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志强
【摘要】小学语文课,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它即是学好其它各门学科的基础,又是构建整体科学文化大厦的基础,也是人类社会交际工具和思想交流不可缺少的手段。在新课改革的大背景中,教师应主动培养和保护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新能力,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力求做到让学生变得鲜活,学得兴致盎然,在语文学习中享受学习的乐趣,从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培养;保护;主动性;创造性
曾经看过这样一则故事:一位小学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雪融化了是什么?”一个小学生坚定而又近乎异想天开的回答道:“春天!”然而,他的老师却斩钉截铁的告诉他错了,并把 “标准答案”写在了黑板上,让学生用心记住,答案是 “水”。
雪融化了是水,这是我们都知道的常识,但那个小学生的回答就错了吗?至今,我们的记忆中还有“冰雪融化,种子发芽,果树开花”这样让人怦然心动的句子——难道这不是指美丽的春天吗?机械的“标准答案”就这样残酷的剪断了学生想象的翅膀!老师固守着答案的唯一性,不允许学生有异想天开的想法,并始终不遗余力的维护自己的权威性,师生没有对话平台,彼此之间难以沟通。不得不承认,这就是目前国内大部分学校的教育现状。
瑞士有一位著名学者有一段著名的论述:教学的最终目的在于发展各人天赋的内在力量,使其经过锻炼,能人尽其才,在社会上获得他应有的地位。很大程度上,一个人的命运决定于他所受的教育,什么样的教育培养出什么养的人才。故事中的教师用一种机械、固定的观念导致教学过程成为一个简单的传授标准答案的过程,从而使教育滑入教条主义的泥潭,使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被束缚住了。实际上,正是有了师生对传统教育观念的突破,才有了活跃不拘束的课堂氛围,才有了师生对于课堂的创新,教学过程中,一旦缺少了真实与交流,缺少了理解与感动,也就丧失了它应有的生机与活力。
小学语文课,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它即是学好其它各门学科的基础,又是构建整体科学文化大厦的基础,也是人类社会交际工具和思想交流不可缺少的手段。在新课改革的大背景中,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新能力,已成为教师关注的热点,讨论、交流、探究等学习方式已成为课堂的主流。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力求做到让学生变得鲜活,学得兴致盎然,在语文学习中享受学习的乐趣,从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
要想在学习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首先应注意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譬如,根据不同的课型,设计不同的教学方式,可以用多媒体展示课文的画面让学生进入情景,也可用讲故事,激发兴趣、设计悬念等,比起简单的讲述更能激发学生的灵性,开启学生学习之门。
其次,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积极探究的学习习惯,发展求异思维能力。在语文教学中,阅读者对语言意义、语言情感、语言技巧的感悟,在很大程度上与学生的生活经历、知识积累、认识能力、理解水平有关。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在构建语义的理解、体会方面,要引导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抒己见。促进学生在激烈的争辩和思维的碰撞中,得到语言的升华和灵性的开发。教师应因势利导,让学生对问题充分思考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对有分歧的问题进行辩论。这样开放的课堂教学给了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真正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了自我价值。这一环节的设计,充分让学生表述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使学生理解和表达,输入和输出相辅相成,真正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另外,在学习过程中还要注重培养学生“怀疑与学问的态度”。不论对于哪一本书,哪一篇文章,哪一门学问,我们都要经过因怀疑而思索,因思索而辨别是非的正确学习过程。经过“怀疑”“思索”“辨别”三步以后,那本书,那篇文章,那门学问才能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否则便是盲从,便是迷信。孟子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也就是教我们要有一点怀疑的精神,不要随便盲从或迷信。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引导学生这一学习习惯的培养,甚至可以采用在教学过程中故意出小差错,引导学生纠错的方式,来培养这一习惯。一旦掌握这一学习习惯,不但使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受益匪浅,而且还可以起到在学生其他学科学习过程中“授之以渔”的作用,是学生终生受益。
再有,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课内外结合。美国的一位教育家指出:“课堂的外延与课外的外延相等。以课堂学习为核心,能动地向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等各个生活领域自然延伸和拓展,使课堂训练与课外行为训练形成有序、有趣、有力、有效的结合,取得语文教学的整体效益。”在课程改革实践中,我们已把语文教学的触角伸向了广阔的天地。通过收集与阅读,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奠定了基础。重视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实用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从自己的观察、动手过程中得到进步,得到启发,开阔思路。
总之,小学语文教育是提高整体文化科学素质的基础工程,是发展学生整体素质的必要前提和条件。充分的调动、保护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及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创造性,使学生的语文素质在潜移默化中获得有效的强化与提高,是关系到提高整体民族文化素质和教育素质的世纪大事,应引起所有教育界认识的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王琴.养学生主动性创造性学习能力,常州师专学报[J],2002(6):118-118,120
[2]王晓春.今天怎样做教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M], 2005年9月
[3]教育学基础,教育科学出版社[M],2008年12月