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郁
内容摘要:该文结合语文新课程教学案例,针对语文新课改中很多不协调的病症,笔者借用中医诊治方法,提出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望闻问切”法:“望”即察言观色,洞察学生表达欲望;“闻”即组织引导,营造宽松学习氛围;“问”即精心构思,提高课堂提问艺术;“切”即及时反馈,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关键词:语文教学; 课堂教学; 望闻问切;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实施12年来,广大语文教师将新课程理念带进课堂,在实践语文教学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融合,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然而,语文新课改中也有很多不协调的音符,如重“形式”轻“实质”;重“新潮”轻“重点”;重“多媒体课件”轻“传统教育方法”;师生对话“过频”;评价语言“过甜”;“探究”过多;合作“形式化”等,这就象人的身心健康出现阴阳失调、气血虚弱等诸多问题。教学如中医诊治,一通则百通,气通则人顺。据此,笔者结合新课程教学实践,探索实践了语文教学的“望闻问切”法。
一.“望”——察言观色,洞察学生表达欲望
所谓“望”,即是通过观察把握学生学习的动机。“望”是教师的一项基本教学技能,教师要通过察言观色,洞察学生的心态,充分发挥教学机智,按照预设的或是新生成的问题情景,把握好提问的时机和对象。教师要学会“望”,以有效组织教学,使各教学环节流畅自然。笔者就提问的时机总结了如下要点:①自信举手、目光炯炯、面向老师,启示回答问题学生己胸有成竹,可以提问。②自信微笑、装作走神、以求发言,启示问题答案学生完全掌握,应该提问。③举手又止、左顾右盼、无法专注,启示对回答学生没把握,不宜提问。④擦手翻眼、愁云满面、眼光迷离,启示仓促应战,找寻答案,不应提问。
二.“闻”——组织引导,营造宽松学习氛围
所谓“闻”,即是通过耳闻目睹营造和谐平等、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学习氛围是指围绕目标展开教学活动而形成的占优势的心理状态。教育家洛克曾说:“教导儿童的技巧,是把儿童应做的事变成一种游戏。”为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学习,教师要给学生学习技能的指导,让学生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学会相互帮助和配合。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可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1.指导激励学生
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在教学互动中,教师要细心倾听、尽心欣赏学生发言,遇到学生难以解答时,要耐心引导、分层启发;当学生的回答与预设不一致时,要尽量吸取其合理内容,及时修正教学程序。教师发表见解时,不以权压人,而要以理服人。要给胆子小、缺乏自信的学生以锻炼机会,作为激励者,教师要点燃学生能动的火花,让学生敢说、能说;面对好胜强势的学生,应正确引导、晓之以理,并以合作取胜的典型案例教育之,力求在交流中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收获。
在学习《黔之驴》时,开始学生都很拘谨,在新课导入时,笔者适时将原来预设的图片导入改成让学生回忆柳宗元的《江雪》,通过朗诵,感悟作者的语言功底,并为新课作好情感铺垫。这样既打开了学生的话匣,又活跃了气氛,使教学顺利展开。
2.组织管理学生
在开展合作学习时,教师要按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组织好学习小组,引导学生围绕教学目标、紧扣学习内容进行探究。教师要参与学生讨论,了解交流情况,及时点拨调控,防止流于形式。此外,教师还要做好管理工作,绝不能放手不管。如适时调整组员角色;根据学习进程,灵活调整教学环节,做到既按预设组织教学,又按生成灵活机动,既保持课堂气氛活跃,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笔者积极实践开展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例如,在学习“动物世界”单元时,组织讨论人与动物间的关系;在学习“人物精粹”单元时,以学生的不同习作来探讨刻画人物的方法,从而开拓学生思路;笔者也参与讨论,和学生交流自己的观点,并对讨论中的闪光点给予表扬和肯定,努力营造师生平等、教学相长的课堂氛围。
三.“问”——精心构思,提高课堂提问艺术
所谓“问”,即是通过设计问题情景,运用提问艺术来实现有效教学。传统课堂倡导“以教促学”,把提问视为激发兴趣、启发引导思维、调动积极性的手段,关注通过课堂提问更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调节进程,使教学沿着预设进行。而新课改倡导“以学促教”,教师不仅要达成教学目标,更要关心学生的学,关注课堂的生成,让每个学生在问题解决中都有所得。教学并不只是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学会建构知识,实现知识迁移,学会学习才是让学生终身享受的本领。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可从下面几方面着手。
