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爱文 郭林涛
郭林涛,1958年生,山西省万荣县人,民进会员,大学学历。现任康杰中学专家委员会主任、奥赛管理科主任、创新实验部部长,信息学(计算机)竞赛总教练、民进支部主委。
他从事高中数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教育30余年,创建了“三面向”中学信息技术教育体系;培养的信息学(计算机)奥赛和电脑程序设计选手,多次获山西省第一名,先后100余人次获全国大奖。他倡导教学研究,注重教材建设,在国家、省级刊物上共发表论文和出版论著40余篇,主持承担10多项教育科研课题,被确定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研究的核心组成员,致力研究推广“任务驱动教学法”,作过20多场学术报告,被教育部特邀为全国少年计算机NIT培训与考试专家组成员,被山西省教育厅聘为中学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的评委。先后获得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先进工作者,国家级骨干教师,山西省特级教师,山西省学科带头人、优秀教师、“青年教育专家”、优秀科技工作者、最佳和优秀辅导教师、伯乐教师,运城市百名优秀人才、知识分子拔尖人才等荣誉。
“三面向”体系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非常感谢郭林涛老师在百忙之中接受我们的访谈。您的名字让我想起《听松》这首曲子,松林如涛。也希望大家能够在聆听与自悟之间,获得教学中“知行”的平衡。
郑爱文:您提出的中学信息技术教育“三面向”体系,为信息技术搭建了科学的教育教学平台。“三面向”是在怎样的背景下提出的?
郭林涛:谢谢。中学信息技术教育“三面向”体系,是在中学计算机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的大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1984年邓小平指出:“计算机的普及要从娃娃做起。”教育部发出通知:中小学进行计算机教育试点工作。我所任教的中学被确定为计算机教育试点学校。学校要开计算机课,没有老师怎么办?我阴差阳错地放弃了“心爱”的数学课,选择了“新潮”的计算机课,成为山西省最早的一批中学计算机教师。那时,全国普及计算机教育,大、中学生都学习计算机BASIC语言。同时,为了在更高层次上推动普及,培养更多的计算机优秀人才,教育部和中国科协委托中国计算机学会举办了全国青少年计算机程序设计竞赛(简称:NOI)。1985年,我组建了兴趣小组,学习QBASIC语言,编程解题,参与竞赛。我坚持了10年的计算机普及和精英教育。1995年,中学计算机教育逐渐转向信息技术教育,中学计算机课也改为信息技术课。此时,形成了信息技术教育“三面向”体系的雏形。
2004年,全国新课程改革实验启动,教育部把信息技术课作为普通高中的必修课。在研究国外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台了《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以全面培养和提高中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总目标。课程结构包括必修与选修两个部分:必修“信息技术基础”,选修包括“算法与程序设计”、“网络技术应用”、“多媒体技术应用”、“数据管理技术”和“人工智能初步”五个模块。到此,信息技术教育“三面向”体系应运而生:一面向全体学生进行信息技术普及教育——必修课,二面向部分学生进行信息技术提高教育——选修课,三面向少数学生进行信息技术精英教育——校本课。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您研究的中学信息技术教育“三面向”体系所涵盖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三面向”对应的课型、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是什么?
郭林涛:一面向全体学生进行信息技术普及教育。课型之一:必修课。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基本信息素养,使学生掌握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基本方法,掌握信息技术的应知(懂知识)和应会(会操作),重在“会”字上下功夫。
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教学法。
教学流程:任务驱动—自主协作—点拨指导—评价反馈。
二面向部分学生进行信息技术提高教育。课型之二:选修课。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提升学生运用信息技术熟练地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参加全国中小学学生电脑制作活动,让学生走“爱好—特长—专家—大师”的成才之路,重在“用”字上下功夫。
教学方法:主题探究教学法。
教学流程:自选主题—实践探究—交流评价—意义建构。
三面向少数学生进行信息技术精英教育。课型之三:校本课。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编程解题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程序设计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参加全国青少年信息学(计算机)奥林匹克竞赛,让学生走“兴趣—特长—专家—大师”的成才之路,重在“尖”字上下功夫。
教学方法:导学教学法。
教学流程:问题导学—自主探究—讨论交流—总结评价。
郑爱文:“三面向”能否理解为在操作层面上的因材施教?在“多层次、多维度培养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过程中,不同的课型和教学方法是否会有交叉和重叠?
