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发展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医疗卫生事业对于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阜康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现状问题的分析,立足阜康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任务与目标,提出新形势下阜康市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规划
[中图分类号]R19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2)31-0049-03
1 前 言
阜康市隶属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总面积11726平方千米,总人口16.2万人,有26个民族,全市辖4镇3乡、3个街道办事处,106个行政村,245个行政企事业单位,12个社区。有汉、回、维、哈等20多个民族。全市共有公立医疗卫生机构55家,有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761人,共设床位420张。“十一五”以来,阜康市共投入2800万元加大对医疗卫生基础设施的投入,不断健全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网络,积极推进卫生体制改革,公共卫生服务、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医疗服务和急救等公共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建立。新农合工作稳步推进,截至2009年年底,参合率达98.15%,住院实际补偿率达42.3%。社区卫生服务能力显著提升,覆盖率达到100%,居民首诊比例达35%。突发卫生事件处置能力不断增强,甲型H1N1流感、麻疹等疫情得到有效控制。阜康市医疗卫生事业得到了全面健康发展。
2 阜康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现状问题
2.1 疾病管理与控制水平有待提高
一是医疗资源不均,还没有建立覆盖城乡、灵敏高效的疫情信息网络系统,大大降低了疾控系统应对公共卫生事件的整体能力;二是疾控部门现在相关人员培训、再教育培训力度不够,对相关人员培养还有待加强;三是疾病控制系统重传染病预防的观念还没有根本改变。
2.2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健全
一是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不健全,尤其是城市卫生中社区卫生服务建设薄弱,社区卫生机构普遍存在着经费缺乏,补偿不足,以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服务站的人员编制未落实,缺乏政府相应的资金支持,缺乏吸引优秀人才来社区卫生机构工作的动力和平台等问题,影响“六位一体”功能开展;二是农村卫生基础设施、设备建设能力不足,乡镇卫生院综合服务能力不强,村卫生室医疗设备不齐全;三是三级妇幼网络建设薄弱,卫生院产科能力建设不足,村卫生室医疗设备陈旧、落后,检验器械不全,影响妇幼工作开展。
2.3 公共卫生服务保障能力薄弱
一是公共卫生服务保障机制不健全;二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体系不完善,基层薄弱;三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程度不高;四是信息系统和实验室建设滞后,机构、人员、物资储备缺乏,疾控中心检验室能力建设不足,乡镇卫生院无法开展检验项目检查;五是卫生监督人员缺乏,特别是农村监督力量薄弱,学校卫生、公共场所卫生、职业卫生、生活饮用水、医疗市场等监管有待加强。
2.4 新型农牧区合作医疗保障水平低,农牧民群众受益水平不高
一是农民的实际受益程度不高。阜康市目前实行“住院统籌+门诊统筹”的合作医疗制度,筹资水平较低,与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有一定差距,新农合与城镇居民医保相比,筹资和受益水平存在一定差距:①人均筹资新农合118元,城镇居民医保150元;②住院封顶线新农合1万元,城镇居民2.5万元,相差1.5万元;二是费用控制机制不完善。阜康市现行的新农合制度中对费用的控制大多在需方,但是费用增长的因素主要在供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按服务项目付费,医院的收入与提供的医疗服务量直接挂钩,由于医生处于信息优势地位,往往会开大处方,延长住院日期等以提高收入,造成医药费用增加,使得农民的平均住院日、天数及费用过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吞噬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带给农民的利益。
2.5 卫生资源分布不均,管理体制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阜康市目前城乡之间的卫生资源分配不尽合理,同时管理体制也表现出不适应性。一是从城乡来看,阜康市卫生系统人力、床位、设备等卫生资源绝大部分集中在城市,乡镇卫生资源相对不足,基层卫生院设备落后,卫生技术人员匮乏,技术水平低,服务设施不健全,“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络有待进一步完善;二是由医疗卫生服务的定性模糊和基本定位不准造成的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三是医疗卫生管理体制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政府投入严重不足,医疗机构经济负债过重,管理手段滞后,公益性质未真正确立,缺乏应有的生机和活力。
