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君 蒋岭
“应试教育”是指在我国教育实践中客观存在的偏离受教育者群体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单纯为应付考试、争取高分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一种倾向,为了解决其弊端,我国提出了“素质教育”的实施方略,但时至今日,“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的口号依然流传于很多学校、教师口中。在他们的心目中,“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水火不容,还有一些人(包括教师)对“应试教育”的理解倾向于“考试教育”,其实,这都是狭隘、错误的理解,推行“素质教育”并不排斥应试。
就拿最基本的识字来讲,小学低年段(1~2年级)要求“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会写”。但即便是面对如此大的识字量,你也大可不必心焦,你可以采用多种手段达到目的,例如,“随文识字”、“识写分流”等,当然还可以采取“强制性”抄写的识字、认字的方法,伸手去按一按扎在土壤中的“应试教育”,尝试理解一下“费力不讨好”的深刻意义。但如果你采用学生喜爱的动画对话的形式来交流、探讨字形,用类似“游艺”的活动让学生培养起认字的内驱动力,得到主动学习的“法宝”岂不两全?
正如陶行知所说:“人有两个宝,双手和大脑。双手会做工,大脑会思考。用手又用脑,才能有创造。”适度的“应试教育”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势必与“素质教育”形成“左”“右”两个“宝”,齐头并进,实现“创造”的局面。而多媒体技术正是那双在无形中将“应试”的内容、手段等方面(强制性记忆)进行了传授,形成了“应素质教育之试”,将“极左”的“应试教育”和“极右”的“素质教育”相互融合在一起的有力推手。
“硬指标”与“软着陆”
向右走,新技术已经“软着陆”。环顾四周,信息技术已经“着落”在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移动计算(Mobile Computing)、开放课程(Open Course)即将登陆教育环境;电子书(Electronic Books)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网络氛围;电子书包(Electronic schoolbag)也被列入了未来教育运用的范畴之列。
此外,根据《2012NMC地平线报告(高教版)》的分析、评判:移动应用程序(mobile apps)和平板电脑(tablet computing)有望在未来一年中成为主流应用的新兴技术,教育游戏(Game-based learning)和学习分析技术(learning analytics)有望在未来二至三年中成为主流应用技术。
向左走,我们的“应试教育”制度并没有因此而退出历史的舞台,它还存在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硬指标”(以“应试教育”为手段实现学生的“素质”的教育要求)也同样深深地印刻在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脑海中。
“软着陆”的新技术无形中会给“硬指标”之下的“应试教育”带来缕缕清风:方便快捷地制作出内容丰富的课件、教具;帮助学生建立抽象概念;数形结合、音形兼备的课堂,为师生互动搭建有利平台,将学生有意识和无意识的学习结合起来,学得轻松愉快。“向左走”的“应试教育”一定也会“向右走”,达成“素质教育”的全面提升。
“技术变革”打翻“一桶水”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日益推进,教师越来越意识到教材不仅局限于一本教科书,先进的媒体也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媒介。我们常说: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事实上,现代技术发展迅猛异常,教师要打翻“一桶水”,获取自身专业发展所需的各种资源,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起来(如CAI、Web-based CAI、CMI、校内闭路电视、卫星传输教学节目、电影、幻灯等利用信息媒体展示教学信息而开展教学的模式),教师的教育视野无形之中得到了无限的扩大,也使得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被挖掘出来。
台湾学者徐新逸教授曾说:“信息科技可以是一种工具、一位助手,却不能取代教师的地位而成为教学的全部。”“同样的教材,不同背景和特质的教师与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切入与互动,就可以赋予教学与学习不同的生命力,产生不同的学习效果。这也是教育可称为一门创造性艺术的迷人之处。”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也会发生相应的转变,从而营造出新型的教学环境、实现新的教与学方式、变革传统的教学结构,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整体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