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春节与圣诞节看中西文化差异

2012-04-29 19:38张海霞
群文天地 2012年5期
关键词:春节文化差异

张海霞

摘要:节日是人类日常生活的浓缩和精华,反映了民族文化中最精致,最具代表性的一面。中国的春节、西方的圣诞节分别是中西方两个重要的节日,具有中西方文化的代表性,是探讨中西方节日文化习俗差异的典型。通过对中西方春节与圣诞节的对比研究,通过对这两个节日的由来习俗精神宗旨社会功能文化内涵等方面较详细的总结了中西文化的差异,以及文化差异背后所体现的价值差异。研究差异有助于更好地、较理性地借鉴和吸取外来文化中的优秀成果,借鉴西方人的积极价值观,保护和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

关键词:春节;圣诞节;文化差异

一、引言

文化的世界是斑斓多彩的,对文化的描述同样如此。这不仅因为各国家、各民族具有不同的特性,其文化也各具特色;也因为对同一文化现象如果选择观察的视角不同,也会看到不同的内容,看出不同的结论。节日,一种文化现象,全方位的表现出孕育这一节日的民族的历史文化意识。中国的春节和西方的圣诞节分别是东西方最重要的节日,对这两个节日的由来、习俗、社会功能、文化内涵、等方面进行比较,我们可以窥见中西文化差异的一斑。

二、春节与圣诞节的由来

(一)春节的由来

春节,在我国最早的解释词义的专著《尔雅》中就有记载:“夏曰岁,商曰记,周曰年。”因为其在农历的岁首,又称“岁”。春节的概念,最初的含意都来自农业。周人主要是根据农作物成熟的周期来认识“年”这个概念的,《说文禾部》:“年,谷熟也”。《谷梁传》中也说:“五谷皆熟为有年,五谷皆大熟为大有年。”在农作物成熟的时候,周人要举行一年一度酬神庆丰收的活动,这就是过年的雏形。汉代太初元年创立了太初历,俗称夏历,确定正月为岁首,初一为元旦,过年的节日就基本定型了,一直延续到今天。但是古时的正月初一被称为“元旦”,直到中国近代辛亥革命胜利后,南京临时国民政府为了顺应农时、便于统计,规定在民间使用夏历,以公历的元月一日为元旦,而农历的正月初一称为春节。1949年新中国成立,在政协第一次全体会议上,通过了使用世界上通用的公历纪元,把公历的元月一日定为元旦,俗称阳历年。

(二)圣诞节的由来

圣诞节也称“耶稣圣诞瞻礼”、“主降生节”(the birth of Jesus Christ),在每年公历12月25日。在宗教上它是基督教徒纪念耶稣诞生(it commemorates the birth of Christ)的一个重要节日 ,也是一个全民性的节日。《圣经》(the Bible)的记载上帝决定让独生子耶稣基督投生人间,以便人们能更好地了解上帝和更好地相互关爱。耶稣是因圣灵感孕,由童女玛丽亚(Virgin Maria)所生的。玛丽亚是巴勒斯坦北部小城拿撒勒的木匠约瑟夫的未婚妻。因为玛丽亚在婚前就怀孕,约瑟夫本打算悄悄退掉婚事。一天夜里,上帝派天使在梦中告诉约瑟夫说:“不要嘀咕了,把玛丽亚娶回家。她怀的孩子来自圣灵。她将生下一个男孩儿,你们就给孩子起名叫耶稣,因为他将从罪恶中拯救人们。”后来,玛丽亚在马槽中生下了耶稣。于是这一天也就称为了基督教徒心目中的圣诞节。

通过比较得出,中国的春节主要来自于民俗,是人们约定俗成的节日。春节节期的选择是人们对现实生产和生活的总结,是对农事活动节律的概括,是对各种天体运动规律认识的运用。而圣诞节则完全来自宗教。但从更深层次的意义上说,宗教故事又何尝不是来自民间,来自人们的创作呢?

