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财务风险的成因和危害分析

2012-04-29 09:57:30张锋
中国市场 2012年39期
关键词:财务风险成因危害

张锋

[摘 要]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高职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与此同时,办学条件与发展需求之间的矛盾也日益突出。因此,正确分析高职院校财务风险成因及危害,对制定风险防范对策,确保财务安全,促进高职教育的健康快速发展十分必要。

[关键词]高职院校;财务风险;成因;危害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2)39-0063-02

1 高职院校财务风险的成因分析

11 主观原因

111 风险防范意识淡薄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校自成立之日起取得法人资格,享有民事权利并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高职院校资产属于国有资产,学校只有使用权和经营权,所有权属于政府。这两种说法是自相矛盾的,表明了高职院校财务风险承担主体尚不明确,为其转移财务风险创造了条件。由此导致高职院校在不考虑自身财力承受能力的情况下,盲目搞建设,大规模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造成非理性化的决策。高职院校在很长时间内处在财政预算约束下,不需要考虑财务风险管理的问题,预算管理约束不力,导致财务管理人员风险责任意识不强,在处理相关业务时容易忽略风险的控制。诸如资金支配随意、缺乏有效的监督、办学经费的使用多存在铺张浪费的现象等,这些问题都加大了高职院校的财务风险。

112 自筹资金能力较差

办学条件的“瓶颈”迅速转变成了资金“瓶颈”。高职院校的收入包括财政拨款、教育事业收入、科研收入、校办产业收入和社会捐赠收入等。对大多数高职院校而言,主要经费来源还是财政拨款和教育事业收入,这部分资金除维持学校正常运转外所剩无几,而其他收入在教育经费总额中所占比例较小,远远满足不了高职院校建设资金的需要。其中,科研收入不能改变用途,只能专款专用;校办产业收入,缺乏有效管理,大部分高职院校的校办产业资金收入都比较少;在社会捐赠收入方面,我国各单位和个人对高职院校的捐赠很少,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大部分高职院校对财政拨款仍有着较强的依赖性,筹资渠道比较单一,自筹资金能力较差。在财政拨款和学校自筹收入等无偿性的财力支撑远远不能满足短期内学校建设对资金需求的情况下,高职院校必须且只有通过银行举债来解决资金的缺口。

113 内控机制不够完善

目前高职院校内部控制缺乏科学性,内部控制组织不健全,致使内部管理权限失控,不相容职务没有有效分离,职责不清,给滥用职权、贪污舞弊现象造成可乘之机,从而可能引发财务风险。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职院校所处的内外经济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在面对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风险。高职院校的外部审计是事后监督,缺乏监督的时效性,无法提前防范财务风险和漏洞,而内部审计无论是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和职能定位都不能满足对财务风险进行监督的需要。高职院校财务风险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预算编制不够科学、资产管理不够规范、信息沟通渠道不畅;对盲目扩张、大量贷款的风险没有充分的认识;对举债融资的偿还能力缺乏必要的可行性论证、缺乏风险识别与风险评估等风险防范措施等,其中缺乏强有力的内外监督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12 客观原因

121 政府投入不足

办学规模扩大,财政拨款不足,教育资源紧缺。经费不足依然是制约高职院校发展的主要瓶颈,从而导致教育资源紧缺,进一步引发高职院校发财务风险。高职院校在扩招过程中,加大了各项投入,各项基础设施、师资力量必须与高校的扩招速度同步增长以保证学校的健康有序运行,从而保证教学质量。高职教育的经费主要来自国家财政拨款,但是高职院校在扩招过程中,资金需求巨大,财政拨款并不能满足其发展需要。虽然当前财政拨款的数额在增加,但教育成本也随之上升,有限的资金投入与不断增长的教育需求之间的矛盾,制约着高职院校的健康发展。国家在法律上鼓励高校多元化筹集资金以解决高校的教育资金短缺问题,高职院校通过银行贷款举债发展,如果贷款规模超出偿债能力,这给高职院校财务安全埋下了隐患。从2004年起,教育部将对全国所有高校进行每五年一轮的教学评估,以此监控学校的办学情况和教学质量。为了实现评估创优的目标和学校的发展,高职院校不得不大规模向银行贷款,盲目搞基础建设,购买硬件设施,从而加大了高职院校的财务风险。

122 银行贷款失控

高等教育的公共性以及政府对高校的扶持政策使得银行并未充分考虑高校的财务状况和还贷能力,从而敢于以信用贷款的方式向高校发放巨额贷款。目前,大多数的高职院校属于公有性质,政府是最终的风险承担者。高职院校之所以容易取得贷款,是因为银行认为高职院校是由政府举办的,是政府重点扶持的对象,信用等级很高,破产的概率非常小,有很大的发展潜力,认为高职院校举债风险不大。因此,许多商业银行并未采取严格的贷款程序,没有对高职院校财力状况进行科学分析,并且还对高职院校贷款降低了门槛。在银行贷款资金的支持下,高职院校的规模扩大了,招生人数也增多了。适度举债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催化剂,但银行贷款终究既不是国家的投资,也不是学校的收入,而是学校的债务,实际上银行贷款是学校预期收入的提前透支。这种透支必须建立在高职院校预期收入的基础上,否则,银行贷款就失去了有效支付能力的约束,必然会出现财务风险。现在大多数高职院校出现的财务风险都是由于银行债务引起的有效支付能力不足,超出了高职院校的债务承受能力。

