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瑜鑫 邢红兵
摘 要:自《马氏文通》提出“状字”以来,几乎每部系统论述汉语语法的著作都会提到状语、状中结构。本文从状语的界定、分类、位置、语义指向及状动搭配等方面对现有文献进行了评述,旨在明确状语研究现状及需要努力的方向。
一、引言
在汉语本体研究中,虽然状语和状动结构的研究较其他句法成分的研究薄弱,但是自《马氏文通》(马建忠,1898)提出“状字”以来,几乎每部系统论述汉语语法的著作都会提到。汉语状语研究涉及的主要有:状语的界定、分类、语义指向、位置、多项状语顺序、各类词充任状语的情况。下面我们分别对这几个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
二、状语的定义和分类
(一)状语的界定
朱德熙(1985)认为汉语状语的界定需要考虑三个方面的因素:修饰语本身的性质、中心语的性质、整个偏正结构的性质。历史地看,这三个要素正是汉语语法研究史上给状语进行界定的三个标准。马建忠(1898)、黎锦熙(1924)就修饰语本身的性质界定状语,这显然是受到西方语言学理论的影响。陈承泽(1957)、丁声树(1961)、吕叔湘(1979)、朱德熙(1982)和刘月华(1983)以中心语的性质来界定状语,即谓词性成分的修饰语。朱德熙(1985)认为界定状语应该考虑整个偏正结构的性质;并且明确指出“凡是真谓词性偏正结构里头的修饰语都是状语”,这是学术界对状语最为严格的界定。另外,早在20世纪40年代,吕叔湘(1942)、王力(1943)曾受“三品说”影响,即把句子里的词按照所占据的位置分为三级,状语叫“丙级加词”;王力把定语叫做“加词”,但是没有提到状语。现在通行的汉语语法教学参考书多采用以中心语的性质来界定状语(卢福波,1996;刘月华,2001)。
(二)状语的分类
朱德熙(1982,1984)从状语本身所属词类划分,如副词性状语、形容词性状语、名词性状语、代词性状语、数量结构、介词结构、主谓结构等。有的学者从状语的句法功能划分,胡裕树(1987)认为状语是句子成分的成分,是短语成分,而非句子成分;李临定(1986)认为有些状语,如介词结构是句子的必有成分;邵敬敏等(2003)提出了“句子状语”和“短语状语”的看法。陈承泽(1957)把“副字”分为限制副字、修饰副字、疑问副字;吕叔湘(1979)提出的修饰状语、关联状语、评注状语;刘月华(1983)提出的描写性状语和非描写性状语;黄伯荣、廖序东(1991)提出的描写性状语和限制性状语,这些分类都属于基于语用视角划分的类。最后一类是其语义功能划分。张志公等(1956)分为7类;朱德熙(1984)分为5大类9小类;钱乃荣等(1995)分为17类;刘月华等(2001)分为9大类20种。该视角是大多数语法专著、教学参考采用的状语分类角度,因为这种分类对句子的句法语义研究、多项状语的顺序研究、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由于语义视角的主观性较强,故而上述分类并不一致。
三、状动结构句法语义相关研究
(一)状语位置和位移研究
1.句中和句首状语
根据在句中的位置,状语可以分为句首状语和句中状语。状语在句子中一般是修饰其后的语言成分;状语位于主语前时,修饰后面整个句子(刘月华等,2001)。刘月华(1983)把状语分为两大类:M(描写性状语)和FM(非描写性状语),并且认为FM状语多数可以出现在主语前作全句的修饰语,M状语一般不能出现在主语前。卢福波(1996)根据状语出现的位置将其分为三类:只位于主语前的状语(由“关于”“至于”构成的介词词组)、只位于主语后的状语(大多数描写性状语和部分限制性状语)和主语前和主语后都可以出现的状语。李丽群(2007)讨论了不能后移的句首状语问题;张俐(1999)讨论了可以后移的句首状语问题。
2.多层状语的顺序
多项状语是指一个被修饰语前有几项状语(刘月华,1983)。从其与中心语的组合方式来看,有组合式和粘合式之分(李杰,2008)。两种状语的顺序是组合式在前,粘合式在后(史金生,2003a、2003b)。从多项状语之间的关系来看,可以分为并列关系、递加关系和交错关系(刘月华,1983)。刘月华(1983)讨论了递加式多项状语的顺序,金立鑫(1988)在刘月华研究的基础上主要讨论了FM状语的排列顺序,黄伯荣、廖序东(1991)认为多层状语孰先孰后取决于谓语内部的逻辑关系和表意的需要。张俐(1998)讨论了两个或三个状语连用的情况。
多层状语的顺序相当复杂,目前的研究主要局限在对递加式多项状语的研究,其他类别的多项状语研究则是凤毛麟角;虽然递加式状语的研究相对较多,但是各家得出的顺序也并不一致,这还需要在占有大量真实语料的基础上继续深挖,以期发现多层状语层次的规律。
3.状语和补语的易位转化
状语和补语都直接和谓语发生结构关系,一般来说都紧接谓语之前和谓语之后,并且为数不少的状语和补语能够易位互换,但它们的语义和功能很不相同。最早对状语和补语进行比较的是刘月华(1982),该研究主要比较同样的词语作状语与作补语时在语义与表达功能方面的差别。刘松汉(1990)认为语义指向谓语的形容词,状语补语表示动作行为本身的状态程度二者可以互换;语义指向体词的形容词,只要形容词表示人或事物在动作行为发生时呈现的状态,作状语、补语才可以互换。张建平(1997)探讨了时间词作状语和作补语之间转换的条件。陈永莉(2007)以“形容词+不定量词”为例讨论了状补换位的类型。祁艳(2007)将分布在状语、补语上的词语分为唯状性词语、唯补性词语和可状可补性词语,运用三个平面的理论对状补易位现象在句法、语义、语用上的异同进行了分析。综上可知,关于状补易位转化问题,研究者们重在考察哪些状语可以转换为补语,哪些不可以,以及其间的机制和原因;可以转化的转化前后在语义、语用上有什么异同。刘月华(1983)的研究之后虽然也有不少学者研究该问题,他们大多从某个点进行论述,这些研究深度逐渐增强,但是很少能出刘月华研究之右者。