三、春节与圣诞节的风俗比较

(一)春节的风俗

第一,春节的福字。春节来临之际,我国各地都有贴大红“福”字的习俗,这是备受人们欢迎的吉祥标志。

自古以来,“福”是人们不断追求的人生目标。“福”的意义是多方面的,“福”字的左旁为“衣”,右旁是“一口田”,意思是一口一田,既有饭吃,又有衣穿,这就是福。平安是福,人们世世代代都祈求风调雨顺;健康是福,人生有了健康,才有奋斗和追求,才有创造和奉献;快乐是福,心情愉快,是幸福的表现。春节来临买回一张“福”字贴在大门上,就有了节日的氛围和美好的心情,有了对生活的良好祝愿。

第二,春节的色彩。红色是中国的一种传统喜庆色彩。因此,在春节期间,随处可见大红福字、大红灯笼、大红对联、大红花,一派喜庆和欢乐的景象。这一天,连中央电视台的播音员们也穿上传统的红色唐装,妇女们会穿上红棉袄,小女孩会换上父母为她备好的漂亮的红色童装,真是全国上下一片红。

第三,除夕年夜饭。北方人的习俗是除夕夜包饺子,全家人围着炕头一起包饺子吃;南方人在除夕这一天也忙得不亦乐乎,全家人系上围裙,下到厨房不停地摘洗烧炒炖,左一碗,右一盘,摆满一大桌。全家老小聚在一起举杯共庆,互相祝福来年心想事成、万事如意。随除夕夜幕降临,便是万家灯火,鞭炮连绵不断,城市与乡村都沉浸在祥和、喜气的气氛中。

第四,守岁。除夕之夜除了吃年夜饭之外就是守岁。近些年来人们一边吃着年夜饭,一边观看中央电视台播放的春节晚会。春节晚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持续播放到新旧交替的午夜12点。12点差5分,人们将全神贯注地注视着钟表,农村郊外,鞭炮声此起彼伏,烟花闪闪耀眼,火树银花,把大年夜带入除旧布新的雄壮气势中。电视上新年钟声响起,大家欢呼雀跃:“新年喽,新年到了!”家家电话声不断,互相祝福。

第五,压岁钱。中国至今还保留着一种传统风俗,那就是除夕晚上或大年的早上做长辈的要给自己的儿孙们发压岁钱。压岁钱是父母、长辈对孩子们吉祥如意、快快长大之类的祝福。有人说,春节是孩子的节日,因此孩子们特别企盼。初一大早,孩子们穿上新衣,带上新帽,高高兴兴地到父母、爷爷、奶奶等长辈们面前 磕头并说道:拜年、拜年,恭喜发财。然后揣着长辈们给的崭新钞票,尽情地玩耍,无忧无虑。

第六、春节禁忌。节日禁忌就是在节日里禁止人们做某种事情或说某种话。不管是中国人的春节还是西方人的圣诞节,人们在过节时不得不对自己的某种言行加以约束,以防不当的言行破坏了节日的气氛,带来晦气,冲走好运。

中国人在过春节时,也有不少节日禁忌。比如春节期间忌说不吉利的话,如“死”、“杀”、“完了”、“没了”等。忌打破器物,如果打破了,也禁忌说“破了”,而应立即说“岁岁平安”(岁与碎谐音),方能化凶为吉。忌正月初一这一天扫地倒垃圾,因为人们迷信这样做会把运气和财气扫出倒掉。妇女们禁忌在大年初一梳头;同样大年初一忌动刀切菜做饭,只能吃头天做好的菜,因为铁器主凶。