2 高职院校财务风险的危害分析

高职院校的财务风险具有潜伏性。由于教育的特殊性,高职院校自身造血功能较弱。高职院校举债发展,其投资回收期长,收益不确定性大,一旦不能偿还到期债务,将陷入财务危机,产生严重的不良后果。财务危机主要体现为财务状况的逐渐恶化,负债结构不合理,现金流量下降,资金周转不灵,不能清偿到期债务,由此造成单位的损失,严重时会使单位破产清算。资产负债率高的高职院校有可能因资不抵债陷入财务危机,学校运转资金无以为继,教师学生无法上课,严重影响高等教育办学质量;金融机构为避免放贷风险会提高贷款门槛,或提前收贷,最终会导致高职院校的全面财务危机,同时还影响到银行和政府。

21 学校的困境

过度负债导致高职院校不能及时偿还贷款本息、财务状况明显恶化、负债结构不合理、流动资金短缺和经费周转困难,将导致高职院校面临诸多风险,给学校发展埋下了隐患。人才培养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由于需要承受贷款的经济压力,高职院校不得不将手中剩余的钱用于还贷,有些高职院校甚至“借新债还旧债”,假设一个公司存在资不抵债的情况,那么提高企业产品的质量就无从谈起,更谈不上什么发展了,高职院校亦是如此。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得不到保证,导致最后培养出的学生名不符实,就业能力降低,这不利于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还会影响着当前和未来相当长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

22 银行的危机

绝大多数高职院校是由政府举办,校(院)长是代表政府依法管校的独立事业法人,承担民事责任。我国高等教育领域计划经济的色彩仍然十分浓厚,学校决策者对贷款办学的风险意识和经济责任意识普遍比较淡薄。在不少校(院)长眼里,学校是国家办的,贷款办学是替政府办事,反正的资产也是国家的,还贷是政府的事。目前也没有建立健全校(院)长经济责任制,举债办学的责任风险很小。在高校贷款大额增幅的形势下,很多高职院校对贷款缺乏自我约束意识,甚至出现盲目举债的现象,没有把贷款用到刀刃上;缺乏贷款的财务风险意识;没有对自身发展所需资金进行充分的分析,也没有对取得的贷款资金如何进行配置作出合理的安排,以致贷款资金出现严重浪费问题,高职院校将一步步陷入财务困境。高职院校这种贷款圈钱发展的方式占用了大量资金,一旦预期收入目标无法实现,学校就拿不出钱来偿还银行贷款,使其陷入财务危机中。高职院校如果不能按期还本付息,这将使放贷银行也陷入危机中,必然引发金融风险,在社会上产生不良影响。

23 政府的负担

首先,加重政府财政负担。高职院校不同于事业单位,不以赢利为目的,没有创收的来源,高职院校能做的只能是借新债还旧债,或者靠政府埋单,但是政府毕竟没有那么多的资金偿还举债办学的大额贷款,这势必会使得高职院校陷入财务困境。其次,高校债务危机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在政府财政对于社会各项事业投入比例一定的情况下,如果政府为高职院校的债务埋单,势必会降低国家财政资金用于其他领域的投入,甚至影响到经济的平稳运行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大多数高职院校都是以国家标准为目标进行建设,应该说,这种办学超前意识是好的,但从当地整个经济、教育发展的角度考虑,高职院校把大量的银行贷款用于超标准建设上,大大提高了教育成本,加重了政府和学校的负担。甚至出现一些高职院校为了减轻债务,不得不巧立名目,变相向学生收费以解燃眉之急。银行贷款只是推迟了政府财政支付的进程,这使得政府未来对高校的支付成本和对银行的救助成本加大,长远来看政府定会为此付出昂贵的代价。如果因为政府对教育投入不足,致使高职院校因资不抵债而破产倒闭,教师失业,学生失学,还将成为一个社会问题。

参考文献:

[1] 何秀贤奔忧扛咧霸盒2莆穹缦展芾淼乃伎迹跩].职业时空,2011(1)

[2] 任纪霞备咧霸盒2莆穹缦辗婪堆芯浚跩].财会研究,2011(20)

[3] 袁娟备咧霸盒2莆穹缦盏奶卣骷袄嘈头治觯跩].中国市场,2012(14)

猜你喜欢
财务风险成因危害
降低烧烤带来的危害
今日农业(2022年15期)2022-09-20 06:56:12
说说两种『白气』的成因
药+酒 危害大
海峡姐妹(2020年12期)2021-01-18 05:53:26
晕纹石成因解读(上)
宝藏(2017年7期)2017-08-09 08:15:19
酗酒的危害
“营改增”后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
试论防范企业财务风险的几点措施
财务风险预警研究综述
中国市场(2016年33期)2016-10-18 12:52:29
保险公司财务风险管理及控制研究
“久坐”的危害有多大你知道吗?
民生周刊(2016年9期)2016-05-21 12: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