3 新形势下阜康市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对策建议
3.1 推行公立医院改革,转变基层卫生机构运行机制
按照国务院关于印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的通知要求,应做好以下五方面的工作:
一是阜康市主要负责举办市级医院和乡镇卫生机构。二是强化区域卫生规划的作用,主要提高卫生规划的刚性约束,优化配置现有的医疗卫生资源,对不符合规划的医疗机构逐步进行整合。今后应把新生的卫生资源规划在农村和社会卫生薄弱的环节。同时应加强区域卫生规划与城乡规划、土地规划利用总体规划等的衔接,加强相关部门间的协调,确保卫生规划落到实处。三是加大监管力度,提高全行业管理的权威与效能,切实履行卫生行政部门对于医疗卫生机构的兴业监管职能。四是转变基层医疗机构运行机制,基层医疗机构要因地制宜,为当地居民提供有效和低成本服务,乡镇卫生院转变服务方式,定期下村开展巡回医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服务站对行动不便的患者实行上门服务,制定分级诊疗标准,建立基层医疗机构与上级医院双向转诊制度。五是全面实行人员聘用制,建立能进能出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建立以服务质量和服务数量为核心,以岗位责任与绩效为基础的考核和激励制度。
3.2 继续完善疾病预防和控制体系
一是要健全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体系。阜康市应合理规划卫生资源,加强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建立覆盖城乡、灵敏高效的疫情网络系统,实现阜康市疫情及时报告,及时解决,在最短的时间内对疫情作出反应,防止禽流感、甲型H1N1等重大传染疫情的迅速扩大。二是加大对疾控系统的政府财政投入。为了保证阜康市疾控机构的正常运转,需要政府加大投入,主要从增加疾控机构的人员编制、增加疾控人员的福利补贴入手,尤其是增加农村地区疾控机构的人员编制和福利补贴,使他们能安心工作,为阜康市的疾控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三是加强重大传染疾病的防治工作。重大传染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阜康市各级医疗卫生及相关部门,要进一步落实各项防治措施,完善防治工作预案,建立重大传染性疾病防治的长效机制。四是进一步加强碘缺乏病、包虫病等地方病的防治。同时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保健,重视精神卫生及疾病防治,切实提高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综合能力。
3.3 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机制
突发公共卫生应急机制应由应急指挥中心、公共卫生信息系统、疾病控制和预防保健网、医疗救治网、医疗器械设备等应急物质储备系统五个系统组成。
一是应急指挥中心。是全市最高权威和指挥决策机构,含领导决策、指挥协调、监控督查及执行运作系统。二是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含疾病报告和检测、症状监测预防、临床预防信息沟通交流系统、临床和预防医学专家信息库及生物、化学等信息库。三是疾病控制和预防保健网。是应对体系的基石,含疾病防治网络、人才培训基地及从事现场流行病學调查与处置、卫生监督执法、健康教育、危机沟通和公共关系等方面工作的专业队伍。四是医疗救治网。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主力,含医院内外医疗急救中心、医疗救治网络和中毒救治中心。五是医疗器械设备等应急物质储备系统。应急基本物资储备目录,按要求采购储备相应的卫生应急基本物资,不得擅自更改物资储备名目或数量。
3.4 完善院前急救网络体系
一是构建合理的院前急救模式。可借鉴北京、上海等城市模式的运作经验,加大政府财政投入,选择最佳急救医疗体系建设,能从根本上解决体系运行中的诸多问题,促进应急医疗救援体系建设朝着科学、和谐的方向发展。二是建立布局合理的急救站体系。阜康市应加强区域卫生规划,对不符合规划要求的医疗机构逐步进行整合,在医疗卫生资源薄弱的城区,建立数量合理的急救分站。建立覆盖全市城乡的急救体系,大大缩短出车时间,提高效率,以有效挽救居民生命。三是加强急救人员队伍建设,建立急救人员的管理方法和合理的补偿机制,提高急救人员的专业水平。四是建立各部门联动的社会整体救援体系。面对突发的重大疫情,政府可以立即启动急救预案,有统一的指挥系统进行协调控制,有效防止突发自然灾害后出现的疾病疫情以及有可能出现的疾病扩散。