(二)西方圣诞节风俗

第一,圣诞老人。圣诞老人的美国名字是圣塔克劳斯(Santa Claus)。四世纪时一个名叫圣尼古拉劳斯(St Nicholas)的慷慨主教,住在现在的土耳其,晚上常出去把礼物送给穷苦人家。他死了以后,他的事迹传遍了整个欧洲。荷兰的移民把圣尼古拉劳斯的故事带到美洲,由于当地人发音的错误,最后变成了圣塔克劳斯,即圣诞超级大国人。十九世纪的美国画家,改变了圣尼古拉劳斯的外貌,创造了我们今天看到的头戴红帽,身着红衣、红裤,留着长白胡须,慈眉善目的矮胖老人。欧洲每年的圣诞节期间,在信奉基督教的国家里,“圣诞老人”是最受欢迎的角色。千百年来人们都相信,圣诞夜会有一位白须红袍的老人穿着大皮靴,背着大红包袱,乘坐由两只鹿驾驶的雪橇(Sleigh)自北方来,从烟囱进入每个有孩子的家庭,把玩具、礼品装进孩子们的袜子。因此,孩子们入睡前都把袜子(Stocking)放在壁炉旁或床头,并给圣诞老人留些好吃的食物,作为他的夜餐。圣诞老人在圣诞节将会带给人们礼物和祝福的说法,在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也很流行。

第二,圣诞树(Christmas Tree)。圣诞树是圣诞夜的必需之物。圣诞树一般采用松树,树枝上挂着各种玩具、礼品,五光十色小圆球,绚丽多彩的灯泡,树顶往往要装饰一颗明亮的星,以照亮“东方三王”赴伯利恒朝拜圣人的道路。装饰圣诞树的风俗可能起源于十六世纪的德国。那时德国人觉得把常青树枝带到家里能保护他们的家庭免受死神的伤害。在十九世纪,这种风俗传遍整个欧洲和美国。现在大约有三分之二的美国家庭都会在圣诞节装饰圣诞树。

第三,圣诞晚餐(Christmas Dinner)。圣诞晚餐类似中国春节的年夜饭。圣诞节这一天早餐后,许多人要去教堂举行弥撒,并演出耶稣诞生的戏剧、演唱圣诗,之后母亲们就要忙着圣诞晚餐。这顿晚餐包括作为主菜的家禽(如鸡、鸭、火鸡等),以及色拉、面包、蔬菜;最具特色的是各种甜点(the dessert),甜点通常是水果饼(fruit cookie)、干果布丁(Christmas pudding)或百果馅饼和冰淇淋。茶点中常有一只圣诞大蛋糕上的糖霜甜如糖果,滑爽似布丁。圣诞夜是传统的家庭团聚之夜,全家围坐在一起一边吃着果品,一边聊天、看电视或唱歌跳舞、玩集体游戏。

第四,圣诞礼物(Christmas Gift)。最早的圣诞礼物是三个圣人带给刚刚出生的耶稣的礼物。如今送礼物给家庭成员和好朋友的风俗非常流行。各家各户都准备了丰富的节日礼物,大人和小孩在圣诞期间都能收到圣诞礼物,但小孩子常得到多些。常见的是同事及朋友之间互相赠寄的圣诞卡片。“收到圣诞老人的玩具”是孩子们一年来梦寐以求的事。他们相信圣诞之夜圣诞老人会偷偷地把礼物放进他们的长统袜子里,因此睡觉前孩子们会把长统袜、枕套挂在床头及壁炉旁,兴奋得难以入睡。第二天一大早,他们就会迫不及待地冲向各自的礼品前,高兴地叫嚷着,翻看各自的礼物。

第五,圣诞节的禁忌(Christmas Taboo)。圣诞节是西方的大节日,这个节日的禁忌主要和圣诞布丁联系着。英美等西方国家在圣诞节时做甜食布丁就像中国人过春节包饺子一样。不少西方人认为,搅动圣诞布丁能使自己在未来的一年中万事如意。就像中国人在春节除夕晚摆放饺子也有讲究,新年的饺子要一圈一圈地摆,表示来年圆满。西方人在圣诞节做圣诞布丁时,家庭的每个成员都要搅动一下布丁,许下一个心愿,并相信这个心愿极有可能实现。搅拌布丁只能按顺时针方向,不能逆时针方向;自己许下的心愿不能告诉任何人。

