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定格中英街“一街两制”的老照片

2012-04-29 00:44段萍
中国文化遗产 2012年3期
关键词:小街界碑香港

段萍

在中英街历史博物馆的四楼展厅,陈列着一张拍摄于1985年的黑白照片,镜头记录的是26年前中英街“一街两制”的一幕。镜头里的中英街还是一条破旧的小街,中间的界碑将小街一分为二。界碑右侧的两名带袖章的边防战士屹立不动,表情严肃,其中身材较高的战士脚穿黑色皮鞋,较矮的则穿着已经洗刷泛白的“解放鞋”。左侧两个身穿皇家香港警察制服的警察正在巡逻,边走边往左边张望,在他们身后,低矮破旧的香港商铺里挂满各式各样的商品,日用品、服装、手表、电器,还有金银首饰特别热销,来往的游客人头攒动,大包小包地抢购着各类商品。在深圳这边大多是国营商铺,而香港一侧多是私人商铺。每天进关的人都很多,经常要排4、5百米的长队才能进来,那时的中英街已经非常繁荣,被称为“购物天堂”,是深圳步入改革开放的一个缩影。这张黑白照片中的人物和街景有着鲜明的时代色彩,真实地反映了1980年代中英街“一街两制”的一幕和“购物天堂”的热闹繁荣景象。

这张照片不仅每天吸引着许多观众驻足观看,还引发了一场寻找照片中的人的活动。

一条小街的百年沧桑

照片中的中英街是一条长不过250米、宽不过3—4米的小街,然而这条世界独一无二的小街,却承载着中国近现代百年沧桑历史。

19世纪中叶,英国殖民主义者发动鸦片战争,逼迫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和《北京条约》,先后把香港岛和九龙半岛割让英国。1898年英殖民者以防卫为理由再次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展拓香港界址专条》(The Convention for the Extension of Hong Kong territory),强行租借香港九龙界限街以北、深圳河以南的大片土地及附近235个岛屿,总面积997.4平方公里,既现在所说的“新界”(New Territ Ories),租期99年,到1997年6月3日期满。租期内租借地归英国管辖。1899年3月16日中英两国勘界人员来到沙头角沿着梧桐山脚下的一条小河开始竖立界桩,到3月18日勘界结束,沙头角被一分为二,形成“新界沙头角”和“华界沙头角”。1905年香港政府派政府工务局用石碑更换了中英街上的木质界桩。这就是英方在沙头角竖立的永久性的石头界碑。它是港英政府加强对沙头角边境地区管理所采取的实际步骤。20世纪初,随着河道的填塞和界碑的竖立,界碑两侧的居民来往逐渐频繁。30年代有人在界碑两侧搭建房屋做生意,形成了中英街的雏形。20世纪30年代是中英街基本形成和初步发展的时期。

1941年2月侵华日军占领沙头角,在中英街修筑碉堡和炮楼,以“妨碍交通”为名,挖掘并丢弃了中英街3—7号界碑。中英街更名“中兴街”。华界沙头角被日军侵占长达5年之久,中英街外滩成为日军随意枪杀百姓的地方,被称为“杀人坝”、“打靶场”。直到1945年日本投降,中英双方经过协商才将3—7号界碑重新竖立在原先的位置上。

新中国成立初期,沙头角新界和华界的乡民都十分欢迎解放,一起搞庆祝活动,直到1951年2月粤港两地基于政治和安全考虑,同时决定封锁边境,加强边防管理。双方处于冷战状态,中英街成为严格的边防禁区。边境封锁后,原先在香港新界拥有土地的乡民必须凭借“过境耕作证”才能出入边境生产耕作,两边群众也很少联系,往来也不自由,非常严苛。

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的中英街,得到各级政府和领导的关怀与重视。1959年建国十周年前,香港有人到“中英街”拍摄纪录片,拿到香港放映,题目是:《所谓社会主义沙头角一个市场》,副题是:“破破烂烂,冷冷清清”。为了改变中英街的形象,广东省委书记陶铸叫省里立即拨款30万元给宝安县,整修了中英街上一连十八间店铺,建立了沙头角综合商店。商店开张后,陶铸亲自指示,商品供应一定要跟上。

