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琴
【摘要】失业与就业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非常严峻的社会问题,直接影响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国有企业员工下岗是改革开放进程中的必然经济规律,可以采取深化再就业工程的体系管理、技术拉动就业、降低行业制度壁垒、确立人力资源市场配置的基本理念、推动劳动力资源自由流动等措施,解决国有企业下岗员工再就业问题。
【关键词】国企下岗员工 再就业 路径
失业与就业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现象,是促进劳动力价格市场、人才流动和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等不可或缺的一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不断推进,市场竞争所引发的资源优化配置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形式。在宏观政策的市场调控下,国有企业减员增效的力度非常大,这些下岗员工在失业的同时绝大多数也失去了经济保障。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下岗员工的再就业不仅关系着国有企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也关联着社会稳定的大局。因此,下岗员工再就业是当前国有企业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国有企业员工下岗的必然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国有企业就成为了计划与宏观管理的重头戏。根据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支撑,当时全国的企业主要划分为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虽然两种所有制在理论上是平等的,但实质上全民所有制职工在收入分配、福利待遇、医疗保险、子女就业等诸多方面远比集体所有制企业职工具有优势。加之当时制度管理的不公开、不透明,拥有公权的管理者在招工、用工等就业方面并没有按照产业的真实需求规划人力资源配置,而是采用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观点,把失业看成了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物,所以国有企业就成劳动力资源流向的主要方向。
改革开放后,市场竞争客观上要求任何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必须走精简、高效和可持续的良性发展道路,在“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条件下,人满为患、人浮于事的国有企业出现了劳动力资源过剩,分配上的“大锅饭”也失去了生存的空间和土壤,减员增效成了国有企业改革发展道路上阶段性的历史趋势和必然选择。
国有企业下岗员工失业类型的理论探讨
由于长期以来受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影响,我国理论界一直对社会主义国家存在失业持否定的态度,这使得我国在有关失业与就业理论方面的研究远远落后于西方。经过改革开放的实践,我国相关学者才逐渐认识到失业与就业是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的正常社会现象,进而从理论上对国有企业下岗员工失业类型进行了探讨。
结构性失业。结构性失业是指因经济结构变化而发生的失业。它分为两种情况,一是由于产业结构的调整,涉及到劳动力在各产业部门的转移,而且与经济因素一起引致职工下岗,失业人员增多;①二是由于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和地理位置限制,导致过剩劳动力不能迅速流动到所需区域或产业,使这部分劳动力继续失业。②通俗地说,就是由于一些产业部门因盲目扩张导致产能过大,市场需求降低和减少造成销售不畅,产品库存积压,最终形成停产失业。而下岗的员工劳动力素质不能马上适应新的就业岗位,是造成这部分下岗员工继续失业的重要原因。国有企业的数量、规模和员工是国家按照计划经济体制的要求进行统一管理和劳动力资源配置的。这种国家干预政策虽然对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也存在主观人为因素,操作稍有偏差就会出现违反市场经济规律的问题。进入21世纪之后,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相继到美国、香港上市,在企业内部引发了大规模的减员增效行为。结构性失业也随之成为国企员工下岗的主要类型。
技术性失业。资本主义几百年创造的财富之所以高于人类前期几千年所创造社会财富的总和,就是因为有了技术进步。生产自动化与劳动就业需求的矛盾越来越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一项课题。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时代背景下,国有企业利用特有的垄断优势,率先大规模地引进、开发和推广了一系列的先进科学技术,使企业的减员增效成为现实。也正因为如此,以梅多斯(1972)为代表的西方经济学家提出了“零度增长”的概念,③把经济增长与就业挂起钩来,因为新技术、新设备的投入使用,使劳动生产率和资本技术构成提升,对劳动力的需求减少成为必然。
国有企业下岗员工再就业的路径
