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秀娟
摘要:对于情感指标的缺失,我们完全可以在当下的教育体制内,带着脚镣去舞蹈,为情感教育的良性发展做出自己的尝试,这个尝试就是在艺术教育中着重提升情感教育因素的比重,其中美术学科中情感的挖掘蕴藏着无限可能,现实中也具有可行性和操作性。
关键词:非智力因素;情商;情感内化;素质教育;视觉艺术
中图分类号:G633.9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153-02
素质教育中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阐释,包括多项综合性指标。既有道德、智力、健康等方面的要求,又有结合新时代衍生出的新范畴。
杨振宁在回忆对现在的科学建树有重大影响的事件时,他合并双手以一种虔诚的心态说:“中国古典文学对于我在科学上的成绩有滋养作用”。而另一位科学巨擘爱因斯坦更把“小提琴”作为激发他科学灵感的钥匙。可见艺术和科学互为作用,而其中隐含的非智力因素就是“情商”。诚然,不可否认的是,时下的教育,对于情商的重要性还认识不够。因为现行教育考察指标还仅仅局限于智力因素,对于诸如情感道德的考察却是短板,于是我们经常在报端看到当下国人对道德价值观以及信仰缺失的拷问,更有眼光高瞻的学者,把问题归结为学校情感教育的缺失,但是作为基层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对问题有理性的思考。笔者认为,对于情感指标的缺失我们完全可以在当下的教育体制内,带着脚镣去舞蹈,为情感教育的良性发展做出尝试,这个尝试就是在艺术教育中着重提升情感教育因素的比重,其中美术学科中的情感挖掘蕴藏无限可能,具有可行性和操作性。
在现行的中学美术教育中本身就有情感教育的参与,美术与其他领域获得的经验迥然有别,它包含对形象、色彩、创作风格等艺术因素的审美体验,还包括对历史、社会生活、性格心理等人文知识的理解。学生在视觉体验中,升华为内心的情感,而此种体验又可以内化为道德礼仪。情感体验既是人对周围世界的审美过程,又是人类心灵相互慰藉的有效载体,美术教育的特殊性为情感的内化提供了天然的基石。感情不是知识,不是理论,难以通过教材表现出来,相比之下,自然科学以及其他人文学科则大多研究客观规律,因此课程往往排斥了情感因素。而美术作品无不是作者感情的流露,存在较强的情感体验,因此,美术教学就有学生在感情上利于接受的优势存在。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情感教育可以作为美术教育的核心而存在。
笔者通过多年教学经验,通过大量教学实践,多点整合,有了在中学美术教学中挖掘情感课程的有效尝试,现通过以下文字阐释来与各位同仁分享自己的心得,以期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共同促进美术教学工作的发展。
一、美术作为视觉艺术为情感内化提供感官体验
据统计,人类90%以上的信息是通过眼睛获得的,其中具象实物转化成的知识量是最大的也是最直观的来源。美术形象作为对具象事物的模仿,中间存在一个情感内化升华的过程,所以我们也把美术教育的过程称为情感教化过程。我们知道在人类文化现象中,艺术对人类灵魂的指引净化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蔡元培先生早在上个世纪就曾提出“以美育代宗教”,可见美育和宗教在慰藉人类心灵方面,有相同的功用。如在欣赏毕加索名作《格尔尼卡》时,面对半抽象符号时,自然会联想到残暴、光明、挣扎,而这些形象又可内化为愤怒、欣喜、同情等情绪。因此艺术审美中情感参与如影随形。
二、美术鉴赏中的触觉体验为情感内化提供实物载体
美术欣赏不能狭隘地认为只是视觉盛宴,更宽泛地讲还有触觉,如雕塑、建筑等门类,既可观亦可触。触觉在艺术品鉴中与视觉相互补充,使体验更加充满立体感。这种立体感更加强化了观者的情感参与度。因此美育中的触觉既可为视觉作有效补充,本身它也有独立的审美价值。文学用文字,音乐用音符,戏剧、舞蹈通过肢体展示,而美术作品通过现成作品材料本身的视觉、触觉,通过多种手段,使欣赏者获得深刻的全息体验,而且这种体验极其深刻持久,历久弥新。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先生曾经说过,“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冶感情为目的者也。”这对于美术在人类情感教育中所起到的地位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所以美术从诞生那一天起视觉审美就与情感联系到了一起。
三、现代多媒体影音技术为美育提供更多内涵和外延
教学手段的运用同样对教学效果有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对硬件和软件的要求,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为美术教学的内涵和外延注入更多内容,特别是媒体技术中对声、光、电、的运用,使美术超越静止艺术的范畴,获得了更多的外延。其中音频、视频技术的运用,使得人作为情感主体在感受艺术形象时,可以在多种生理因素的参与下体验形象,这种立体真实感使感情的内化更加深刻,于是在现代多媒体所营造的全息环境中,美术教育在挖掘情感教育上有了更多的内涵和外延。情感教育不是靠理性的灌输,而是靠心灵的感受,我们在进行美术教学时,可以利用情感的感染、调节功能加强与学生的沟通。现在提倡的科学教育就是在尊重学生各种精神权利,给学生心理自由,师生平等和谐共同发展的教育,师生之间应建立人道的、民主的、平等的关系,让学生在平等、信任、理解和宽容的氛围中受到鼓励,得到指导和建议。美术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情感教育,充分发挥情感的功能。在教学活动中,真正做到“教学真情”,“学得动情”。只有这样技术和艺术才能相得益彰,并行不悖。
基于以上观点,可以看到在提高学生审美素质和美术素养教学过程中,开发智力和培养情感,是素质教育所追求的目标。孔子讲“《诗》可以兴也”(《论语·阳货》),而“兴”就是审美情感的激发;荀子强调音乐的乐情作用,他在《荀子·乐论》中说,“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不免也”;列宁曾经说过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对于真理的追求,情感在美术教学中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苏霍姆林斯基曾以生动的比喻来说明情感的作用:“感情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壤上”。总之,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情感教育应走进艺术教育的课堂,使我们的艺术教育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