郭林涛:信息技术教育“三面向”体系,在操作层面上,为信息技术教育搭建了一个科学平台。为了支持教学与研究,我们建立了对应的三个专题学习网站,提供了学习资源、软件工具、交流空间、成果展示等功能。在这个平台上,教师实施分层教学,因材施教,引领创新,全方位、多层次、多维度地培养学生信息技术素养,让学生走“兴趣—特长—专家—大师”的成才之路。
在信息技术教育“三面向”体系中,课型与教法具有交叉和重叠性。我们在研究中发现,课型与教法有一定对应关系,但不是绝对的。必修课主要学习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强调多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任务驱动下,培养学生的基本信息素养,但并不排斥使用“主题探究”教学法和“问题导学”教学法等其他方法。选修课教学信息技术专业知识和基本能力,强调多采用“主题探究”教学法,在主题探究下,提升学生解决信息问题的能力,但并不排斥使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和“问题导学”教学法等其他方法。同样,校本课主要学习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和算法,强调多采用“问题导学”教学法,利用导师制模式,培养学生编程解难题的能力,但并不排斥使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和“主题探究”教学法等其他方法。由上述可知,对于不同的课型,教法具有灵活性、多样性和包容性,这就是“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的道理。
任务驱动 精英教育
郑爱文:针对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作为信息技术课程成长的亲历者和见证人,您很早就提出了“任务驱动促进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在实践中,任务驱动一用就灵吗?怎样设计任务才更有效?
郭林涛:2001年,我在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参加了教育部“跨世纪园丁工程”国家级信息技术骨干教师培训学习。在培训期间,我对“任务驱动”教学法发生了兴趣,在导师桑新民教授的指导下,我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思考与研究,建构了方案,设计了流程,研究了案例。我利用行动研究方法,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大量的案例和课例研究,产生了很多优秀教学设计。
在实践中,任务驱动就是驱动学习兴趣,激发思维活动,提升创新能力。要使任务驱动一用就灵,关键要设计好的任务。设计任务应遵循以下五个基本原则:目标性原则,可行性原则、趣味性原则、实用性原则、开放性原则。在实际应用中还要正确处理好下列两种关系。
一是正确处理好任务的质与性的关系。任务驱动强调让学生在密切联系学习、生活和社会实际的有意义的“任务”情境中,通过完成任务来学习知识、获得技能、形成能力、内化伦理。因此,要正确认识任务驱动中“任务”的特定含义和“驱动”内在动力。任务要直接驱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任务的情境、意义和协作,关注任务的层次性、延展性和可操作性。任务要求应具体明确,各个任务之间有一定的联系是比较理想的,这样能形成循序渐进的梯度,组成一个任务链条,以便学生踏着任务的阶梯去建构知识、发展能力。
二是正确处理好任务的量与度的关系。任务设计要注意分散重点、难点,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是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要坚持适时、适度、适当的原则,避免滥用和泛化;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学生现有的知识和技能,还要考虑任务的大小、知识点的含量和学生的认知水平等多方面的因素。一般来讲,课堂学习任务的规模宜小不宜大,规模过大,会偏离任务驱动的本意,但是主题活动、研究性学习的任务自然要有综合性,规模也较大。任务设计应该有效度,让学生更加明确学习内容的实用性;任务设计应该有梯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收获;任务设计应该有深度,让学生做到将知识灵活应用;任务设计应该有广度,让信息技术整合其他学科知识。总之,任务设计一般要由小到大,把握量度,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认识、运用有一个逐步深入的螺旋式上升过程。
郑爱文:您的“三面向”也是螺旋式上升的。针对塔顶的“精英教育”,您曾经带领学生多次在信息学奥赛和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大赛中取得辉煌的成绩。成功的经验有哪些?
