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做中学、做中教” 加强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2012-04-29 00:44王百卫
成才之路 2012年4期
关键词:做中学职业教育

王百卫

摘 要:实现“做中学、做中教”的最有效途径是“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更能凸显职业教育必须“联系实际”的实践性本质,更加强调了职业教育必须与企业相结合的社会性特征,更加深刻地反映出职业教育的“做中教、做中学”的基本规律。

关键词:职业教育;做中学;做中教

2007年,温家宝总理在大连轻工业学校视察时指出:“职业教育应在‘做中学、做中教,只有在做中教才是真正的教,只有在做中学才是真正的学。”总理的这一提法是对职业教育的教学理念的高度概括和进一步发展,是对传统职教理念的、教学模式的重大突破,是对当前职教改革成果(行动导向、项目教学、任务引领等职业教育教学特色)的经典点评,对职业教育进一步改革教学模式、突出自身特点指明了方向,对职业学校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等具有重要指导意义。通过认真学习和实践,本人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职业教育的特殊性更加适合“做中学、做中教”

中职学生普遍文化基础、学习习惯、学习自信心、学习耐力和学习注意力相对于普通高中学生来说较差,如果按传统学科式教学,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采取“做中学、做中教”,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耐力和注意力,学生能感到有成就感,从而大大提高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因此,从中等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教学实施方案、学生的学习能力及教师特长情况看,其教育教学模式更加适合“做中学、做中教”。通过“理实一体化”“项目教学”“任务驱动法”等教学方法,更能被学生接受,从而能使学生学得会、学得懂、愿意学。否则,将会大大降低中职的教学效果。如我校汽车维修专业实行小班化理实统一的教学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汽车专业学生在我校与其他专业学生比较是基础最差、最难管理、上课最不好组织的学生,如果按传统的学科式授课方式,课堂是很难组织的,而且也不会有好的效果。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将一个班级学生划分三个小组,每堂课搬到实习教室,分别由三位教师在不同的实习室进行理实统一的教学模式,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学习理论知识和过程性知识。这样的教学效果非常好,不仅学生巩固率高,而且定级考试(中级)百分之百通过,到社会直接能够对接。几年来,我校学生连续三届代表大连市参加辽宁省汽车技能大赛,取得了团体和个人冠军的好成绩,被大连市授予三连冠功勋学校。

二、“做中学、做中教”对传统教学提出挑战

多年来,我校紧跟职教发展形势,在教育理念、课程改革、课堂与实践教学改革、实验实训条件改善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一些教师认为生源质量较差、学生缺乏自信和学习习惯以及必要的文化基础,怎么教也难以达到目标。这些教师没有形成正确的学生观,把教学差的主要原因全推到学生一边,没有意识到学生不愿学或学不会与教师的教学行为有关,没有在教学行为方面下工夫;教学模式仍然比较传统,部分课程包括专业主干课程,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类同,没有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的自身特点,仍强调知识的系统性、连续性、全面性,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理论与实践脱节现象较为严重。为改变这种现状,我们要改变教师的教学理念,坚持“做中教、做中学”的教学理念,实现五个转变。一是在教学管理上:从突出以教室为中心到以企业实训基地为载体开展实践教学为重心的转变。二是在教学组织上:由学习小组、班级到生产小组、生产车间的转变。三是在教学实施上:由学科体系、静态书本知识到行动体系、工作过程、动态性实践技术知识的转变;四是在师生角色转变上:由学生到徒弟、员工,由消费者到经济效益创造者,由教师到师傅的转变。五是在教学评价上:形成由程序化到灵活、弹性的转变。评价标准:由学科标准到技术标准、质量标准;岗位标准:由职业标准到市场标准的转变;评价内容:由课程评价到工作过程评价的转变。通过五个转变,解放了教师传统教学的束缚。

三、“做中学、做中教”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国外研究表明,一个人的知识80%是来自于亲身体验得到的,“做中教、做中学”这种科学的教学理念在于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理解知识、获取知识并掌握技能。亲身体验的知识、技能,一般是很难遗忘的,这种体验是在实践活动中进行的。“做中学、做中教”的教育理念就是一种体验教育,它强调的是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的主体参与,突出交流沟通、理解与合作,使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总结学习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并通过实践转化为行为习惯。我们认为这一理念的实施,必将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角色,必将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所有学生在观察、提问、设想、动手实践、相互交流评价的过程中愉快地学习,获取对自然及其规律的认识和感受,体验并学习、把握知识。通过对现象的观察和逻辑分析,唤起学生的好奇心,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在单位时间内把大量枯燥乏味的知识讲授给学生,独霸讲台,只顾完成课时任务,不顾学生是否领悟。这种缺乏学生主动性、积极性的教学活动,完全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效果不理想。