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深港边界地区的情况变得十分复杂,边界冲突不断,还爆发了大规模乡民逃港事件。

1966年“文化大革命”初起时,宝安县沙头角镇的民兵向沙头角英方居民发动宣传和开办“学习班”,曾引起过英方的干预。1976年6月9日,沙头角镇民兵、农民和当地驻军示威游行,涌入中英街,向英方居民散发大量传单和慰问信,被英警阻拦。随着内地“文化大革命”的推进和香港左派群众“反英抗暴”活动的开展,中英街一带的边界冲突愈演愈烈。

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华界沙头角由于受极左路线的影响,生产生活水平逐年下降,而香港经济起飞,英界居民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华界开始有人偷渡香港。据统计,当时宝安县大约有6万多人跑到香港,仅沙头角农业生产大队累计逃港人数就有2600人,相当于1978年该地人口的两倍。滞留香港的逃港乡民由于思乡心切又不能轻易返乡,就隔着沙头角界河与家人喊话,互诉相思之苦,情景相当凄惨,当地乡民称之为“界河相会”。“文化大革命”期间,沙头角居民的生活被彻底改变,中英街的局势也变得紧张起来,两边居民的来往被阻断,就连在街上见面也不敢打招呼,怕背上“里通外国”、“海外关系”的罪名。中英街对外贸易活动停止,个体商户、商贩被取消,店铺生意惨淡,纷纷关门停业。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走改革开放道路的决定,像一阵春风刮到了沙头角。沙头角迎来了改革开放的春天。改革开放后,小街几经变迁和发展逐步形成了店铺林立、一片繁荣景象的免税商业街。随后一些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相继出台,促进了沙头角和中英街经济的发展。

内地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后,深港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1982年双方签署的一份协议中,第一条内容就是增开沙头角陆路口岸,建设沙头角沙河公路桥作为深圳特区与香港间的专用口岸。1983年签订的《开放中英街协议》,使得中英街商贸大发展有了一个重要的契机,深港双方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将破旧的中英街街道和店铺修补整饰,使这条小街焕然一新,迅速繁荣、崛起,令人刮目相看。

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英街的商铺逐渐多了起来,商业气氛也越来越浓,一家挨着一家的铺面摆满了香港过来的物美价廉的商品,依托香港,中英街打开了商贸之门。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中英街出现盛世景象,空前的繁荣,每天进入中英街的游客数以万计,节假日高峰期每天超过10万人次。中英街从发展边境小额贸易开始,直至发展成为免税一条街,再以巨额黄金交易闻名海内外,成为闻名遐迩的“购物天堂”,每年的商贸交易额高达十几亿。

这张照片正是当年中英街“购物天堂”真实情景的再现,也是深港双方关系的真实写照。

拍摄背后的故事

拍摄这张照片的摄影师是原深圳市摄影家协会主席,现年已73岁的何煌友先生。他是深圳本地人,1955年初中毕业应征入伍,做了一名铁道兵,因为书法和美术的特长在部队的宣传和文艺活动中有了用武之地。也就在那时开始接触摄影并从此相机不离身,52年没有停止过拍摄。1969年退伍进了深圳市文化局并成为一名专职摄影师。

1985年当时的中英街很热闹,何煌友经常到沙头角中英街文化站蹲点。他说,当时想拍摄一些中英街的照片,看到中英街上边防战士在街上巡逻,同时,香港的警察也在同一条街上巡逻,就产生了把边防战士和香港警察相会的镜头拍下来的念头,可是蹲守了多次也没能拍到好的照片。何煌友并没有放弃,在多次蹲守中发现了一个规律,就是香港警察每日上午9时从桥头往百货店方向巡逻,经过3号界碑的时候,边防战士也正好到达这里。1985年下半年的一天上午,何煌友终于等到了这样一个拍摄的绝佳机会,巡逻到3号界碑的边防战士在他的请求下在界碑旁停留了片刻,这时香港警察正向这边走来,他抓住时机按下了快门,镜头定格在3号界碑前,记录了历史的瞬间,拍到了这张有意义的照片。

何老拍完照片后并未发表,而是将其与其他摄影作品汇集成册在特区成立20周年时作为图片展首次展出,在特区成立30周年之际,中英街博物馆将其征集作为展品在展览中展出,引起了广大观众的热议和新闻媒体的关注。