四、春节与圣诞节的社会功能

(一)交流功能

春节有助于人们之间的相互理解和沟通,具有很强的亲和力。现代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冷漠,距离越来越大。而春节正好可以为人们提供沟通与交流的好机会、好场合。在春节期间,人们不论多么繁忙,都要从天涯海角、四面八方回到家里,聚在一起倾吐真情、享受温馨。只有这个时候,人们才会无拘无束地表达自己的情感,从现实的功利中回过头来,真诚地看看自己的亲人和朋友。

(二)经济功能

现代的春节是“假日经济”的黄金时间,具有较大的经济功能。春节一到,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各个商业领域都呈现出“火爆”的情景。每当春节来临,人们的消费额都呈大幅度上涨的趋势。近几年来,人们的消费档次也越来越高,春节在酒店预定团年饭已经成为一种消费时尚。春节前后,各大商场的服装、食品、礼品的销售额是节节攀升。在某些大城市,假日旅游已经成为一种时尚。此外,选择在春节期间结婚的年轻人也很多,婚嫁消费也是拉动春节经济的一项重要的原因。所有这一切都表明:春节是一年中经济最活跃的时期之一。

与春节一样,圣诞节的经济功能也是勿庸置疑的。西方人也会在圣诞节前疯狂的购买圣诞礼物。实际上,圣诞节的商业行为早在11月份就开始了。随着圣诞节的临近,商店会变得越来越拥挤,人们的购物会达到疯狂的程度,该买的买,可买可不买的在心情好的时候也会买,全然没有平时的理性与冷静。也许这正是春节和圣诞节经过漫长的历史选择,至今仍然拥有活力的内在原因。在社会功能方面,中国的春节和西方的圣诞节最为相似。

五、春节与圣诞节的文化内涵

我国的传统节日文化,是我国人民的劳动创造和智能结晶,传承民族的情感与记忆。而春节正是中国传统节日的最高代表。古人把春节定在正月初一象征着日月、天地的新开端,体现了我国人民自古以来就追求阴阳调和的哲学观念。新年第一件事是放鞭炮,放鞭炮象征着新时间的开始。春节也是人类文化生活开端的象征,祭神、祭祖、拜年是对人神关系、人伦关系的重新确证。春节是人生新希望的象征,象征着未来的生活就像节日一样幸福美满!

圣诞节与春节是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产物,一个是基督宗教的礼仪传统,一个则是几千年的民间传统。虽然大家都在这寒冬的季节里创造了一种温馨气氛,在辞旧迎新中寄托着感恩与希望,但是春节和圣诞还是迥然不同的。

从时间上看:西方人的年节,大致是由圣诞到新年,前后一周;中国的旧历年(现称春节)则是早早从吃一口那又黏又稠又香又热的腊八粥时,就微薄地听到了年的脚步。这年的行程真是太长太长,直到转年正月十五闹元宵,在狂热中才画上句号。算一算,四十天。

从象征物看:西方人的年节圣诞树象征伊甸园(Garden of Eden)的“乐园树”,也就是生命之树,永恒之树,树上挂的小甜饼象征赎罪,点亮的蜡烛象征基督,整个的寓意具有感恩与希望,对新年的丰收和平安充满期盼。中国年节的瓶子、苹果表示平安,金鱼表示富裕,瓜蔓表示儿孙的绵延,桃子表示长寿,马蜂与猴表示封侯加官,鸡与菊花都表示吉利吉祥,年糕可以用来表示高高兴兴,其全部意义表现了对喜庆、吉祥、平安、团圆、发财、兴隆、加官、进禄、有余、长寿的追求。