“做中学、做中教”改变了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学生在开放的、民主的学习环境中,以单元问题为核心,以实践活动为基础,以交流研讨为载体,以掌握技能为主线,以总结提高为目的,在相互交流、相互探讨的互动式学习之中,主动地、自主地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亲身体验之中理解和感受理论知识、掌握操作技能,从而形成职业能力。

四、“做中学、做中教”能有效地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传统教学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分开进行的,即理论知识集中在教室进行讲授,然后组织学生到实验室或实训基地进行实验操作,理论教学是师生在教室里完成的,往往是教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这种做法表面上看,教师主导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但学生实质上是没有主动、积极地投入学习,教师不能有效关注学生在探索知识过程中是否积极投入,是否充分思考、想象和探究,是否有自己的学习见解,是否在原有基础上获得新的知识经验,不能有效实施引领和指导,从而削弱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做中学、做中教”强调教师的职责不仅仅是教学生知识和技能,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为保证学生主体性的充分发挥,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学生的导师和学习伙伴,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策划者和导演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指导者,不断引导学生独立学习、查阅资料、动手实践、亲身体验,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参与教育活动的全过程,这种教学方式,充分体现出学生的自我教育意识,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内在积极性,逐步实现了从“要我成才”向“我要成才”的转变。

五、实现“做中学、做中教”的有效途径是坚持“工学结合、校企合作”

“工学结合”作为与“校企合作”的同位概念,它能更加凸显职业教育必须“联系实际”的实践性本质,更加强调了职业教育必须与企业相结合的社会性特征,更加深刻地反映出职业教育的“做中教、做中学”的基本规律。“工学结合”是学生把理论知识运用于工作实际的实践结合点;是学生从技术知识的学习到技术实践再到职业能力形成的切入点;是学生由学校人逐步成为企业人的转化点。

多年来,我校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具体做法有:

一是学校提供场所,引进企业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将工厂办到学校,实现前厂后校,由企业的能工巧匠亲自给学生指导实习教学,学生在实习工厂中真正感受到企业的文化氛围,并能及时将企业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新思想带到学校来,保证学生与企业的零距离,学生毕业后能直接顶岗。二是实现“订单式”培养。订单往往是根据企业岗位的需要来进行培养的。企业岗位需要的一般是两种模块,一是应知模块,二是应会模块,它们有一定的岗位标准,而这两种模块必须融在一起,才能达到培训标准的要求。如我校与STX订单培养焊接工,3个月的培训就是以学生焊接为主,在焊接练习中师傅指导,在练习中掌握电流、电压及气体的调节方式和手工的运作方式,离开了实际操作环节,就不能达到培训标准。再如我校与STX大连造船集团实行订单培训,每期两百多人,培训期为3个月,我们主要采取的是师傅带徒弟式的培训方式,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理论知识,既保证了理论内容的学习,又确保了实操训练,取得了明显的训练效果。这样,在STX企业要求的标准越来越高的情况下,我校入厂率高达90%以上,得到了企业的高度赞赏,并进一步与我校长期合作下去,不仅学生满意、家长满意,学校的知名度也大大提高。三是与企业合作实行“工学结合”,将企业外包服务项目引到学校来做。这样,学生上午上课,下午做外包服务项目,不离校即可完成企业外包服务项目任务,真正实现了在“做中学、学做中”的教学模式,既学到了知识、技能,又感受了企业文化,且又有一定的收入,是一举多得的好形式。

总之,我们一定要在不断学习的基础上,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继续坚持“做中教、做中学”的教学理念,不断完善教学方法,从而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实用人才。

(瓦房店市职业教育中心)

猜你喜欢
做中学职业教育
技校“项目教学法”的讨论
“做中学”教育思想的核心理念分析
关于幼师立体几何教学与幼儿园教育衔接的教学案例
遵循“做中学”理念,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基于“做中学”的高职院校教学模式改革
浅谈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