提供了清晰的、有机的物证,与遗址本体共同构成了完整的遗产价值。

第二,从时空范畴上比较。在地理区域方面,两者于空间位置和地理特性的差异在于:“鄂尔浑河谷文化景观”位于蒙古高原的中心地带,是亚洲北方游牧民族主要活动区域的腹地所在。“元上都遗址”则位于蒙古高原的东南边缘地带,是亚洲历史上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临接地带。这一地理区位的差异导致了两处遗产在文化价值上的差异。

在历史时段方面,“鄂尔浑河谷文化景观”的遗存年代从旧石器时代一直延续到17世纪,绵延约3000余年,5个重要遗产点的历史年代为6~17世纪;这一时段跨越了中国历史上的唐、宋、元、明、清共5个朝代。“元上都遗址”的遗存年代仅限于中国蒙元帝国的100余年时间,即13~14世纪。

第三,从价值特征上比较。“鄂尔浑河谷文化景观”在价值特征上主要展现了千百年来游牧民族的各种生活方式。鄂尔浑河流域是游牧文明的摇篮,是中亚地区游牧文化的典型代表,它的发展演进清晰地向人们展示了游牧文化的强健与持久。几千年来,这种游牧文化一直是亚洲绝大部分地区的主要文化形态。游牧民族通过贸易往来、军事征伐和思想交流等方式,对其毗邻地区根深蒂固的农耕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并对整个世界的民族融合与文明进程产生过重要的影响。

“元上都遗址”在价值特征上则主要体现了亚洲北方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结合典范,展示了两大文明体系在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上的交流与融合。它不仅见证了游牧民族从游牧式的军事征略活动转向农业文明的王朝治理的重要转折,还见证了蒙元帝国所造就的国际多元文化兼容并蓄的奇迹般的盛况;并作为横跨欧亚大陆的重要交通线路——丝绸之路东方世界的重要端点之一,对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与发展影响深远,至今仍以象征“梦幻花园”的文化符号流传于当代人们的文化与艺术生活中。

第四,从自然环境上比较,两者的自然环境表现出各自对遗产价值主题支撑时的特征和差异。

“鄂尔浑河谷文化景观”的自然环境向人们展示了游牧民族千百年来所赖以生存的草原环境,对人们更加深刻地理解游牧文化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鄂尔浑河流域位于中亚蒙古高原的半干旱草原上,其周围是西伯利亚南部的针叶林带、贝加尔湖和中国东北部的广袤森林。由于这里的土地不适宜农耕,游牧部落在草原上豢养了马、绵羊、山羊、奶牛和骆驼等牲畜,游牧民终其一生将他们所饲养的牲畜从一处牧场赶到另一处牧场放牧、生息。

“元上都遗址”的自然环境向人们展示的是临近农耕地带的北方草原景观,对人们理解帝国版图极为庞大的中国元朝的统治需求——同时兼顾对南方农耕地区汉族和北方游牧地区蒙古族的统治,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它表现出以下特征:(1)以浑善达克沙地作为北部天然屏障;(2)保持了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的传统驻居方式;(3)在城址周围的山形水系上采用了中国传统风水聚落选址理念,形成一套完整的风水命名体系。该遗址因此拥有了沙地、湿地、典型草原和森林草原4种特色自然景观共存的环境特色,拥有了以风水理论命名的山峦体系。这些自然景观特征展现了与蒙古高原中心腹地不同的遗产价值所导致的不同特色。

第五,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上比较,两者在山岳崇拜、敖包祭祀、宗教信仰、生活习俗、饮食习惯、传统服装和民族艺术等方面表现出高度的一致,展现了蒙古民族对自身文化传统的高度自豪与自信,揭示了游牧文化形态(参见《鄂尔浑河谷文化景观申报世界遗产文本》:鄂尔浑河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属于游牧文化形态,它从游牧氏族的生活方式发展演化而来,并与草场、宗教文化,特别是寺院传统及相关的艺术和思想之间存在着有机联系,至今仍保存完好。)所拥有的坚强活力。

与此同时,农耕民族的定居生活方式持续影响游牧民族。虽然元上都遗址所在地的大多数牧民生活方式已开始转变为半定居或定居状态。值得声明的是,元上都城址的周围山头分布着众多的敖包,相对蒙古高原的其他地区更为密集,民间的敖包祭祀活动至今依然传承着人们的古老信仰和特殊的文艺与体育技能。

(2)与“哈剌和林遗地”比较

在现有《世界遗产名录》中,与元上都遗址最具可比性的考古遗址为“哈剌和林遗址”。两者突出的共同点表现为同属蒙古人统治时期创建的历史都城,在13~14世纪期间均属在世界历史上曾享有盛誉的国际化城市。但两者在价值特征上存在明显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第一,从城市的历史地位比较,两者分别代表了蒙古人的帝国在1206~1368年间两大发展时期的权力中心。其中,哈剌和林是1206~1259年成吉思汗时期大蒙古国的权力中心,元上都是1260~1368年忽必烈时期蒙元帝国的权力中心,两者均具有突出的历史地位。

