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映娟
高效课堂,简单地说就是用最经济的手段获取最大的课堂效益,让学生的思维、个性得到充分发挥,它已成为目前课堂教学最为关注的话题。作为一线教师,我经常反思我的数学课堂:我的教学浪费学生的时间了吗?我的教学是学生所需要的吗?我的教学让学生学会学习了吗?答案显然不能完全肯定。我反思,也改变。我一直潜心研究课标、研究教材和学生,总想以最恰当的方法和策略,用最少的时间、最少的精力为学生创设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在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中,让学生愿意学、主动学,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让学生感受生命的涌动与成长。
一、民主和谐,为高效课堂找到“快乐学习”的芳草地
雅斯贝乐斯曾说:“所谓教育,不过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的交流活动,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功能,将文化遗产教给年轻一代,使他们自由地生成,并启发其自由的天性。”因此,高效课堂应力求像童话一样美妙、像故事一样精彩、像游戏一样有趣,让孩子们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拥有思维的训练、智慧的碰撞、成功的体验。我曾听过这样一节公开课,教师在教学《正反比例》后,出了这样一题让学生判断:圆的面积与半径成正比例。许多学生认为圆的半径和面积不成比例。这时,一位学生站出来说:“圆的半径和面积应该成正比例,因为圆的面积公式S=πr2,可以转化为S/r2 =π(一定),r2中的2也是一个常量,这样S与r的比值也一定是常量,所以圆的半径和面积成正比例。”显然,这个结论是错误的。老师没有因为学生的错误而拉脸,而是首先肯定了孩子的质疑精神,老师也不忙于回答学生的问题,而是转向全体学生提问:你们能解决这样的问题吗?通过讨论,学生很快地说明了:圆面积公式可变换成S/r=π·r,这个等式中S与r 的比值是π·r的积,不是一个常量,所以S与r不成比例,而S与r2的比值是常量π,所以S与r2 才成正比例。因为课堂民主和谐,学生才能勇于否定。因此,老师要善于营造情感交融的良好氛围,用温暖的目光迎接孩子,怀着一颗真诚的心,走进学生的心灵,让学生的思维涌动,这样的课堂才是快乐学习的芳草地。
二、预习设计,为高效课堂找准“先学后教”的教学点
学生进入课堂时并非一张白纸,孩子们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有相当的思维能力,有一定的操作经验。当学生具备一定的独立学习能力时,可以采用设计预习作业的方式让学生先学,通过想一想、做一做、画一画,解决力所能及的数学问题。因为学习能力、个性的差异,学生还不能完全、深入、透彻地解决所有问题,老师再来教一教,让学生豁然开朗,以此节省时间,提高效率。如教学五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时,可设计这样的预习作业:(1)把5个苹果随意分成2堆,有几种不同的分法?(2)三本必读书目:A、B、C,从中任意选2本,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3)12根小棒摆一个长方形,有几种不同的摆法?请你摆一摆、画一画。预习题的设计有两个层面的意图,一是通过学生的实践操作,独立思考,让学生理解只要把答案罗列起来,唤醒学生的列举经验,为本课的一一列举策略作好充分准备;二是本课的教学内容就是第2、3题的加深与拓展,把操作活动移至课前,用节省下来的时间让学生在更深层次上经历列举过程,暴露思维缺陷,在老师的引领下学生不断丰富、完善、优化,体验有序列举的优点,感悟列举的思维方法。所以,实现高效课堂,教师必须充分相信学生、敢于放手,努力为学生构建舞台,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完全属于自己的时空里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尽情畅游。
三、交流合作,为高效课堂找到“以学定教”的催化剂
高效课堂的核心理念是自主、探究、合作。要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主动学、学会学,交流合作不失为一种好方法。教师可以把学习内容当做导火索,形成“同组异质”的学习团队,让课堂变“单方告白”为“生命交响曲”,支撑生生、师生及教学资源间的有效交往和沟通,让课堂成为学生教学、学生帮学生、学生影响学生、学生引领学生的学习共同体,彼此分享学习成果,分享思维火花。如在教学六年级下册《中位数》时,改编了一道贴近学生生活的题。
下面是9位女生家庭住房面积的记录单。(单位:平方米)
(1)观察上表,你读到了哪些信息?
(2)你认为9号女生的家庭住房面积处在什么水平?你想到哪些办法?
(小贴士:可找一个量与9号比一比,也可自学书本第80页的内容,独自思考)
(3)你认为用哪个数据代表9位女生家庭住房面积的一般水平更为合适?为什么?