(二)状语语义指向研究
在句法层面上,状语与其中心语结合紧密,但是在语义层面却有语义指向的问题。早期对状语语义指向的研究是从副词开始的,因此这方面的研究最为充分。运用语义指向观念对副词进行研究的学者有沈开木(1983)、马真(1983)、朱子良(1991)、税昌锡(2004)等。这些研究主要从根据语义指向对副词分类、归纳个别副词的语义指向、同义副词语义指向辨析、副词语义指向的歧义现象等角度对副词进行研究。刘月华(1983)较早从状语描写对象的角度对其进行了研究,作者虽然没有使用语义指向的术语,但是给描写性状语分类的标准就是语义指向。欧阳云(1986)、张力军(1990)、董金环(1991)、张国宪(1991)、邹艳霞(2001)、艾彦(2005)从形容词语义特征的角度探讨了形容词作状语语义指向的规律。也有学者从语义指向的中心来考察状语,如刘芳(2002a)专门考察了语义指向动词中心的状语;刘芳(2002b)、王秋祥(1995)考察了语义指向名词的状语。有的学者考察了特殊句式状语的语义指向,如肖伟良(1998)考察了兼语短语前状语的语义指向;杨恺琴(2004)考察了递系结构前状语的语义指向;徐复岭(1986)、甘露等(2008)考察了连动句(短语)状语的语义指向。高惠娟(2008)突破单个状语语义指向的研究,考察了多项状语的语义指向。刘芳(2003)从状语的本身特征论述了它可能的语义指向。
在语义上,状语究竟可以指向哪些句法成分,学者们的论述虽然大体一致,但是也不尽相同。欧阳云(1986)将状语可以指向的句法成分分为五类:主语、谓语中心和主语、宾语、谓语中心和宾语、介词的宾语;邹艳霞(2001)分为四类:谓语、主语、宾语、句中空位成分;李杰(2008)分为三类:谓语、动作的发出者(主语)、动作的对象(宾语)。我们认为在状动短语充任谓语的句子中状语的语义可能有以下指向:谓语中心、主语、宾语、数量结构、句中空语成分(多为意念上的主语或宾语),其中前三者居多。
(三)状语和动词搭配研究
邢红兵等(2006)认为搭配是动词用法中很重要的信息,包括动宾、状中、动补等。现有文献对动宾搭配、动补搭配的研究相对较多,如张文坚(2004)、南旭萌(2008)、俞士汶(1997)等,但是很少有学者系统研究状动搭配。江诗鹏(2005)考察的124个甲级形容词中,有68个形容词可以作状语,约占形容词总数的54.84%;李芬芬(2008)从形容词的角度通过考察现代汉语语料和中介语语料发现,两库形容词充任状语的比例分别为12.33%、13.67%;南旭萌(2008)从动词的角度考察中介语,相关数据显示多数动词在成句时都有前附修饰语。张金竹(2009)从同语义类状位形容词的角度探讨了状动语义搭配。这些研究都告诉我们状动搭配是动词的重要属性之一,需要更多地关注状动搭配研究。
四、结语
现有文献对状语的研究多集中在对其界定、分类、位置、语义指向及状动搭配等方面。其中状语的界定、分类、语义指向等研究较为成熟,而多项状语、状动搭配等方面的研究则明显不足,需要拓宽广度、加大深度。
(本文得到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留学生汉语词汇习得的计算机模拟研究”[项目号:08JJD740063]的资助。)
参考文献:
[1]胡裕树.现代汉语[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7.
[2]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3]金立鑫.成分的定语和状语的顺序[J].汉语学习,1998,(1).
[4]李杰.现代汉语状语的多角度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2008.
[5]刘月华.状语与补语的比较[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2,(1).
[6]刘月华.状语的分类和多项状语的顺序[A].语法研究和探索[C].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
[7]税昌锡.语义指向分析的发展历程与研究展望[J].语言教学与研
究,2004,(1).
[8]邢红兵.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谓词句法属性统计研究[J].语言教
学与研究,2006,(3).
[9]朱德熙.语法讲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10]朱德熙.定语和状语[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4.
[11]朱德熙.语法答问[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