1.调控提问难度
维果茨基关于认知水平三层次说告诉我们,提问不宜停留在“已知区”与“未知区”,即不能太易或太难。教师要善于寻找学生“已知区”与“最近发展区”的结合点,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巩固和发展,使认知结构的“最近发展区”化归为“已知区”。
笔者在设计《古代寓言二则》的提问时,考虑让学生采用已有带动未知的学习方法,在总结部分设计了三个问题:①两则寓言讲了什么道理?②以前学过什么寓言?谈谈读后收获。③通过这些寓言,说说这种文体的特点。这既让学生总结了本课内容,又对不熟悉的寓言文体有了深刻认识。
2.调控提问频度
频繁提问曾被理解为是讨论式课堂,貌似加强了师生互动。其实不然,提问过多不仅费时,增加回答的盲目性,而且弱化重点,固化难点,教学目标难实现。笔者认为,提问的次数要适量,提问要根据教学重难点,设计兼具质量和效率的问题,避免繁琐直白,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探索新知的能力。
3.调控提问时间
提问无效或低效,或是因问题太难缺少梯度,学生无法回答,或是因思考时间不足,学生仓促回答。因而,有效提问应分层设计不同梯度的问题,提问后应给学生留足思考时间,以提高回答的准确性。笔者认为,提问后至少应等待5秒。如所提问题是开放性的,则应等待10秒以上。
四.“切”——及时反馈,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所谓“切”,即是通过把脉反馈对学生的学习及时进行评价。反馈评价是改进教师教、促进学生学、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课堂教学中的评价反馈,可从以下几方面来综合考虑、灵活运用。
1.评价方式的多样性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评价可视评价内容采取多种方式。如基础知识的评价,可采用实作评价方式,即课前预习完成学案,小组检查作业等方式;听说能力评价,可采用过程性评价,课上进行范读、分角色朗读,就学生表现及时评价;提问的评价可视学生回答情况进行总结性评价。针对课堂新生成问题的解决又可采取生成性评价。
2.评价标准的分层性
不同层次的学生因其基础、个性不同,问题解决的质量也不同,只要学生学习态度认真,尽了努力,在原有基础上有所进步,就应给予肯定。所以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应分层进行个性化的评价,以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同时,针对不同评价内容,应分层制订评价细目,力求客观、公正。
3.评价时机的灵活性
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改善教学过程,提高教和学的有效性。课堂教学有较强的时效性,所以评价应根据教学进程灵活掌握,及时反馈,及时调控,改进教学,使教学活动始终指向教学目标。
4.评价主体的多元性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评价主体应包括学生自评、互评、小组和教师评价等。要让学生自己分析和评定获得答案、思考问题的过程。在回答问题时,让学生对不同回答做适当点评,既可调动课堂气氛,又有利于培养质疑精神。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可在组员自评的基础上进行小组互评,曾听过一堂小说《窗》的公开课。学生对不靠窗病人的表现有不同评价,有人说他虽有善的一面,但心中没有悔悟,病友之死正是他心中所盼,太可恶了!有人说他只是该出手时没行动,未触犯法律,完全没有私心的人是没有的。教师此时没有急于评点,而是让其他学生对两种见解说说看法。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对本文的主题有了多角度、更深刻的理解。最后老师的评价鞭辟入里,学生印象深刻。
语文课堂教学的“望闻问切”法是语文新课程个性化教学理念的体现,是对教师教学素养的促进。虽然在实践中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但只要方向明确,目标清晰,不断反思总结,相信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将会有一个新的飞跃!
参考文献:
[1]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李如密.教学艺术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6.
[3]鲍里奇.有效教学方法[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李郁,江苏苏州市第一初级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