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付州
《荷花淀》是当代著名作家孙犁在1945年创作一篇 “诗化小说”。作为描写战争的小说,以其浓郁的诗情画意和散发着泥土一样清新芳香气息的高度完美结合为特点的艺术风格在当代文学史篇中闪耀着璀璨的光芒。它呈现出一种独特的美感。无论是人物,还是自然景物,和其他描写战争的小说相比,都给人一种诗化般的美感,流淌着浓烈的诗意美。
《荷花淀》是由夫妻话别、探夫遇敌、助夫杀敌三个片断构成。作品以不同的视角表现战争,通过选取富有生活情趣的画面,用诗一般的语言真实地再现了白洋淀人民的抗日画卷。它不仅美在诗意,更是美在人性。淡淡的月夜美,荷花淀的荷叶荷花香散发的气息美得醉人,但更美的是这片土地上的人美:抗日战士美、水生嫂为代表的女人美。在这如诗如画的意境中,作家高度张扬了抗日根据地白洋淀的军民最动人的朴素纯洁的人性之美。
孙犁曾经说过:“美不是静止固定的东西。凡艺术,皆贵玄远,求其神不尚胶滞。音乐中之高山流水,弦外之音,绕梁三日,皆此义也。艺术家于生活静止凝重之中,能作流动超逸之想,于尘嚣市声之中,得闻天籁,必能增强其艺术的感染力量。”在《荷花淀》中,关于劳动、战斗的画面处处体现了孙犁的散文诗化的语言风格和浓郁的抒情色彩。
在小说的开头,作家描写了水生嫂在月夜编席子:“月亮升起来,院子里凉爽得很,白天破好的苇眉子潮润润的,正好编席。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这一段描写把劳动的场面完全加以诗化,作家用简练优美的语言,引领读者进入一个纯洁与宁静的意境之中,白洋淀月夜是如此的优美宁静,月光皎洁,习习凉风扑面而来,弥漫着荷花的清香,荷花淀上的“那一层薄薄透明的雾”,更增添了这纯洁月夜的朦胧美。在这里,情与景的交融显得如此地诗意浓郁,给读者带来丰富的想象空间。作家不仅写出了劳动与生活之美,更烘托了水生嫂的勤劳淳朴的心灵之美。小说中人物的朴素与淳朴折射出的美是一种和谐的诗意美。这一纯洁与宁静的意境,也为全文定下诗意美的基调:明月、清风、浩淼的湖水和粉色的荷花等是那么地清新与芳香。
如果说开篇的景物与劳动场面的描写充满着诗意美的意境,那么作为战争题材的作品,其战斗场面的描绘也是一幅抒情般轻松的画面,给人以淋漓畅快之美的享受。
以水生嫂为代表的根据地的劳动妇女,用美主宰了生活。她们面对战争,挺身保护美好家园的职责是善良的“本能”的表现,在她们的心中充满了必胜的信念。白洋淀的劳动妇女以朴实美的信念作支撑,用无畏的生命谱写着诗意般的生活。她们冒险寻夫,寻找不到丈夫而心生不满,又因为不满而生出不屈服之气,“本能”的唤醒也就水到渠成了。摇船寻夫路上羞涩、牵挂的对话显得那样地积极乐观,呈现出勇敢和坚强。这些有着浓烈生活气息的对话,充分地展示出荷花淀女性的质朴之美,加深了小说的美学意境。
水生嫂等青年妇女探夫遇敌,为了她们美丽的家园,女人们在白洋淀里配合战士们作战,她们助夫杀敌,在“诗化的硝烟”里彰显出女性的风采。而在荷花淀的战斗中,又让她们通过切身感受,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使命,在其后的日子里她们不断地成长,成为不爱“红妆”爱“武装”的完美形象。正是通过这样的场面描绘,再现了白洋淀劳动妇女美的灵魂。茅盾在评价孙犁的作品时曾说:“他的小说好像不讲究篇章结构,然而绝不枝蔓;他是用谈笑从容的态度来描摹风云变幻的,好处在于多风趣而不落轻佻。”《荷花淀》通过水生夫妇等人既富有诗意又充满硝烟的一段生活经历,表现了白洋淀人民特别是劳动妇女们在民族解放战争中的觉醒,揭示了农村妇女内在的灵魂美、人性美。
孙犁的小说从生活出发,散发着浓厚的泥土气息,他认真地追求语言美却又自然地进行着艺术加工,用细腻优美的语言和谐地描绘着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塑造着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正因为如此,才处处笼罩着诗意美:人美,景美,生活美。而这也体现了孙犁对小说“诗歌般的意境,散文式的格调”的理想追求。所以,当白洋淀战斗结束后,抗日战士撤离战场时,作家也是充满诗情画意般描绘:“战士们的三只小船就奔着东南方向,箭一样飞去,不久就消失在中午水面上的烟波里。”一幅清新而自然的生活画面再次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虽然是表现战争题材的作品,但小说里处处可见诗意美,这也正是《荷花淀》被称为“诗化小说”的原因吧!
(洛阳幼儿师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