失业与就业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同时它又是一个非常严峻的社会问题。它不仅关系到失业人员的个人幸福、思想情绪和家庭生活,还会产生越级上访、非法集会等激化社会矛盾问题,进而直接影响到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大局。西方几百年的市场经济发展和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表明,失业与再就业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现象,“严格意义上的不自愿失业,并不存在。”④所以,需要主动去探究失业与再就业问题的解决之策。
深化再就业工程的体系管理。再就业涉及到制度、政策、行业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单一的措施和办法效果很难奏效,因此需要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再就业工程,使其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一是劳动力素质投资。员工是企业财富的重要生产元素。失业员工再就业的难点主要是岗位技能与时代发展出现了脱节,造成了原有的劳动技能不能满足现有岗位工作要求。因此,把先进技术、技能及时普及到下岗员工身上,不让每一名员工成为技术上的淘汰者,真正把就业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补上劳动力素质课是做好员工再就业的前提。但在实践中,回避人力资源投资却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因为把人作为投资对象并获取利益与传统的价值观念存在冲突。这种理念直接影响到了企业对劳动力的投资。二是开展公共就业服务,减少摩擦性失业。公共就业服务是政府的职能,也是国有企业实施再就业的平台和媒介,它主要包括综合服务、信息发布、职业介绍、就业咨询等,其主要职能就是把就业信息快速、准确、及时传播到下岗员工手中,增加他们的就业选择,拓展他们的就业视野,做他们再就业的帮扶者。三是完善社会劳动保障体系。社会保障体系的健全与否直接反映了社会进步的程度,也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标志之一。通过不断扩大保险范围、增加入保项目、建立多层次保障等措施,使员工的心理收入预期向社会现实转变和靠拢,从而放下包袱,主动就业。
技术拉动就业。技术进步导致减员增效,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就业的岗位和机会只减不增。其实,国有企业只要积极进行技术改造,提高国际竞争力,保持企业持续、健康、稳定地发展,就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⑤从这个意义上说,技术进步在企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必然也通过技术的更新换代引导出新的消费需求,同样也创造了新的就业机会和就业岗位。更何况人类社会的发展需要技术进步,不能因为技术进步会带来就业机会的减少就因噎废食。因此,问题的关键在于必须把技术进步及其对劳动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进行有机整合,使员工在技术和经验上能够紧跟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的步伐,把劳动力转化为资源优势而不是只做减法不做加法式的进行下岗处理,从而最大限度地抑制技术带来的不利因素,把再就业工作上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降低行业制度壁垒。目前,公有制与其他所有制的差别没有改革以前明显,但在一些领域,行业制度壁垒现象仍然很高。如石油、石化、电力、银行等高利润行业,制度上不允许民营资本进入,经营则更无可能,而这些行业自身由于管理、规划和经济实力等原因又不能开发出更多的就业岗位,从而影响了下岗员工的再就业工程。必须打破这种行业制度壁垒,引入民营资本和竞争机制,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结合。
确立人力资源市场配置的基本理念,推动劳动力资源自由流动。虽然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行政调控,但在商业竞争的经济环境下,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却是把生产要素、劳动力资源和技术投入等进行科学合理高效配置的最好方式,它排除了人为的主观因素,通过一种“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的自由流动实现最佳的组合,起到了节约社会资源、降低内部损耗、深化资源利用的系统效果。
自由流动是劳动力市场价格形成的主要环节,也是市场配置劳动力资源的基础。有关资料表明,国有企业下岗员工由于原先所处的所有制优势,在再就业自由流动中就业理念落后,不愿意从事脏、累、苦的体力劳动和迎来送往的服务性工作,从而使其在职业流动中处于被动地位。破解的关键就在于创新就业观念,推动自由流动,让员工在就业方面要从“固定预算”向“零基预算”转变,用新的劳动力市场价格重新衡量再就业,进而改善自身的境遇并谋求发展。
(作者单位:扬州大学)
注释
①李新安:“我国产业结构变动对劳动力的产业转移和再就业形势的影响”,《经济经纬》,2000年第2期,第38~40页。
②[美]路易斯·所罗门:《现代西方宏观经济学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第253页。
③[美]德内拉·梅多斯:《增长的极限》,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第10页。
④[英]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77年,第24页。
⑤刘荣:“国有企业职工下岗再就业对策研究”,《经济经纬》,2000年第3期,第55~5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