从表现形式看:中国人的年节无论衣食住行,言语行为,生活的一切,无不充溢着年的内容、年的意味和年的精神。且不说鞭炮、春联、福字、年画、吊钱、年糕、糖瓜、元宵、空竹、灯谜、花会、祭祖、拜年、压岁钱、聚宝盆等等这些年的专有的物事,单说饺子,原本是日常食品,到了年节,却非比寻常。从包饺子“捏小人嘴”到吃“团圆饺子”, 都深深浸染了年的理想与年的心理。过年是人间生活的顶峰,也是每个人特别是孩子一年一度憧憬的梦。 西方人的年节,特别是对基督徒来说,它代表了耶稣的诞生。他要求人们向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手。在采购礼物及寄送圣诞卡片的一阵忙乱中,很多西方人仍会拨出时间去帮助别人。圣诞节提供了很多传扬“平安与世,善意与人”的机会。如一些教会的慈善机构大多数为圣诞节购物的人们而言,是一个熟悉的景象。他们通常会站在购物中心和商店外面,为有需要的人募捐。 “报佳音”是另外一种能够将欢乐带给左邻右舍的传统方式,尤其是针对那些老人和无法常出门的人,圣诞节的精神鼓励人们在许多大大小小的事情上互相帮助。成千上万的西方人除了以金钱支持一些有意义的事情之外,他们也献出自己的时间在医院、流浪者之家和学校做义工服务。

从敬拜上来看:中国人敬拜的诸神,民间词语中的“上贡”、“烧香”等,无不灌输给人们这样一种文化:过节就是要敬比自己能力强大的人或神。换一种说法,就是中国人崇拜的是生活本身。“过日子”往往被视为生存过程。在人们给天地间的诸神叩头烧香时,并非信仰,亦非尊崇,乃是企望诸神降福人间,能过上美好而又富裕的生活。这无非是想借助神的威力,实现各自的向往,至高无上的仍是生活本身。 谈到西方人的敬拜,让我们首先想到《圣经》(the Bible)中三王朝拜圣婴所带的黄金、乳香、没药这三样礼物,黄金是金属之王代表尊贵,寓意耶稣是“君王”;乳香代表献祭,寓意耶稣是“祭司”;没药是贵重的香料,代表奉献、牺牲、最高尊敬,寓意耶稣基督是众人的“救主”。也就是说西方人敬拜的是天主的儿子耶稣(Jesus)、基督(Christ)、默西亚(Messiah)。一位通过马槽、十字架(the Cross)、祭台,为了人类生命获得救赎,获享永恒,与主同福的神子。这种敬拜是一种基于心灵的精神的信仰的理想,而生活的本身只是实现这一理想的过程。总之,中国的节日文化具 有鲜明的传统色彩,是人本主义的张扬;而西方的节日则充满了宗教的神圣与庄严。

六、结语

透过上述的分析比较可以看到,中西传统节日文化存在着其起源及习俗等方面的差异性。而在两种文化的交流中,它们彼此渗透彼此交融。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古国,拥有着多彩的传统文化。然而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只有不断增强综合国力,包括增强文化竞争力,保持传统节日的生命力,才能融入国际社会,又稳住阵脚,从而立于不败之地。节日承载的是文化,传递的是感情。节日绝对是一种文化现象,它全方位的表现出孕育这一节日的民族的历史文化意识。但是同样作为重要的节日,它们又具有极为类似的社会功能。这两种节日在对外交流和传播过程中的被接受程度是不同的,这不得不引发我们的思考。对于像圣诞节这样的外来节日我们不能排斥,而对于像春节这样的传统节日我们更应该保护,而且应该在合理改造的基础上加以继承。

参考文献:

[1]郭连法.圣经与西方民间习俗[M].北京,中国宗教出版社,2007.

[2]邱运华,马固钢.中外文化概论[M].山东:岳麓书社,1998.

[3]吴友富,张梅芳.西方节日与文化背景知识[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作者单位:甘肃联合大学)

猜你喜欢
春节文化差异
我在国外过“春节”
我在国外过“春节”
我在国外过“春节”
从中日民间故事窥探中日文化差异
文化差异对初入国际市场的法国中小企业影响分析
从《楚汉骄雄》和《勇敢的心》看中西悲剧英雄形象异同
浅析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英语翻译的影响
谐音现象与年味的营造
对外汉语教材出版的文化差异冲突与融通策略
中国年味,世界好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