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小网
特级教师龚海平老师在谈到“语篇教学中的生词处理”时,曾经说过:“在生词不多的情况下,可以不去单独处理生词;在生词较多的情况下,尤其在有关键词是生词的情况下,应先处理生词,再进行语篇教学。”即使生词再多,语篇教学中的生词教学也是为阅读理解服务的,若过于偏重词汇则破坏了语篇教学的完整性和连贯性,阻碍了学生对语篇后续学习的思维活动,也偏离了语篇教学的主题,因此只要解决了生词的“音”和“义”即可。小学牛津英语教材进入高年级,语篇逐步加长,内容趋于丰富,所涉及的词汇和文化更为丰富,教学要求也更高,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处理好生词,对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
一、阅读前自主选择处理部分生词,培养自学能力
小学生的词汇量小,阅读理解能力有限,对于有难度的语篇,扫除部分阅读方面的词汇障碍是有必要的。但这种扫除障碍的工作绝对可以放手让学生先进行自主尝试,难度要适可而止,要让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桃子”。
以牛津小学英语6A《Holidays》为例,在教学Part A之前,我布置学生去收集有关中、西方不同节日的资料,并把你最喜欢的节日在课堂一开始与同学们进行交流、分享。第二天同学们在课上的表现令我大吃一惊,他们不仅交流的内容十分丰富,而且基本扫除了本课的生词障碍,通过了解,他们在字典、磁带、网络上得到了很大的帮助。
二、阅读中渗透多种生词处理策略,提高阅读能力
1.一分为二,化难为易
牛津小学英语教材中有很多的复合词,这类单词学生可以借助对各个组成部分的原有了解,去掌握它的读音,了解它的词义。只是在了解词义时,要让学生明白两个词一旦组合成复合词后,词义就不是原来两个词词义的简单相加,而是从中引出新语义。如bedroom、blackboard、penfriend、teapot等。
2.巧设比对,以旧代新
高年级的学生已步入理解记忆阶段,有了一定的词汇量。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用简单的英语,如学生已学的近义词、反义词或简单的英语语句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新词汇。“以旧带新”的词汇教学,有利于学生理解新词的含义,增加词汇量,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用英语思考与表达的习惯,培养他们的自主性与自信心。
如牛津小学英语6B Unit 7《A letter to a penfriend》一课,教学yesterday一词时,我利用多媒体在屏幕上出示了这样三句话:
Yesterday was the 12th of December.
Today is the 13th of December.
Tomorrow is the 14th of December.
通过后面两个时间的比对,学生很快就理解了yesterday的意思。
3.直观插图,言简意赅
插图作为一种直观的视觉信息和教学媒体,是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形象地再现了课文内容,并使课文的重点表象得到凸显。教材图文并茂的特点为我们的生词教学提供了便利,利用教材中的插图教生词,不仅能使词汇所表示的事物一目了然,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直接用英语思考的能力。
如牛津小学英语五年级教学diamond、square、rectangle、triangle等形状类单词时,若离开了插图,学生对单词和词义的搭配将会变得非常混乱。
4.置身语境,其义自现
我们之所以称天空中的云为“白云”,那是因为有蓝天的衬托。词汇也如此,它之所以具有丰富的语言意义,除了它本身所含有的基本意思之外,更丰富的词汇意义则在语境中产生。让学生在语篇本身的情景中感知、思考、思辨词汇的含义,教师适时地给予指导,这样有助于学生在具体语境中较快地判断出生词在该语境中的真实意义。
如教学牛津小学英语6A Unit 7 At Christmas一课时,在学生认识了礼物,并知道了礼物是谁送的以及送给谁之后,我让学生朗读整篇对话,准备进行名词性物主代词的教学。
T: Please look at the screen.(屏幕上呈现部分课文对话,名词性物主代词用红色标记) I have some questions. Look at the red words. I think theyre new for you. Do you know them? The first one, its yours. Could you tell me what does it mean?
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很快就回答出:It means your present. 另外几个也很快就知道其含义了。而且有了课文语境的理解,接下来的名词性物主代词和形容词性物主代词的区别以及所设计的选词填空,学生很快都能迎刃而解了。
阅读教学中的生词教学,除了置身于课文本身的语境中,还可以把生词的理解与教学放在与学生密切相关的生活情境中进行,从而让学生有一个领会及运用生词的较规范的语言环境。
三、阅读后设计多种习题巩固生词,奠定学习基础
单词的学习重在应用。因此,阅读后教师应设计一些练习来检测学生对词汇的掌握情况。
1.复述课文
在教学完语篇后,让学生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和重点句型,让学生自己组织语言,复述课文。这种巩固方法既能检测学生对词汇的掌握情况,同时还能检测学生对语篇的理解情况。
如牛津小学英语6B Unit 7《A letter to a penfriend》,在分块理解对话后,黑板上呈现如下板书:
Unit 7 A letter to a penfriend
(Liu Tao头像)
He is going to tell Peter.
图片:(学校)(学科)(房子)(邮箱) (Peter头像)
AgeCityFamilyHobby
图片:(年龄)(伦敦) (兄妹)(爱好)
(Mum头像)
Can I have...,please?
图片:(信纸)(信封)(邮票)
T: Today, we have learned Unit 7《A letter to a penfriend》. Lets try to retell the dialogue in pairs. You can choose your favourite part to retell.
Ss: ...
T:Who can retell the whole dialogue?
Ss: ...
T:(拿掉部分图片)Can you retell now?
Ss: ...
从局部到整体,从提供信息帮助到没有关键词,学生经历了由易到难的磨炼,在磨炼的过程中,学生对词汇的掌握情况以及对语篇的理解情况再一次得到了证实。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对话设计一篇短文,让学生通过关键词汇的填写来补全短文。这种词汇的巩固法既使学生活用了词汇,又从整体上加深了对语篇的理解。
3.模拟课文自编对话
在学生全面理解语篇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和重点句型模仿课文对话进行再创造,这样的活动既能够增强学生语言运用的能力,又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和想象能力的培养。
综上所述,教师在教学中应从语篇的整体角度出发教学词汇,正确处理阅读教学与词汇教学之间的关系。词汇对语篇如同绿叶对根,绿叶“心依着”根、“情牵着”根,因得到了根的滋养而丰富和生动;语篇中的词汇同样“心依着”语篇、“情牵着”语篇,因得到语篇的衬托而显得清晰、丰富和生动。文本是生词的出处,也是其归宿,教学中我们应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做到生词不生,因词而异,更应有意识地渗透一些学习策略,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为学生今后的英语学习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