第二,从文化交流的方向比较,两者分别代表了亚洲北方草原民族在文化与物质交流上的两个主流方向及其所反映的文化性质。依据史料记载和现有的考古发掘材料,从民族构成、宗教建筑和出土文物等方面对两者进行分析,哈剌和林明显受东西方向的交流影响多,表现为两种游牧文化的功能倾向:(1)是掠夺财物的贮藏地以及贡品的保管场所,包括掠夺来的工匠与艺人等;(2)是远程贸易场所和地方市场中心。元上都则明显受南北方向的交流影响较多,表现为明显的农耕文化的功能倾向:(1)是帝国皇朝的驻居与朝政中心;(2)是粮食等物资的屯垦和聚敛中心。

第三,从城市的使用方式比较,两者表现出截然不同的模式。哈剌和林作为蒙古帝国的都城使用:城市居民长期驻居在城垣以内,皇帝则在城外几百平方公里范围内随季节迁移驻居地点;元上都同时具备都城的形制、陪都的功能和离宫的使用方式:城市居民基本住在城垣以外的关厢,皇帝则在夏季率家族到城内驻居,或住宫城的汉式宫殿,或住西外城的蒙式斡耳朵大营帐。前者呈现的是典型游牧文化形态的草原都城使用方式,后者呈现的是以游牧与农耕文化形态结合的草原都城使用方式。

第四,从城市规划特征比较,虽然两者同属亚洲北方的草原都城,并在规划与建造过程中都有汉人参与,但从现存遗址遗迹所反映出的城市选址和规划布局特点来看,二者表现为完全不同的文化特征。哈刺和林城是游牧文化的都城形态典范,其规模较小,采用较为简易的城市形制“并列型”城市布局,展现了游牧民族作为统治者的都城生活习俗;元上都是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相结合的都城形态典范,其规模较大,采用较为复杂而有秩序的城市形制,其“环绕型”结合四向关厢的城市布局展现出蒙、汉两个民族在价值观与生活方式上的交互影响。

第五,从文献记载与历史研究成果的翔实程度比较。对考古遗址价值与特征的认证,常常需要考虑和参照其与人类重要历史进程的关联度。这就需要尽可能翔实丰富、珍贵的历史文献记载,以及证据确凿的考古研究及相关文物的佐证。在中国历代编年史和古文献传统中,一直备受关注的元上都及其经过有据可查的历史演变之后的遗存,其价值在历史的呼应和印证方面,较之哈刺和林具有实实在在的优势,被誉为“拥抱着伟大文明的废墟”。

(二)与游牧文明相关的世界遗产比较

(1)与世界各游牧民族遗产比较

欧亚草原是世界游牧民族分布最多、历史最悠久的地区。在世界的其他地区,也存在着一些以畜牧业为主的民族及其文化遗产,分布在阿尔卑斯山、阿根廷、匈牙利等地区。它们与位于亚洲北方草原的蒙古游牧民族在历史年代、地理位置、草原类型、牧业方式、宗教信仰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别。

(2)与蒙古帝国其他潜在的遗产比较

世界遗产预备名单中的蒙古圣

山是蒙古民族自13世纪沿用至今

的、具有明确的神圣意义的崇拜地

点,与元上都遗址的都城遗址性质

不同。

(三)与蒙元帝国的其他都城

遗址比较

元代都城包括元上都、元中都和元大都。它们的沿用时期分别为1260~1368年(共108年)、1307-1311年(共4年)、1272~1368年(共96年),其中元上都的沿用时间最长。

元上都与元大都均为忽必烈所建,共同构成元代“两都制”的两都,都具有完整的都城规划格局,分别承担不同的城市功能。但两者在城市文化特征和保存状况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首先,从城市文化特征进行对比。元上都属于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并存的典范,元大都则属于农耕文明在城市规划上的典型代表,二者拥有性质不同的城市文化。

其次,从保存状态进行对比。元大都虽然规模更宏大,但其遗址被明、清北京城及现代北京城市叠压,已经很难了解大都城在元代时的面貌;而元上都则在废弃后一直位于草原深处,保存良好,真实、完整保存了体现遗产突出普遍价值的所有要素。

与元中都相比,元上都格局完整,具备三重城、苑囿、关厢等格局体系,而元中都形制、功能都很简单,仅为临时驻跸之用[元武宗于大德十一年(1307年)修建的元中都(旺兀察都),遗址在今河北省张北县西北15公里白城子古城。至大四年(1511年)正月武宗病逝,继位的仁宗诏令“罢城中都”,并下令撤销了元中都留守司等机构,改为隆兴路(后改为兴和路)。元中都作为都城的功能只有4年多的时问,此后只是皇帝“两都巡幸”途中的驻跸之所]。