3.5 合理规划卫生资源,大力发展和完善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一是整合县乡医疗卫生资源,明确县乡医疗卫生机构的功能定位,健全以县市级医疗卫生机构为中心、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网点的农村卫生服务网络。县市级医院作为县域内的卫生服务中心,负责危重病人的抢救和基本的医疗服务,并承担着对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的业务技术指导和卫生人员的进修培训;乡镇卫生院负责提升公共卫生服务和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等综合服务,并承担对村卫生室的业务管理和技术指导;村卫生室承担行政村的公共卫生服务及一般疾病的诊治等工作。二是有条件的农村实行乡村一体化管理,积极推进农村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和能力建设,政府重点办好县市级医院,并在每个乡镇办好一所卫生院,采取多种形式支持村卫生室建设,使每个行政村都有一所村卫生室,大力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提高服务质量。三是加强农村卫生技术人员培养,实施农村卫生人才全面培养计划,进一步推进农村卫生管理体制改革,建立灵活的乡镇卫生院内部运行机制,全面提高农村卫生服务水平。
3.6 逐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及管理模式
一是积极发展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县市为统筹单位,继续扩大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范围,切实提高农民参合率。二是加大经费投入。重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从机构、人员及其经费方面给予保证,不断完善相关管理制度,管好用好合作医疗资金,采取相应措施,资助贫困家庭的残废人参加新型合作医疗,使最需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的弱势群体得到基本的医疗保障。三是提高监管能力。阜康市要进一步加强合作医疗管理和经办机构建设,强化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指导协调和监督管理。四是加大宣传力度和加快信息化建设。对参合农民报销起付线、封顶线和各级医院报销的比例和程序等,以村广播、各种宣传栏、电视报纸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报道,不断提高参合农民对新农合政策的知晓率。市政府、乡镇政府、村委会要通过各种场合、各种形式积极宣传新农合的政策精神,把国家政策宣传到位。同时,要加快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化建设步伐,建立起全市统一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信息共享,提高工作效率,方便农民。
3.7 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机构,完善城市卫生服务功能
一是深化城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医疗机构分类管理,积极稳妥地开展城市医疗体制改革试点工作,调整优化城市现有卫生资源,积极引导城市各类医院进行结构调整和功能转型。二是建立健全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完善和落实财政补助政策。三是加强城市医疗卫生人才引进与培养,通过实行引进高学历人才、对在岗工作人员提高学历层次,以及制定相关的技术职务晋升考核制度和激励机制向社区卫生机构倾斜,鼓励二三级医院中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高级职称人员充实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措施,逐步改善卫生服务人力资源现状。
3.8 多渠道加大对卫生事业发展的资金投入
一是积极争取政府对卫生事业发展的财政投入。①切实发挥公共财政主渠道的主导作用,提高阜康市财政支出中用于卫生事业发展的支出比重,进一步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扩大政府财政性资金在卫生事业领域投入的范围。②整合现有各类社会事业产业扶持资金,完善投入方式,实行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相结合,经常性财政拨款与项目拨款相结合,增强导向作用,提高财政投入的使用效益。二是积极拓宽社会发展资金的筹措渠道。管理部门通过规划和政策指导、信息发布以及规范市场准入,积极引导社会资本进入社会事业领域;通过社会事业相关产业的产品与项目等平台,广泛吸纳社会资本投资社会事业及其相关产业,促进各类社会事业及其相关产业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邓大松,刘昌平.新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研究[M].1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朱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对策研究与改进[J].商业经济,2009(8):103-104.
[3]冒晓慧,郭东敏,杨建荣.浅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缺陷及其解决对策[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4):140-141.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西部和边疆地区规划基金项目(09XJA630005)。
[作者简介]朱新武(1968—),新疆阿克苏人,博士,新疆大学教务处副处长,副教授。研究方向:公共经济理论与政策、农村卫生政策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