26年后的再相聚

这张照片中的人物一直是观众关注的焦点。从制服穿戴到巡逻方式,人们都非常想了解当年深港双方的关系以及照片中人物的状况。

2010年底,通过层层渠道,几经周折,中英街历史博物馆顾问、香港地方志办公室副主任、《香港通志》副主编刘蜀永教授终于找到了照片中个子较矮的香港警官姚志明。姚志明听到有自己的照片在博物馆展出的消息后,兴奋不已,于2011年1月15日连同香港警察公安大学校友会的20多名校友和家属,重返中英街,重温当年巡逻时的情景。看到照片,他就认出“那个矮个子的警察就是我”。当年姚警官刚到沙头角驻守不久,和他一起巡街的搭档叫冯峰,那时不管是香港人还是内地居民,都不能拍照,否则会被抓起来,所以他一直不知有这么一张照片。

1979年3月首次被派到沙头角警署任警长,开始每天一次在200米长的中英街上巡逻。在他的记忆中,当年驻守深圳一边的士兵,一见到香港警察进入中英街,就立即转为抱枪姿势,并沿途跟着香港警察走,直至警察离开中英街,士兵才会放下手中的枪,可见当时的紧张气氛。1985年8月,已升任警署署长的姚志明再次被调到沙头角中英街驻守。此时的边防士兵与香港警察的关系已由原来的紧张关系转为缓和。每次巡逻如果迎面见到深圳一边的士兵,大家都会互相点头示意,没有了以前的那种紧张气氛。这次时隔26年重返中英街,姚志明希望将自己当年巡逻中英街时穿的一整套警服,包括皇家香港警察的肩章、警徽以及在香港警察学校获得优秀奖励的银鸡等一同捐赠给中英街历史博物馆。

2011年1月《南方都市报》记者在了解了中英街历史博物馆有意寻找照片中两位边防战士的愿望后,在微博中发出了寻人启事。在众人的寻找和帮助下两位战士之一的钟军找到了,他就在深圳宝安区保安服务公司上班,担任龙华分公司巡防管理部副经理。记者联系到钟军,确认了照片中高个子战士就是他本人。“我身边的矮个子是张求华,他是新兵,我是老兵了,他穿的解放鞋,我穿的是皮鞋”。钟军说,1983年17岁入伍来到深圳,2年后被挑选到负责在中英街站岗巡逻广东边防武警六支队十三中队一排4班,负责在中英街巡逻。200米长的街道战士每天要走400余来回。钟军至今记得这张照片是1985年下半年拍摄的,他和张求华正好值班巡逻,而街对面的两名香港警察也是老相识,几乎每天碰到,行点头礼,但几乎没有语言交流,也不知对方的名字。

照片中身材较矮的战士叫张求华,现在已在老家韶关创业致富,当起了小老板。当听说自己的照片进了博物馆,还一直不敢相信,反复打电话向钟军和原来的老班长求证,最后确认是自己后,张求华激动地说:“我现在还经常梦到中英街和营房呢”。

2011年2月27日上午9时,照片中的主人公、香港回归前两度在中英街驻守的原皇家香港警察署警长姚志明,被国务院、中央军委联合命名的“沙头角模范中队”老兵钟军、张求华,以及定格下这珍贵的历史一幕的摄影师何煌友在中英街重逢。他们像当年巡逻站岗时一样在界碑前站好位置,73岁高龄的何煌友强抑激动的心情再次将历史定格。

26年沧海桑田,老照片记录了一段历史,再现了80年代改革开放后的中英街热闹繁荣的真实景象。这张珍贵的老照片不仅反映了中英街这条百年沧桑小街的变迁和发展,而且是深圳改革开放的一个缩影,是香港回归祖国实行“一国两制”的历史见证,是研究深港两地关系史的实物依据,见证了粤港两地的共同进步和繁荣。

(责任编辑:文丹)

猜你喜欢
小街界碑香港
清晨的浪漫
小街印象
繁华背后,是一个念旧的香港
香港之旅
在渝黔界碑
展与拍
小街
精神成长的10块界碑(3)
精神成长的10块界碑(1)
精神成长的10块界碑(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