(四)与中国历史上北方其他游牧民族建立的都城比较

在中国北方及其以北的草原地带,几千年来存在过很多的游牧民族。在历史上他们时时与周边农耕民族或冲突或融合。当两个文明相遇时,创造出灿烂的文化,原本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族,也会建立自己的都城,最早可考的包括公元前1世纪匈奴人的姑臧城等。

游牧民族采取非定居的生活方式,有夏营地、冬营地传统,中国北方草原民族每每南下时“不耐暑热”,因而会建立几个都城,以供冬夏迁徙。例如鲜卑族建立的北魏政权,在平城(今山西大同)和洛阳之间迁徙;而辽、金政权则分别建立了五京。

这些游牧民族所建立的城市按地理位置大致可分为三类:

(1)游牧民族在汉地所建城市:早期城市如匈奴姑臧城(公元1世纪左右,今甘肃武威附近)、十六国的平阳(今山西临汾附近)、统万城等。后有金中都、元大都、清北京等。

(2)游牧民族在草原地区继承改造汉人屯戍边城城市:如北魏盛乐及平城、高昌回鹘的北庭故城等。

(3)游牧民族在草原所建城市:现存最早的可能为位于今蒙古国鄂尔浑河谷回鹘牙帐城,为回鹘政权(744-840年)所建,城市规划风格不明。蒙古国境内其他城址均规模较小,结构简单。

其中,游牧民族在汉地所建的都城按城市规划布局形式的不同可分为“并列型”、“环套型”及元上都所独有的“环套型外设四向关厢”等三类(关于游牧民族在汉地所建都城的形制分类“并列型”与

“环套型”为文本系列研究成果之一,详见文本),分述如下:

“并列型”的城市以辽上京、金上京和哈刺和林为代表。其中,辽上京(918年)是中国境内现存最早的游牧民族所建立的城市。它采用了南、北两城并列的城市布局方式,实行胡汉分居,呈现出游牧民族接触到汉族文化早期的色彩。

“环套型”的城市以金中都、辽中京、辽南京为代表,这类城市体现出游牧民族统治者彻底汉化的倾向。其中,辽中京(1007年)也为北方游牧民族契丹族所建,仿照汉人城市,规模宏大,形制完备,具有宫城、皇城、外城三重城的都城格局。

“并列型”的草原都城是按民族“分而治之”的策略所致;“环套型”的草原都城是“按地位分而治之”的策略所致。两者比较,“并列型”这一较为简易的城市形制意味着较简单的社会结构,保留了强烈的民族意识,携带着游牧民族非定居的特征;“环套型”这一较为复杂而有秩序的城市形制意味着较高级的社会结构,反映出对帝国权力象征意义的追求,来自农耕民族历史悠久的定居文化影响。元上都的城市格局与这两个类型的城市均不同,它采取了“环套型”外设四向关厢的规划布局,综合了按地位分治和按民族分治的策略,体现了游牧民族文化和农耕文化更为有机的融合和更具合理性的应用,是世界城市规划设计史上“二元城市文化”模式的孤例。

三、结语

针对以上申报文本的比较分析,世界遗产中心发布的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2012年世界遗产评估报告》给予了全盘认可与高度评价,并提供了进一步的补充分析:“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认为:对比分析不仅可以通过与蒙古帝国的其他都城对比来诠释蒙汉文化融合的独特性,还能通过与其他被蒙古征服后重建的欧亚大陆城市中心对比来理解蒙古文化融合的状况。撒马尔罕城2001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曾由帖木儿作为帖木儿国的都城进行重建(1336-1405)。但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认为撒马尔罕城的突出普遍价值不能对元上都遗址的价值造成影响。因为元上都:(1)清晰地展示了蒙古游牧民族和中原汉地农耕文化的交融和冲撞以及对全球文化的影响;(2)无论从物质遗存还是生活方式上,都见证了蒙古族随着时间不断发展的文化传统;(3)展现了元代的生活方式和特点;(4)深刻地影响了欧亚大陆的城市性质和功能。”

通过以上对“元上都遗址”在世界范围内展开的具有针对性的对比分析,为申遗文本的突出普遍价值研究提供了关键而有效的支撑,也为“元上都遗址”获得国际社会的认可、顺利通过世界遗产中心专业委员会的评估奠定了重要基础。

(责任编辑:郭桂香)

猜你喜欢
游牧民族都城游牧
“共同性扩大”:北方游牧民族历史演进规律再认识
都市游牧
“形式”之都与“移动”之都:辽代都城解读的一种尝试
论汉初都城择变过程中的空间认知
西夏游牧经济的几个问题
新疆农耕与游牧民族的饮食礼仪探析
近年来六朝都城考古的主要收获
西北游牧文化对春秋青铜带钩的影响
中国内蒙古巴丹吉林沙漠曼德拉山岩画考察
自我的游牧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