学生独立思考往往不全面,可能是一种答案、两个结果。通过交流合作,每个组都找到了比较完整的几种方法:方法一: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138平方米,而9号家庭是125平方米,比平均数低多了。方法二:这组数据中的众数是75平方米,比众数高多了。方法三:把这些数据按从大到小的顺序重新排一排,处于最正中间位置的是120,与中间数120接近。经过交流合作,学生经历了找中位数的过程,知道用中位数代表9位女生家庭住房面积的一般水平是最合适的,三种量能从不同的角度代表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和一般情况。
四、深度探究,为高效课堂找到“创新拓展”的生长素
传统的课堂强调理解和掌握,高效课堂则应当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探究精神和科学态度。教师应当设计有价值的问题,教会学生质疑思考与深度探究。因此,高效课堂应当是充满活力、引领学生思维深度发展的课堂。例如在数学活动课上,我让学生完成如下一题:一块长32厘米、宽16厘米的长方形铁皮,在它的四个角上分别剪去一个边长为4厘米的正方形,然后焊接成一个无盖的长方体盒子,求这个盒子的容积。如果盒子深仍为4厘米,要使这个盒子的容积最大,应怎样剪焊?在解决第一个问题时,学生都能正确作答,算得容积为(32-4×2)×(16-4×2)×4=768立方厘米。而在解决第二个问题时学生一时无从下手,于是我组织孩子们进行深度探究。下面是学生的一段对话:
生1:要使这个盒子的容积最大,我看要把原先在四个角上剪掉的正方形铁皮想办法焊上去,不让剪掉的铁皮浪费,这样可能容积最大。
生2:有道理,但我一时想不出好办法,不过我们可以先拿一张长方形纸剪剪看。
生3:我看他(生2)剪纸时,得到了启发,只要将剪下的两个边长为4厘米的小正方形,焊在另一边,容积可能最大。如下图:
生众(异口同声):好办法。试试求它的容积是多少。
生1:是896立方厘米,算式是这样的:(32-4)×(16-4×2)×4=896立方厘米。
生2:我看这个长方体的容积可能还不是最大,我们知道当周长一定时,正方形的面积比长方形的面积大,所以如果这个长方体的底面变为正方形,那容积一定更大。
生3:对呀!怎么剪呢?
生4:有办法了,将这个长方形铁皮先剪出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再将剩下的铁皮平均剪成4个小长方形,做铁盒的四个侧面,如图:
这样算到的容积为:16×16×4=1024(立方厘米),比用前两种方法算得的容积更大。显然,深度探究使他们产生了思维灵感、碰撞了思维的火花、引领了深度的思考。
五、分层练习,为高效课堂开启“个性张扬”的百叶窗
有位哲人曾经说过:“人不是一件东西,他是一个置身于不断发展过程中的生命体,在生命的每一时刻,他都在成为却永远尚未成为他能够成为的那个人。”的确,因为性格、思维的差异,学生在课堂上的反应也是千差万别。高效课堂需要分层教学,尽可能多地给予薄弱孩子机会,让其展示自我,体验成功,也尽可能多地给优秀学生机会,让其把握机遇,勇于挑战。这样的课堂,会让每个孩子都找到支点,享受成功的乐趣。如教学《打折问题》以后,我出示了这样一组题:
☆
20.00元15.00元 270.00元
八五折:___ _ 七折:______ 六折:_____
☆☆
1.李阳买了一辆自行车,八折出售需付420元。原来买这辆自行车应付多少元?
2.华联超市搞促销活动,原价500元的豆浆机,现在只卖375元,它是打几折销售的?
☆☆☆
六(1)班同学组织六一庆祝活动,需要给48名同学购买同样大小的纯净水。小聪和小敏到超市获取以下信息,根据他们的对话,你认为到哪个超市购买比较合算?请用计算的方法说明你的理由。(提示:每箱12瓶)
A.“时代超市”每10瓶纯净水20元,购满50瓶可按总价的九折付款。
B.“华联超市”每箱售价27元,凡是购满4箱按总价的八五折付款。
这组练习可以用于不同类型的孩子,薄弱的孩子可主练“☆”题,尝试“☆☆”题,优秀的学生可巩固“☆☆”题,尝试“☆☆☆”题。
追寻“高效课堂”是一个寓意深远的话题,是一个令人向往的境界,是一种与时俱进的理念,它体现了教与学的灵动,体现了人与人的生命历程。构建高效课堂,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教学素养,才能用厚重的积淀去演绎高效课堂的精彩,才能让孩子的生命得以充分舒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