郭林涛:迄今为止,我校有60余名信息学奥赛和电脑制作大赛选手保送或升入清华、北大、浙江大学、上海交大、复旦大学、人民大学、美国华盛顿大学等国内外名校深造。我校虽然是山西省首批重点中学,但是地处晋南中小城市,信息技术教育没有大城市的地理优势,也缺少省城的人文环境;我校是一所纯高中,不设初中部,我们没有初、高中6年系统培养的机会,不能形成信息技术后备人才的培养梯队。在这样的情况下,我校能取得这些成绩实属不易。经验真的谈不上,说一点体会吧。
第一取得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全力建设信息技术特色学科。常言道,有为才能有位,有位才能更大的有为。一个特色的形成,不是一日之功,需要长期的实践和探索,这里最需要的精神就是坚持、坚持、再坚持!
第二建立特别能研究的学习团队。在“三面向”课题的引领下,教研组全体信息技术教师变问题为课题,变教学为研究,变课堂为研究院。研究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教练自身素质和辅导水平。让教师走“学习—工作—研究”一体化的发展之路,努力为学生提供生长、成长和发展的土壤。
第三打造特别能战斗的名师团队。我校有信息技术特级教师一名,高级教师两名,山西省教学能手两名,山西省十佳教研员一名。常言道,名师出高徒,只有一流教师,才能培养出拔尖的学生。在英才教育中应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学生要善于发现他们的特点,制定适合他们的学习策略,要善于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引导他们自主学习、协作学习。一个信息技术后备人才的培养,非一日之寒。教练要慧眼发现人才,更要精心培育人才。让学生走“兴趣—特长—专家—大师”的成才之路。
教研 教学 阅读
郑爱文:除了日常的教育教学,您曾经承担教科研处的工作,在学校教育科研和教育信息化方面您有哪些建议?
郭林涛:多年来,我主管学校的教育科研和教育信息化工作,我感受到这两项工作是学校由传统名校向时代名校腾飞的双翼,对学校的发展具有强大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如果说对此有哪些具体建议,因为各个学校的实际情况不同,我只能就自己所做的一些工作和大家分享。
基于信息技术作为教学的工具、作为学习的工具、作为学习的对象的思考,我构建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三种基本范型。
一是基于多媒体环境下的教学范型。我校立项的全国“十一五”课题《三阶段八环节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研究》就是案例之一。该范型研究的主体是学科教学,环境是多媒体技术教室,研究的问题是如何科学合理地利用多媒体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效果。
二是基于网络技术环境下的教学范型。我校立项的中央电教馆“十一五”全国教育技术规划专项课题《网络论坛式开放性作文教学模式研究》是案例之二。该范型研究的主体是学科教学,环境是网络技术教室,研究的问题是真正能够实现双向整合,让学生既提高了作文的写作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
三是基于信息技术教育环境下的教学范型。我校立项的中央电教馆“十一五”全国教育技术规划专项课题《中学信息技术教育三面向体系构建与实践研究》就是案例之三。该范型研究的主体是信息技术教育,环境是信息技术教室,研究的问题是如何科学合理地利用学科资源,改革课堂教学结构,实施分层教学,开展研究性学习,提高信息技术教学的效率和效果。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在您从事教育生涯中,有没有一节课给您特别大的触动?如果有,可以说下原因吗?
