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道德需要,创新德育实效

2012-04-29 20:47周三芝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2年31期
关键词:实效道德德育

周三芝

摘要学校德育如何从政治化、抽象化和空洞化的说教中走出来,切实提高教师德育工作的效果,值得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去深刻反思。笔者通过几十年的教育实践分析认为:只有把道德需要作为德育变革主要突破口,充分了解和激发学生的道德需要和动机,唤醒与弘扬个体道德潜能中积极的建设性因素,对于推动道德教育向现实世界的回归,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实效性,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道德;德育;实效

一、道德需要的内涵及特征

所谓道德需要,就是人们基于对道德具有的满足自我与社会的价值、意义的认识和把握而产生的遵守一定道德原则和规范、做一个道德人的心理倾向。个体之所以会产生这种心理倾向,主要是因为三点:第一,道德是使个人在社会中得以生存的必要条件。道德是社会调控的重要力量,社会成员对道德的普遍遵守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基础,是社会有序运行的保障。一个不讲道德的人,因不愿履行“应当的”道德权利,无法立足于社会。第二,道德是人取得身心平衡的方法之一。个人在处理自己与他人、社会的关系时,总会有得有失,需要道德来解释和平衡。第三,道德是个人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需要。道德虽具有约束性,但重要的是它还具有激励作用,是人探索、确证、完善自己的一种重要方式。它在本质上与人的创造精神、自我实现、自我发展的内在需要是一致的。从总体上来说,个体道德需要有以下三个基本特点:1,自觉性。即它是人意识到心甘情愿、积极主动去实现的一种要求,表现为一种道德追求的冲动,促使个人与他人、与社会的交往中以自己的道德行为和品质而获得肯定。2,内在性。个体的道德需要的形成虽然要经过一个由外向内的转化过程,但一旦成为人的内在要求,就具有了主体意识,指引着人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对社会道德要求进行主动的选择和加工,塑造完美自我。3,层次性。道德需要作为人的一种特殊、高级的社会需要,既非神启,也非人心中所固有,而是经后天培养而将社会道德内化的结果。

二、道德需要在学校德育中的作用

道德需要是学生道德行为得以发生的心理动力和主要归因,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从共同利益出发执行和维护一定的行为准则的需要,一经形成,就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具体而言,其在学校德育中的作用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道德认识形成中的激化作用。学生道德认识的形成是建立在他们已有的道德需要的基础上的。因为在学生道德认识过程中,只有当有关的道德要求成为其道德需要对象的情况下,他们才可能对“要求”进行认知。在这里,需要成为认知活动的动力,促使学生积极地认识道德教育的要求并理解其意义;道德情感形成中的选择作用。道德情感就是人的道德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所引起的内心体验。当人的认识和行为符合道德需要时便会产生肯定的情感体验,在态度上表现为接受道德教育要求,并内化为自己的新道德的抉择。反之则不受此道德教育要求。可见,基于道德需要而产生的道德情感,对学生的道德认知有着鉴别和取舍的功能:道德意志发展中的选择作用。作为道德的动机系统,道德需要是人的各种积极性的源泉。当人们自觉克服困难去完成预定的道德目的时,这种道德意志就成为实现一定道德动机的活力:道德行為过程中的调节与控制作用。当道德需要得到某种程度的满足之后又会产生新的道德需要,这意味着主体已建立调节道德行为的潜在机制。

可见,道德活动的过程实质上就是道德需要产生并不断得到满足的过程。因此,学生道德需要的形成是学校德育的核心。

三、从道德需要入手创新道德有效性的教育策略

确立学生教育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传统的道德教育模式把学生视为道德灌输的对象,使得学生不是带着积极自觉的态度去理解、选择、追求道德规范也不是以高度的责任感去审视、分析、评价道德现象,而只是一味地消极接受和被动服从,结果导致学生“只有道德的外壳,却无道德的精神。”面对开放式、价值多元化、个性独立的事实,把人作为道德主体培养,促进人的德性发展,成为现代德育区别于传统德育的根本标志,“以致在一定意义上我们可以说,现代德育是主体性、发展性德育”,应该是学生主体通过获得道德知识、体验道德情感、磨练道德意志,养成良好道德习惯,将教师传授的知识技能通过实践转化为自身的内在道德知识系统和内在道德能力系统形成自身成熟稳定的道德心理结构的实践过程。这就是要求教育工作者必须树立学生主体观念,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学生的主体功能;教师要成为主体个性的有力促进者,是主体内在精神、内在需要的激发者;学校道德教育的功能不应是迫使学生服从某种固定僵化的信条,而应是把学生从压抑的环境中解放出来,从被动地、盲目地接受各种道德灌输转回主动地对现有价值体系、行为规范作独立思考,并在反省、批评性理解的基础上作出自己的选择。

因此,要使学生的道德认知转变为道德需要并成为道德行为的指针,关键在于通过学生本人或其所在群体的实践加以证实并体验到道德要求、规范的正确性。在过去的德育工作中我们往往对学生的参与、实践重视不够,只重视单向的说理灌输而忽视道德践行,忽视通过学生自身的实践过程而进行的由知到行的转化过程。为此,德育工作者传授道德知识或提出道德要求的同时,要创造条件让学生直接或间接参与道德实践,尽可能地组织学生亲自参加有道德意义的具体的实践活动:在德育方法上,要将电化教学、专题调查、参观考察、典型案例分析等引入课堂,以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把德育教学由重灌输、重传递、重外律改变为重思考、重启发、重自律;指导学生走出校门、关注社会,把丰富、生动的社会生活纳入到学生的视野中,使他们在实际参与社会道德改革中适应社会。唯有如此,他们对道德规范、要求的接受才不会是表面的、被迫的顺从,而是通过认同与内化,将道德认识变为道德需要和道德信念,成为道德行为的内驱力。

猜你喜欢
实效道德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论创新教学方法对中学政治课堂教学实效的提升
从细节处找英语实效
小学品社课堂结合时事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