郭林涛:我从教30多年了,教过高中数学、计算机、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课程,经常会有让我感动、让我思考并促使我反思的课。例如,《多媒体演示文稿的设计与制作》——基于网络环境下任务驱动单元教学案例。教学过程分三个主要环节。第一环节:搭建平台,设计任务。教学环境是计算机网络教室,教学平台是信息技术教育专题网站,教学任务是利用已经学习的制作演示文稿的技术来表达主题,制作出图文并茂、形象生动的演示文稿。对高一学生来讲,这个任务具有综合性、开放性、实用性和挑战性。第二环节:自主合作,完成任务。确定主题,搜集资料(1课时);设计布局,集成制作(2课时);展示交流,总结评价(1课时)。第三环节:梳理交流,反馈调节。通过多媒体演示文稿的设计与制作单元教学活动,学生经历了多媒体演示文稿的设计与制作过程:确定主题—搜集资料—设计规划—集成制作—产品发布。掌握了运用多媒体技术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信息问题的一般方法。
在中学的课程设置中,能让学生放飞思绪、展露个性才华的机会实在不多。沉重的高考科目使学生的个性思维空间越来越小,从而创造思维也越来越低。怎样能结合素质教育在我们信息技术教学的课堂上为学生营造思维空间,提供展示个性才华的平台,是我们信息技术教师义不容辞的任务。所以,我除了在平时的课堂上使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外,还在每个单元学完之后,都要给学生留一段时间用来自选主题进行创作,完成一个“大任务”。这样既巩固了本单元学习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又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创造性思维和个性展示的机会。你看吧,“多媒体演示文稿的设计与制作”单元任务公布后,教室里立刻就沸腾起来了,学习小组内组织头脑风暴活动,经过思维碰撞,学生们自拟的主题就基本确定出来了,如“绿色环保”、“集邮”、“台湾问题”、“中国百年后的危机”、“宇宙奥秘”、“海底世界”、“健康饮食”、“我的高中生活”、“3.15”……这些主题都充分表现出学生们健康、向上、朝气、活泼、意气风发的性格特征。不一会儿,教室里安静下来,学生都登录了因特网,开始搜索与主题相关的素材。机房里传出的是键盘和鼠标的小夜曲,让人感受到的是学生真正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欲望和氛围。交流评价时,更是热闹非凡。学生们一边展示作品,一边反思自评、组间互评,教师在关键处适时点评。评价改变了过去以个人成绩为标准的做法,只有当小组所有成员都达到目标时,才算获得成功。这种共同的目标促进了学生互相帮助,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通过单元教学活动让我真正感悟到:教师必须做到五个真正。那就是“真正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人格,真正相信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潜能,真正相信每一位学生都有进步和发展的愿望,真正认识每位学生都具有不同的个性,真正相信每一位学生都有属于自己的创新思维”。放飞学习,让学生真正做学习的主人。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郭老师对“多媒体演示文稿的设计与制作”一课的处理和黎加厚老师提倡的制作“数字故事”有异曲同工之妙,很有启发意义,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极具推广价值。您认为当前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缺失点在哪里?可以给一些相关建议吗?
郭林涛:我认为,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还很不平衡,空间还很大;教师的教育观念还有待更新,教师培训的实效性还有待提高,教育技术运用有待加强;还缺乏比较成熟的管理机制和工作模式;教育软件的实用性还比较薄弱。我们必须克服“重硬件建设,轻软件开发;重资源建设,轻应用研究;重环境建设,轻技术培训”的现象,努力提高信息技术应用的实效性。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中,要正确处理好下列三种基本关系:第一正确处理学科教学与技术运用的关系,学科教学第一,技术运用第二;第二正确处理教学设计与教学效果的关系,教学设计是关键,提升实效是目的;第三正确处理传统手段与信息技术的关系,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在多年的实践中,我深刻地感悟到:信息技术应用选择要适当,介入要适时,应用要适度。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在您人生成长经历中,觉得哪些书给了您很大启发?希望您能给大家一些阅读上的建议。
郭林涛:在我人生成长经历中,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卡尔.威特的《卡尔·威特的教育》、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陶行知教育名著》、黄全愈的《素质教育在美国》等名著都给予我很大的启发和教育。我建议读者多读些教育名著、多读些艺术名著、多读些技术专著。因为,教育是一门艺术,教师需要有艺术修养;教育又是一门技术,教师需要有技术素养。在教育实践中,做个有心人,才是最重要的。正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家点悟,名家点悟不如自省自悟”。
编者感言:
郭老师建构的中学信息技术教育“三面向”体系不是灵机一动的话语闪念,它的建构既有理论上的积累,也有实践上的打磨,更是基于信念。
毋庸置疑,“三面向”体系体现着因材施教的教育语境,加之于信息技术的运用也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但是,最需要揭示的是,对学生自身尊严以及能力的信任。这应是“三面向”体系之所以得以建构的隐性支点之一。
正如郭老师在访谈中谈到的,教师必须做到五个真正:真正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人格,真正相信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潜能,真正相信每一位学生都有进步和发展的愿望,真正认识每位学生都具有不同的个性,真正相信每一位学生都有属于自己的创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